当然,中间他故态复萌,偷喝过几次,不过那时是自己偷偷在外面醒了酒才回来的,才没让两人又爆发矛盾。
直到前几年乔云终于又怀上了孩子,老耿喜不自胜,连用了那么多年的酒葫芦都扔了,谁知十个月后,乔云竟生下一个双儿。
尤其是在生产的时候被大夫提醒,乔云的身体耗损过大,以后怕是难以生育,也就是说,这个双儿就是他唯一的孩子,他老耿没有传承香火的儿子了,死了连摔盆的都没有了。
耿老汉于是变本加厉,喝醉酒就回家一通打骂,醒了酒之后又会歇上两天干点活赔罪讨好,接着再去喝酒,再赔罪……
其实村里人都习惯了乔云鼻青脸肿的出现,甚至是好几天不出门……那是被打得狠了,下不了床。
连星听着便安静下来,沉默的往旁边的高墙瞥了一眼,如果当初不是阴差阳错嫁给了夫君,恐怕他也是这样吧。
他逃过了一劫,乔云就要这样忍受一辈子吗?
还有他,如果他也生不出儿子呢,双儿那么难以受孕,如果他连孩子都怀不上呢,夫君会不会也会变……
晚上。
郑成安看着拼命往自己身上挤的连星,哭笑不得,“你方才那么勇猛地冲上去,现在倒是想起来害怕了?”其实他不害怕,只是想到那万分之一被抛弃的可能性,就心中酸涩得难以忍受,连星无法把自己的惶恐都表达出来,只能憋屈地点点头,闷声道:“嗯。”
郑成安摸摸他的脑袋,柔声道:“别怕啊,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
第二天一早,耿老汉就被冻醒过来。
天刚蒙蒙亮,他脑袋还不甚清醒,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中,但动了动身子,却发觉自己浑身酸痛,胳膊也动不了。
一个激灵,猛然惊醒过来。
怎么回事?
他为什么会在外面?
还被绑在了树上?!
对了,他昨天明明是去喝酒了,后来好像又喝多了,或许又回家打乔云了吧……
耿老汉有些心虚。
转瞬他却又暴怒起来,喝多了打人是他的错吗?他又不是故意的!
乔云怎么能把他绑起来?!
还是在外面的树上!他是怎么做人夫郎的?!
“乔云!乔云你给我出来!”耿老汉大喊。
耿老汉叫了半天,叫得喉咙都哑了,郑成安住在隔壁隐隐约约都听到了喊声,迷迷糊糊的从睡梦中醒来。
一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他就赶紧穿上衣服,怕耿老汉一怒之下做出什么事来。
赶到旁边,乔云平静地站在耿老汉面前,一脸冷淡,无悲无喜,俨然一个四大皆空的出家人。
耿老汉的骂声在看到他额头白布渗出的淡淡血迹后就消失无踪,整个人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一样,憋了半天,道:“乔云,把我放开吧,我昨天不是故意的,下回不喝酒了。”
李氏很快也跟着来了,害怕乔云心软,提醒道:“他说过不喝酒的话都多少回了,还不是照样烂醉如泥,可不能信。”
乔云不语。
耿老汉怒而斥道:“我跟我夫郎闹着玩呢,关你什么事啊,你是不是见不着别人家好啊?”
李氏眼都瞪圆了,“我见不着你好?”
李氏气急,他在村里这么多年一直备受好评,什么时候有人这么说过他,眼见他义愤填膺,就要冲上去和耿老汉理论,郑成安眼明手快把他拖开,“阿姆消消气,别和他一般见识。”
说到底这也是别人家的家事,这种事他见多了,以前他村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女人,成天向别人说她家那口子有多气人,不仅骂人,还打人。
但别人如果和她站在同一条战线,和她一起骂臭男人让她离婚的时候,她又会脸色不自然地说:“那倒不至于,他其实对我挺好的。”
郑成安:“……”
他害怕乔云也是这样的人。
到时候多管闲事不说,或许还被人暗地里嫌弃。
果然,乔云淡淡道:“今天的地你去种。”
耿老汉笑成了一朵花,不屑地看了李氏一眼,道:“行行,我去。”
然而,刚把耿老汉放开,他就揉着自己的胳膊道:“不行,我太累了,得休息一下,等我睡醒了就去下地。”
说完也不等人回答,就自顾自地回了屋。
乔云垂下了眸,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村里其他人家的高粱早就种上了,只剩了他家,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干活,还要照看着孩子,比别人慢了好几天不说,到现在还剩下半亩空白的呢。
当事人都不计较,李氏只能叹了口气,转移话题,好让乔云从沉浸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其实,我昨天来找你是来让你帮忙的。”
乔云很感激李氏,若不是他,恐怕昨晚连冬儿也逃不脱一顿打了,“你说,我能帮忙的一定帮。”
李氏小声道:“也不算太累的活,你知道吧,我家要盖新房了,想麻烦你每天来帮忙给工人做顿饭,工钱也不算多高,每天十文钱。”
乔云却慌道:“不,怎么能要你的钱呢,我欠你的还不够多吗?做饭又不是什么大事,我每天帮你去做就是了。”
“没事,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李氏拍拍他的手,“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孩子想想啊!”
“可是……这钱太多了。”
“无妨,我对外就说每天给你五文钱,这样别人就不会说三道四了。”李氏冲他挤了挤眼,“你也自己当心着点,剩下的留着别让他知道。”
乔云顿时明白他的意思,心中一阵热流涌过,说不出什么肉麻的话来,只能暗自告诫自己要记住这个莫大的恩情,“多谢。”
……
两天后。
郑家正式开始盖房。
在一片热热闹闹的恭喜中,大家开始拆后院的墙。
后院外墙挨着是他家的几分地,平时都在那种些葱蒜和常吃的菜,但想着日后家里的人丁只会慢慢增多,他们便商量着多建几间房,直接把菜地给占用掉。
外墙很快就拆掉,那些旧砖和烂瓦便和到一块充作新房的地基。
挖坑的时候,郑成安在旁边瞧着,却总觉得突然出现一个身影,他揉了揉眼,觉得自己看错了,但人还在,恍惚地问郑父:“我们……请过他吗?”
郑父迷茫地看了过去,“那不是王顺吗?你请他了?”
太显眼了,一眼就能看到,王顺仿佛总是带着莫名其妙被隔离在外的气质,哪怕出现在这热闹的一群人中间,他也总是充斥着孤独的独自捡砖瓦。
遗世而独立啊!
郑成安也迷茫了:“我没请啊!”莫不是他什么时候请了自己却忘了?
他也不再理会这些,反正中午的饭多一个人也够吃。
耿老汉没被邀请,只站在一旁跟着看热闹,开玩笑般说着心底话:“你这小子够精啊!从早给你忙活到晚,一天工钱就五文啊?”
郑成安笑笑:“唉,这不就是做个饭嘛,又不累,能值多少钱啊,要是耿伯你不满意,我就让乔叔回去。”
“别别。”耿老汉忙道,五文钱也不少了,对于一顿饭已经足够,郑成安是没见,多少人盖房让做饭根本不给工钱的,只管顿饭,最后送斤肉就算了,哪像他这么大方啊!
他这不是看郑家这小子挺富裕么,对盖房的人都能给出二十文的价,想着自己抱怨一下,兴许能多给点呢。
不给也就算了,反正五文也够他喝一段时间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简故北灌溉的20瓶营养液,啾咪!
第35章 暴利
然而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 王顺却不见了。
当时郑成安没太在意,却又在下午大家忙活时又看见他孤零零的在搬砖。
他这是怎么回事?主动干了活却连饭都不吃?
郑成安心生疑惑。
原想等到人少了他再过去问问,但在黄昏大家收工之前, 他又不知不觉地离开了。
郑成安只好放弃。
第二日。
陆陆续续有砖瓦坊的人赶着牛车来送砖瓦,经过村中的时候大家大吃一惊。
“这是青砖?”
“郑家盖房居然用砖?”
“他居然那么有钱?”
有人拍了一下大腿:“嗐, 我就说么,前两天见到城里火了一本书, 我就猜许是郑家小子写的, 你们还不信。”
听到八卦, 大家立刻凑了过去。
“现在再说说, 怎么一回事啊?”
“郑成安不是写的话本吗?怎么可能会火呢?”
“就是啊, 话本而已, 怎么可能盖得起青砖瓦房!”
“那你可别不信,我上次去城里卖菜的时候, 到处讨论的都是他的书,识字的人几乎人手一本,哪怕不识字的, 也能去茶馆听说书先生讲。”
“怎么可能?他写的可是话本啊!”
“话本又怎么了?只要他写的有人看有人买,不就行了?”
“卖得可不少呢,我都听到了, 有人刚开始没买到,还想出高价买别人的呢。本来就几十文一本,他给那人翻了番, 出到一二百文那人还不卖呢。”
众人突然沉默。
半晌,有人咽了咽口水,问:“不就一个话本么,怎么能卖这么多?”
“他们难道不知道, 话本都是不务正业的人看的吗?”
“哪是不务正业呢,这东西对咱们是奢侈,可对那些富人,不过是平日的消遣罢了,和去剧院看戏剧杂耍是一样的,还比剧院便宜许多。”
“这东西竟然……这么容易赚钱?”
“随便写写竟然也能卖这么多?”
“……”
“管他能卖多少呢,总之就是不入流的东西。”
然而这次却没有多少人再附和他了,这是个穷默的时代,笑贫不笑娼,有钱才是老子,再怎么不入流,能像郑家几天就盖起一座全新的青砖瓦房也是值得的。
于是,等到自己的孩子从学院回来,他们便纷纷催着孩子也写话本。
有人不可置信,“爹你说什么?那话本竟然是郑成安写的?”
“那还有假么,他家新房的砖瓦都运回来了。”
“不可能啊!那著者的名字明明是‘华星安’。”青年顿了顿,终于反应过来,“……连星,郑成安,还真是啊!”
“这么好的书,竟然是他写的?!”
这些天,书院都快被这本书引炸了,买到的在炫耀,买不到的在羡慕,有人熬夜看了书课上都在打瞌睡,还因此被夫子收走好几本,书院的哄抢就更严重了。
青年父亲笑着搓了搓手,“他写的哪好了,不就一个话本么,你也学了那么久了,啥时候也写一本啊?”
青年无语,他爹可真是痴心妄想,“那话本都是谁能写得出来的吗?”要是那样,怎么之前没人那么火呢?
“怎么不能写了,郑成安都行,你比他学习还好呢,怎么能写不出来呢?”
青年道:“术业有专攻啊爹,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这方面我确实写不好。再说了,你们不是之前一直嫌弃他写话本不入流么,怎么让我也写呢?”
青年父亲有些臊臊的,嗫嚅着说:“那不是能挣钱么,你看他家,几天时间就敢盖房了,说明这行是暴利啊!我儿那么厉害,要是写了定能比他挣得还多。”
青年道:“ 哪能是暴利啊?我也见过有几个怀才不遇的秀才写这东西的,顶多能挡个温饱,只比抄书好了那么一点,这次是郑成安写得太好,才能在城里爆火。”
青年父亲皱眉道:“竟然这么难么,要是那样的话就算了,你还是不用写了。”
同样的一番话也被满腹心事回家的张春丽告知给了张小武。
张小武却信誓旦旦:“娘别担心,我早就写好了,等明天我就拿到明德书坊去,指定能挣好多好多钱,到时候给娘做新衣服穿。”
张小武可是最早一批买到新书的人,有人出高价找他买他都没卖,他就不信了,郑成安写成那副鬼样子都能火,而他研究这番时日还不能一炮而红?
到时候大家看到了他写的就明白了,“华星安”算个屁啊,他“武公子”才是真正的紫微星。
张春丽满心欢喜:“小武长大了,娘真高兴。”
……
然而这些事情郑成安毫不知情,他只是偶尔遇见张小武的时候,面对他露出趾高气昂的“我一定比你强”的自信有些不明所以,但人家只是鼻孔朝天的走路,又没故意挑事,郑成安也只好全当没看见的继续走路。
这日,他又去了一趟下河村。
这村里的村民一直都对他很是热情,买东西会打折,来了会邀请吃饭,于是仅仅几次来回,他就几乎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了。
郑成安有心想试探一下连星的家庭,但村民似乎对此很是敏感,一听这话要么就转移话题,要么就叹了口气说“连星受苦了,让自己好好待他。”
几次下来,他也便不打听了。
然而今日似乎有些不同,他从进了村里就觉得有人在未知的角落观察他,那种隐秘的窥伺太过强烈,令人无法忽视。
郑成安不知这人是为何,每次扭头也看不到是谁,只好装作没发现的一直埋头走路。
走在两村交界的地方,这是一条长长的田埂,连树都是隔了好几米才有一棵,四周尽是空旷的田野,连下地的村民都少有。
简直是绝佳的反击机会。
郑成安迈开步伐,开始快步行走,身后的那人便也慢慢提速,他咧了咧嘴角,似乎能听到身后细小的呼吸。
24/41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