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松鼠文与鲤鱼青[娱乐圈]——一只天羽

时间:2021-07-25 17:48:11  作者:一只天羽
  房里的宋书文正穿着里衣上药,治疗白天遇到女主后被撞倒摔出的淤伤。见到赵老师后立刻披上衣服就要从床边站起来,看着门口的赵老师轻声道:
  “爹!”
 
  监视器后面的导演一怔,心说这声“爹”怎么喊得这么自然。
 
  赵老师关切地看着他,道:“听说你白日里受了伤,我叫了大夫过来看看你。”
  他在听说儿子受伤之后立刻焦急地喊了大夫过来,现在看到儿子没什么大事,只是受了点皮外伤,语气瞬间从焦躁变得慈爱又担心,转换得非常自然。
  宋书文作为和赵老师对戏的人,立刻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别的不说,单就赵老师的这台词功力就已经把自己压制住了。
 
  不过应对赵老师突然爆发的演技,宋书文也有办法。只见他站起来后走向赵老师,顺便冲演大夫的群演们挥挥手,这些人立刻按照剧本鞠了一躬走了出去,还恭恭敬敬地带上了房门。
  接着宋书文干脆站在赵老师身侧,换了个站位不去直面他的演技,低声说:“孩儿想知道,那六扇门的是什么来头。”
  “怎么忽然问起这个?”赵老师问道。
  “白天发生的事情,孩儿真是刻骨铭心。”
  宋书文叹了口气,他演的这位书生和大家一起参加科考,但考场却忽然发生了杀人案,甚至将自己也差点卷了进去。如今六扇门的捕快介入调查,科考被临时叫停,他不仅要表现出对凶案的适当恐惧,还得表现出白天见到女主的惊艳与好奇。
 
  虽然在这里宋书文也挺想吐槽的,为啥剧里的大部分男配角见到女主后都要对女主产生好感,然后死心塌地的给人家破案贡献线索,顺便侧面推动一下男女主感情的发展,妥妥地就是一个工具人的形象。
 
  赵老师顺势坐在房间的椅子上,道:“不管他们是什么来头,冲撞了我儿都要道歉。”
  “道歉?”宋书文微怔,道:“他们不是过来查案的吗,孩儿只想问那女子是什么来头。”
  “对!尤其是那个女捕快,必须要道歉!”
  俩人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宋书文却以为赵老师理解自己的意思,带着点期许道:“那,爹,您帮我打听打听?”
  “放心,孩子,我一定让他们登门道歉!”
  赵老师气愤坐在椅子上气愤地挥了挥手,接着又使劲儿拍了拍扶手。
  “道歉?”
  宋书文眨眨眼反应过来两人讲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忙道:“爹,我不是那意思。”
  赵老师瞅了瞅他,两只手握住椅子扶手紧了紧,疑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看他这个动作,宋书文都想给他点个赞。
  这些细枝末节的动作在剧本里当然没有,完全是赵老师自己加上去的,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才将一个关心儿子的父亲角色表现得鲜活生动。为什么说像赵老师这样的人是老戏骨,就是因为他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和表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根本不用琢磨,信手拈来就是一段令人拍案的好戏。
 
  宋书文接着无奈道:“孩儿是想打听那个女捕快的情况……”
  赵老师“哦”了一声,接着猛地反应过来,瞪大眼睛问:“你说什么?”
  “我,我想打听下那个女捕快……孩儿对他有些想法……”
  宋书文说完这话忙将双手搭在赵老师的双肩上,特狗腿地捏起了肩膀,脸上带着讨好的表情。
 
  表演到这里,这场戏算是告一段落,吴晓东导演也喊了一声“过”,坐在监视器后面却有点意犹未尽。
  刚才这一场戏赵老师演得十分自然,宋书文前期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什么问题。但吴晓东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看得清楚,宋书文在意识到被压制住之后没崩,很巧妙地用站位的改变避免了压制,而且最后抢着捏肩膀的这个细节,更是显出了一点生动。
 
  吴晓东挺喜欢这个演员。
  准确来说,他喜欢肯动脑子的演员。
 
  赵老师下戏之后也挺开心,拉着宋书文就要去他的房间吃饭。
  说来有趣,宋书文见识过很多明星要助理指定帮自己买某种奶茶,或者带着锅进组的。但赵老师在这一点上比任何宋书文见识过的明星都讲究——
  人家不仅带锅进组,甚至连调料都要自己随身携带。
  俩人窝在赵老师的房间里下了一锅面,每人抱着个碗,就着赵老师的秘制小咸菜吃得呼噜呼噜的。
 
  眼见着宋书文碗里的面已经风卷残云地下去了一半,赵老师才貌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我听你说之前拍了部电影,还演了主角?”
  宋书文吃着面,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但在赵老师提到电影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都是楚江,码头,还有黎宇青。
  赵老师放下了筷子,问道:“你觉得在电影里当主角和电视剧里当配角,有什么区别?”
  “区别吗……”
  宋书文顿了顿,指着面碗说道:“我就拿这碗面打个比方。”
  “嗯?”
  “在电影里当主角就像吃找老师您自己做的面,而在电视剧里演一个配角,就像是吃方便面。其实我不大挑食,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赵老师慢悠悠地把碗也放下,明白了宋书文的意思。
 
  演主角就像正儿八经地做一碗面条,和面,切刀,调味,打卤,下锅。从头到尾,一丝不苟,碰到讲究的还得给面条配上点小咸菜,甚至摆个盘啥的。
  而演个配角就像煮一碗泡面,撕开之后将调料往里一扔,加好了热水那个东西一压或者用叉子在面碗上一插,等个几分钟就能立刻开吃。
  但无论是自己正儿八经地煮一碗面还是泡面,弄好了味道都不错,只是下的心思和工夫不同。
 
  反正在宋书文看来,自己只是在演戏,只是在当一个演员。
 
  毫无疑问,这样的答案让赵老师颇为满意。
  于是他朝着宋书文抛出了橄榄枝。
  “你在电影里当过主角,在电视剧里演过配角,那有没有想过在电影里也演一回配角?”
  赵老师看着宋书文发愣的样子笑得很开心:“其实老吴还在另一个电影剧组里挂着选角导演的名头,他那边还需要个配角,你要不要考虑下?”
 
第13章 诗意不死(1)
 
“飞凰那边的经纪人光跟我说要在这部电影里演一个配角,但没说跟我搭戏的人是你。哥,你说咱俩这是不是缘分。”
  黎宇青坐在宋书文旁边,手上翻着剧本,嘴上也没停下来,跟连珠炮一样哒哒地说个没完。
  宋书文刚在上一部戏里杀青,整个人还没太从戏里出来,正蔫蔫地瘫在沙发上养神,被他碎碎念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由得伸手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把他留长了不少的头发拍得发型凌乱,小声训道:“给我闭嘴。”
 
  他本来想问问黎宇青这段时间怎么样了,可黎宇青却已经闭上了嘴,低头继续看着剧本。
 
  是的,吴晓东兼职选角导演的这部电影,正导演是白锦辉,而他则因为之前在里蒙特尔见过黎宇青的缘故,邀请黎宇青来这边演一个配角。
  而许久不见的两人,就这么又凑在了一起。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娱乐是个圈”,在这个圈子里待的时间久了,总能再次遇到对方。
 
  《江城码头》过后,宋书文和黎宇青只见多了一些特殊的“感觉”,但奈何这种感觉还没能酝酿成一种情愫,便被双方的经纪人彻底挑破并且径直丢在了阳光下,让两个人一度非常尴尬。
  甚至在黎宇青在里蒙特尔给宋书文打了电话,唱了一首歌之后,他们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互相联系过对方。
 
  宋书文在赵老师的推荐下加入这部电影的剧组,很快就得知和自己搭戏的演员是黎宇青,他一度觉得两人再次见面一定非常尴尬,甚至没什么话能跟对方说。
  但就在宋书文见到黎宇青的前一天,他做了个梦,梦到一条灵气十足的青色鲤鱼翻了个身,然后忽然揭开了身上的伪装,露出了鱼身下的本体哈士奇。
  他当时就被这个噩梦给吓醒了,而更没想到的是,当自己再见到黎宇青时,昨夜的噩梦竟然成真了。
 
  一段时间不见,黎宇青除了在飞凰的资源下开始走红,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而唯一不变的是,他见到宋书文的时候,还是会“哥,哥”的叫个不停。
 
  等黎宇青安静下来之后,宋书文也摊开了剧本。
  他一直很珍稀拍电影的机会,不仅因为电影的表演要比电视剧更加精雕细琢,更重要的是这部戏里有黎宇青。
  好像在宋书文的潜意识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念头,只要看见黎宇青过得还好,自己就可以放下心来。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都是白锦辉,他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文艺片导演,无论是剧本编写还是拍摄的手法,都极具“实验性”——白锦辉要比周源山更加文艺,写出来的剧本更薄,拍摄的内容也更出人意料。
  举个典型的例子来说,白锦辉的这部电影叫做《诗意不死》,而为了展现“现代社会诗意是否已死”的争论,他直接将国内的诗人都邀请到一起开会,然后直接将电影的前半部分拍成了记录片的形式,要求原汁原味地将这群诗人的嘴仗记录下来。
 
  而宋书文和黎宇青的戏份则集中在电影的后半段,演两个偶然见面的昔日同窗。大部分的剧情内容都是坐在一起聊天,和影片前半段的诗人们相比,给到的镜头数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宋书文很想问问白锦辉他拍这样的电影能有人看吗,有哪家公司愿意给这样的项目投资。
  可白锦辉却愣是攒起了一个剧组,想要将这部极为特殊的“电影”拍摄出来。
 
  宋书文向后靠在椅子上,偏头看了看身边的黎宇青,刚想闭上眼睛,却听见拍摄场地外边传来了一阵喧哗声,似乎有不少人过来了。
 
  青哀、旭东、原筱、周唐(注1)……他们一个个优哉游哉地走进拍摄场地,也就是白锦辉视线包下的一家酒店,这些人普遍年纪不小,应该都是早年非常有名的现代诗诗人。
 
  宋书文站起来按照礼节跟他们打招呼,黎宇青也颠颠地跟在后面,等这些人都离开了,黎宇青才小声地问道:“哥,这些人你都认识吗?”
  “一个都不认识。”宋书文也压低了声音:“这年头谁还读诗啊。”
 
  这话一出,黎宇青心里顿时有了点底气。
  既然在他哥都不认识,那自己也不认识就很正常了。
 
  而在这一帮现代诗人之间,也有个看上去特别不合群的,别的诗人们见到对方都在互相招呼、恭维,偏偏这人周边空空荡荡的,愣是没人愿意凑过去跟他聊天。不过这老哥看上去也对自己的处境没什么不满的,双手插在一看就挺贵的西服兜里特悠哉地向里面走去。
 
  宋书文挺好奇这人是谁,好在对方身上带着铭牌,笔名叫“百里华”。
  他随手掏出手机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人的笔名,蹦出来的百科资料显示这人除了是个地产大亨,还是个出过诗集的“梨花派”诗人,看上去就逼格特高的那种。
  但等到宋书文往下滑动手机,看到这人的代表作之后,却是彻底呆住了——
  《一个人来到英吉利》,作者:百里华(注2)
  毫无疑问
  我做的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宋书文呆了半晌,然后翻过剧本的封皮,上面是白锦辉给电影起的名字《诗意不死》。
  他现在觉得这名字或许应该改成《诗意已死》。
  ——————
  宋书文和黎宇青不明白这帮诗人的脑回路,但白锦辉却将他们的脾气摸得很清楚。
  他没有很正式地架着机器拍摄,而是用偏户外综艺的方式去记录。一边拍这些诗人们白天是怎么出去玩的,另一边则拍这些人晚上怎么凑在一起聊天。最后再将所有诗人都凑在一起开个大会,不定义主题,就让他们天空海阔地闲聊。试图以此来制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而这帮作家负责凑在一起“诗意”,宋书文和黎宇青就负责凑在一起“俗”,“俗”到宋书文每天结束前必跟黎宇青说的一句话就是:
  “你吃夜宵么?”
  “不了吧。”黎宇青回道。
  “我多拿了点夜宵,要不进来一起吃?”
  “呃……”黎宇青纠结了下,他这阵子吃夜宵自觉体重小有上升,本来计划在正式上镜前戒掉夜宵,争取减下来一点。但宋书文邀请他又不想拒绝,于是站在门口也不舍得走。
  宋书文看了他一眼,他对付黎宇青可太有办法了。
  只见宋书文的手一勾,他的房门便轻轻地关了起来。但他的动作轻,房门并没有完全关严,还留了一条缝。
  于是黎宇青就看着那条缝愣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
 
  房间的桌上摆着两份蒸饺,两份小咸菜,两双筷子,还有两瓶饮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宋书文已经开始习惯准备双份的东西。
  而黎宇青刚坐在桌边,宋书文就抽出筷子轻轻敲了敲他的头,道:“你这阵子都快瘦脱相了,每顿饭吃的少得跟猫食似的。而且你那张脸有点肉也很好看,不至于非要把自己的体重控制成这个样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