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到异界开直播(穿越重生)——烟雨朦胧时

时间:2021-07-26 19:58:32  作者:烟雨朦胧时
  只是这坐上去,才发现这个总侍郎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今个儿宫里头修缮哪个宫殿要钱,明个儿君上要修路,让户部准备银钱,后天又突发奇想弄个什么一条街的商铺出来,前期要钱等等……
  要不是实在怕这项上人头保不住,他立马就要提出罢官!
  如今,那身份地位与齐王相等的简公子说了有赚钱的法子,他怎能不激动?!
  见户部这么感兴趣,简时大概猜到现在宫中账目上有多穷了,他对着坐上的几人问道:“自这入秋后,各位大人是不是觉得身子骨愈发湿冷,脚底心穿再厚的鞋底也觉得阵阵发凉?”
  “每晚睡至半夜都会被寒风冻醒?”
  “白日里穿再多的衣物也都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这一番问下来,朝臣们面面相觑皆是点了点头。
  能坐在大殿里每日与齐王共同商量计谋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身子骨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自然湿气重,畏寒,全身发冷更是常事。
  去年简时碍于全国人民都吃不饱,也就放弃穿暖的这个话题了。但今年可不一样。
  他。
  简时,现在后台人气值累积了一个巨大的数字,而棉花的兑换率更是低到惊人,此时不抓紧时间捞一笔,更待何时?!
  “每日都有哥哥给我暖床,阿邪才不觉得冷。”祁邪冷不丁的在简时耳畔小声说了一句,换来的是简时怒目而视:“问你了?”每天睡的大棉花被褥,好意思说冷?
  胆子肥了啊?
  祁邪呐呐的摸摸鼻头不说话了。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
 
 
第137章 【137】全民修火炕
  关子卖的差不多了,简时也就不吊人胃口,直接从袖子里拿出一团软软的,洁白的,如同白云朵一般的棉花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就是我说的法子。”简时扬了扬下巴道:“这是一种叫棉花的作物,它能够被种植,结出来这样的白色果实便是我们需要的。如果将它用作为秋冬衣物的填充物,那可比穿四五件绸衫都要来的暖和。”
  黄潜满脸疑问:“此话当真?”
  这一团小小的东西真有保暖作用?
  “自然是真的。”简时咧着嘴拍了拍祁邪的手臂,得意的说:“崽,给他们看看你今天穿的衣服。”
  众大臣:“……”
  算了吧。叫崽什么的。
  姑且当自己耳朵聋了,听不到,听不到。
  祁邪被他当众喊了这么亲昵的昵称,也不生气,宠溺的顺从他的意思将又宽又大的衣袖往上撩开,露出被棉袄子包裹的粗壮手臂。
  “简公子,这是……”
  众大臣皆起身围了过来,看了看简时鼓励的眼神,颤巍巍的伸出手触碰了两下。
  软软的,厚实的,贴着亵衣的内里满是温暖热度的……
  众人看向简时的眼神立马变得不一样了,若所有人都穿上这等衣物,冬季又怎会有半夜冻醒的烦恼?
  “敢问简公子,这物件是如何制得,所需棉花几何,总造价为多少银两?”黄潜迫不及待道:“若这等衣物齐国百姓人手一件,何愁冬日里路有冻死骨?”
  简时还从未听过这样的事,惊道:“什么?我们齐国还有冬天冻死人的事?怎么回事,你赶紧给我说说。”
  黄潜:“……”
  哦,糟糕,君上千叮万嘱不让说漏嘴的!
  捅了大篓子的黄潜瞬间自闭,小眼睛瞥啊瞥的,对上了祁邪似笑非笑,充满寒意的眸子,似是寒冬腊月里的一盆凉水袭来,将他刚才还汹涌澎湃的心火顿时给浇灭了下去,身子更是止不住的颤抖。
  简时见他那模样,便知是祁邪暗地里威胁人,不禁为他开脱道:“没关系,黄大人且说吧。”准头狠狠的瞪了一眼罪魁祸首,“想来让您绝口不提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那……老臣就说了?”
  “说罢。”
  “其实不止齐国,每个诸侯国一到冬季便让许许多多的百姓感到难熬,每年在冬季因生病,或者是没有取暖的木材而死亡的百姓也极多。”黄潜看着简时皱起来的眉头,话题一转:“但是自从公子您去年来了齐国,帮助君上一起打理朝政,种植那产量颇为丰盛的番薯,去年冬季我们齐国死亡的百姓比往年少了六成以上!”
  “那剩下的四层怎么回事?”简时追问道。
  “剩下的么……基本上是绝户的人家,或者是家里没个男人的,孤儿寡母的没人帮衬,自然熬不过去。”黄潜习以为常道。
  这世道,家里头没个顶梁柱,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更是不知其数。
  去年冬季的死亡人数已经让他们感到很是惊喜了。
  简时略加思索一番也明白了症结所在,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男权社会所导致的,家里没个男人,上有老的,下头要是还带着几个刚刚牙牙学语的小的,光凭一个女人做事,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赚不到银钱,但凡有个头昏脑涨的,非得生生熬死。
  简时有心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但也知晓根本不是现在能办到的,便只能折中道:“其实今日我与你们说的棉花是我打算在明年播种的,大量收获之时,只需请女子用纺线将它们固定在一处便是。今年我们若想挣钱,不如组织人手修造火炕,不仅能赚银钱,也能让百姓们过个暖和的冬季。”
  “可这火炕又是何物?”
  “下面中空且有热气流通的床铺,它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而人就睡在上头,只要灶口里留有柴火在燃烧,那这一个晚上都不会被冻醒。”
  黄潜听的两眼直冒光:“公子真乃大才!这等妙法我们这些个驽钝的怎么就想不到呢。真是妙啊,妙!”
  除了永邑城里那些个驿馆,哪个家里没得一口灶台?若真如简公子所说,将那灶台后修建一个床榻一样的地方,冬天可不就能睡热乎的囫囵觉了吗?
  但不是人人都像黄潜那般赞同,有一朝臣站出来道:“这怎么能行,那人岂不是在火上烧?”
  简时解释道:“您多虑了,它的灶口完全是放置在屋外头的,利用的是热气在间墙里流动而达到保暖的效果,并不是直接在火上烤。”
  听见他这解释,众人纷纷点头叹服。
  但黄潜却没忘记最重要的事情:“不知这工匠,所需材料,以及造价加起来是何价格?”
  “这件事暂且不知,但先说好一点,这项技艺只能由朝廷出面来做。这修炕可不是按照大家理所当然那般就能修筑的,如果中间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很容易将人闷死在屋内的。”
  “至于这个价格,自然是看对方要求要什么样的了。”
  “如果要样式简单的,按照所有加起来的物价给就是了,如果是要样式复杂华丽的,价格自然要翻上几番。”简时朝着黄潜笑眯眯的说:“不过,想来齐国乡绅,客商们定不会缺这些银子的罢?”
  别以为他不知道,现在永邑城里多的是其他三州来的富庶客商,从中间周旋一下,再吹吹牛,掏出来的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呢。
  这样,他们就能从中大赚一笔,填充国库!
  天知道他们这大半年哪儿哪儿都需要用钱呐!
  简时朝着黄潜不动声色的眨眨眼,黄潜的小眼睛瞬间瞪圆,旋即露出一个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笑容,“简公子放心,这价格,臣自然会看着办的。”
  嘿,这捞钱的大好时机他可不能这样放过啊。
  别说样式问题了,就这火炕给谁先修,给谁后修,又派几个人过去修,几天能完成,这里头弯弯道道都是捞钱的门道咧!
  想他们君上都放了好几拨血了,这次该回回本了吧?
  简时也不磨蹭,当即将火炕的修造图纸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给了黄潜和工部侍郎各一份,忍不住叮嘱道:“咳,那个修的时候吧,先给我那寝殿修一个,不需要太大,尽快就行。”
  黄潜咧着嘴笑,“这是自然。”
  少了谁的都少不了简公子的。
  他与君上的关系可是满朝皆知,修他那,还不是给自家君上睡的?
  说完火炕的问题,简时又将棉花的种子给了他们,美滋滋的离开了大殿。至于他之前花自个儿人气值换棉花的事儿?当然不可能啦!
  有了火炕,还怕冬季难捱?
  祁邪追着人一块离了大殿,就在二人走后,殿内所有大臣皆是围着黄潜和工部侍郎进行围攻。
  “哎!黄大人,我家上有七十岁老母,下有一岁的孙辈,先给我修!”
  “我我我,我家也是!”
  “还有我……”
  ……
  不过两天的时间,永邑城里百姓们的话题顿时换了,从“你家土豆长势如何”,“地里头番薯产量怎么样”改成“哎,你家去府衙登记修火炕的事没?”,“要的是简单的,还是中等的啊?”等等之类的。
  修火炕一事经过朝廷有意宣传,但凡家中有点银钱的早早的就在衙门里挂了号,等着匠人们上门修建呢。而没钱的也不打紧,允许他以工代赈,抵扣这费用。
  只是这么一来,工匠倒是不够用了。
  一家一户修个火炕最少要五个工匠一天功夫,永邑城两万多的居民,几千户,这哪里是宫里的工匠就能在冬季来临前做到的?
  当黄潜愁眉苦脸和简时说的时候,简时却是狠狠的拍了拍脑袋笑道:“哎呀,都怪我,当初忘记这个事儿了。你明日就放出话,将这修火炕的技艺传授给百姓,当然,是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的,且后续每当给一户人家修了火炕,都要交一定比例的银钱给朝廷,算是加盟费,官方教学,也算是一门技艺传了出去。”
  “妙哉妙哉,公子所言极是,臣这就去办!”
  被简时一指点,黄潜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道道,急匆匆的转身离去准备将这个消息告诉工部。
  至于工部那些个匠人再不乐意也没法子,谁叫你们人员少呢。对户部来说,这简直就是敛财的大好时机啊!
  永邑城里看着穷苦百姓多,但在修火炕这件事上,就暴露了一批资产阶级出来。普通人家都是一户四五个,十几个,修一个火炕就是,但这些手中有钱财的却完全不担忧这些,大手一挥就要求修好几个,争取每个房间都有。于是工部不得不派人出来解释清楚,永邑城气候潮湿,火炕在秋冬季睡着舒服,春夏肯定还是要睡床铺的,可千万不能把自家床给弄没咯。
  被这么一科普,百姓们纷纷点头称赞齐王是个好君王,处处为他们着想咧。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
 
 
第138章 【138】简氏商会
  齐国很快就流行起一股”火炕热”,有眼力价的商贾手捧重金带着自家的匠人去府邸那边求学,也有不少家中贫困的百姓选择三三两两搭伙去学这手艺,准备以此谋生,踏遍众诸侯国。
  他们齐国地域偏南,冬日都冷的要命,那青州以上的诸侯国冬天可比他们还要冷不知道多少倍呢!
  一个新鲜产业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尤其这个产业是能够渗透到每一户人家,给他们带来更舒适的生活。
  整个齐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火炕热,其他三州本无意参与进来,但无意间听闻提出的技术加盟,以及官方认证的事来,瞬间起了别的心思。
  是啊,齐国这一亩三分地就不跟自家人抢了,但他们要是将它们带到其他诸侯国去呢?如果由他们出面来牵线搭桥,这中间是不是有利可图?
  比如……
  齐国一个特级火炕收二十两银子,其他诸侯国一个收二百两?
  黄潜将这件事告诉简时的时候,简时很是诧异,“这法子谁想出来的?”真特么太妙了!
  简直就是抢钱小能手!
  “说来惭愧,这法子是臣那不成器的大儿想出来的,他道我们齐国需要这火炕入冬,其他诸侯国的百姓也是人,自然也得入冬。现在还未到深秋,就算是到了冬季,只要他们愿意价钱,那些加盟的汉子们又有哪个不愿意去干活呢?”黄潜嘴上说着自家孩子不成器,脸上却是骄傲极了,“如果我们专门培养一批这样的人,去我夏国,越国等富庶的诸侯国,用加盟的名号将这项技艺传播出去,可谓是名利双收呐!”
  且不说这加盟费人得出,没修一个炕,他们还得从中收取一笔小小的费用,别看它小,但累积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这个计策听上去很可行。”听完黄潜的话,商鞅说道:“只是如果我们是用加盟的名号,那么每座城镇只能收取一家的加盟费,保证他们的利益。”
  黄潜:“那我们能够赚取的费用不就少了吗?”
  商鞅:“看似少了实际上却是多了,这一座城镇里对这火炕心动的可不止一家。”
  黄潜兴奋的摩拳擦掌:“先生大才!臣这就派人去他国放出消息!”
  “慢着。”简时出声喊停道:“我这有个法子。你先问问永邑城里有没有娶夏国女子为妻的家庭,如果有几家,那就以带着妻子回娘家尽孝心为由头,带着同为匠人的兄弟回家掏钱修几个火炕,然后再放出消息,届时自然有人找上门来。”
  商鞅补充道:“对了,这修火炕之事万万不能放在齐王身上,须以齐王好友简公子的名号。”
  “这是为何?”
  黄潜很是意外,这不是刷齐王名望的最好时机吗?虽然这火炕本就是简时想出来的法子。
  “上次番薯一事已是让各诸侯国眼红不已,此时这件极为赚银子的事儿还歌颂齐王仁善爱民,不忍百姓挨冻才想出的法子,可不成为众矢之的?”
  “先生说的极是,臣这就下去安排!”
  ……
  近日,夏国一名为嘉平镇的镇上出了一件奇事,林二姑家那远嫁齐国的小女儿带着一家三口和他男人的兄弟回娘家探亲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