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就不必了,我觉得状元郎就挺好的。”而且重点是他们家哥儿喜欢,白洛溪这话的意思已经是帮他们家哥儿应下了。
两个人在开玩笑间,已经把两个孩子的亲事给定下来了。
被请来的媒婆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就是来帮忙跑个过场的。
***
刚好出去的小叶子见到有媒婆上他们傅府提亲,就忙的往后院跑回去,一把推开书房的门冲进去,气都还没有喘直,就一边喘气一边说道:“主、主子……”
“慢点说,什么事情这么急了?”看到一半的账被人打扰了,傅思然看着闯进他书房的小哥儿,他有说过无事不能进书房打扰他,知道肯定是有什么急事,这个小哥儿才会这么慌张急忙的。
终于把这口气喘下去了,小叶子按住了他们主子的手,脸上带着高兴的说道:“是县主带媒婆上咱们府上来了!”
县主?傅思然愣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县主是谁了,勐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就想往外面走。等往前走了两步就顿住了,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服,又转身回去了。
小叶子明白过来,忙的说道:“主子我来帮你换身衣服。”
“我记得前天送来的新衣里面有一身月白色的,你去帮我找出来。”傅思然让人去帮他把衣服找出来,换上了新衣,又让人给他重新梳了一个头发,才带着人匆匆的往外出去。只是等快走到前厅,见到有媒婆和那么多人在外面,他又有点不好意思出去了。
主子你怎么不走了啊?小叶子跟在他们主子站在这里不走了,用眼神询问道。
傅思然用手指在唇上比了一下,就站在后面听着。
直到听到外面的人都走光了,见到他乔叔叔带着两个弟弟和媒婆们一起回去了,他才从外面走了出去。一出去就见到他爹爹一个人坐在这里,他喊了一声爹爹,往外看了一眼,问道:“爹爹,乔叔叔他们都回去了是吗?”
“是啊,你刚才在后面都听到了?”白洛溪一看就知道他们家小哥儿肯定是站在墙后面偷听他们说话了,才会来得这么快。
傅思然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嗯了一声。
“你的这一门亲事,爹爹就帮你答应了啊。”白洛溪看着脸红了的小哥儿,伸手拉住哥儿的手,拍了拍手背。
看着自己养了这么多年才养大的哥儿,一想到要把这个哥儿嫁去给别人家,他的心里就十分的不舍,“我原还想着给你招一个夫婿上门来的,不过现在看来大概是不成的了。”
“噗……”傅思然听到他爹爹这话,忍不住就笑了。
父子俩个相视的眼中都带着笑,他说道:“我知道的,爹爹你跟我说过。”以前他也怎么想的,只是到长大之后知道自己喜欢的人是平远侯府的世子,他就觉得想要对方上他们家的门是有点难了。
但是要让他重新去喜欢别的人,又不是他所喜欢的人了,所以在这两者之间纠结了一番之后,他还是选择了顺从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还是你喜欢最重要,不管是别人上咱们家来,还是你到别人家去,只要你幸福就好,爹爹的心里就满足了。”白洛溪自然也是以他们家哥儿的幸福为重的,什么钱财都是身外物,就像是当年他家爹姆愿意把他嫁给现在的夫君,还把白家所有的钱财铺子都交给他一样。
他现在终于是有点体会到当年爹姆对他的那种心情和期盼了。
“等回头你阿父回来,我与你阿父说说这个事,看看日子是选在什么时候好,是要赶着这两个月把婚事办了,还是等年底好些。或者咱们不用这么着急?”既然答应了把哥儿嫁出去,那自然后面还要选一个好日子,嫁妆自然是少不了的,白洛溪在心里算着这些事情,杂七杂八的,好像嫁个哥儿也不少的事了?
傅思然的脸红了红,说了一句“这些事交给爹爹你去处理就好。我想起书房里还有几本账本没看完,我先回去忙了”就跑得没影了。
白洛溪愣了一下,才发现他们家哥儿原来是不好意思给跑了,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而没走多远的傅思然还听到他爹爹在后面的笑声,有什么好笑的了!不过他自己也没忍住,嘴角勾了起来,快步的往书房的方向回去了。
第305章 番外013
在两家父母的应允之下,两家从提亲到议亲都走得很顺利,两家交换了孩子的庚帖,找先生算了八字,先生批了四字:天作之合。
看到这个批语,两家的人都很是高兴。
至于聘礼,老管家更是让人给他们小世子准备了足足一百八十台的东西做聘礼,宫中又送来八十台的东西。
来京的时候乔许并不知道儿子要成亲,安阳那边倒是有不少的东西,只是现在让人回去安阳那边运过来,来回就要一个月的时间了,他们也等不及了,只能花钱临时在京都这边筹备。有些东西没有那么好买,还好他们认识不少商行的老板,急急忙忙的也凑足了一百台的东西,又另外给了十万两的银票给儿子作为花用。
“爹爹你们给我准备这么多东西已经很够了,这些银票你还是拿回去吧。”孙念知道家里给他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又另外给他十万两银票,说什么都不肯要这个银票。
“这个你拿着花用,后面成亲还有不少要花钱的地方。家里能给你的就这么多了,你别说爹爹偏心,爹爹还要给二宝还有欢欢喜喜他们留点东西,不能全给了你。”这些年他们家里虽然是赚了不少的钱,不过他们家里并不只有一个孩子,乔许也要为其他的孩子们考虑。
长子日后还可以继承平远侯府,他知道平远侯府还有不少的积攒,日后这些东西都是这个孩子的,几个库房的东西都比他们的那点家产值钱了。
只不过当初他也没想过让小二宝去继承侯府的这些东西,毕竟算来还是这个孩子才是当初那一位亲生的孩子,他从未想过让自己生的孩子去取而代之。他自己对几个孩子向来是一视同仁,甚至是花在长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的几个孩子都更要多一些了。只是这两年孩子在外面读书考试,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才比从前少了许多。
听到他爹爹的话,孙念有点哭笑不得的说道:“爹爹你说什么呢,我怎么会这么想。我是想着我这边有银子花用,你把这些银子留给二宝他们,我用不着。”
“你用不用得着是你的事,给你的就是给你的。”乔许瞪眼,把儿子的手推回去,说道:“这些给你的你就拿着,以后家里的钱财你就交给糯米去管,他是个会管钱的。”
“你以后进了官场为官,肯定没有时间去管这些庶务,家里以后就交给糯米去管。我对你最放心的一点,就是找了糯米这么一个好夫郎,娶回来准没差的。”他知道这个大儿子从小就不是一个太懂庶务的人,娶一个会管家的好夫郎回来,日后家中的一切都交给夫郎去管是最好不过了。
“嘿嘿嘿,我也觉得。”孙念也觉得自己的眼光真是太好了,才会找到他小哥哥。
父子俩个商业互夸了几分钟,最后孙念只能接下他爹爹的心意了。
***
直到他们平远侯府去傅府下聘的这一天,老管家亲自拄着拐杖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的,第一台的聘礼进了傅府的门,后面还有东西没出平远侯府。
也是到了这一天整个京都的人才知道平远侯府的世子要娶亲,但是说起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京都这里却没有几个人认识,甚至是见过。
京都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热闹和看热闹的人了,一听说哪家府上去下聘就送那么多东西,一群人一窝蜂的都跑去看热闹了。
直到这一天,众人才感到奇怪的问道:“哎,这个平远侯府还有世子啊?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这平远侯府的世子是长得啥样的啊?”
“傅大人家还有哥儿吗?不是只有一个小子吗?”
“什么小子,就是一个哥儿。”
“啊,就只有一个哥儿啊?”
“……”
这些整日里到处八卦的京都百姓们,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这京都城中也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不说他们有没有人见过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就是连听说都没有,仿佛京都城中没有出现过那么一个人似的。
不过外面的百姓们不知道,并不代表朝中的大臣们也不知道了。
朝中还是有人记得当年圣上立了他们君后胞弟家的长子为平远侯府的世子,算来这也是君后的家事,他们这些大臣们能管天管地,也管不到别人的家事去不是?所以当初在他们圣上说立君后胞弟家的长子为平远侯府的世子,他们并没有反对。难道不立他们君后胞弟的孩子,还立宫中的皇子去为世子不成?要是真把皇子改立为世子,他们才是真的要反对了。
这些年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不怎么在京都,听说是跟着家人回去乡下生活了,所以这些大臣们对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也很是陌生。
不过他们突然的听人说,那一位平远侯府的世子正是新科状元,于是这个时候才有人去查那一位低调到众人都快忘记的平远侯府的世子和新科状元是不是同一个人,结果发现两人真的是同名同姓,还真的就是同一个人了!
这个时候这些大臣们才恨不得捶胸顿足,要是知道新科状元就是平远侯府的世子,他们早就去下手了,哪能便宜了傅文青啊!
当天下了早朝回家中,傅文青傅大人才知道平远侯府的老管家亲自带着人上他们家送聘礼的事。看到堆满了整个院子的箱子,他心里的那团火简直是无处释放,但是看着正高高兴兴的在指挥人搬东西的夫郎,他只能自己憋在心里了,回去书房去自己冷静去了。
第二天的早朝上,傅大人还接受了周围许多同僚们带着羡慕嫉妒的目光,以后众人的恭贺。
但是也不管傅大人是想嫁哥儿还是舍不得嫁哥儿,他们家哥儿出嫁的日子都订在了同年的八月底。
既然两家都赞同这一门亲事,一个愿意嫁,一个想要娶,所以就把日子选得近了一些,不然就要等到腊月底或者是明年这个时候的才有好日子了。腊月底的天太冷了,明年就还得再等一年,都不如定在八月的日子好,只不过定在八月时间上就紧了一点,他们赶紧一点时间应该也能赶得上的。
在家里给他们准备婚事的时候,孙念反而成了全家最闲的那一个了,每天就带着两个最小的弟弟玩儿,因为大弟弟去了外太爷那边学习,所以三个弟弟就少了一个。虽然他现在不用再去跟着外太爷读书了,不过他还是带着两个双胞胎弟弟去看外太爷。
前些年他们外太奶去世了,就只有外太爷一个人在。老爷子这些年老了许多,大概是因为他们外太奶去世了,老人比从前更沉默了,整天都呆在他那个小院子里,连门都不出。
他们去看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还愿意见他们一面,要是换成其他的人去,还不一定能见到老爷子的面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表兄们嫉妒他们兄弟几个的原因了,外太奶奶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多有偏爱,如今外太爷别的人不见,但是每一次只要他们兄弟几个人,外太爷都会见见他们,哪怕是他们进去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最少是进得去那一扇门。
看了他们外太爷出来,孙念还听说他那个表哥生病了,他好心想去看一看人,却连门都没有进得。
知道那一位表哥的脾气和为人,他也懒得做什么好心人,直接就转身走了,坐在马车回去的时候还告诫两个双胞胎以后不是去看外太爷就别去傅府了。只不过两个双胞胎都说外太爷凶,他们不敢去。
他只能跟两个孩子解释,“外太爷不是凶,外太爷是太伤心了。”
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外太爷的时候他也觉得外太爷很凶、不好亲近,但是后面几年跟着外太爷读书学习,孙念知道老爷子就是那样的性子,是一个不苟言笑、有点严肃的老人。而且抽他板子的时候还一点都不手软,后来他才知道外太爷拿来抽他的那一根板子当年还抽过他皇舅舅的,顿时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不过老人抽他板子肯定是他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孙念也从来不会去埋怨老人责罚他。大概也是在老爷子的那根板子的教育之下,他这些年写的文章才能进步得那么快,其中还是老爷子的功劳了。
“那外太爷为什么伤心啊?”两个孩子又继续追问。
“你们知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鸟,一生一世只有一对,要是另外一个死了,剩下的那一个也活不成了。现在咱们外太爷就是这样,外太奶奶不在,咱们外太爷太伤心,也不想活了。”等他解释完之后,就见到两个双胞胎泪眼汪汪,哭着说要回去安慰外太爷。
孙念:“……”他觉得外太爷可能不需要你们的安慰。
等回到侯府见到两个弟弟眼睛红红的,他大爹爹还以为他欺负两个弟弟,看他的眼神还不怎么好了。
孙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脑门上是大写的“冤”字!
第306章 番外014
在家中带了几天的弟弟后,孙念就提前到吏部去报道,然后从吏部拿了文书到翰林院去上职。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的婚期也还没到,要是在家里等到他成亲的日子都还要等一个多两个月的时间,他还不如就先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左右成亲跟他到翰林院去做事情也不冲突就是了。
这个时候殿试才结束没多久,相比其他的进士都还没有职务,他们一甲前三名的最起码还好一点的就是早早的就安排了职务,不用在京中等待职务的安排。虽然现在圣上要求吏部那边尽快给每年的新科进士们安排职务,但是这么多人,等到所有的人的职务安排好,也是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您好,我是孙念,到翰林院来报道的。”孙念拿着文书就到翰林院来报道的时候,接待他的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状元或者榜眼探花郎了。
说来这翰林院里面最不缺的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了,每三年一届的科考,一甲前三名都是先入翰林,日后再按照安排授予其他的官职。但是也有人一辈子都在这个翰林院中,所以这也要看运气和后台,不然三年一次的科考,很快的他们这些曾经的老人就会被新出的状元榜眼取而代之,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了。
但是若是有后台又不一样了,来翰林院不过是走一个过场,日后肯定能有更好的发展。就比如眼前的这一位新科状元,不仅是平远侯府的世子,还是天子和君后的亲外甥,日后必定是前途无量的。
吴老翰林是知道这一位新科状元的,最近听到不少关于这一位新科状元的事,没想到人还这么年轻,一眼看到人的时候他还愣了一下,就笑着说道:“没想到咱们今年的新科状元这么年轻啊,真是后生可畏啊。”
197/221 首页 上一页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