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想要在安阳镇这里买铺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大家都舍不得把手上的铺子卖出去了。比起一次性拿钱,他们只要有铺子在,就算是自己不开店,把铺子租出去给别人开,他们世世代代的子孙后代都能有钱拿。
但是即便是道路扩宽了,因着路上的车马和行人太多,马车走在路上也是很慢。
等从安阳镇出来,他们一行五六辆的马车往四合村的方向回去。
第329章 番外037
出了安阳镇之后,外面的道路就比较好走了。
从安阳镇进去四合村的道路经过了好几次的扩建,,道路能容四辆马车并排而过,路面平整,马车跑到上面一点都不颠簸。
一队马车往四合村的方向进去,路上的行人和车马认出了这一行是赵家的马车,都会往边上让一让,让赵家的马车先过去。
七月过后,地里的稻子已经收起来了,不过在收了稻子之后,这些地里又重新种了庄稼,一眼看去绿油油的一片。
道路的两侧建了不少的房屋,都是一些人出来外面开饭馆做生意的。
这些年附近的村子发展起来后,一些村子的人就出来外面靠近路边的地方盖了房子,开起了客栈酒楼和茶馆,这条路上每天都有许多进出和往来的人,因而也有一些生意。
一队马车从路上走过,嗒嗒的马蹄声由近而远,很快就消失在了路人的视线里面。
坐在马车里的司徒太安撩起车窗的帘子往外看,迎面而来吹来的风带来一股油香味,一眼就看到了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大油坊,他知道油香味味就是从那里飘来的。
“这一处的油坊是新建的吗?”他记得以前油坊好像并不是在这个位置,好像是在更里面一点的位置才是。
二宝知道他二表哥问的是什么,往车窗外看了一眼,嗯了一声,说道:“是以前的旧油坊搬到了这里来,这一处油坊是新建的,以前那处旧油坊已经不用了。”
“往那条路进去就是饼厂,咱们要是上个月回来,还能赶上饼厂做月饼了。”在油坊的门前有一条小道进去,后面就是饼厂。
饼厂并不是天天开工的,每年只有从七月份起就会开始做月饼,一直做到中秋八月十五,只做一个多月的时间。等过了中秋之后饼厂就会关门,等到明年的七月中才会再一次开门了。
只是他们现在回来都已经是九月份了,饼厂是早已经关门了,想吃月饼要得等到明年了。
“哦,原来如此。”早些年他到这里来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变化并没有这么大,隔了几年后再一次过来,司徒太安发展这个地方的变化大到让他都有点认不出来了。
司徒太安是知道他小舅舅和小舅父这些年在安阳这个地方开办了好几家的作坊,他是听他爹爹说过他小舅舅和小舅父做的一些事情,现在看来,他的心里才由衷的有点佩服他的这一位小舅舅和小舅父了,两个人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一个地方的面貌,就是他去过的许多地方与他眼前的这个地方相比,都有些比不上这个地方的繁华和热闹,路上一个乞丐都没有,这里的人看起来生活过得非常的好。
“听说舅父还办了一家船厂是吗?不知船厂在何处?”他之前听他爹爹提过一句这件事,这一路上他才知道他们乘坐的船只是安阳这边的船厂造出的大船。
这一次他父皇给他分派的一个任务里面,也是让他过来看看这边的船厂造出的大船是到什么程度了。他们在洛水那边也有船厂,只不过造船的技术一直停滞不前,想跟安阳这边的船厂合作,看能不能造出更大更好的船。
“嗯,是啊,父亲还办了一家船厂,船厂不在这边,在河域的下边。你要想去看的话,等明日我带你去瞧瞧。”二宝并不知道这个二表哥到安阳来的真正目的,应该不只是追着他们小阿秀来这么简单。
不过既然这一位二表哥问起他们家船厂,他也没有觉得自家船厂有什么好隐瞒的,只要在安阳随便找个人一问,都知道他们家的船厂在什么地方了,不如他亲自带人去一趟看个究竟。
见这个表兄对他们村子感到好奇,二宝就顺便说起了他们村子的一些事情,大多是捡着一些有趣的说。
这些年他们村子的人口越来越多,村子的人增加了之后,村子原本的居住地就不够住了,村子的围墙往外扩建了两次,才有如今的规模。早些年外村人想到他们村子来买地盖房子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从五年前起,他们村子已经限制不让外村人到他们村子去买地盖房子,同时也禁止本村的人卖土地给外村的人,因而到他们村子去居住的外村人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他们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村中还有村学和先生,村中适龄的孩子都送去本村的学堂读书。尽管附近几个村子都有了学堂,不过只有他们村子的学堂读书是免费的,本村适龄的孩子都可以送到学堂去读书,村子的学堂一天还提供一餐免费的午饭,这在别的村子都是没有的。
他们村中还有族田,族田是由村子的人共同筹资买的田地,每年的产出都是供给村子的孩子们读书之用的。若是村中有孩子读书厉害,而家境又困难的,这笔读书的钱则是由村子提供。
这也是为什么外村的人下来挤破头皮都想进他们村子,不过他们现在限定了不让外村人来,外村人想到他们村子来,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把姑娘或者哥儿嫁到他们本村来,因此他们村子的未婚小子都非常的抢手。
他们这些人从小就在这个村子长大,但是他自己依然能感受到自己所在的这个村子每一年的变化都是非常的大,要是换他自己几年不回来,怕是也有很大的可能不认识这周围了。所以二宝也能理解这个好几年才到他们村子来一趟的表兄对他们村子感到陌生,的确是他们这里的变化太大了。
***
“汪汪汪——”
一听到他们的马车声,四只狗从油坊的门口跑了过来,冲着他们的马车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叫。
“葱花饼子油条榨菜我们回来啦,快跟我们回家去吃饭啊。”欢欢喜喜探头出去对着外面的几只狗喊。
葱花油条饼子榨菜是这四条狗的名字。
“汪汪汪……”
也不知道四条狗是不是听懂了自己的名字,追在车尾的后面叫。
“那是我们家的狗。”二宝伸头出去外面看了一眼,跟他二表哥说道。
四条狗是在他们家养大才抱到油坊这里来看地方的,跟他们自家人都很熟悉,每一次听到他们的马车打这里过,都会追在后面跑回家。这会儿一听到他们的声音,四条狗就追在他们的车后面不肯,跟着他们的车后跑着。
“哦,我记得的,你们家里养了好多够,你们家养的那头白狼还在不在了?”要说司徒太安对他们小舅舅家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他们家养了很多狗,还有一只瞎眼的白狼,当初他还想把那头白狼拐走,只不过那头白狼连他给的东西都不闻一下就走了,完全不给他拐走的机会。
“在的。”二宝笑弯了眼,他知道这个二表哥觊觎他们家大白。他们家大白是一头十分聪明的狼,懂得护主看家,还不会随便吃外人给的东西,外人想要骗走就更是不可能的了。
从油坊到村口的距离并不太远,马车跑得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村口了。
他们的村子竖起高高的围墙,只留了村口的一处大门给村子里的人进出。村子只允许本村的人进门,外村的人到来,除非是有本村的人带领,不然一个人是进不去他们村子里的。
早些年他们村子并没有管理,进去他们村子的外村人多,除了发生过一些失窃的事件,后来还出了一单丢小孩的事件,好在后来那两个不见的孩子还是被找回来了。
不过自从发生了那件事后,他们村子的人才是真正的重视起了村子的管理问题。现在整个村子的管理都是非常严格,村子的每家住户都要遵守他们本村的规则,不然轻则是进去跪祠堂,重则是全家都被逐出他们村子。
这十年间还真的是有两户被逐出他们四合村的人家,一户是当年娶了陈家大小姐,入赘到陈员外家去当女婿的吕秀才一家,吕母和另一户姓孙的人家合谋想要偷取他们饼厂做月饼的方子,被他们抓到了,把这两家的人都揪了出来,两家的人都被逐出了他们的村子。
不过吕家本来就只有吕秀才和他们家寡母,吕秀才早就带着寡母去了陈家,所以就算是被逐出村子,似乎对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另一户姓孙的人家,全家老小都因着偷方子的事被逐出了村子,在村口哭求了许多,还是被他们村子的人赶走了。
这些年吕秀才因着屡试不第,母子俩个在陈家也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更别说这一位吕秀才当年还得罪了赵家,因着陈家都被连累了,这些年的生意越做越差,陈员外都被气发在了这个女婿的身上,因此吕秀才母子俩个在陈家的日子也并不是太好过。
不过关于吕家母子的事,整个四合村都没什么人去关心和说起了。
“嗒嗒嗒——”
“赵大当家他们回来了!赶紧开门!”
“好好好,这就开!”
村口有一处高高的瞭望台,一队马车往他们村子过来,都还未来过村口,站在瞭望台上的人已经看到了,噔噔的踩着楼梯子下去通知人开门。
第330章 番外038
在马车来到村口,村口拦着的栅栏已经被人拉开了。
他们的马车回到村口的时候,乔许还是开车窗帘子让车夫停了一下,伸头出去跟守村的人打了一声招唿,才让车夫继续往村子里进去。他们的马车跑在最前面,在他们的马车进去之后,后面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的进来。
“汪汪汪……”
“汪呜呜……”
他们的马车还未回到家门口,他们家的那一群狗就从院子里冲了出来接他们,一群大狗跑到前面,几只小狗在后面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追。
在院子里晒太阳的阿黄和大白听到外面马车回来的声音,似乎是知道主人们回来了,阿黄慢慢的起了身,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大白,等大白起了身,才举步往外走出去。
大白跟在阿黄的后面,一黄一白的两条狗慢慢的走着。
两条狗现在的年纪越来越大,就越来越不爱动了,特别是大黄,每天大半的时间都是躺在外面晒太阳,夜里就守在院子里,每天都会到门口去转悠一遍,似乎见不到它想见的人回来,回去的背影就有点落寞。
这一天听到马车声回来,两只狗也跟着往外出去。
阿黄在门口的地方停了下来,看着停在院子里的几辆马车,知道它的主人们从外面回来了,一双眼睛盯着几辆马车,像是在等什么人回来。
“吁——”
一辆马车跟着一辆马车停下来,院子里面停了好几辆马车,还有一群跑过来的狗,围着几辆马车打转,十几条尾巴在疯狂的摇摆。
好在他们家的院子足够宽敞,停放了怎么多辆马车还有一群狗也不会显得太狭小。
他们家院子是整个四合村占地最广的院子,这里已经由原先的一处宅子扩建成了现在的六处院子,除了当年最先建的主院之外,旁边还多建了好几处的院子和房子,家里的几个小子大了,每个人都有一个住的地方。
除了年纪最小的欢欢喜喜还跟着两个爹爹和父亲住在同一处院子之外,其余的哥哥们都有了各自住的地方,不过欢欢喜喜也有他们自己的院子,只是兄弟俩个还喜欢粘着他们爹爹而已。
再加上家里人来客往,还要留出单独的院子做客房,因而这些年他们家一直都在不断的扩建。
好在他们家买地比较早,把房子周围的地都给买了下来,要不然下来还不一定能买得到这么大块的土地来盖房子了。
家里的人越来也多,他们家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老太君正君、小少爷们你们总算回来了。”见到马车停下来,彩霞带着家中的奴仆过去接人,扶着他们家老太君下马车。
“我们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里可还好?”赵阿姆被人扶着下了马车,双脚落到地上,看到回到家了,他的心里才是真正的踏实了下来。外面再好,也没有回到家里的安心,这一路上舟车劳顿,还是不如在家里待着的好了,只不过是孙子要成亲,他们不得不跟着过去一趟而已,不然他都不愿意出这一趟远门了。
欢欢喜喜跟在他们阿么的后面下去,一下了地就往家里的那群狗跑了过去。
跟在后面下来的乔许看到跑去跟家里那群狗玩的双胞胎,笑着摇了摇头,跟在他阿姆的身边,又去让人去把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和东西都搬下来。
“都挺好的,都挺好的。”彩霞吩咐几个丫鬟和消失去帮忙拿东西,说起了家里这边最近的一些事情。知道主子们从京都回来,一路上肯定是舟车劳顿,忙的请人到屋子里去休息。
当年的两个小丫鬟如今都已经是生为人妻人母了,彩云当初就嫁给了张顺,婚后就回去当人媳妇了,后面几年都在忙着生孩子。
只有彩霞一直是坚持在赵家这边做事,她成亲还晚了彩云好几年,还是他们家主子做的媒,两个人认识半年后就成亲了,成亲的第二年就有了第一个孩子,隔年又生了老二,她只有生孩子的前后那段时间是休息的,生了孩子三个月后就回来赵家这边做事了。
她自己更是从一个小丫鬟当到了现在的大管事,夫君吴阿三原先是在家具坊做事,后来调去了船厂那边帮忙造船,也是当师傅的,每月的收入都不低。她自己这边每月也有月钱,还三不五时有各种的赏赐,夫妻俩个一年下来赚的钱一家人都花不完了。
成亲之后他们就在四合村买了地盖了房子,户籍都落到了四合村这边。
他们成亲之后还生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现在大的都已经八岁,小的也有六岁了,两个孩子都在村子的学堂读书,每天只有放学之后才会回来。反正都是在村子里面,两个孩子一回来就会往她这边跑,她自己也能照料孩子,也不影响她在赵家这边做事。
至于在船厂做事的夫君,要不忙的时候是天天都会回家睡觉,要是一忙起来,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见回来一趟,不过这也没有影响到他们夫妻俩的感情,夫妻俩个从成亲到现在连一次争吵都没有。
“主子你们这一次去见了大少爷,大少爷是胖还是瘦了啊?要不是家里这边离不开,我都想跟着大家去京都了。”彩霞是知道他们大少爷考上状元留在京都当官的事,也知道他们大少爷赶着成亲了。
只是家里这边太多事,她一时间又走不开,不能跟着众人到京都去参加他们大少爷的婚礼,不能亲眼见到他们大少爷成亲,这不免让她的心里有点遗憾。
212/221 首页 上一页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