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乘风雪(古代架空)——弃吴钩

时间:2021-08-05 17:56:46  作者:弃吴钩
  郑观在旁边听见,立刻变了脸色,忙将谢从隽从地上捞起来,一边帮他掸掉污渍,一边低斥他:“小祖宗,这哪里是你能喊的?”
  崇昭帝远远看着谢从隽的眼睛,他眼睛黑得干净,有着一个孩子最纯粹的“期待”和“仰慕”。
  可这样的期望和仰慕让崇昭帝有些莫名地怕了,于是他始终没有过去抱一抱他。
  等谢从隽年纪再长一些,崇昭帝就再也没从这个孩子眼中看到过那样的眼神。
 
 
第115章 携玉龙(二)
  崇昭皇帝病时,正逢北方雪海关大捷,北羌动荡;南方闹过两场水害,紧接着又流出疫病,民不聊生。
  崇昭皇帝精神不济,朝堂上诸事便由太师徐守拙处理,郑观秉笔,待徐守拙有了决策过后,再一一回禀给皇上。
  这日一直忙到暮色沉沉,徐守拙才出宫回到太师府。
  太师府下人说,肃王府大公子谢知章自午后就来拜访,在客厅等到现在,执意要见上徐守拙一面。
  徐守拙也未怠慢他,径直来到会客花厅。
  谢知章终于见到徐守拙,即刻抱着折扇起身见礼:“老太师安。”
  他声音温和,态度谦恭。
  徐守拙点了点头,请他坐下,道:“你有耐心,等那么久所为何事?”
  谢知章垂首道:“若非关乎要紧,我也不敢贸然前来,实在是有一事不得不尽早禀明太师。”
  下人给徐守拙上了茶,徐守拙端起茶盏,慢悠悠用瓷盖拨开浮茶,细细品了一口,才道:“你说。”
  谢知章道:“我想请太师见一个人。”
  说着,他拍了拍手,从偏厅中徐徐走出一个儒生模样的男人,他神色有些紧张,见到徐守拙,便拜道:“下官淮州知府张宗林,拜见太师。”
  徐守拙一见是他,了然一笑,问:“张宗林?淮州刚闹过水害,你不在淮州好好辖治,何时进京来了?”
  张宗林道:“下官有一事,不敢再瞒太师,事关赵昀赵都统,故来……故来告知。”
  徐守拙道:“赵昀?”
  谢知章在一旁解释道:“原是闻沧与赵昀有两回争执,闻沧觉得此人剑法有些似曾相识,便想着去淮州查一查赵昀的根底,没想竟从张大人口中听说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
  张宗林道:“下官不敢欺瞒太师,当年赵昀来淮州府,拿下官的妻儿性命做要挟,胁迫下官说出当年庚寅年科举舞弊一案中,除他兄长以外其余四名考生的身份。下官迫不得已,只好告知。谁料赵昀下手那么狠,竟私自掳去那些人,活生生砍了他们的手指,逼他们供出舞弊一案的幕后主使,这才连累到刘项父子以及正则侯府头上……”
  徐守拙风轻云淡地回答:“此事我知晓。”
  张宗林额上汗水点点,“后来,他很快就又找到下官,要下官在淮州为他谋一份城门郎的官职。下官见他手段狠辣,是个杀人如麻的狠角色,也不敢不从,于是就安排他在淮州府西城门做了一个小小的守门兵。在那之后的事,太师您也知道了,淮州府郊外流窜着一帮匪徒,专门打劫过路商人,后来太师有意重用赵昀,不正是因为他们么?”
  这话需得从徐守拙与赵昀相识说起。
  徐守拙的故乡是在南方,那年回乡祭祖,途径淮州时,徐守拙一行人的车马遭到流匪打劫。
  那些流匪训练有素,个个功夫高强,徐守拙身边虽有好多护卫高手,也架不住对方来势汹汹。
  正当危难之际,赵昀领着卫风临,以及一小队淮州府的官兵赶到。
  赵昀一手枪法耍得虎虎生风,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好威势,尽数将那群流匪击退,从刀口下救出了徐守拙。
  徐守拙座下门生虽多,但大都是读书出身的文士,他身边一直缺着个能牵制正则侯府的武将,这厢见赵昀武艺惊人,用兵遣将的本领也高超,便有意提拔他上位。
  后来在西南流寇成患、朝廷需得用人之际,徐守拙趁机向圣上举荐了赵昀。
  也正是这一战,才将赵昀从淮州府送到京都来。
  “其实、其实这件事另有隐情。”
  张宗林小心翼翼地瞧着徐守拙的脸色,斟酌片刻后,才下定决心说出来。
  “赵昀当年怕是想为他哥哥报仇,急于求取功名,奈何他出身低贱,始终找不到上升的门路。后来不知他从何处得知、得知了太师会途经淮州的消息……
  他私下里把这消息偷偷放给那群流匪,谎称会有京城富商取道淮州郊外,那群流匪求财心切,竟也上了这个大当,一直以为自己打劫的不过是京城的某位富商罢了。那天看似是赵昀救了您,实则是他为了攀附您,利用那群流匪做了一场英雄戏,他这个人为了升官,满腹算计,甚至都敢、都敢算计到您的头上!下官也是审过那些流匪之后才知道了这件事,可那时赵昀正得皇上宠信,后来又节节攀升,下官忌惮他的威势,是以不敢对任何人提及此事。”
  徐守拙身为当朝太师,给赵昀这样的人愚弄算计了一回,张宗林说出来都怕徐守拙发怒,于是越说,气就越虚。
  可徐守拙听了以后,淡淡地笑了两声,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缓声问道:“你千里迢迢赶来京都,就是为了说这件事?”
  别说张宗林,就连谢知章都有些意外,意外徐守拙面上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怒气,仿佛赵昀愚弄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徐守拙道:“从我辅佐先帝开始算起,至今四十余载,期间什么样的人不曾见过?除了赵昀,朝堂上不少官员都称我一声‘老师’,大都面上谦恭、嘴里调油,可我从来不会认为他们是真心敬我。咱们这些为官做宰的,为名来,为利往,熙熙攘攘凑在一处,看的不是谁有真心,是谁有本事。赵昀有本事,不论他使了什么阴私手段爬到这个位置,只要他能配得上,本太师就愿意给他一个立锥之地。”
  张宗林沉默下来,不知该如何作答。
  “倒是你——”徐守拙却是唇角一弯,眼睛中有气定神闲的笑意,道,“淮州水患未消,你不想着做好你的分内之事,反而跑来太师府嚼舌根?张宗林,我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
  张宗林惶恐道:“下官、下官不敢!这是大公子的命令……”
  谢知章见势正要赔罪,徐守拙对张宗林沉声道:“你也不必攀扯旁人。我想你是最近遇上了难事,又听闻肃王府与赵昀有些过节,这才拿着赵昀的把柄找上谢大公子,想以此换他助你一臂之力,是也不是?”
  张宗林不想徐守拙如此洞若观火,不敢再隐瞒,战战兢兢地回道:“下官主持修建的河坝,今年发洪水的时候塌了,淹了十几号人……下官怕皇上查问起来,保不住脑袋,这才、这才……”
  徐守拙哼笑一声,道:“弹劾你的折子还在我手底下压着,皇上还不知晓此事。”
  张宗林一时大喜过望,忙叩首道:“只求太师手下留情,给下官指明一条生路!下官愿为您做牛做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守拙道:“自有用你的时候,不过往后少在我面前自作聪明。”
  这话似是跟张宗林说,也似是跟谢知章说。
  张宗林抹了抹额上的热汗,连忙称道:“是,下官再也不敢了。”
  徐守拙道:“退下罢。”
  张宗林再三跪拜,这才躬身退出了会客厅。
  谢知章在旁看着,不得不暗暗佩服徐守拙为官的本事,他向徐守拙一鞠躬,道:“学生惭愧。”
  “大公子,你让张宗林来告诉我这些事,无非是想借我的手除掉赵昀,借刀杀人这个法子不错,但你记着,在朝堂上杀人有两忌,一忌‘亲手’,二忌‘露锋’。”徐守拙顿了顿,又微微笑着问,“你知不知道庚寅年淮州府为什么会发生科举舞弊一事?”
  这话问得奇怪,谢知章回答不上来。
  徐守拙神秘莫测地一笑,道:“因为那年的主考官是裴文。”
  谢知章道:“太师这话就更奇怪了,作弊的都是那些心术不正的考生,不论主考官是谁,他们总要作弊的。况且裴文品行清正,有他主考,旁人更不敢才是。”
  徐守拙却道:“皇上一直嫌我掌权,有意抬举裴文上位,为了给他铺好一条亨通官路,那年就点了他去做淮州府的主考官。是我派人到考生中散布小道消息,说可以买通提调官刘项,提前拿到试题……你也知道的,世上总有人经不起名利的诱惑,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就足以毁掉裴文。”
  谢知章听着,后背隐隐发凉,这样的隐情他竟不知。
  可就算知道又能如何?
  徐守拙不过是令人散布了几句消息而已,此后应试作弊的是那四名考生,监考失职的是裴文,冤死赵暄的是刘项,每个人都与徐守拙毫无干系,就算查也查不到他的头上。
  谢知章这才明白,徐守拙说的杀人两忌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于无形中就斩断了裴文晋升的官路。
  何况在走马川一战……
  谢知章不敢再细想下去,抱扇拜道:“学生受教了。”
  徐守拙却没有怪罪谁,转而问道:“我记得告诉过肃王爷,我们要想成大事,还需赵昀这样的人才。先前闻沧不喜欢他,一见面就针锋相对,可你是个稳重宽容的孩子,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怎么也想着自己人杀自己人呢?”
  谢知章道:“赵昀是不是自己人还未可知。敢问太师,此次他去雪海关助阵,可曾请示过您?”
  徐守拙道:“这事不必放在心上,皇上明面上对裴昱又打又罚,但心底一向疼爱他,这次派赵昀秘密前往襄助,本在意料之中。”
  谢知章道:“可太师就不曾疑心过么,他一身通天的本事从何而来?先前闻沧提及过他的剑法却与那个人有些相似,若看长相也有三四分……”
  “要不是长相有三四分像,皇上也不会见了他就肯如此重用。”徐守拙迟疑片刻,再问,“不过剑法一事,从何说起?”
  “闻沧与他交过手,那时他未使银枪,用了两招剑法,闻沧感觉很像清狂客的路数。”
  正值此时,门外柳玉虎求见,谢知章让他进来,柳玉虎附到谢知章耳边匆匆说了两句话,谢知章越听,眼睛越沉。
  不一会儿,柳玉虎退居一侧,谢知章对徐守拙说道:“正说一团迷雾,可巧知情人就来了,请太师准见。”
  徐守拙点了点头,很快柳玉虎押着一个瘦竹竿似的男人出来。
  那“瘦竹竿”畏畏缩缩的,见到徐守拙忙跪下行礼,也不知道该称呼什么,就会请安。
  谢知章温声一笑,令柳玉虎为这“瘦竹竿”拿了把椅子,道:“别怕,请坐,不过是让你回几句话,你只需要如实说就罢了。”
  “瘦竹竿”满头大汗,依言坐下,但仍弓着背,一副瑟缩的姿态,自言道:“小人王四,外号王瘦子,以前在军营里当过半年的兵,后来因为犯了点小错……是因为赌钱,被踢回了老家,现在到处做点小买卖。”
  谢知章继续问道,“你说你以前做过士兵,那么是在谁的手底下差使?顶头的统帅又是谁?”
  王四说:“回公子,小人以前在雪海关当兵,顶头的是正则侯府的大公子裴文,那该是八年前的事了,他当时在边关镇守,就是走马川那一带……裴文治军严,不让士兵赌钱,我就是因为这个才被踢出来的。也怪我倒霉,你说他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来边关做甚?他来之前,别人都赌,又不只有我才赌,就因为这个……”
  说着说着,王四不禁满腹牢骚,还没说完他就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话,立刻滑跪在地上,连赏自己两耳光,道:“小人多嘴,小人赌钱活该除去军籍,小人万万没有抱怨的意思。”
  王四不知道裴文这样的公子哥会去镇守边关,徐守拙却是清楚。
  淮州庚寅年科举舞弊一案过后,考生赵暄含冤而亡,身为主考官的裴文未能予之平反,主动辞去兵部侍郎一职,自请去边关戍守。
  之后裴文便在各地辗转任职,八年前正到了走马川一带,兼任雪海关大统领。
  想必这王四说的就是那时的事。
  谢知章看王四是个软骨头扶不上墙的,也就没再请他坐,只让他跪着回话了。
  他不疾不徐地问:“那本公子再问你,你在军营的时候,可认识一个叫‘赵昀’的人?”
  王四想了一会儿,点点头道:“听过这个名字,但不知道跟公子问的是不是一个人。”
  谢知章道:“你不必知道我问的是谁,你只管说赵昀这个人,身份,来历,你可清楚?”
  王四道:“知道一些,他老家好像是淮水的,还是淮州哪个地方的,我记不太清了。听说裴文将军跟他好像有点旧交情,他才因此入伍的,他在军营里很得裴文将军的信任,枪法也不错,所以我们都不敢招惹他。”
  “后来呢?他去了哪里?”
  “后来小人就被赶出了军营,再也没见过他了。不过六七年前走马川一战,听说我那个营里的人全都战死了,就连裴文将军都没幸免,估计赵昀也……还好我没去,不然也……”
  谢知章问道:“你没记错么?这事可不敢说谎。”
  王四连忙摇头:“不敢,不敢!那时赵昀跟小人住一个营帐,他又在裴大公子面前长脸,小人敬畏他,一直想多跟他攀交攀交,所以记不错。”
  谢知章道:“好,你下去罢。”
  他执着手中折扇往门外一点,柳玉虎领命,就带着王四下去了。
  待得堂中就剩下他与徐守拙二人时,他才躬身道:“太师,别怪我多心,您的学生怕是瞒了您不少事。”
  徐守拙似是古井无波,问:“这人你是从哪里找来?”
  谢知章如实答道:“我见赵昀很懂得用兵之道,疑心他以前入过行伍,花了不少工夫才找到赵昀的军籍,没想到他曾经在走马川从过军,这个王四就是与他一并入伍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