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也高兴不了多久就是了。
就在T社的新闻稿正被大家热议的时候,李贤因趁热打铁的拨打了李健熙秘书的电话。
他其实知道李健熙本人的私人号码,但反水这事儿也讲究策略,傻乎乎的直接冲到大.boss面前说自己要投降太过二缺,正所谓怂也要怂的有技巧,自然是先找小兵练练手了。
人本来就是主观动物,李允馨都听了那么多次的话秘书肯定也听过,对李贤因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再被一个电话来个加成效果,转述给李健熙的时候就算再克制也会带有个人色彩,从而加深李健熙对他的偏见。
尽管这人之后就该从会长的位置上下来了,只要和李富真达成协议,李健熙心里怎么看他,又会不会因为他的反水而觉得这种怂货修理起来没意思、最终提早放过他似乎都不重要,可李贤因倒是觉得机会摆在眼前,不给自己完善一下“人设”太可惜了。
俗话说得好啊,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掩盖,最初李贤因给自己弄了个CJ阵营的假身份,这个假身份属于很容易就会被揭穿的那一类简单谎言,借着双方不可能好好沟通的前提打一个信息差,等其中一方被制服,这套说辞是很容易被拆穿的。
不过他本来也没想着去圆谎,那太累了,就是拖着,拖到一切都结束了,李健熙就算发现了也做不了什么。
他当时也是没想到CJ居然会使出控制舆论这种昏招,不晓得是不是被之前T社的一系列操作影响到,真觉得舆论可以伤害到三星才弄了这一出,完全是脑壳被驴踢了才会有的举措。
CJ之后会不会有其他补救还无法确定,这一波倒是真让计划中应该破罐子破摔的李贤因找到了圆谎的机会,他刚好可以把CJ内部形容的混乱无序一些,他眼看自家主子根本就没有应对的方法,害怕之下直接反水就是比较符合逻辑的行为。
虽然这样会显得他特别特别怂,不过能有效延长错误信息的时效,而且他上辈子也没玩得这么大过,其实还……挺新鲜的呢!
第80章
李贤因正打着电话的时候,吴智彬刚好进来送下午茶,敲门没听见回应,在门外提醒了一声之后才缓慢的推开门。
一看见社长在通话,他本能的想要关门退出去,助理的基本守则之一就是距离老板的秘密越远越好,尽管贴身助理这种24小时随叫随到的工作好像已经知道了老板太多隐私,可隐私和秘密是两回事儿。
谁也不知道一次普通的旁听会在以后带来多大的灾难,不注意避讳相当容易凉凉。
不过在他动作之前,已经看见他的李贤因就冲这边招了招手,显然是让他过去的意思。
吴智彬没多想,还以为不是什么重要的电话,等走近了才听到社长用极其谄媚的语气说道:“好的好的,欢迎徐秘书到时来S.M探查,如果李会长能一同前来就再好不过了!实在是我的荣幸……”
才说到一半,似乎是被电话对面的人打断了,李贤因的话戛然而止,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讨好,在停顿了几秒钟以倾听对方的话语之后,保持着谦卑且恭敬的语气继续说:“是我鲁莽了,会长日理万机,来我这儿视察确实很浪费时间……啊,您有事儿就去忙吧,我……”
然而不管他的态度再好,依旧没能把所有话都说完,只是这次从打断变成了直接挂断,充分体现了对方的不屑。
挂在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在耳边只能听到忙音后,李贤因才一甩手,把手机扔在了桌子上。
李健熙的秘书长比想象中更容易摆平,说到底,还是本身傲气过剩,就会在面对身份较低的群体时,惯常性出现观察力部分缺失的状况,何况他装得那么卑微。
当然不是每个实权人物的首席辅助人员身上都会出现这种状况,在华夏和欧美可能更少一些,毕竟真正的老板都不好说有没有那么傲气,没有股份的助理秘书也就是个打工的,傲气是不该有的东西。
不过韩国到底是国情不一样,不说一些传统会社内的等级制度多么严苛,目前的韩国也是一个绝对的“男权社会”,许多男性天然就带有一定程度上的骄傲。
纯粹来自性别的骄傲。
几年后可能还好些,关于女性权益的保护运动随着多方的长时间努力卓见成效,而在06年的现如今,大部分婚后女性的归宿是家庭主妇,特别是韩国的劳动.法案并没有哪一条能有效的保护孕妇的权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怀孕就等同于丢工作仿佛成了所有人都认可的事实,再加上韩国职场本来就对女性不友好,在怀孕外加坐月子的近一年时间过后,就算本来想要经济独立的女性都有很大概率被丈夫或婆家人劝说着留在家里。
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哪哪儿都麻烦,母亲在身边会比较方便一些,再加上许多长辈们总是觉得妻子在家照顾家人天经地义,就因为这么一个契机永远留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的人占全国成年女性的百分之六十。
紧随其后才是学生、会社在职员工、个体经营与其他少数人群。
长期没有经济自由导致许多妇女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这种权利的缺失其实无法完全决定家庭和睦和妇女的幸福感,就算是最苛刻的男主外女主内模板家庭,也不能肯定的说人家过的不幸。
只是大部分女性确实连一些基本权利都没有,也正是这些助长了全国上下普遍的大男子主义,要是身份再高一些,这种心理可能会加倍,权力势力相比自身有所不足的人在他心里可能还不如女人呢。
毕竟女人还可以一起结婚生子,没有利用价值的男人能干什么?
李贤因到韩国之后一直在适应这种国情,到如今已经不觉得对方逻辑感人,就他参加的两次宴会,至少一半以上都这么感人。
仔细回想一下,韩国的女权运动似乎就是这两年开始的,这让他又想到了李孝利,或许是之前造人设成习惯了,他发现娱乐圈里好像还没有哪一个女星是以“新时代独立女性”这个标签来宣传自己的。
这可是个非常拉好感的人设,要是做的足够成功,甚至可能成为女性标杆,成功焕发事业第二春。
想来想去,在李贤因有限的韩星储备中,最符合特征的就是李孝利了,她单飞后尝试的性感曲风在当时也是相当破格的形象,很适合再度开发。
他之前还想挖人家,只是中间各种事儿耽搁了一段时间,也就没去关注进展,尽管曾经也派人和李孝利接触过,可没有他的具体指示,接触的人不敢随便在合同上给予太大的利好条件,想想也知道S.M在竞争李孝利的几家经纪公司中不可能有什么优势。
今天和李健熙秘书的谈话倒是让他七绕八绕的想到了这一茬,所幸李孝利现在还没和任何一家公司签订新的合约,S.M还有机会。
李贤因又把桌上的手机捞了回来,准备给之前接触过李孝利的负责人发信息,也就是这时候他才发现吴智彬一直站在旁边,送完下午茶也没有要出去的意思。
“有事儿?”
一直到现在还有些头皮发麻的吴智彬看到社长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了,赶紧汇报了二十分钟前金女士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他转达到的消息。
“夫人一直打不通您的电话,所以让我代为转告,她已经为您找好了心理咨询师,让您今天下班后去这个地址。”
随话附上的是一张写了地址的小纸条,李贤因盯着它看了许久,迟迟没能做出适当的反应,仿佛这张纸有什么能让人静止的魔力似的。
吴智彬莫名低下了头,克制自己不去看社长,刚才不小心目睹到社长的抽风现场已经很让人瑟瑟发抖,这会儿再上赶着围观社长对着心理咨询室的地址挣扎,他大概是嫌自己活得太痛快了。
反正他是不信社长真会对某个人像刚才那样卑微讨好,估计不是搞事就是诈.骗现场,也不知道这次又是谁这么倒霉被盯上。
“行了,你先出去吧。”盯着那串地址犹豫了好久要不要直接跑路的李贤因最终也只是无奈的摇摇头,收起纸条后让吴智彬出去了?
金女士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他估计正在和李健熙的秘书通话,不然当场被要求,他肯定无法拒绝——虽然现在也没办法抗拒就是了。
一直到下班之前,他都在犹豫要不要找个借口推脱,然而怎么想怎么觉得这种行为像是装病逃课的小学生。
最终,李贤因还是在下班之后乖乖的坐车去了目的地,那里距离公司和家里都很远,劝慰自己先退了一步的李贤因决定,如果整个流程不能在两个小时之内结束,他一定会果断走人!
在他并不喜欢的地方浪费这么多时间,都影响到他定时上床睡觉了好吗。
当然,不管他在心里如何发誓,什么时候才能从咨询所跑路可轮不到他做主,毕竟他没办法和金女士刚,李贤因能做的只是在面对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尽力敷衍,让人家知难而退,这样在金女士找到下一个人来折磨他之前,就又可以潇洒一阵子。
尽管位置偏了一些,但咨询所的地盘还挺大,是一栋三层小楼,连底下的三层地下空间都属于他们,在同属性的咨询所中已经算是相当豪气了。
尽管地下的空间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来说并不适合就诊,大多数人都需要充沛的阳光,可作为商品来说,地下空间能有效的增加交易价格,不管是出租还是售卖,大地盘都能创造更大的资金流动量。
所以开发商们在建楼的时候往往都会往下打不止一层的地下空间,就为了好赚钱。
这种行为算不上有什么错,首尔确实很拥挤,就这样造还有数不清的人不得不住在空间狭小的考试院里,只是李贤因本人不太喜欢在过于深的地下室生活与办公。
潮湿是一方面,没有阳光也确实压抑,地下层数过多在建高楼的时候还对设计师的图纸有额外要求,S.M的新大楼之所以只有一层地下当做停车场,就是时间太赶,设计图中的某些功能只能放弃。
等进了楼,李贤因一眼就看到了旁边休息区坐着的金女士,她身边还陪着一个中年男人。
男人有些微胖,表情和举止就和普通的男中年差不多,就是头发挺浓密,也就显得人很精神。
时刻注意着门口的金恩珍很快发现了刚进门的儿子,待人走到面前,才拉着他介绍,“这是周医生,你外婆介绍的,国内有名的心理医生。”
对于这个“有名”的形容,周医生并没有任何谦虚的表现,只是和李贤因握了握手,互相交流两句之后,转而去房间里开始进行正式治疗。
金女士当然是不能跟进去的,不管彼此现实生活中是多么亲近的关系,心理治疗都应该只有医生和病患两个人单独面谈,而且谈话的具体内容医生也不能泄露出去,这是心理类医疗工作者的基本医德。
周德易是这家心理咨询所的老板,办公室在最高的3楼,李贤因能感觉到对方在路上就有意无意扫过来的视线,应该是想在正式治疗之前就通过观察他的表情和外在寻找谈话的突破口。
作为被观察对象,李贤因很肯定自己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正常人也想不到穿越那儿去,他以为这次谈话会在平淡外加牛头不对马嘴中过去。
然而周德易能在业内出名,确实有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刚一坐下就开口道:“说起来我和贤侄还挺有缘分,之前S.M的艺人也有来我这儿做过心理调解呢。”
第81章
一听和自家艺人有关系,李贤因下意识的回问了一句:“谁?”
然而主动提起这茬的周德易却是笑了笑,“心理诊疗方面的工作者是不能向他人透露病患信息的,具体是谁可不能说。”
看着对方的笑脸,李贤因差点没把无语直接表现在脸上,不能说你提这件事儿干嘛?!
挑起别人的兴趣之后又摆出一副我不告诉你的模样,确定这是保护病人隐私而不是刻意挑起兴趣让他自己想办法去查?
在这一刻,李贤因对此人的专业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甚至还觉得对方的名字取得太形象了,因为框到他而露出笑容的模样,确实很“德易”。
但不得不说,这个话题切入点选的不错,如果是其他更温和的话语,打定了主意随便敷衍的李贤因一定不会给予自己的真实反应,也不会对这个心理医生产生多大的兴趣,也许今天晚上的谈话就会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盯着对面的人看了一会儿之后,李贤因问道:“原来医护人员也可以随意的激怒病人吗?”他还算委婉,没直接说周德易像是在耍人玩。
面对质疑的当事人却没有半分心虚,只是脸上的笑容多少减弱了一些,“心理疾病有非常多种类,每一大类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更何况每个人患病原因天差地别,我想李先生你自己也清楚,你真的需要一个只会给你开药外加闲聊的咨询师吗?”
平心而论,对于心理严重不健康的病患来说,心理咨询是很有用的,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等会导致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的病症,就算只是闲聊,好的医生也有办法以此为治疗手段,让病人的状况得到控制。
但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周德易就可以确定,李贤因并不喜欢这种柔和的语言引导式治疗。
尽管对方的不耐烦隐藏的很好,别说其他人,就是身为母亲的金女士也没有察觉到太多,你要让他说,周德易也说不出具体哪儿不对劲,但这么多年的治疗经验告诉他,这个小伙子非常抗拒传统治疗,抗拒到随时在想着跑路的那种。
从医院转出的病历来看,这种抗拒治疗的状况一直都有,只是时轻时重,李贤因当时的主治医师很明确的在病历中表示,出院之前他的抗拒症状已经减轻至极微弱状态,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结论很明显与现实不符,而能让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周德易当然就会怀疑李贤因当时出于逃避治疗的目的而进行了一些表面的哄骗行为。
乐观点说,李贤因能做出这种举动,说明他自我意识非常清晰,也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可就是太清晰了,对医生来说,治疗难度大大提升,你永远不知道看起来已经被治愈的人是不是在刻意框你,以至于让你打出具有欺骗性的“健康证明”。
他觉得这种计策能够成功,还得得益于李贤因本身伪装的能力就比较强,面对这样的病人就不太适合按照所谓的流程进行治疗,转换一下态度反而能取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
创伤性应激障碍不是纯粹由心理压力引起的病症,虽然在中后期常常伴有焦虑症等症状,但那也是因为时常出现幻觉以及睡眠不足等因素间接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大,可以说是“并发症”,只要心理治疗人员不对病人有任何事关原则的质疑以及人身攻击的举动,多方面尝试没什么不好。
55/133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