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爱方便面!”
“那个面真的好吃。”
“妈,我对米面过敏了。”
“那你在家一个人吃屁吧……”
终于,当母女二人来到了桃花街,张女士正要带闺女去[富贵面馆],就见mini手里捏了张传单。
张女士凑近一看,竟是一家日式料理店,最近开张打折,折扣力度相当大,看看位置,正好在[富贵]小店对面。
作者有话要说: 昂,宝贝们,我是真的想万更来着,结果没写到那里,明天我再努努力,营养液2000了,明天争取加更一章。
第35章 还有一章
徐大娘家住桃花街,在本地经济复苏前,就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卖大饼和馒头等面食。
他们最开始做生意时,还没有商用的和面机,一切都只能用手,面食本就卖的不贵,就是赚个辛苦钱。
好在夫妻两个都是勤快人,虽然生活苦点儿、累点儿,但面上有笑,就能过一辈子。
只是好景不长,本地刚被开发不久,徐大娘的丈夫就被查出来了肺癌,还是晚期。
她男人一听,就直接拉着她转身回了家,治什么治?
这病就是小康家庭都得拖垮,更别说是他们这种刚从贫困线上挣扎出来的了。
但徐大娘却坚持要治,她是一个性格相当要强的女人,饶是她丈夫好赖话说尽,都不管用。
一旦下定决心,徐大娘就更忙更累了,只是她再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挡病魔将她男人带走。
她没什么文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里的民政局,生活的忙碌,也让她很少能思考想要怎么活着。
但丈夫一没,他俩又没个孩子,徐大娘就感觉人生好像空了,甚至想着要不跟着一起去算了。
还是后来婆家那边的人来抢房,她才挥舞着菜刀振作起来。
虽然重新站起来的契机不太美好,但她终究是迈开了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慢慢的想开了,并给自己的余生定下了一个目标。
那就是将他俩经营的店,店面面积扩大一倍。
等她没了,就把店捐给善济寺,希望这家店不仅能长久的开下去,还能在大师们用之行善的时候,算上她和她男人的一份功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徐大娘已经盯旁边的五金店很久了,她眼神儿多利啊,早就通过客流量,大致推断出了结论。
——对方最近是越来越入不敷出了,一看就是经营不善。
徐大娘每天都在菩萨面前为五金店祈祷,希望它还能再多撑一段时间,毕竟她还没攒够买店的钱。
从善济寺请回来的菩萨真的特别灵,她前脚刚给菩萨上了香,后脚街对面就开了一家小店。
最开始徐大娘对此完全没在意,毕竟人家是卖米饭的,现在谁家还没个电饭煲啊。
烙饼、蒸馒头是费工夫,但蒸饭可不难。
只是谁也没想到,那家小店会越来越红火,甚至因为有那家店在,左边商圈的白领们,都愿意多走几步路来这边了。
附近的大学和附属中学里的学生崽,也愿意风风火火的来排队。
一下子,整个桃花街的客流量都增加了数倍,最妙的是,那家店它还限购!
多妙啊,不仅客流量增加了,对面还吃不下这么多顾客,全便宜他们这些临近的店了。
徐大娘看着每日增加的流水,美滋滋的又给菩萨上了一炷香。
当她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时,没想到菩萨还能给她更大的惊喜。
对面那个年轻漂亮的小老板,他又开了一家面馆!
还是一家特别香的面馆!
能有多香呢?
那大概就是连徐大娘这个自认没文化的,都得大声称赞一声“香飘十里”的程度。
自从面馆一开,徐大娘的人生目标又变了,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一个还是扩大店面,另一个就是努力活的更长一点儿。
每天能香醒人的一碗面,如果哪天吃不到了,不可惜吗?
徐大娘甚至担忧,这人要是没了,如果真去了地府,那地府里边能不能有这样的味道?
她想,这事儿估计玄,所以她还是得在阳间好好享受。
众所周知,当代的大娘、大妈、广场舞阿姨,都是满身绝技过来的,其中最可能出现的共同属性,就是自来熟。
没有一个大妈拿不下的年轻人,只要说上第一句话,那之后我们就是熟人了。
颜棠就是如此,自从徐大娘来他店里吃了一碗面,只结账的那三分钟的功夫,他们就交换了微信。
看情况挺忙,徐大娘相当利索的一撸袖子,开始帮颜棠处理混乱的付款队伍。
她卖大饼馒头几十年,经商理论是半点儿没有,但那经验和直觉堪比野兽,还帮颜棠抓过几个逃单的客人。
在颜棠身上,徐大娘再次证明了那句:没有大娘拿不下的人。
徐大娘跑过来蹭眼熟,完全就是觉着面好吃,如果哪天她排不到队,可以让小颜给她开后门,再多的目的,那就真没有了。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颜棠这家面馆的开张,直接让她的店铺营业额翻了倍。
在面馆开张前,她也享受到了富贵小店带来的客流量,但那收益增加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现在。
收益暴涨的那天,徐大娘瞠目结舌的重新算了三遍流水,最终才确定,她的店铺收益,而且是净利润,真的翻了倍。
徐大娘泼辣又谨慎,当时只觉得那天是周末的原因,认为是一个意外。
但当“意外”持续的时间格外久时,它就不能被叫做意外了。
收益翻倍的第四天,徐大娘终于忍不住开始问,来买大饼和馒头的人准备干嘛。
这话问的其实相当没有水平,稍微一个脾气不好的,就会翻一个白眼说:买馒头大饼还能干嘛?当然是拿来吃啊。
但奇怪的是,徐大娘真的收到了不同的回复。
——我打算去吃红油面,但我不禁辣,又特别馋,带个饼去还能压一压辣味儿。
——我就不一样,我直接点的清汤面,但讲真,那汤浓郁的,我高考的时候,亲妈炖的骨头汤都没那个醇,不泡个饼可惜了。
老板,你真的不考虑整点儿干饼块儿吗?这样刚烙出来的饼泡着没干的带劲儿。
——我我我我,我就是单纯的吃不饱……也不是人家给的分量不够,我就是胃口大,重新排队还要排好久。
——你不能直接点两碗吗?
——我点过啊,但是他们店的厨师是犟脾气,说什么最适宜入口的时间过了就不好吃了,呜呜呜,我发誓,那面就算坨了,我也能吃!
……
徐大娘听了个呆,最后没忍住咂了咂嘴。
“啊,还能有这么个吃法儿吗?你们觉着哪种面泡馍最好吃啊。”
“当然是红油面!”“老麻面!”“清汤面世界第一!!”……
徐大娘没忍住,脑海里迅速浮现出了各种面加泡馍的吃法,也开始跟着吞口水。
徐大娘秉承着“咱们女人想要的,就一定要拿到手”的想法,又跑去颜棠那边献了两天殷勤。
颜棠被她的直白闹的挺不好意思,主要是大娘真就什么都敢说,能直接把他调侃到脸红。
但没办法,他又不想赶人走,徐大娘说的八卦真是太太太有意思了!不仅如此,徐大娘还教他各种做生意的小窍门儿。
遇到赖子怎么处理,碰上耍酒疯的怎么办,有吃霸王餐或者赖着不走的,如何对待才能不被投诉等等。
颜棠听的目瞪口呆,徐大娘的口才实在是好,她在说这些的时候,不会直接告诉颜棠怎么办,而是率先假设一个活灵活现的场景。
然后问颜棠,如果是他遇到这种问题,要怎么解决?
颜棠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回复是多么匮乏。
因为,在徐大娘的各种假设里,颜棠给出的答复分别是:
“找警察。”
“找巡逻警察。”
“打电话报警。”
……
对于这种答案,徐大娘给出的回应是:轻蔑一笑,然后:
“其他客人吃饭受到影响,走了。”
“你被带到警察局,当天生意没了。”
“哦,配合调查,你今天生意又没了。”
徐大娘看着求知若渴的颜棠,高傲一笑:“好说好说~”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徐大娘简直不能更满意了。
她现在和颜棠熟络的很,几乎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时不时能蹭上顶级私厨木岚的手艺。
那日子真是再舒适也没有了。
人生就差一个店面!
就在徐大娘以为她距离“得到店面”,只差时间问题时,她的“梦中情店”被别人买了,人家还直接搞起了装修。
徐大娘仰头望月,忍不住撇嘴:……
人生啊,也不过如此。
她虽然对那个店有执念,毕竟也惦记了好几年,只是她如今活的也比以前通透,就想着买哪儿不是买呢。
五金店没了,她还可以去左边的商圈买啊,就是更贵了点儿而已。
但徐大娘想开了,对方却找上了门。
“那小日本儿可气派,进门还带了个翻译,小日本儿说一句,翻译说十句,难道他们日本话就这么长?”
颜棠也不纠正她的称呼,徐大娘毕竟是经历过那段不好的时光的,后来即使太平了,平日里看的电视剧,也是徒手撕鬼子的抗战剧。
受到影响,言语之间难免就带了出来。
颜棠自觉就是个小老百姓,他说话对于世界局势重要吗?不重要。
但对于徐大娘来说,他的话就重要了。
他应和上一句,徐大娘就能开心许久,所以颜棠一边手上打包东西,一边和徐大娘唾弃小日本儿做作。
只是当徐大娘说出下一句时,颜棠脸上的表情就变了。
因为,徐大娘说:“其实那小日本儿会中文,我跟他说我不卖店的时候,他小声嘀咕了一句中文,他以为我没听见,我其实听见了。”
徐大娘捏着嗓子压低声线,又减少了音量,学着那带着日本味儿的普通话说:“没有男人和后嗣的女人,难道不需要钱养老吗?”
颜棠直接停住了手上的动作,他看着徐大娘脸上还带着些戏谑的神情,内心已经恼怒非常了。
颜棠愤怒的情绪直接写在了脸上,徐大娘后知后觉的认为,不该和他说这些,毕竟颜棠还小呢。
“害,他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都是事实嘛,如果找茬,我肯定拿菜刀了,我可从来没吃过亏。”
颜棠听她讲过当年的八卦,据说是她丈夫刚没那年,她婆婆直接在店门口的地上一滚,死活要将店拿到手,还要让徐大娘净身出户。
那时候的徐大娘其实已经在炕上躺两天半了,水都没怎么喝过,更别提是饭,也就没什么力气。
她在里面躺着听外面撒泼,越听就越生气,突然身上就有了劲儿,后面更是在婆婆说出让她直接去死的时候,拿着把菜刀就跑出去了。
在徐大娘绘声绘色的描述里,她真是牛逼极了,把一把菜刀舞出了花,堪称现代女武神。
颜棠当时只一心佩服,但有了今天情况的对比,他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比如,当在什么时候时,人才会将“不带脏字的当面伤人”,当做是“说的是事实”,而认为自己“没吃亏”呢?
颜棠垂眸想,大概是将定义“伤害”的阈值,提升到很高很高,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又或是,经历了更不好的事,才会认为现在这样没什么。
颜棠安慰徐大娘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陪着徐大娘一起骂小鬼子。
曾经被中外媒体扩充过的彩虹屁词汇库,如今再次扩容,增加了八百样骂人不重复句子。
——
本间再次来到了华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很多城市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但对于桃花街,他的印象却是最深的。
最开始时,他只是想买断一家破落小店的酒源,没成想,却被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炫富炫了一脸,说什么一整条街都是他的。
本想临走前教训一下那狂妄的小子,没成想竟招惹了京城一个很有名望的家族,最终只能狼狈回国。
这次之所以再次来到这里,却是因为前段时间轰动了全世界的新闻,这附近竟然还隐藏了一个生长着巨型植物的村落。
相对于西方国家媒体的各种带着幻想意外的猜测,他们这些同属亚太的国家,因为文化相近,了解的也更多。
他们想的更现实,只觉得华国在偷偷搞事,只是不小心被探险家查理撞破罢了。
而不管华国在搞什么,他们都得来看看,经商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本间曾经在华国留学,对这里相对熟悉。
更巧的是,他还意外来到过桃花街——距离溪水村极近的位置。
想到上次那个小子,本间和与他一同来的惠子,选择直接在富贵小店对面开店。
他们的任务资金充足,就有些想把这里修建的更让人享受些,请了日本和华国的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联手,力求打造出最佳的生活环境。
只是在扩大面积时,又遇到一个冥顽不灵的老女人,要不是惠子说前期要先低调,他绝对不会简单罢手。
——
伴随着富贵面馆改造的结束,对面一直遮遮挡挡的建筑也在进行收尾工作。
只是富贵面馆完工,是在众多网友们的关注和期待下完成的,对面却不如何愉快。
时爱平不仅是京大建筑系的老师,本身还是国际上相当有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
他最近已经很少再接单,但有家店正好在学校附近,还同意他带学生们来现场实习,给的价格也不错。
距离近,给钱多,还能拿给学生们练手,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单子,时爱平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只是即将完工时,对方却出了幺蛾子,看起来完全不差钱,装修用的全是最好的材料,竟是拖着不给工钱。
27/114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