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二楼都还记得那勾的人馋涎欲滴的香味,菜都还不知道啥味道,就这个香气,就已经让他口舌生津。
而郑大人可不是什么没见过好吃食的普通人,他都这样,足见这个铺子里的厨师一定本事不俗。
果然,随着谢大人的招呼,没一会儿菜上来了,先是个冒着香气的、热气腾腾的陶锅,下面与小泥炉一起上来,里面燃着炭火炖煮着,一打开,一股子香气就冒了出来。
“这是……肥肠?”众人都捻了一点,肥肠这种粗鄙之物,换成其他时候,郑大人肯定是不吃的,但是这会儿这么香,他完全忍不住,连吃了好几块,软糯肥嫩的肥肠入口就彻底征服了他,立刻让郑大人胃口大开。
他如此,其他的下属自然也无法幸免,几乎是只用了一秒就放弃了思考肥肠到底是猪的哪一部分,彻底陷入了争抢美味之中。
肥肠吃到一半,软嫩皮子还Q弹的葱油鸡很快就被端上来了,接着是酱猪肘子,搭配的一些炝炒的青菜都很好吃,连切的一点盐菜都酸香诱人,让人吃着吃着,不自觉地便吃多了。
前头就说了,大业喜欢的是烟火不侵的飘然美感,越是看着不需要吃喝越是让人觉得美。郑大人以前虽然也不是个美男子,但是文人嘛,虽然是个不受宠的庶子,那也是爱附庸风雅,做出高洁之态的。
只是这一天,郑大人附庸风雅的人生彻底结束了。
“谢大人……嗝。”在他一开口,打算说话,却打了个嗝之后,郑大人觉得他这辈子都没办法抬起头了。
“是不是很好吃?潘老的手艺真的是这个!”没想到谢大人却混不在意,没有鄙视他,反而神采飞扬地笑着比了个大拇指。
不是假做包容,这位谢大人是真的阔达,且是真的对自己找到了这么好的吃饭地方有浓浓的自豪。
这让郑大人深深地动容了,他是庶出,嫡母虽然不算坏人,自小吃穿用度也没有苛待于他,但是比起嫡出兄弟有嫡母私下贴补,郑大人跟身边的人比起来,到底还是不算特别宽裕。
因此也养成了他比较在乎外人眼光的性子,此刻感觉到谢大人的疏落豪阔,顿时只觉得心中一畅,往日的枷锁竟然好像在这一刻突然褪去,郑大人端起面前的美酒,又大口干完,然后大声说了句:“痛快!”
杜长秋哪里能看不出这个郑大人的性子,发现他这会儿放松下来,心中也十分开心,推杯换盏,很快便把郑大人灌的烂醉。
就这么吃了醉醒了吃,然后又在华容县看了新粮的产出和水泥之后,郑大人很快就被杜长秋说动了。
天下已乱他也不敢做出格的事情,因此两人最后商谈完毕,那铁矿他就当不知道,杜长秋派人去采便是。而作为交换,杜长秋在来年就要把新粮给他们匀一部分去,还得让人教导他们种田。
杜长秋自然满口答应,不但如此,还让他只管让人来华容县做活计,甚至还打算把一些店面也开过去,比如酱油、盐这等十分重要的物资,华容县竟然也全数对礼县开放。
郑大人不懂,还以为杜长秋是出于守望相助的心思,十分感激。
第二天,田力就带着一千兵丁悄然出了城,去开采铁矿去了。当初那遇到老虎都临危不乱去搏杀的汉子,虽然有繁星站出来,但是杜长秋也注意到了他的勇气,之后就也一直在提拔他,这不,这汉子到底是真上过沙场的,这次抓奸细办的很漂亮,杜长秋就干脆做主升了他的职位,他如今也是兵房的攒点了。
一下子从一个月两百文到了五百文,田力只觉得走了大运,别说是去挖铁矿,现在让他上阵杀敌他都行。
郑大人没走多久,很快收到“密探汇报”信件的瑜王太子、三皇子甚至常飞等人,都看到了杜长秋让人写的回信。
看到那些充满了暗示的回信,这些人反应不一,常飞不知是不是窝心脚踹狠了,又吐了口血,病情加重了;太子摔了满屋的瓷器,三皇子气的当场就责骂了下人……
这些都是正常的事儿,唯有那个神经病瑜王,他看了那信很久,居然越看越兴奋,脸色发红,竟然开始情动。
因为画面太辣眼,繁星切断了给杜长秋展示的画面,但是这不只是杜长秋看到了,繁星也看到了,他内心十分不满,阴沉着脸,低声说:“我要杀了那些觊觎你的人。”
这时候,是大业十三年冬天,先帝暴毙,太子本是正统,然三皇子逃出建安,告知天下,言太子乃是害死先帝之人。
太子震怒,三皇子却以太子沉迷谢永安美色,不欲让他和亲,于是毒杀亲父、刻薄寡恩,因此不能继承大统为由,宣布太子德不配位,自己将为父报仇。
瑜王趁机响应,拿出当年文帝留下密信,昭告天下,文帝当年属意继承大统之人是自己,先帝窃国,其他人都没有资格为由,打算争夺属于自己的位置。
常家军直接割据江北,谁都不认。
至于耶律青,他对此唯一的反应是,把谢永安交出来和亲,他再跟大家谈,否则不管是谁,一律诛杀。
至此,乱世之中,割据的局面正式开始了。
同年,太子出兵逐耶律青于玉城之外,建安脱困,耶律青占据十三城,成为第五股割据天下的力量。
春天到了,可乱局已起,坐在高位之人心中惶恐,但是百姓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起码整个华容县的百姓还是非常开心的,毕竟又开始春耕了,这一季大家都留了足够的种子,打算多种新粮。每家每户都在定小猪和小鸡小鸭小鹅,粮食充足,勤劳的老人和孩子便都想给桌上多添些菜,打算多养些鸡鸭。
华容县乡镇的人养了一冬天,因为寒冷不好运输的鸡鸭和肉之类的东西也都挑来县城,打算卖了换些便宜的盐或者是酱来。
那大豆做出的酱油十分鲜美,又卖的十分便宜,很快便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美味,连酱菜也开始变得流行起来。
百姓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还吃的好。杜长秋倒是开始感觉到压力了,因为随着撕破脸,广源郡这边也就成了无主的地方。
危险的是,三皇子他来了。
建安为太子所占据,三皇子连夜奔回到了自己母族所在之地,也就是广源郡隔壁的南钺郡,南钺潘氏,虽然朝中已无世家,但是潘氏乃是前朝太师的后代,两朝不倒的老人为家中开路,潘家泼天富贵不说,家中子弟还十分出息,加上先帝治下不严,百年之间,竟然在眼皮子底下给人发展出了小朝廷一般的老巢来。
三皇子一到了南钺郡,那就像是游龙入海,他还是带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兵马去的,很快掌握了当地的实际控制权。
而他一到了南钺,以他的性子以及谢永安的记忆,接下来他一定会打下广源郡,开始扩充地盘,准备和其他人正面冲突。
杜长秋一点都不想成为三皇子治内的官员,那简直就是拿肥肉去喂狗,不是擎等着人吃么。
“爹,我要造反。”于是,对朝廷忠心了一辈子的莫老元帅,才稍微与这个逆子稍微缓和了一点关系,两父子难得一起用餐,老元帅就听到自己儿子十分淡定地说出了惊天之语。
“噗——咳咳咳咳咳……”老元帅酸菜炖肉配饭吃的正欢实,突然听到这句话,饭没咽下去想说话,结果动静太大呛到了嗓子,顿时惊天动地一般咳嗽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叫王釜釜i 10瓶;21220903 3瓶;
谢谢正版订阅的小天使!
谢谢每天留言鼓励我的小伙伴,虽然忙劈叉来不及回复,但是特别感谢你们。还有我发现大家灌溉的营养液居然比收藏还多了,特别感动。
我这两天努努力,争取加更一章,就当是谢谢大家了!(大家表嫌弃啊,最近太忙了,嘤)
给大家笔芯!ヽ(*?з`*)?
第113章 乱世华容28
“你说什么?!”老元帅简直怀疑老耳昏花听错了, 但是他没想到,“莫玄”已经不在了,如今是繁星, 他忍这些觊觎杜长秋的王八蛋已经忍很久了, 此时好不容易得到长秋可以注意三皇子的消息,哪里能忍。
他对着老元帅十分坚定地重复:“我已经打算入主泰悦府,然后控制广源。刚好拿到了一批武器和甲胄, 我们手上有十万兵马, 泰悦府统共只有千人,最近的驻兵在南钺, 如今都归三殿下, 不会来救助他们, 我拿下泰悦府,也就一晚上的事情。”
这话说得头头是道, 显然不是突然兴致起来, 而是筹谋已久了。
“你、你这混账!”老元帅一辈子都是忠君爱国的将领,虽然自从先帝登基之后, 这边关收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他也知道先帝不在乎边关将士死活。
可是莫老元帅这辈子还真是从未想过成为乱臣贼子, 他此刻听着儿子说的越来越不像话,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规划日久, 顿时大怒,把碗筷一放,怒声说:“你想当那乱臣贼子不成?!”
“他们公孙家当年不也是和我们家一样,三代驻守边关,然后一朝上位。”繁星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此时他奇怪地问莫老元帅,“为何他们公孙家干得,我们家便干不得?”
繁星记忆还没完全恢复,情绪并不太多,因此这话平铺直述,并没有任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意思,但是听在莫老元帅耳朵里,那简直比什么话都噎人。
是了,虽然皇家打的是清君侧的话头,但是逼着先朝的皇帝写了禅位旨意之后杀了人的,也是公孙家。
公孙家的皇位也是夺来的,当年也确实,公孙家与他们家一样,都是驻守边关的将领。
不过公孙家驻守的是北方,他们驻守的是西南罢了。
公孙家做得的事情,莫家为何便做不得了?
“不行!”虽然一时竟然无法反驳儿子,但是老元帅却还是拒绝了,他左右看了四周,看到周围伺候的丫鬟小厮都眼观鼻鼻观心,并无皇帝派来的探子,都是十分可靠的心腹家生子,莫老元帅不由稍微放了点心。
他沉声对繁星说:“你不是那个货色,趁早死心,别掺和到这件事里来。”
按照老元帅对儿子的了解,莫玄确实不是能争霸天下的货色,他性子古怪执拗,也没什么同理心。莫老元帅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但是也敏锐地知道这儿子不是什么康健的正常人,再加上对他之前干过的糟污事情隐有知觉,心中哪里能对他有所期待。
此时看繁星面色不变,也冷下脸来,隐含着威胁说:“怎么,你觉得我看低了你不成?”
“不如我们打个赌。”繁星并不想在这里跟质疑莫玄的老元帅打嘴巴功夫,他思忖着找那几个觊觎杜长秋的人算账呢,决不允许有人耽误他的进度,因此非常冷静地对莫老元帅提出了一个想法,说:“我先把广源郡拿下,你带着小弟守着边关,看我经营一阵,若是不成,我们莫家也有筹码……否则此时战乱起来,十万多人等着吃喝,现在可没朝廷给粮草了。”
他说到这里,戳中了莫老元帅的心,这莫家军可是莫家历代将军的心血,尤其是三万精锐,那都是如臂使指的莫家军核心。
可是这些铁血之师日日镇守边关,既要防着西域势力过来骚扰,还得防备北边下来顺便烧杀劫掠的过路胡骑,又要分兵力注意那连绵不绝大山之中跑出来骚扰冲突的部落。
莫家军的压力比起其他镇守边关的军伍来说,压力仅次于与胡部日日相抗的北方镇守军,各种小规模战斗是从未停歇过。
可是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这两年粮草是一颗也没了,不但没粮食,连衣服甲胄更是七八年没换过新的了。
事实上今年要不是莫玄去了那华容县拉回来五万石新粮,只怕今冬莫家军就要打饥荒了。
所以儿子说的也很有道理,那就是,不管怎么说,拿下广源,莫家军才有与在乱局之中不变成受人牵制的肥肉的基本能力。否则就这么熬着,等着莫家军因为饥饿而求助他人,到时候就不是待价而沽,只怕就要彻底仰人鼻息了。
莫老将军打了一辈子仗,脑子是清楚的。他当然不愿意儿子担上造反的名头,但是若是只实际上占领广源,而后获得良禽择木而栖的自保资本,老将军却瞬间心动了。
讲来讲去,如今没有皇帝了,忠君的对象都没有,继承人都名不正言不顺,乱世之中,手握兵权的将领总逃不过各方实力的招揽试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主动出击,给自己争取一点主动权。
而且最主要的是,莫老将军确实觉得莫玄没有逐鹿天下的能力和本钱,虽然他从那华容县回来之后改变许多,起码古怪的性格变得正常一些,但是其他看着却十分不显。
但是如果不逐鹿天下,只是先弄点本钱,莫老将军还是愿意支持的。
因此莫老将军没再说什么,父子两人很快达成了默契。
于是吃完早餐,“莫玄”出了门,点了一万兵卒,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不渡关。
不渡关离泰悦府城,全速行军得三天,毫无准备的泰悦府城是迎着“有急事找何大人”的莫小将军进的城。
因两人之前颇有些交情,何大人没有任何怀疑,还以为他因为粮草的事情来找自己。
算算边关那么多人口,这五万石粮食再怎么天天煮粥来吃,肯定也不够。刚好这华容县要开始春耕了,去岁的赋税也没交,打发这穷兵头去敲竹杠也好。
何大人心中打算的好,没想到还没反应过来,城里就全乱了。
带着一百亲信进城的莫小将军一进城,压根没去见何大人,当场直接全速散开控制了城门,接下来不远处正嘻嘻哈哈打算驻扎的兵丁神色一整,抄家伙长驱直入。
等到何大人反应过来,整个泰悦府城早换了当家人。
“你、你……谋逆!”何太守终于反应过来了,他非常惊恐地瞪着“莫玄”,显然没想到,这个人不声不响,居然直接干了这谋逆之事。
他还想说什么,就发现自己的视野飞了起来。
在落地的时候,何太守才反应过来,飞起来的是他的头颅。
他死不瞑目,不明白一直和他合作默契的莫玄为何突然反水,连给他说话的机会都不肯,一个照面就直接杀了他。
这在原本谢永安记忆之中,投靠了瑜王,甚至帮助瑜王寻找那些折辱谢永安的物件的“大红人”,这在乱世之中,靠着巴结瑜王挣出一条通天大道的奸猾之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在了泰悦府城的太守府后宅之中。
没有激起一丝浪花。
繁星办的这些事情,杜长秋是第一个知道结局的。
107/162 首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