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以,快去吧,我怕外公出事!”戚乐乐表情焦急。
那名中医和其他几个平日里与燕襄关系较亲近的宾客赶紧跟在他身后上楼。
戚乐乐推开门。
众人看见燕襄躺在床上,还挺精神的。
他正和坐在床边的黑发少年谈笑。
经过这番谈话,燕襄也得知了戚临清是在农村时拜一位老人为师学的国画。
看到戚临清精湛的画技,他不由得猜测这位老人恐怕是不是什么隐世大佬。
虽然自打了脸,但孙子真有了出息,还是令燕襄颇感欣慰。
...
中医给燕襄进行了检查,结果确认没什么大碍,注意最近不要剧烈运动即可。
燕襄看着自己曾经的学生,笑道:“肯定是刚才我孙子给我按了一下穴位的缘故。他也不知道打哪儿学来的按摩技法,真是绝了。”
在场众人一听,半信半疑。就这么小的孩子,还会按摩?
中医怕戚临清不懂事把老爷子按坏了,忙问他是怎么按的。
戚临清现场再演示了一番,心想它应该不会有太大差错。
这是他上辈子从一位老名医手里学会的推拿。
因为他爷爷也是画家。长期久坐,年纪大了后难免落下一身毛病,这里痛那里疼。
他便去特意学了给对方按。
中医一看他这手法,愣了愣。这不是佗华的古法推拿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了……
“好了好了,我没大碍,你们回去吧。”燕襄摆了摆手。
主要是现在闻声过来看望他的人越来越多,门外已经堵满了。
几人正想告辞离开。
忽然间,燕襄叫住自己以前学过国画的学生,“阿明,你等一下。”
黄罗明忙转过身:“怎了吗?”
“你看看。”燕襄指向不远处隔开的书桌,语带笑意:“那是我孙子画的。”
黄罗明其实不太懂老爷子是什么意思。他没听说戚临清会画画呀。
而且听老爷子语气,似乎还隐约带着股炫耀。
他一脸懵逼地走近那张桌子,看到了上面的画,骤地瞪大眼睛。
不是...燕襄真的没有在诳他吗?
黄罗明今年四十来岁,自己在外开了一家国画培训机构。他好几年前就加入Z省国画协会了,称得上是个资历匪浅的内行人。
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置信眼前这幅画是坐在床边的那个半大小子画出来的。
他的学生,和戚临清差不多年纪的同龄人,能把线条画稳就不错了。
而眼前这幅画稿的骨法结构,境界甚至还远在他之上!
“老爷子,这真是临清画的?”黄罗明怀疑道。
燕襄笑呵呵,“是的,我孙子厉害吧。”
黄罗明:“……”
他心中忍不住冒出一个不讳的念头——
老爷子,怕不是被孙子气到新境界,已经开始自我欺骗了?
-
小半年前,燕襄得知自己的亲外孙其实另有其人时,心情很复杂。
他是个一旦偏心就会偏到骨子眼里的小老头。对燕琼芳是这样,当初戚徽差点出轨时,他闹到人公司里不顾名节破口大骂,然后亲自把燕琼芳接回家,扬言要替女离婚。
燕襄对戚乐乐也很好。他为人节俭,但逢年过节给戚乐乐的红包最起码都有六位数。
后来他见到自己从农村回来的亲外孙——当时那孩子穿着一件洗得褪色发白的旧T恤,就跟套在骷髅架子上没什么差别,下巴和脖颈瘦得像话梅啃完剩下的壳。
而戚乐乐,虽然天天嚷嚷着减肥,但跟戚临清这种不健康的瘦一眼便能看出不同。
《变形计》综艺里,有一幕他俩站一块。天差地别,完全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那时候,燕襄更多的情绪是心疼。
直到戚家决定继续收养戚乐乐,燕襄才感觉要坏事了。
他无法怪戚徽和燕琼芳,毕竟他们和乐乐一起生活了多年肯定有感情。
但燕襄活到现在这岁数,什么风风雨雨没见过,当即就猜到这家子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迟早会爆发矛盾。
因为戚乐乐太完美了。家教使然,他是个无论什么都想做到极致的好孩子。
戚临清却不是这样的。他有显而易见的缺点,自卑、敏感、易妒、小心眼……
戚临清天然落在下风。
当家人、朋友、同学,乃至网友们都更愿意站在戚乐乐那边,他可能会崩溃。
所以燕襄跟女儿商量过,要不让自己来抚养戚临清。
可那时燕琼芳不同意。她认为自己能平衡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燕襄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在其他方面帮衬一下戚临清。
听说这孩子有点小偷小摸的习惯。燕襄觉得正常啊,是因为以前穷怕了。
他私下里给对方塞了不少钱。
这孩子花钱如流水,喜欢买奢侈品。燕襄也心想没关系,可以理解。燕家家境殷实,他可以继续给钱。
只是他没想到,这种溺爱最终酿成大祸。
——戚临清被人骗去了澳门赌博。
得知这个消息时燕襄瞬间就清醒了。
爱之深恨之深,他气到上头指着小孩鼻子骂得很难听,此后再也没管对方。
但燕襄其实挺后悔的。
他竟不知道戚临清会国画。
尤其现在他发现戚临清用来画国画的纸质量那么差,笔墨纸砚也是便宜的品牌。
听说戚家没再给这孩子钱了。
不能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绳啊!!燕襄很清楚画画有多烧钱,绝不能因此断送了孩子的艺术生涯。
更何况戚临清还极有可能是个天才,他仿佛捡到了一颗遗失封尘的明珠。
是孩子总会犯错。他会原谅对方。
就算所有人都不要这孩子了——燕襄心想自己硬拖着这一把老骨头也愿意要。
-
黄罗明一走出去,便有不少以前的同学追问他老爷子的身体情况怎么样。
黄罗明:“没什么大碍。”
众人一听松了口气。
“不过,”黄罗明面色犹疑,“你们听说过燕老师的外孙会国画吗?”
有人道:“戚乐乐?没听说啊,我只知道他最近演了个相关题材的电视剧。”
黄罗明:“不是他,是另一个。”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是从农村回来的那孩子?他更不可能....”
“但我上次看网上貌似有相关消息来着。”
“我知道!!他还真会,上次我在B市出差,看到新闻里说他获得了一个什么市国画比赛一等奖。”
黄罗明闻言,心里仍觉得奇怪。
就算戚临清打娘胎起画画恐怕也不能在这年纪达到那张画稿的水平。
那张画稿八成是他师父画的吧,是不是老爷子老眼昏花了...呸呸呸!误会了?
黄罗明正想着,忽然收到一条微信群消息@。
Z省书画协会:
【@全体成员,协会即将公开一项失传千年的古画技法。近期想参与学习的人请扣1。】
还有这等好事?
黄罗明赶紧在群里扣1。
一般和失传挂钩的国画技法往往都被某些大师藏着掖着,与他们这些普通人无缘。黄罗明知道国画行业都讲究师承,看家本事绝不会轻易外传。
所以是哪位大师发善心了?
黄罗明有些激动。
又有一条新消息弹出来。
他继续往下看。
群主:【本次技法的授权者将拥有署名权,我们经过商议后决定将其命名为临清画法。】
黄罗明:???
作者有话要说:零点再更一章嘿嘿,
谢谢读者星辰扔了2个地雷
落叶倾城扔了1个地雷
咪啾
ps预警:本书预计会很长
第三十四章 咪咪咪
燕襄当天晚上就去找了燕琼芳。
他知道戚家现在让戚临清就读B市国际中学,是打算未来送这孩子出国留学。
假如他没有发现对方的这份国画天赋,或许戚临清会就读金融、企业管理,毕业后像戚英俊一样进入集团工作。
但现在情况不同。
燕襄听戚临清自己说,他本人也非常喜欢国画。
燕襄告诉女儿,“你应该让他继续学习国画,报考美术大学。我看清美就不错。”
燕琼芳懵了一下,没想到老爷子又重新关心起戚临清了。
她觉得燕襄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孩子有这天赋,确实应该好好培养。
不过。
燕琼芳面色稍显犹豫,“我可能得问问孩子他爸。”
戚家一向是小事随她,大事由戚徽做决定。
去年戚乐乐说想学演戏报考北影。
当时燕琼芳是同意的,她本身也希望孩子在娱乐圈闯出更大名堂,这样自己脸上也有面儿。
但却被戚徽一口否决。
燕襄冷哼,“他要是敢拒绝,我就让我在部队的学生连夜开直升飞机把临清接走。”
燕琼芳吓了一跳,老爷子以前不是最讨厌动用私人关系吗?
燕襄:“戚徽如果不想出学费,没关系,我来出。以后临清的生活费、零用钱,甚至他以后婚房,我都可以替他支付。我只想要让他不必为钱担忧,好好画画,在这行走得更远。”
他把大部分可能遇到的障碍都提前算好了。
燕琼芳勉强笑了笑,说:“不至于吧...戚徽他不像这种人。”
燕襄吹胡子瞪眼,“你又知道了?当初他差点和秘书出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话?”
燕琼芳顿时哑然,她无法反驳老爷子,只好去找戚徽商量这事。
戚徽想也不想,怒道:
“你爸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怎么可能会克扣临清的学费?!”
燕琼芳:“那你同意临清去学画画吗?”
戚徽沉默了。
老实说,他不愿意。
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学艺术这些就是玩玩而已,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虽然以后集团有大儿子撑着,但他早就看出大儿子并不喜欢戚临清。
戚英俊太宠乐乐了。以至于让戚徽产生了一种自己以后走后,这个儿子甚至会把家业拱手送给对方的错觉。
那时戚临清又该怎么办?就算继承大量财产,他没有守住这份财富的能力,最后迟早会被散尽。
老爷子嘴上说得这么好听,但毕竟年纪大了,人没了以后谁又能给戚临清撑腰?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靠山。
在戚徽的计划里,还是想让这个孩子去学金融,慢慢积累本事再自己独立起来。
“再看吧。”戚徽含糊道:“他才高二,现在想这些还早。”
燕琼芳还想再说什么。
戚徽:“临清也只是在市比赛上拿了个奖罢了。如果他能拿到省比赛,乃至全国比赛第一,我肯定马上请来最好的老师让他去学艺术。”
燕琼芳:“...那好吧。”
归根结底,她也觉得这孩子的国画天赋并不像老爷子说的那样夸张。
-
次日下午,戚家人准备回B市。
临走前,燕襄给戚临清塞了一个纸袋,轻飘飘道:“一些你可能用上的东西,等下再打开看。”
戚临清还想推拒,却被老爷子不容置疑地连人带袋塞到车上。
燕琼芳和戚英俊在一旁看得有些尴尬。谁让燕襄偏心得实在太过明显,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送戚临清礼物,也没见他给戚乐乐准备什么东西。
但戚乐乐表情开朗,似乎并不介怀。
等到了车上。
戚临清打开袋子,看到里头包装精致的几个长盒时,一怔。
金品纯羊毫,莱州李振华牌散卓狼毫,宴海清河紫毫……
这些都是价格相当昂贵的毛笔——他上次逛店的时候看到过,虽见猎心喜,却奈何囊中羞涩买不起。
袋子底部还有用原匣收储的墨块,一张硬卡片和便签纸。
戚临清拿起卡,看到上面建设银.行的标志,当即猜到这应该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银.行卡。
纸上龙飞凤舞写着几个遒劲大字:密码是你生日,拿去买点好纸,牛奶水果,别亏待了自己。
戚临清久久端详着这行字,心中有些触动。
他心中莫名产生了一种不知身在今夕何夕的恍惚感,下意识想起自己的爷爷。
他的爷爷曾是宫廷画家,后来由于某些原因隐居乡下,靠润笔糊口养他长大。
每回爷爷也是给他一串铜板,让他自己去集市上买好吃的,顺便再买几封熟宣回家。
……
一晃几日过去,戚临清每天都会早起研磨画画。
这是一个画家的基本功。
民间画工教徒弟时总会他们早晨先研出一池墨,预备创作时使用。这样与其说是研磨,倒不如说是研人。长期以往锻炼腕力和臂肘,对作画很有帮忙。
戚临清在用燕老爷子送的那块好墨,慢研、轻研,水分把墨靠砚石的一面浸泡得较软,然后再忽然加速,墨汁就容易研得浓稠,还没有任何渣滓。
虽然他具体不知道这块墨价值几何,但从它细腻滋润的触感,又泛紫光,“漱金”、“填青”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它应该售价不菲。
戚临清研完墨,给盘中续上颜料,随后便开始画画。
他还在画给淘宝顾主的那幅,现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预计今晚便能交货。
不过除了这位昙花一现的顾主,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拍过他的高价链接了。
昨天老板给他打电话就说了这件事。
“我觉得你可能不适合走这种定制画路线,现在的淘宝人不懂得欣赏,简直是侮辱了你的才华。”
28/128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