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重生)——金戈万里

时间:2021-08-16 19:48:52  作者:金戈万里
  宋佩瑜日常存放文书的地方,在十率铁骑住处的正中央。
  想要去宋佩瑜的临时书房,必然要先经过赵军铁骑的壮汉们。
  到了书房后,宋佩瑜照例先看从赵国送来的文书。
  第一封信关于西梁。
  自从党项老实下来,逐渐开始习惯以种地和放牛牧羊卖给赵国为生后,梁王突然变得无所事事起来。
  发现这点后,梁王决定去赵国见他的笔友永和帝,亲自给自己未来的王府选个好地方。
  第二封信关于楚国。
  楚国从赵国‘买’走金叶纸的配方后,果然在数次调整价钱后,选择以十两银子一刀的价格出售金叶纸。
  赚得盆满钵盈的同时,也牢牢的吸引了陈国的仇恨。
  期间楚国不是没有犹豫过,要不要为了金叶纸能带来的利益得罪死陈国。
  最后楚国还是在陈国和银子之间选择了银子。
  做出选择后,楚国对赵国的态度更加殷切。
  听闻重奕与宋佩瑜前往燕国赴宴后,楚皇立刻给永和帝去信,希望永和帝能让赵国皇族去参加他的寿宴。
  永和帝的意思是肃王和重奕必须有一个人在咸阳,小郡王们十二岁之前也哪都不能去,只能在咸阳。
  如果重奕和宋佩瑜能在楚皇寿辰之前回到咸阳,会考虑让肃王或者重奕去楚国做客。
  宋佩瑜从头到尾的看了遍信,忍不住失笑。
  距离孝帝寿辰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永和帝就开始委婉的催促他们回去,未免也太心急了些。
  宋佩瑜将信放在另一边,晚上拿回去给重奕看,或者等重奕来找他的时候,让重奕看。
  第三封信关于黎国。
  黎皇突然病危,半个月的时间过去,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眼看着时日无多。
  虽然黎皇病危的十分突然,黎国内的的氛围也因为黎皇病危变得紧张起来,但黎国有已经被册封多年的皇太子在。
  黎皇病危最多让黎国有些小波折,出不了大乱子。
  所有人都没想到,正值壮年的黎国皇太子,竟然比黎皇没的还快,而且死因极不光彩。
  黎国皇太子因为吃了密药,夜御数……不止女,死在了床榻上。
  黎国紧绷之下却井然有序的气氛瞬间崩塌。
  没人敢将皇太子的死告诉病危的黎皇,因为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有想要推上皇位的皇子。
  将皇太子的死告诉黎皇,黎皇的反应,反而会成为最大的不可控因素。
  能借刀杀人直接将黎皇气死,再除去对己方有威胁的人最好,也会有弄巧成拙鸡飞蛋打的可能。
  谁都不愿意去冒险。
  黎国各大世家心照不宣的等着黎皇驾崩,然后再一较高下。
  宋佩瑜将这封稀奇程度都能赶上话本子,不,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的信,放在关于赵国的信上面,留着给重奕打发时间用。
  自从在惠阳郡主那得知,九国中最先分崩离析的是黎国后,宋佩瑜不仅想尽一切办法掏空了惠阳郡主脑袋中的干货,还在黎国下了很大的功夫。
  黎国与赵国就像是两个极端。
  赵国永和帝掌握绝对的兵权,他因为身体缘故,不适合再上战场后,正好有重奕能慢慢接过永和帝的兵权。
  兵权最大的朝臣要属慕容靖,他早就与穆氏割裂,又屡次对东宫表达诚意,可谓是对重奕予取予求。
  况且曾经的穆氏早就消散,如今留在咸阳的穆氏只剩下穆清和穆和,一个是从小在永和帝身边长大的亲信,一个能算得上是永和帝的外甥女婿。
  其余世家几乎沾不上半点兵权,唯有自己养的私兵,也就能当个护卫用,根本就不会对永和帝造成威胁。
  在九州诸国中,最晚成立的赵国,反而是皇权最为鼎盛的国家。
  另外一个极端是黎国。
  很早之前,黎国就以世家与帝王共理政事而闻名。
  黎国世家不仅掌握大量黎国矿脉、盐井和土地,还有自己的私兵,甚至是地方的军队。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黎国世家都站在黎皇的对立面,黎皇很可能只能调动黎京的军队,还未必能让所有黎京军队响应。
  在黎国,皇室就是如同吉祥物的存在,主要权力都被几大世家瓜分。
  这些世家为了能在与其他世家的博弈中站到上风,不可避免的与周围的国家进行利益交换以求获得支持。
  深入了解黎国后,宋佩瑜发现,黎国就像是个五颜六色的拼盘。
  表面上看还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早就人心四散。
  但凡有外力或者内力打破黎国勉强维持的微妙平衡,黎国就会发生惊涛骇浪般的改变。
  黎皇病危,黎国皇太子暴毙。
  已经达到能打破黎国平衡程度的内力。
  至于外力……
  将黎国内世家与其他国家势力达成共识的结果做成圆盘。
  陈国独占五分之三,楚国与燕国总共占五分之一。
  赵国分出心思研究黎国的时间太短,就算是用尽全力,也只占五分之一。
  其余如兖州、青州、梁州等地,或是有心无力,或是比赵国还后知后觉,还没来得及参与黎国这块肥肉的瓜分。
  但黎国位置在九州正中心,等黎国真的乱起来后,没来得及参与进来的人,也会立刻参与进来。
  没人能忍住肥肉就在嘴边的诱惑。
  宋佩瑜缓缓转着手腕上的木珠陷入沉思时,金宝忽然从外面轻手轻脚的进来。
  金宝在门口稍站了一会,才走到宋佩瑜面前,低声道,“宫里有人传信出来,最晚今天晚上,就会有人去抓向爷。燕宫太后联系了娘家人,打定主意要将您留在燕国。”
  宋佩瑜轻轻点了下头。
  主动将瑞祥公公的行踪透露给太后,就是想让太后从向公公口中得到恭王已经拿到庆帝遗诏和玉玺的消息。
  至于太后对他的恶意……
  早在很久之前,宋佩瑜就从他想安排到庆山行宫,却阴差阳错成为太后心腹的人那里得知,太后对宋氏的憎恨有多浓烈。
  《君临天下》书中就提起过,燕国太后还没出嫁的时候,与还是可怜皇孙的薛临关系很不错。
  所以薛临统一十六国后,也投桃报李,报答了燕国太后,替燕国太后报杀子之仇,将宋氏满门屠尽。
  手上突然传来的疼痛让宋佩瑜回神。
  木珠串子被他扯断了。
  所幸只是绳子断开,没有让木珠掉在地上。
  宋佩瑜将木珠串子放进金宝找来的木盒中,脑中突然闪过灵光。
  为什么他会以为燕国太后和薛临,是在薛临统一十六国后,才开始联系?
  宋佩瑜目光灼灼的看向金宝,声音又轻又快,“拿一个我床下镶着宝石的长条木盒送到向公公手中,让他交给燕国太后。”
  金宝沉默的等待了一会,才小声询问,“拿有印记的,还是没有印记的?”
  宋佩瑜勾起嘴角,“没印记的。”
  将庆帝遗诏和玉玺放回原位之前,宋佩瑜拿着庆帝玉玺给其中两份空白玉玺盖上了印记。
  剩下那份没盖玉玺的空白圣旨,是宋佩瑜专门留下,等着给恭王找盟友用。
  就算恭王没从盟友口中得知对方有空白圣旨,起码盟友知道恭王手中有她必须拿到手的东西。
  盟友还可以通过恭王不知道的空白圣旨,轻而易举的将恭王玩弄在掌心。
  只有这样,以恭王的脑子,才不会在还没彻底乱起来的时候就淘汰出局。
  宋佩瑜原本打算让向公公与燕国太后周旋段时间,至少要在拿到能将燕国太后打入深渊的证据后,再将空白圣旨交给燕国太后。
  现在他已经想到比燕国太后合谋孝帝毒杀庆帝,更让燕国朝臣们无法容忍的把柄。
  而且黎国乱象已经近在眼前。
  燕国必须在黎国之前就乱起来。
  只有这样,陈国才不能两处兼顾。
  要是让陈国先得到黎国的部分地盘,陈国就会与燕国接壤,随时都能出兵北上,直奔燕国。
  做好安排后,宋佩瑜甚至都不用等洛阳皇宫的传出消息,就能从恭王眉心的纠结中看出来,太后已经找上了恭王。
  这些年,永和帝通过调查魏忠,陆续摸出不少陈国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赵国,却也有小部分人潜伏在燕国。
  自从恭王眉目间的雀雀欲试变成沉闷纠结后,潜伏在燕国已久的陈国人突然变得活跃了起来。
  恭王被太后找到的第六天晚上,宋佩瑜边与重奕吃锅子,边听金宝讲述恭王被太后耍的团团转的过程。
  自始至终,恭王都不知道太后手中有一份没盖玉玺的空白圣旨。
  恭王在太后那里见到了向公公,便以为太后说的都是真话,她是从向公公处得知庆帝遗诏和玉玺的存在,派人去庆山行宫思兴殿后,却发现庆帝遗诏和玉玺已经被恭王取走,才找上恭王。
  太后先是在恭王面前大哭了一场,声称她近些年总是会梦到庆帝,因为觉得对不起庆帝而日夜难眠。
  她不求庆帝能原谅她,只想完成庆帝的遗愿拨乱反正,助恭王登上原本就属于他的皇位。
  恭王究竟信了太后多少鬼话,宋佩瑜不得而知,他却知道太后与恭王达成统一意见的全过程。
  太后泣涕涟涟的哭诉忏悔后,恭王的态度也有所缓和,两人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条件。
  刚开始的时候,太后还始终强调,她除了让恭王登上皇位完成庆帝的遗愿别无所求,哪怕恭王要报杀父之仇,她也绝无二话。
  恭王还是有小聪明在,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想尽办法让太后安心,始终都在劝慰太后,还指天发誓的保证,他登基之后,绝对会像孝敬亲生母亲似的孝敬太后。
  客套话都说完了,太后才图穷匕见。
  她要求恭王登基后,将宋佩瑜抓起来交给她处理,绝对不能让宋佩瑜回赵国。
  恭王立刻答应了太后的请求,仿佛已经忘记,不久之前他刚答应过宋佩瑜要在登基后立刻杀了孝帝和太后,还白纸黑字的写下保证书签字画押。
  太后十分满意恭王的态度,进而拿出更大的筹码。
  她愿意将当年孝帝毒杀庆帝的证据交给恭王,但恭王要将庆帝玉玺交给她保管,以防恭王推翻孝帝登基后,不履行现在的承诺。
  恭王犹豫了两天,已经在今日白天答应了太后的要求,拿到孝帝毒杀庆帝物证的同时,将庆帝玉玺交给了太后。
  红琴只知道太后手中的那份空白圣旨,已经盖上了玉玺,却不知道圣旨上会写什么内容。
  重奕将新烫好的肉尽数捞给宋佩瑜,低声道,“蠢货”
  “他要不是蠢货,怎么能让太后如此轻易上钩?”宋佩瑜数了数他的鱼钩上都咬了多少鱼,立刻笑得眉眼弯弯。
  恭王要是不蠢,也没法成为鱼钩上的第一条鱼,后面大鱼口中的鱼饵。
  宋佩瑜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恭王和太后正式达成共识后,明天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表情来庆山行宫。
  翌日,来庆山行宫的人却不是恭王而是孝帝五皇子。
  赵国使臣在庆山行宫落脚将近一个月后,孝帝终于想起了他们,要在洛阳皇宫给重奕接风洗尘。
  这是宋佩瑜第一次见到孝帝,高高瘦瘦看起来很没有架子,眉眼慈和的望着重奕嘘寒问暖的时候,当真有些像面对自家子侄似的。
  可惜孝帝一口一个‘建威大将军可好’、‘建威大将军如何’……所表现出来的小心眼,与他那张和蔼可亲的脸违和极了。
  重奕不会特意去纠正孝帝,该叫他的父亲为永和帝,更不会去迁就孝帝,但凡回话都是‘父皇’开头。
  两个人各说各的,竟然也能说得下去。
  朝臣们的脸色却越来越古怪。
  宋佩瑜也端起茶盏掩饰嘴角的笑容。
  不知道的人,说不定会以为孝帝和重奕才是父子,建威大将军只是路人。
  因为重奕坚持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他的骑兵,原本在朝臣们频频请求下,已经答应要在皇宫招待重奕几日的孝帝,毫不犹豫的在接风宴后就将重奕打发回庆山行宫。
  为了应付朝臣,孝帝将五皇子也打发到了庆山行宫。
  五皇子接待重奕的态度比恭王积极得多。
  他不仅会在与重奕聊天的过程中,不停暗示重奕‘燕赵本是一家’,还会用比他父皇委婉得多的方式,提醒重奕不要忘本。
  另外,五皇子还会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让重奕开心。
  发现重奕喜欢九连环和话本子后,五皇子第一时间从洛阳收集来好几大箱子的话本子,还找了许多歌姬舞姬来行宫。
  因为五皇子的到来,安静的像是坟地的庆山行宫终于有了行宫的样子。
  发现重奕逐渐对燕国的话本子失去兴趣后,五皇子特意邀请重奕和宋佩瑜去狩猎。
  宋佩瑜对狩猎没什么兴趣,但重奕有兴趣,宋佩瑜也愿意给五皇子这个面子。
  起码五皇子给重奕找来许多话本子,无论目的是什么,都算有心了。
  狩猎的地方距离庆山行宫不远,快马只要半个时辰就能到。
  重奕也没像去咸阳皇宫似的将所有骑兵都带着,只带了五十人。
  五皇子选定的猎场本就是皇家御用猎场,想要什么稀奇种类的野兽都应有尽有,深处还有各种猛兽。
  重奕对猛兽的兴趣不大,他比较热衷于手把手的教宋佩瑜拉弓射箭。
  有重奕这个贴身外挂在,在猎场向来不会有什么收获的宋佩瑜第一次收获颇丰,竟然‘亲手’打到只皮毛火红的红狐。
  宋佩瑜伸手在红狐柔软顺滑的皮毛上摸了下,转头看向重奕兴致勃勃的道,“给你做个狐帽怎么样?”
  重奕见宋佩瑜露出笑容,眼中也有细碎的笑意,“我还缺个斗篷。”
  宋佩瑜立刻想到他在咸阳珍藏的皮毛,差点脱口而出‘等回咸阳后,拿库房中的雪狼皮给你做个斗篷’的话。
  好在宋佩瑜高兴归高兴,还没到高兴到失去理智的程度。
  他骄傲的扬起下巴,“这还不简单,等我给你猎个好皮毛做斗篷。”
  五皇子一路跟在重奕和宋佩瑜后面,几乎没找到说话的机会,总觉得不太对劲。
  赵国太子,寡言少语?
  宋佩瑜,周全温和?
  为什么这两人能说话说得停不下来,让他连插话的机会都找不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