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重生之奋斗(穿越重生)——决绝

时间:2021-08-24 08:49:18  作者:决绝
  石振之前为了方便坐公交车,就把买的东西都用蛇皮袋装了,正好两袋。
  他给关白羽的是那袋花生,自己带着书和收音机进去,将之放在桌上,就笑起来:“小羽,快来看看,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关白羽原本有些闷闷不乐,听到石振这话,却高兴起来——他哥也给他买了东西?
  这样的话……他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石振打开蛇皮袋,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收音机和书拿出来。
  那些书他怕折角,特地跟书店要了点旧报纸包起来,又用塑料绳扎上,整整齐齐地捆在一起。
  其实给关金金的那本书他能那么快拿出来,主要是那本书不值钱又是后来买的,他就没包,直接扔蛇皮袋里了。
  “我给你买了点英语课本,带磁带的那种,还有一部英语词典和一个录音机……你不去上补课班的话,可以跟着录音机自学。”石振道。
  关白羽张大嘴巴看着那个录音机。
  这录音机可不便宜!怎么都要几百块,比去上英语补课班还要贵!
  还有这些书……高中三年一共六本英语教材,石振全买了,再加上大部头的英汉词典……关白羽看了看标价,就倒抽一口凉气。
  这些书加起来要一百出头!
  “哥,这些能退吗?以后我上了高中,好好听老师讲课,就能把英语学好了……我多背背,能把整本书全部背下来的,我……”关白羽觉得手上的东西实在太过珍贵。
  “跟着录音练发音更准,”石振道,“小羽,你学英语也别光想着考试,多说说多练口语……这样将来你就能带我去国外玩了。”
  九十年代,其实是他们这个国家的百姓,最没有自信的时候。
  94年,哪怕是北京上海,平均工资也就五百,可这会儿的香港,普通职员月薪有四五千,某些发达国家的百姓的收入更高。
  此外,在国内并不普及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此时在发达国家,已经是非常非常日常的用品。
  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很多知识分子因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被磨掉自信心,陷入自我怀疑,他们中很多人出了国,留在国内的,思想也受到巨大冲击——他们国家,好像被落下了。
  最近这几年,国内大城市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国外在大家眼里跟天堂一样美好。
  也是,在国内一个月拿几百块工资,去了国外能拿几千上万,谁不想出国?
  对九十年代的人来说,出国是巨大的诱惑。
  石振是不想出国的。
  上辈子这个时候他只想着填饱肚子压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甚至觉得J市这个地级市,已经是顶好的地方了。
  至于这辈子……见识过二三十年后的世界,他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更清楚这段时间处处是机遇。
  他没学历,也不是什么聪明人,上辈子完全是趁着这东风,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过石振觉得,关白羽这样的小孩子,对国外应该会充满幻想。
  啥时候有了钱,他是愿意带关白羽出去见见世面的。
  可实际上关白羽有点懵,大城市的孩子这时候兴许已经接触到国外传入的许多东西,但外国对他来说,只是课堂上老师讲过的某些名词。
  不过石振想去国外?
  关白羽坚定地说:“哥,我一定好好学,将来带你去国外。”
  “嗯。”石振笑起来,开始教关白羽怎么用收音机。
  他只简单教了教,就让关白羽自己摸索了:“小羽,你多听听英语,也可以听里面的新闻……有些电台晚上还会读故事,那些故事特别好听。”
  他当初在工地上,就喜欢捧着收音机听人读武侠小说,那是钱起来推荐的。
  偶尔,他们工地上的人还会聚在一起,在晚上听鬼故事。
  当时他们的娱乐活动,除了听收音机就是打扑克牌,真的很贫乏……
  村里来打工的人里有些年纪大的听不懂普通话,又想听故事,就只能追着别人,让人用方言把收音机里讲的故事和新闻告诉他们。
  不过听多了,到后来他们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渐渐地也听懂。
  说起来……关白羽的普通话其实有些不标准,当然他的普通话也不见得标准就是了。
  这些……以后关白羽去了好高中,遇上普通话好的同学老师,应该能改。
  石振说完,就急急忙忙去盛饭来吃。
  他今天回来的有点晚,钱起来已经吃完饭回家去了,石星火也不在……还是关白羽最好,一直等着他。
  石振正吃着,关金金来了,送来一碗腌好的洋生姜。
  关白羽出门接了那碗洋生姜放在桌上,突然问:“哥,之前我好像看到你给关金金一本书,那是什么?”
  “哦……是本养鸡的书,”石振夹了一块洋生姜塞嘴里,“我在新华书店给你买书的时候正好看到,就顺手买了。”
  原来只是顺手买的养鸡的书!
  关白羽也拿了一块黑乎乎的洋生姜,笑眯眯地吃起来。
  洋生姜本身是带甜味的,而这次的,好像特别甜。
  关白羽喜欢吃洋生姜?石振看了满脸喜色的关白羽一眼,扒了两口饭,就急急忙忙出去摆摊了。
  出去之前,他嘱咐关白羽:“小羽,家里有什么活儿,可以喊石星火来做,你别累着。”
  最初的时候,石星火的工资,石振是拿出一半来用的。
  他和石星火要吃饭要租房子开销很大,他当时还没钱,只能用了。
  不过现在他挣钱挺多,石星火的工资他就全给石星火存下来了。
  石星火帮他做点杂活,他给石星火包吃包住,给石星火买各种日常用品……对石星火来说,肯定是划算的。
  他家的伙食相对于这时的农村人来说,真的很好!
  等石振走了,关白羽拆开高一教材,开始跟着收音机读课文。
  家里还有很多活儿要做,比如鸡蛋要煮熟剥皮再放进锅里卤……他就一边干活,一边跟着收音机念英语。
  他们老师其实也会在课堂上放录音,但每篇课文只放一两遍,他压根记不住,现在好了,他可以反反复复地放,反反复复地念。
  一些以前念错的地方,也能想办法改过来。
  至于石星火,他没有去叫,他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想跟石星火一起。
  当然如果能跟石振待一起……那他不喜欢一个人待着。
  石振晚上回到家,就见家里的灯又亮着。
  进了屋子,关白羽立刻端上来一碗热腾腾的蛋花汤,让他填肚子。
  晚上吃东西不太好,但他们这样干体力活的,吃太少对身体更不好。
  蛋花汤是滚烫的,石振用勺子挖了一勺冷饭放进去搅和一下,呼啦啦就吃完了。
  吃完在脸盆里兑一盆温水,脱了外衣和裤子,穿着内裤到门外打个肥皂冲洗一下,再回家擦干净换条裤子,顺手把湿裤子洗了晾出去,就算完事了。
  他们以前在工地上,天热之后都这么在外面洗——总不能把屋子打湿,对吧?
  洗完,石振回去睡觉。
  他早已买了闹钟,之前因为对做饭团不太熟悉,都四点起来准备,最近很多
  事情做熟了,速度加快,就改成五点起床。
  石星火平日里睡得比他早,早上会跟他一起起来,至于关白羽,每次他到关白羽那边,有点动静,关白羽就起来帮忙了。
  第二天还是这样。
  不过今天跟之前略有不同——关白羽帮着干活的同时,还开始英语磁带,跟着学。
  石星火听到英语都懵了:“这是什么?”
  石振道:“这是英语,外国人的话。”
  “外国人说话这么奇怪啊……比这里的人说话还奇怪。”石星火嘟哝起来。
  石振笑笑,看着关白羽一边干活,一边跟着录音机背英语,心里欢喜。
  石星火只关心吃饭睡觉之类简单的事情,对收音机一点不在意,但钱起来来了之后,却大呼小叫起来:“这收音机看起来真好!”
  “不便宜吧?我也想要一个!”
  “师父你对关白羽真好,还买收音机给他学习。”
  ……
  钱起来这么一通说,关白羽眼睛都亮了,小脸上满是得意。
  他忍不住插嘴:“我哥还给我买了高中教材和词典!”
  关白羽很想跟人炫耀一下,可惜对钱起来来说,收到教材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你真惨,你才初三呢,师父咋就让你学高中的课?”
  关白羽不想跟钱起来说话了。
  钱起来却还说个不停,还提出关白羽去新华书店看书的时候,收音机可以给他们用,这样他们摆摊的时候,就能用收音机听新闻听故事了。
  关白羽看向石振,石振道:“小羽,收音机我给你了,你做主。”
  关白羽道:“白天你们拿去听吧,我学英语,早上学一下晚上学一下就行。”钱起来就算了,他哥摆摊挺无聊的,他想给他哥听。
  “那就这么说定了!”钱起来很高兴。
  他家其实有收音机,村里很多人家都买了收音机,他爸就跟着买了一个。
  但他家那收音机个头特别大,还不是用电池的,他没办法搬到镇上去听。
  现在关白羽这个新款的携带很方便还能听磁带,钱起来都琢磨着要去买几盘磁带听歌了:“师父,一些电台会读武侠小说,真的特别好听!”
  “我看到镇上有些人听香港的歌,我们也去买个磁带吧?”
  “师父……”
  钱起来话真多啊……关白羽看了看石振,觉得还是自己哥哥最好,话少稳重,看着就靠谱。
 
 
第32章 
  石振这天跟钱起来一起把摊子支好之后,就打开收音机听起广播来。
  大早上的,很多电台没声儿,只放一些音乐,钱起来找了一会儿,才找到一个播放早间新闻的。
  两人就一边听新闻,一边做生意。
  石振觉得这收音机买值了,可以让他了解外面的世界。
  要知道,他虽然是重生的,但对这个时期的很多事情,早已记不清了。
  石振买的收音机不管是钱起来还是关白羽,都很宝贝。
  尤其是关白羽,他平常抱收音机跟抱个孩子似的小心翼翼,把收音机放桌上的时候,下面还要垫块干净的布。
  收音机不间断用了几天,因为没电声音突然变得“嘶嘶嘶”的时候,关白羽更是差点急哭,唯恐它坏了,让石振哭笑不得之余,又有些心酸。
  电池不便宜,之后关白羽听录音的时候更加小心。他抱着收音机学会几句话之后,就立刻把收音机关掉,然后一边干活一边背,一直到句子单词全都背得滚瓜烂熟,才去听后面的。
  石振看着,着实有些不是滋味,只能多买一些电池回来放着。
  他一直很节省,但也觉得该花的钱,是要花的。
  而且,他赚的不算少。
  石振的饭团生意现在非常稳定,因为成本不高,收入也算不错,每天都能挣个二三十。
  至于钱起来那边,之前有人说猪头肉太肥,想吃凉拌的瘦肉,石振就买了些瘦肉煮熟,有人要的话跟猪头肉一样切片凉拌。
  此外,凉拌菜的素菜,他们又加了海带和豆芽,还开始卖五毛一份的凉拌纯素菜。
  林林总总的改动,给熟食摊增加了不少生意。
  现在这熟食摊子一摆一整天,净利润在五十元左右,扣除给钱起来的钱,每天能给石振赚到四十元左右。
  石振已经在考虑给钱起来加钱了,他怕给的钱太少,钱起来会出去单干。
  上辈子钱起来一直跟着他,这辈子可不一定。
  还有就是炸串摊,只要不下雨,挣个二十没问题。
  进入四月,J市就热起来了,一般穿一件长袖,外面再搭个薄外套就已经足够,有时候太阳大,光穿一件短袖都行。
  与此同时,雨水也多了起来。
  下雨对石振和钱起来的影响不算太大,最多就是石振晚上不卖炸串了,但这影响到了那对学着石振他们卖冷切猪头肉的夫妻。
  这对夫妻不会搭棚子,下雨天没办法出摊。
  他们有时候煮多了猪头肉,前一天没卖完,第二天又下雨……最后只能放着等不下雨再卖。
  冷切猪头是咸的,不容易坏,但若是保存不好,嘴挑的客人还是能吃出不对来,他家摊子最终因为东西不新鲜,惹来一些客人的抱怨。
  这也就算了,猪头肉价格早已不像最初那么便宜,现在它要八毛一斤,利润自然少了。
  摆摊其实没那么简单,这对夫妻里那个女的还好,是个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但那男的都出来摆摊了却怕丢脸,老端着架子,顾客来切猪头肉的时候,还总想把最不好的部分切给人家,又不肯让点利……这不是赶客么?
  他家的生意竟是越来越差了。
  突然有一天,那个男的就不来摆摊了,那女的独自摆了几天之后,换了卖的东西。
  镇上的人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煤炉,用来烧水什么的,这女人每天搬两个煤炉过来。上面各放一口大锅,一口锅里放满粽子,另一口锅里放满茶叶蛋——她改为卖粽子和茶叶蛋了,摊子也不摆一整天,基本石振收摊的时候,她跟着收摊。
  石振觉得这女人挺聪明的。
  其实他要是有包粽
  子的手艺,说不定也会顺道卖粽子,但他不会包粽子,这事儿只能作罢。
  这儿的人吃肉粽,那女人卖两种粽子,一种纯瘦肉的一种五花肉的,都卖一元,一大锅大约有个三四十个,每个粽子挣个三四毛的话,一天也能挣个十元,再加上茶叶蛋……她摆摊一早上,约莫能赚个十几二十。
  粽子比饭团贵,买的人少一些,到底不像他一早上能卖掉一百多个饭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