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清忙赔笑:“不敢不敢!”
施老爷子得意地一甩头:“谅你也不敢!”他把请柬一放,“小戒吃可是我们华夏功夫之光了,让那起源国的都瞧瞧我们的华夏功夫有多厉害!”说着,他又神秘兮兮地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别太厉害了,太厉害了能把他们都吓死!到时候屁滚尿流的,那就不大好看咯!”
戒吃一听这形容,也是有点儿脸上挂不住,不由得又捂住了脸。
施正清看得萌得肝颤,又伸出手去揉了揉戒吃的小光头,小声说:“没事儿,只要不打出人命来,怎么打都有理。”
“臭小子!”施老爷子呸了他一句,挂断了电话。
打完了视频电话,施正清伸出大长胳膊,一把就搂住了戒吃的脖子:“这事儿办得——漂、亮!”
“啊?”戒吃一愣。转而,他又想到了施正清给他的规划,有些担忧地问:“跟你之前想的不一样,也行?”
施正清笑的眼角的纹路都挤了出来:“当然可以!而且是太可以了!我以前一直局限了——因为我就是个普通人,就算是比别人资源多,我也还是被局限住了,可是你却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啊,戒吃,你真是我的小福星!”
之前他就想着让戒吃帮他钓鱼,而他尽量保护戒吃,至于说互惠互利也是说不上的,只能说他的确是自私得很——而说起来,他要是个无私的人,也就不可能支撑施家继续往下走了。
当然,之后戒吃也跟他说了,是想要赚钱还给他的——即使他也告诉戒吃根本不用还,但是……这件事上,他们两个好像就是怎么也说服不了对方。
而说服不了对方并不是什么大事儿,最大的事儿则是戒吃后来也说很喜欢张目齐导演的想法,想要把华夏功夫传播出去,让人们有更多的功夫梦——现在,可不就是机会来了吗?
施正清虽然自私,但他也不是单凭着自私就能做成现在这么大的影业公司的——施家的老公司在航运上,现在航运不算安全,资金也早早就撤出了一大部分,有一些早就转投稀有金属了,还有一部分投在了医疗器械上。而影业这一块,可以说大半都是他自己做起来的,但要说没有老爷子的出力也是纯粹骗人。
所以说,能看清自己的短处,发现新世界的大门,这对于施正清来说,真的算是一件大好事了。
谁说功夫明星不是明星呢——纯正的“功夫明星”可以说绝对不比一般的明星差,而这条路走好了,其他的路自然就通。
说白了,娱乐圈这条道就是一通百通,不是走一条道走到黑就真的黑了的。
因此,这边魔都宣传之后,众人一路又宣传着回到了京城,在京城,举行了首映礼。
片子都是现排的。
从彻底成片到宣传结束首映礼,来回经过了四个月,而首映礼之后就是上院线了,品和影业的电影院当然是给排片排的不错,但是其他影院,谈得一般。
虽然施正清也很愤怒,但是这就是现实,他再大的面子,总是抗不过老早就开始宣传放出预告的那些早早谈好的片子。
除非……他们能够逆袭。
但既然宣传上都逆袭了,片子逆袭……总是有希望的。
上片第一天,大概就是施正清的粉丝们捧场了。有人专门守了半夜首场。
半夜《虎符》首场,卖出的票,上座率有三分之二。
电影一开场就是美少女在舞池中旋转舞蹈,远远传来悠扬的歌声,美少女舞蹈的时候给出了周围人的觥筹交错,然而她的身形在变换长大,周围的人也在变换着模样……从原本的军营中的景象,变成了在文人中间的高谈阔论。
这些景象的变换逐渐逐渐的拉远,直到黑幕出现,开始出片名——黑底红字大写的两个字:“虎符”。
之后,就是竹林中僧人们行走的样子,他们不疾不徐,与世隔绝,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面貌。
有人走着走着,忽然树上一只小猫惨叫,这僧人就一跃而起,三两下爬上树,温和轻柔地救下小猫。
有人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念经,呆头呆脑,模样可爱。
有人往前走,走着走着忽然一反身,竟然是扶住了身后要滑到的师兄弟。
他们一路走着,也无人说话,走到寺庙山门了,最小的和尚抓抓头,道:“各位师兄,我也没化到什么,怎么办?”
这小和尚便是戒吃演的了。
施正清演的师兄一拍褡裢,从中抓出了一把铜板,放到了小和尚的口袋里:“可别说给师父。”
“可是不说给师父不会是骗师父了?”
“不说,是不说,骗,是说。”施正清演的这位师兄说得颇有禅意,但是这样的话说出来,正经是正经,好笑也是真好笑。
大家跟着起哄,揉了揉小师弟便一同回到了寺庙。
寺院里晨钟暮鼓,祥和一片。
就单凭这样的祥和景象,仿佛是身临其境的置身于美好山河之中的模样,这也足够让人心旷神怡了——半夜看电影的人也有是陪人来的,本来还不就精神,结果这么一看,顿时就精神百倍了起来。
是啊,真是好看的景色。
真是好看的和尚们。
和尚也好看是山水也好看,这还有不好看的吗?
之后,上了年纪的美人出现了。
再之后,美人勾结了之前的仇人,二人算计一番,决定把这寺院里的人全部灭口。
戒吃演的小和尚正在外面洗衣服——他在灶上做饭的时候练功,结果锅缺了个口子,他也摔进了刷锅水里!因怕方丈责罚,只好偷偷出来洗衣服。
而这一块设计就像极了□□十年代的武侠电影。
和尚们的功夫也在这一段里得到了展现。
可惜的是,和尚们有功夫,却也不是杀手的对手——杀手只是想要杀人,却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杀人的。所以他们下了蒙汗药,把和尚们一个个手起刀落,杀得干净。
至于是否缺少谁了,他们又哪里知道?
自此,施正清作为男主,终于从傻白甜变成了黑心肝。
他本也是不可能躲过一劫的,可是在之前他就留了心眼,故而当他被人发现要杀死他的时候,他假装自尽,纵身一跃,就跳了悬崖——虽说跳崖不死定律很好笑,可是他这也是之前自己精心布置的地方,故而哪儿有什么不死定了,分明是自救。
作者有话要说: 影帝:我们去把他们吃黄铺!
戒吃:但是……回家吃更好吃也更便宜啊!
影帝: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才贵!我们把他们吃光光!
戒吃:不,吃多了五花肉对身体不好!所以他们都不强壮!
影帝:……跟你比吗?
第56章 有个好口碑
五十六有个好口碑
电影剧情渐入佳境。
男主角与套路型的坠崖不死男主角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不死是他自己为自己寻找到的机会, 根本就不是“坠崖不死定律”,这电影的前三十分钟里,该有的温馨与欢快都有, 反套路也有, 可以说是非常让人觉得有趣了。
大部分的人看着发现这是之前男主偷偷躲着偷窥师兄弟们练武的地方,不由得会心一笑, 把导演那满肚子的吐槽明白了个七八分。原本以为是看个怀旧风格电影的人们,忽然就来了兴趣, 觉得电影分数从5.0可以拔高到6.0了,及格线。
然而,虽然也跟之前一样是由于一棵树而没有摔下去, 但是之前男主是一直趴在树上的,这回因为跳的匆忙,竟然挂在树上了。
他也不敢乱动,不是怕树枝断掉,而是怕自己平衡不好, 掉下去,所以只能就这样挂着, 手脚并用的抱住树枝,更是怕上面的一男一女发现不敢出声,只能就这样等待着, 一直到小师弟从外面回来。
小师弟, 便是戒吃演的那个小和尚。
他端着钵盂,走得小心翼翼地, 轻轻推开了寺院的大门——
入眼的,是鲜血淋漓。
小和尚吓得摔了钵盂。里面装着的是满满一钵盂的大米,大米是难得的, 平日里吃的都是黍米,这大米吃起来格外香甜,小和尚不愿自己吃,小心端着,打算拿给众位师兄看看的,然而,他看到的,只有师兄们的尸体。
这小和尚顿时疯了一样满山跑去。
他想要抓住凶手。
之后,就从悬崖上将男主救了下来。
男主一落地,刚是出了一口气,却看见小师弟一脸的阴郁,还有那双通红的眼睛,不由得也慌了,忙问:“寺里怎么样了?”
小师弟哽咽了一声,没说出话来。
男主急得要跑回去,小师弟一把将他拉住:“没了……都没了……”
二人抱头痛哭。
本来是出家人,本来也是很有道行的云淡风轻,可真的痛起来,哪里还记得什么无悲无喜?
二人把事情一对,发现应该是之前救下来的舞姬与后来找舞姬的杀手做的,这两人一会儿是你死我活,一会儿又要一起杀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武功高强的小师弟带着男主一路追踪下去。
在路上,他们与被抓起来被装作是男主的师兄汇合,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小师弟狠揍了男主一顿,可是男主又做错了什么?
三个人看着对方,他们三个人中,唯独被装作是男主的师兄有些舍不得世间繁华了,可是小师弟的武力值过高,男主的身上又有他才是将军亲生儿子的证明,作为冒牌货,师兄仔细思量,恶事挣扎了很久,终于还是决定给二人通风报信。
原本这故事原作里,师兄与小师弟是同一个人,并没有小师弟这个角色,但是在电影之中,原作者坚持要把他们分开,师兄与小师弟分别作为人性的两个极端点来体现的,而男主则是中间那个需要作出选择的人。
师兄有为自己考虑的私心。
小师弟一直以来都被人照顾,却实际上是最无私的一个,可无私的人就因为无私才会满心复仇。
男主想要复仇,他要复仇不是因为他有多无私或者又有多自私,他是被背叛的那个,所以他想要复仇,他必须得复仇。
这是三个矛盾点,电影把一个人割裂成两个,人性就成了三足鼎立的模式,看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突兀。
除此之外,更是因为在原著里这部分是借由着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来抒情的,把一个人描写得非常精细,然后笔锋一转,只有一个动作,就足以把一个人的行为描写出来。
但是在电影里,这样肯定不行。
能够驾驭师兄的人太难找了。
不仅难找,还因为原作者与导演张目齐碰了碰之后觉得这个角色在心理活动的时候就是选择的自己对自己的拷问与鞭挞,他分裂成两个人彼此对话,最终在他动作的时候才合二为一。
所以为了视觉效果,他们把这一个人分开了两个。
这一分开,也就少了艺术电影里让没那么多艺术细胞的人无法接受的故弄玄虚,反而更让人容易接受,可以说也算是反套路之一了。
于是,男主扮丑,小和尚拖着板车,拉着像是残疾的男主一路跟着师兄这一行人而行。
因他们一看就是一个小一个残,小的还光着头,说是之前得了癞痢,只能剃光了脑袋,可怜兮兮的,故而那舞姬还真的挺同情他们,一路上甚至多加照顾。
但是这并不能抵消几十条人命。
于是,在京城,在舞姬与杀手报仇即将成功的时候,他们被三人反杀,甚至……连男主亲生父亲的仇都没有报。
没有报仇,男主就这样离开了滚滚红尘,与他的师兄弟一起。
三人像是有很多想法要去实现,又像是只想要出世修行,完全不在意是不是会被抓,又或者……他们未来会走向哪里——前方,夕阳如血。
这就是结局。
可以说故事讲得很明白,节奏也不错,尤其是打戏上,小师弟的打戏必然非常出彩,再结合戒吃现实中打得这么厉害,当然会燃爆不少人的热情点。而当他们三个向着夕阳走去的时候,大师兄却一脸轻松到仿若放弃人生的回头一笑。
于是,这部开头看似轻松,中间充满反套路,其中遍布打戏,最后结局却是诗意与悲伤并存的电影竟然把一群人给看哭了。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故事里,明明应该没有人死去,明明应该是男主跟众位师兄弟救了舞姬,舞姬跟杀手带着他去复仇的套路,却因为杀手要杀舞姬,而舞姬找不到恩人的儿子就在和尚们身上泄愤,男主双方劝和,没劝好,本以为他躲起来就好,却在悬崖下听到了寺院的惨叫声。
一环扣一环,是误会,可也是因为一开始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才造成的这些误会。
仅仅是因为“我觉得这样更好”,于是就变成了没有一样会好。
最后,杀戮多的都死了。
反而引起事件的人却活着——男主的杀父仇人虽然失去了官职,却坐在草庐之中与人高谈阔论。
充满了讽刺。
让很多人看着恨不得冲进屏幕里去抓住那舞姬跟杀手,好好给他们洗洗脑。
而男主,他是没有为亲生父亲报仇,因为他的情感在寺院,亲生父亲的仇恨他是应该报的,可是他的情感带来的仇恨呢?
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一个道理——生恩与养恩。
原作者其实最开始就是想要拷问开口闭口生恩党,谁知道这文一写出来,好多人都觉得三观不正,嚷嚷着男主为什么不能坠崖就学会绝世武功继承父业成为大将军甚至成为皇帝,至于那些和尚的死,他做了皇帝,当然可以再杀舞姬跟杀手啊!
然而,作者就是这么固执。
所以说,看完电影的人比起看完小说的人也是没好多少——唯一好一点的地方在于,看完电影的人不至于认为男主大杀四方是正常的,顶多是他们有这样的期望,可男主却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情。
真的是好心疼啊!
更有甚者,在喜剧满地的月份里,有人刚看完午夜场,马上又买票进场,再看了一遍。
0L大吃四方:【大家看没看我们阿清的新片?这片拍的哦……原著就看着很虐了,谁知道这电影更虐!虐得我肝颤!爽得我心疼!真是又虐又爽!】
37/66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