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严格筛选出来的成员,在真的要出门的时候,还是有手忙脚乱的。
外面安全的消息只有任子墨知道,但他并没有说明这个事实。
他是故意这么做的。
不知情的情况下,铁蜥造成的飞行器损坏就是所有人心中的警铃。能让他们全神贯注,收起所有玩笑的心态。
这是最好的演习机会。
所以,任子墨全程紧绷着脸色,显得无比郑重。
启动调试阶段就出了岔子的成员直接被剥夺了这一次出勤的机会。
没有人有异议。
高彭接了任子墨的任命,担任这一次外出行动的临时总调度。
此时,他也是严阵以待,率领机械组操控5台飞行探测器为外出的伙伴开路。
人形机甲最先走出基地。
20台人形机甲两两一组,迅速移动就位。十个组分散开来,彼此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将整个基地守在中间。
确认安全后,陆地设备才被运送到出口,驶出基地。
公共通讯频道里,所有人都是屏息以待,紧盯一切动静。
“所有人注意!此次行动的活动范围限定在1公里环形圈内,由监测中心负责给出坐标指引,任何人不得超越边界。战斗组的目标是查探实地情况,排除可能的风险,保证基地的安全。陆地组的目标是请出一条通往一层出入口的通道,保证后续器械能够正常出入。限定时间为两个小时,到时必须全员完成回撤。”
“收到!”
为了提振整个基地的凝聚力。这次公共通讯频道的声音以及监测中心拍到的画面都同步投放到任务大厅里。
轮休的基地成员听说了这个临时调整的出门任务后,纷纷赶来围观最前线的情况。
此时,任子墨的吩咐与两组成员的回应声忠实的传回了基地。
围观的成员也跟着肃穆起来,抬头盯着画面看的动作格外整齐。
如果忽略培训营副本里的实践,任子墨其实也是第一次实际操作人形机甲。
明确所有人的目标后,任子墨的心神就回归到自己的行动上。
一般的人形机甲都同时具有两套操作系统,一是脑电传感,二是机械键盘操作,并行不悖。
对于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操作者来说,传感操控更加简单,只需要把自己当成穿着沉重盔甲的状态去行动即可。
这个模式上手难度低很多,但缺点是非常消耗体力精力。
走出基地之后,附近的地势一直都是向上的。
站在山脚抬头仰望,只是50米高的垃圾山山峰也足以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沉重感。
机甲本身的重量让他们的脚步会微微下陷,时深时浅,比在平地上行走难得多。
这样的环境下,操作水平高下立见。
任子墨最初的几步路也还有些摇晃,但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缓步向前攀登。
他的目标是两座山峰中间的凹陷处。
前进的同时,任子墨还会不时抬脚去拨动浅层的垃圾。
就像容迪第一晚说的那样,基地附近的垃圾分布很规律。
在最靠近基地的大约200米范围内,坡度平缓,堆积的垃圾体积普遍都很小,用脚拨动能够轻易的挑出一个小坑。
再向外,碎片的掩盖下就开始出现更大的垃圾。
有些本身体积大,主体已经埋在相互纠缠的垃圾里面,露出来的部分翘起来,不仅踹不动,就连机甲踩上去都还坚挺。有一些看着露出来的体积大,踩上去却不能受力。
这就给机甲的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走沙池的挑战也随之变成了攀登。
在走出去、没有意外就是胜利的要求下,所有人都前进得很认真。
另一边,陆地组也开始有了进展。
裹住基地的垃圾差不多完整覆盖了下面的两层。
他们选定了一个垃圾相对少的位置,开始把垃圾往两边推。
因为没有大块的垃圾,所以进度还算不错。
这些都是好的征兆。
鼓舞了今天小心翼翼的前线,也通过画面鼓舞了基地里围观的成员。
所有人的情绪在任子墨找到容迪预埋下去的那只铁蜥时达到了顶点。
两个小时的探索顺利完成。
回到基地里,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虽然他们只是颤颤巍巍的走出了几步,陆地组的清理也没能完成。
但这些尝试都在基地周围的垃圾海表面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这些痕迹就能给人信心。
原来,在垃圾星上走出去也没有那么难那么危险。
只要能走出去,水源肯定是能找到的。
只要能够移得动这些垃圾,清理也总会有完成的一天。
出去实操了一圈回来的前线此时最为亢奋,都不用任子墨引导,就已经开始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激烈讨论起这一次的经验感受。
狂欢让所有人都短暂的忘记了沉重,直到中控AI将指挥室接到的考核任务传送到任子墨眼前。
他看了一眼,选择把内容直接投放到任务大厅的屏幕上。
限时考核任务:请在30天内完成指定进度的垃圾清理工作
要求进度:0.0000005%【标准为星球垃圾覆盖面积】
当前进度为:0【已完成第一次卫星扫描】
剩余卫星扫描次数:1【请在30天使用次数,并向星野管理局提交任务进度检测结果】
任务奖励:转正为1级(正式)基地,获取100%比例的1级基地补给份额
要求进度的5前面挂着一串零,看得人发懵。
“这是多少万分之五吗?是不是不多?”有人忍不住问。
“一号星球的垃圾面积有5亿平方公里,这是十亿分之五。”监测中心的人刚才也都走出来看情况,此时回答的是本来就仔细了解过星球公开信息的高彭。
“什……什么意思?”
任子墨望着那个数字,缓声说道:“我们的基地长宽都是100米,占地面积就是1万平方米。五亿平方公里的十亿分之五换算过来,就是25个基地的面积大小。”
“一个月时间,要清理出可以并排放25个基地的地面。这个任务……很难啊。”高彭作了个结论。
作者有话要说: 任子墨:两组的兄弟们跟着我,左脚右脚一个慢动作。加油!别放弃!
容迪(坐山上看):这是在干啥?
圆圆:像极了你第一次学溜冰的样子。
容迪:溜冰?谁?我?你什么时候安排我溜冰了?读者怎么不知道?
圆圆:哦,记错了,那是我。
——————————
感谢给我留评论的小天使们!
虽然很多时候圆圆没有马上回复,不过我都有看到。
最重要的是,你们的评论不仅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还可以帮助圆圆争取自然榜单上的曝光机会~
所以,就算只是一个小可爱的爪爪也是非常重要的呢!
以及~就算不爱评论也木有关系,你们在看的点击也是对圆圆的超大鼓励啦!
233333
开文30天啦,就给今天这章评论的前十个小天使发小红包吧!(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有十个,嘤~
虽然礼很轻,但圆圆的意还是很重哒!请表嫌弃~~
再次,感恩比心!
第31章 考核任务
十亿分之五听不明白,25个基地大小就很直观了。
迷茫的人也能瞬间识别出这里面的难度,心态崩了。
“这根本不是很难,而是太难了!不可能完成的吧!一个月!25个基地!”
这只是他们到达一号星球的第三个晚上。
要求他们立刻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已经是强人所难了。
但三天已经是任务给予时间的十分之一了。
“这个任务真的有可能完成吗?”任子墨盯着显示屏上的信息。
容易基地落地两天,只不过刚刚达成了“走出去”的成就。以此为参考的话,哪怕是一个月时间清理出与基地等大的区域都不算是轻松的目标。
如果他们能有容迪那样自由出入的能力或许会更有机会一些。
然而容迪也只是进出自如,不等同于就有快速清理掉垃圾的能力。
再想想同期另外9支选了高难度星球的团队,他们遇到的转正任务大概只会更难吧。
但如果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星野管理局为什么要特意发布呢?
高彭看完任务就转去关注任子墨的反应。
只见副领主只是眉心微蹙,露出了思考的神情。不一会儿,他就像拿定主意了一样,转头,平静中还带着些睿智感的视线正好是看向高彭。
自己心里有鬼的高彭差点吓一跳。
刚才听到任子墨思考前嘀咕的那句话,他就已经觉得惊讶了。
一般人听到这样任务的反应该是和大厅里的其他人一样,关注点在于难或不难。
但任子墨直接就跳跃到质疑任务要求的合理性上了。
都知道星野拓荒的项目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一般人怎么会去质疑星野管理局发布的任务对不对呢?
再者,就算高彭早知道今天很可能会有考核任务来,但基地的其他成员是不知道的。
任子墨接到任务的消息明明可以隐瞒到第二天,但他竟然就选择直接公布了。
这么有挑战的任务,会给人带来多大的心理压力?
本来今天的探索结果是很好的,极大的鼓舞了基地里的士气。现在直接被这任务给冲垮了。
没见大家连任子墨带回来的那只开天辟地第一只星兽都忽略了吗?
而任子墨居然敢这么做。
这不是莽撞,就是自信了。
而且,他还没有去问过容迪的意思就做了决定。
所以,任子墨其实跟容迪存在不和吗?
早上还在心里评价任子墨“没什么立场”的高彭立刻刷新了自己对对方的认知。
“墨大?”他忍不住先开了口,用请示的口吻试探,“我们要怎么做?”
“指挥室收到了星野管理局第一次卫星扫描结果图,我已经发到监测中心了。地图组负责把图和我们自己的地图进行整合,然后把最新结果公布在这里。高彭,你负责带领生产组的成员进行讨论,我负责统筹后勤组的建议,今晚拿出第一版方案。”
原来不是发现他知情的事。
“但我们要做这个任务吗?我们能做到吗?”他迟疑了。
如果不是提前在星野管理局就了解过相关的情况,他现在估计也和其他人一样,只能想到骂娘。
这本来就是星野管理局特别设置的门槛。
1级的预备基地半年内能得到第一次补给,份额只有1级正式基地的30%。听起来似乎是对完不成考核的一种惩罚。
但其实这只是星野管理局特意设置的话术。
那30%的量才是星野管理局准备发给新团队的全部。
第一个月的考核任务失败,半年后拿到30%的补给,再过一个月领取第二次考核任务机会,完成,一年后得到1级正式基地的补给。
这是绝大多数基地的发展路径。
所以,听起来要求很扯淡,但如果延长时间就能成立了。
因为这本来就是预设给新团队花半年时间去完成的目标。
把半年期任务加上一个月的苛刻限制提前发过来似乎有点多此一举。
但这是星野管理局为了鞭策放养出来的新团队不要骄傲不要懈怠。
同时,也是为了筛选出那些真的能达成这个要求的高潜力团队。
理智分析也能知道,容易基地不属于“高潜力团队”的行列。
任子墨居然真的想要去完成吗?
“不是我们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要完成。”任子墨说着,视线在身边的所有人脸上扫过一圈,“我们有600多个人。就算现在的储备能够让所有人坚持到半年后补给来,但只有30%的补给能不能再坚持一年?我觉得你们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那找水源的目标怎么办?”高彭担心道,“如果要做这个考核任务,我们就没办法继续出去寻找水源了吧?”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了。任务要求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接下来要怎么走?我想要听到大家的答案。”
看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也不是全无机会。
拼尽全力的话,借着今天这股难得聚拢起来的锐气,说不定就有挑战的勇气了。
如果能够成功,不仅能大大缓解资源紧张的艰难处境,还有可能带动更强的生产力。
这大概是快速强大起来最好的办法了。
不冒险,就连机会都没有了。
******
容易基地在艰难求发展的时候,容迪在撸宠。
准确的说,他在挨个给夕祖揉肚子,哭笑不得。
大概是在联邦的那段时间吃饭限量太久了,小夕祖们久违地吃上了敞开供应的自助餐,直接吃撑了。
容迪早上带着小九找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分散在不同小坑里,瘫得很肆无忌惮的一堆团子。
小九作为第一只吃撑的夕祖,很不要脸的声讨了自己的二十多个姐妹,然后转头又叼起了一块金属板。
如果顺其自然,除非吃撑,否则夕祖很少停止进食。
毕竟生而为吃货嘛,还是口味全宇宙最宽广的那一种。
揉完的团子放一边,容迪四顾打量。
夕祖团暴食一晚的结果还是有好处的。
他选中的临时基地现在可以有地方放了。
距离容易基地4.5公里远的这里可能成了这片垃圾丘陵四百年来第一块晒到了恒星光的土地。
因为容迪给他们圈了一个活动范围,夕祖的开怀畅吃就在这范围内开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坑。
他们吃东西也挑,但不是挑什么不吃,而是挑怎么吃能覆盖更全面的“营养”。
含铁的吃够了就得换铜的铝的,金属的吃够了再来点含硫的、氯的。
但垃圾分布散乱无序,于是他们总是吃一吃就换个地方。
22/338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