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聿泽对着陪伴他时间最长的丞相,也是大舅哥,点了点头:“很好。”
戚相身旁一位人高马大的男子也站了出来。
“如今使领馆内,人满为患,很多使臣都对这次万国之宴上的座次排序非常有意见,各国使臣因此频繁发生摩擦,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有意见?还和去年一样不行吗?”皇帝皱了下眉。
男子拱手道:“因为有很多国家自认为,他们今年的国力比去年强了很多,不愿意按照去年座次的排序。”
那可是万国之宴啊!
最是能彰显自己国家威名的一次宴会,谁都不想坐在其他人的下面。
在场的诸位大臣也都能理解那些使臣的想法。
青聿泽蹙眉冥思:“…………”
这些使臣怎么这么不识趣啊!
净给他找麻烦!
不过。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下方的第一排总共就站了三个人,如今两个都站出来了,最后一位颜老尚书也跟着往前迈了一步,笑容慈善。
“傅尚书请勿担忧,不过是一些小摩擦罢了,刑部多得是处理办法,如果再出现此类问题,您找老夫就便是,再不行,找太子殿下也行,还是别总是麻烦陛下了。”
闻言,吏部尚书傅狻的眼中划过一抹晦色。
这个老家伙……
吏部尚书一般都是副相,甚至在没有丞相的时候,会直接默认代理丞相一职。
而且,傅狻对于自己没能当上丞相,其实是耿耿于怀的。
所以,大部分朝臣都会很有眼力劲地称呼他为“傅相”,而不是傅尚书。
听到颜老尚书一如既往地喊他傅尚书,傅狻就一阵反胃。
“…………”傅狻眼神冰冷。
颜老尚书摸着胡子,老神在在地回视他。
他会怕一个吏部尚书?
笑话!
先不说他的年龄几乎就是对方的两倍大,再说他的资历,三朝元老,家世显赫,也就皇室和戚家勉强能比一比,女儿更是内定的太子妃,下任皇后。
总结下来一句话。
只要不造反,大盛横着走。
这时,戚相也诧异地转头,一副不知情的样子道:“什么?使领馆里竟然出现了这种问题?之前太子巡视各国使领馆的时候,为何不曾听闻此事?傅尚书,您应该早点告知本相的!陛下日理万机,格外辛勤劳累,这点小事就不要去打扰陛下了!”
傅尚书气得牙齿咯吱咯吱响:…………
妈的!
这两个老匹夫!
就会在旁边说风凉话!
这两人的话说得好像是他能力不行、遇到问题只会丢给皇帝一样?
明明每次万国之宴的排座次问题都是个烫手山芋!
没人想接!
要不然,你们俩老狐狸当初为什么要各自施计,非要把这差事丢到他这儿?
还不就是因为不想沾手吗?!
这时候你们倒是挺能在陛下面前装的啊?
傅狻快被这两人的茶言茶语气死了。
那行啊!
他把问题丢还给你们!
你们自己去解决吧!
怒气冲冲的傅狻抬头,刚好瞄到上首表情淡漠的太子,他瞬间有了主意,对皇帝说道:“陛下,此时非同小可,事关大盛与万国的关系,臣一人主办恐思虑不周。听闻戚相和颜尚书两位前辈对太子推崇有加,适才翟郎中也被折服。”
“臣觉得,太子殿下十分适合接手此事!”
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的陈墨:………………
第17章 完美方案
刚从大殿里出来,戚安言就着急急忙忙地找上陈墨。
“殿下怎么就这么答应了?!那个姓傅的绝对是不怀好意!”
被拦住去路的陈墨淡然地微笑着。
没关系。
他是无所谓大臣们之间的争锋。
有问题的话,解决问题就是了。
“……”刚想说什么的陈墨停顿了一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戚安言。
戚安言莫名其妙地回头:“怎么了?我身后有什……啊!”
看到身后忽然有人靠近,戚安言吓了一跳。
“戚、郎、中。”
人高马大的傅狻笼罩着戚安言,脸色漆黑,咬牙切齿。
“听起来,戚郎中对本官的误会不小啊?”
戚家的两个混蛋!
大的压他一头也就算了,这小的竟然也敢在背后说他坏话!
他心中不爽,顿时用气势压了过去。
“……”戚安言眼神顿时凝重了起来。
虽然早熟,但戚安言到底只是个年轻人,在为官几十年的傅狻的刻意压迫下,不由地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心跳加速,呼吸变慢,手指轻颤。
可恶!
被看不顺眼的人压制,内心感到一阵羞耻的戚安言攥紧了拳头,却仍然止不住内心的颤抖。
这时。
一道沉稳的身影悠然踏出一步,挡在了戚安言身前。
“傅尚书。”
陈墨轻笑着,正面承受着傅狻那股阴郁厚重的气势。
傅狻抬头,终于近距离观察到了太子。
一头柔软的墨发用金冠束起,终于完整露出了之前被刘海遮住的完美容颜,眉宇间山海浩渺,气质淡泊清雅,一双明眸比琉璃还漂亮。
看着眼前光彩照人的太子,即使是心怀偏见的傅狻也不得不承认,从样貌这一项来看的话,齐王完败。
而且奇怪的是,明明对方周身的攻击性不强,甚至还有点绵软,却完全不会让人心中少哪怕一分敬意。
对比高傲自矜的齐王,傅狻估摸着,皇帝手底下那些性格各异的天才臣子们,可能反而会更喜欢这种类型的主子。
“太子殿下。”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后,戚相等人也走了过来。
傅狻看到戚相就皱眉。
戚相扫一眼就知道这几人之前发生了什么,淡淡地瞥了傅狻一眼:“傅尚书这是终于沦落到靠欺负小孩子才能树立自信的地步了吗?”
一副给戚安言撑腰的模样。
傅狻甩袖,冷哼一声:“别装了!我恶心得都快吐了!你这个没有心的混蛋装什么慈父?你不仅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兄长!”
“这一次,你不可能赢的!”
傅狻嘴角露出十足的恶意,看戏一般的眼神扫向他们,着重停在了陈墨的脸上。
“太子,好好享受最后的好日子吧!”
说完,利落地转身走人。
他是一秒钟也不想看到戚相那张脸了!
一头雾水的戚相:“…………”
他哪儿不合格了?
“他虽然也姓傅,但和傅贵妃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啊?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算了,管他呢。
反正这事也不重要。
着急刚刚太子接下了万国之宴任务的戚相转身,用长辈独有的慈爱目光注视着陈墨:“傅狻虽然狂妄,但能力不低,他都觉得难办,说明今年这些国家闹得确实挺激烈的。”
“不过,太子殿下总是待在无忧宫应该也闷坏了吧?去使领馆转转,散散心也不错。”
“若是实在想不出法子,臣手里有一把钥匙和一道令牌,软的硬的随时奉陪。”
知道父亲在说什么的戚安言倒吸一口冷气。
一把钥匙指的是国库,一道令牌指的是军队。
父亲的意思就是,听话的就给钱,不听话的就见血,软硬兼施,屡试不爽。
陈墨自然也听出来了,轻笑着点头,收下舅舅这恨不得把他护在怀里的关心:“戚相宽心,不过就是让所有人认可一个宴会的座次罢了,这个我还是有办法的。”
“哦?不知殿下有何高见?臣等洗耳恭听!”刚刚还在心疼自己俸禄的翟翊天立刻倾身凑过来,两眼放光地注视着陈墨。
幸好他刚刚没走!
这种亲耳聆听大贤教导的机会可不多见!
“有何办法?”
除了贿赂和威胁,难道还有其他更适合的处理方式?
颜老尚书等人也表示好奇。
于是,几位日理万机的大盛中心人物一点也不着急回去,在宫中缓步而行。
走在最前面,陈墨慢条斯理地陈述着他的观点:“大盛周围小国林立,数不胜数,难得参加一次万国之宴,自然是想趁此机会打响本国名号。”
“想来,他们大部分人应该是这么想的吧——即使是传出打架斗殴的名声,也比默默无闻要好得多。”
没错,是这样的!
在刑部处理了好多起类似案件的戚安言和翟翊天立刻非常赞同地点了点头。
有好几次,明明最开始的导/火/索不是什么大事,结果双方硬是从两个人打架,变成两队人互殴,最后发展成两拨人的集体群架。
引得使领馆周围好多人围观。
被抓后还一脸得意洋洋。
戚安言一开始还以为这些人是脑子被打傻了呢。
没想到。
小丑竟然是他自己?!
这些使臣可一点都不傻,打架过后,那些使臣带来的商队的商品销售一空,赚的钱足足抵得上他们国家好几年的总量。
听着戚安言的吐槽,陈墨掩嘴而笑。
这方法有些耳熟啊!
现代也有几句名言,比如“黑红也是红”,“不怕被骂,只怕连骂的人都没有”之类的。
大盛身为如今的世界中心,不仅人口众多,百姓还都富得流油,没有哪个国家不想和大盛发展贸易的。
而万国之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坐得越前面,离大盛皇帝就越近,就越有机会留下印象,坐得远了,可能连名字都不会被记住。
人,一旦有了欲望,就有了弱点。
他们的欲望都这么明显了,解决方案不是显而易见吗?
陈墨眸色浅淡,极其从容地揽着袖子提起衣摆,一步步跨上宫廷长廊的台阶。
“他们想从大盛子民的身上获得财富,那自然就该好好展现一下他们对大盛子民的友善程度,不是吗?”
“至于什么叫友善,我想几位大人应该比我清楚吧?”
什么叫友善?
那当然是给钱、给人、外加老实听话啊!
戚相几个听懂了的官场老油条,眸光逐渐凝实。
殿下的意思难道是……
“像傅尚书那样,用军队实力、财富积累、人口数量来衡量那些国家的国力,然后排座次,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样不仅永远排不完,还容易引起各国对大盛的不满情绪。”
“这明明应该是他们使臣之间的问题,为什么要由大盛来犯愁?”
“万国之宴说是为了促进万国之间的情谊,其实就是当初大盛为了观察这些外邦对大盛的态度、防止他们合纵连横而设立的,那按照对大盛的友善程度分座次,有什么不对吗?”
陈墨回头看向众人,笑容温和如初。
戚相等人疯狂摇头。
不!
没有什么不对的!
殿下您说地太对了!
您不用那么谦虚,傅狻在您面前就是个傻子!
第18章 偶遇颜氏
北斗国使馆门前,一道身影甩袖而去,身后跟着一队人马。
看着对方一脸不满意地转身离去,几个北斗国的使臣凑在一起,担忧地交流着。
“大人,您就这么干脆地拒绝了齐王?难道就不怕他们报复?”
“是啊,听说齐王锱铢必较,报复心极强啊!”
“他母妃傅贵妃也很得宠,很多人都说,她可能是下一任皇后!”
那位看起来主事的大人也很无奈。
“怎么不怕?但是,我更怕太子殿下误会啊。”
几个属下犹豫:“可是、齐王那边看起来胜率也不小的样子……”
说起这个,主事的大人倒是不焦虑了,他惋惜着摇摇头:“你们啊,还是太年轻!齐王只是看起来占据上风而已,我给对比一下你们大概就能明白了。”
“首先,太子是嫡长子,齐王是庶子,光是这一点,齐王就不知道要费多少心机才能弥补了。但我估计,大部分老臣都是不会买账的。”
“其次,太子的母家是沧州霸主戚家,从龙之功加身后,更是一跃成为天下第一世家,千年世家的颜家都得暂居他们之后,身为家主的戚相又是太子的亲舅舅。这让母妃是孤女的齐王怎么比?”
有人疑惑:“但我听人说,贵妃娘娘好像也是戚相的妹妹?”
主事的大人摆手:“下次听消息不要只听一半。这是因为当初贵妃和皇后在沧州的时候就是好姐妹,皇后临终前交代戚相好好照顾,所以才认的义妹,但其实两人关系并不亲密。”
“再说了,陛下对皇后的情谊天下人都知道,要不是皇后去世的早,根本没贵妃什么事。”
但,现在的情况偏偏就是。
皇后已经去世了,贵妃还在。
所以,是活人的影响力大,还是死人的影响力大?
北斗国的几人默默对视了一眼。
“你们肯定在想,这是太子和齐王争斗的关键所在吧?”主事的使臣看着已经空无一人的门口。
“在真正没见过太子殿下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12/162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