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您别说,四哥,那戏台子其实搭建的挺好,这几年,我府里头也养了两个戏班子,每日吹吹打打,唱上那么一两出,也挺有意思的,福晋也爱看。”十爷揉了揉鼻子:“那什么,四哥要是想听戏的话,就来弟弟家,弟弟家的戏台子可真的不错。”
  “我不爱听戏,你嫂子爱听,改天让她带着孩子们去吧。”雍亲王还是那么不通人情的样子,但是能让媳妇儿孩子去听戏,已经很不错了。
  十爷也不强求什么,还完了银子,还约了十四明天去吃烤全羊,就回去了。
  九爷还完了钱,就没什么流动资金了,但是十四爷却在吃晚饭的时候,让人给他运来了十万两的现银:“这些你先拿去做流动资金,其他的有什么少的再跟我说,我现在就是帮大家渡过难关的。”
  “你哪儿来那么多真金白银啊?”九爷羡慕的不得了,他要是有了这么多金银财宝,还做什么买卖啊?
  “我提前好几年就准备上了。”十四爷道:“就为了这一天呢。”
  他不提前准备好,怎么能让他亲哥的差事办妥当?
  九爷喝了点酒,伸出大拇指:“哥哥我就佩服你,你看你仁义的,我那亲哥哥都没搭理我,还是你去找他,跟他去还的钱,还有七哥,说实话,七哥早些年是有些艰难,才借了钱度日,后来你又是分成又是分红的给他,他才把日子过的这么好,十四,哥哥就是佩服你这一点,你这人啊,仁义在心里,不是在嘴上。”
  他这么说,十四爷心里就高兴了。
  因为嘴上说仁义的就是八爷,八爷现在自顾不暇,九爷当初为了八爷,几乎给了他一半的身价,结果这个时候了,八爷连问都不问九爷一声,十爷那里更是连一句话都没有。
  大概是因为,十爷很早就对八爷淡了。
  所以八爷也对十爷失望透顶,根本就没想过十爷怎么怎么样,当年十爷也是支持过八爷的,也没少给八爷银子。
  八爷的母家并不显赫,能帮他的有限,良妃自己在宫中的日子也不怎么样,接济不了八爷多少。
  八爷能起家,多亏了九爷和十爷的无私帮助,最初的时候,他们才能成事。
  可惜后来,兄弟不合,如今更是形同陌路。
  “九哥,你也别这么说,弟弟我别的本事没有,赚钱的本事还是不错的,现在我们兄弟要拧成一股绳,不能给皇阿玛拆台,不能不给四哥面子。”十四爷道:“我们兄弟以后好好地过日子,哪怕皇阿玛万寿了,那我们也没办什么错事。”
  “弟弟,我就佩服你这一点。”九爷喝了一大杯:“来,哥哥敬你!”
  十四爷暗地里松了口气,这样一来,就算是亲哥登基了,也不会对九哥和十哥,怎么样了。
  起码,不会跟历史上那样,双方都恨不得对方去死。
  其实历史上,九爷和十爷的下场真的很惨,八爷更惨。
  在九爷家吃了晚饭,十四爷就回去了,年羹尧在家等着他呢,说是有事相商,其实俩人干了啥,只有几个人知道。
  第二天十四在家休息了一天,这些天他跑的太勤快了。
  也想给自己放个假。
  结果十二皇子自己上门来了。
  十一皇子没站住,十皇子敦郡王之后,就是十二皇子,十二贝勒爷。
  “欠了户部多少钱?”十四见到十二贝勒,就知道他的来意了:“还差多少?”
  “还差八万两银子。”十二贝勒挠头:“哥哥也是没办法了。”
  “怎么欠了这么多?”十四爷很是吃惊。
  十二贝勒不太大声的道:“哥哥照顾了一下家里,我额娘那里你知道的,没什么用,照顾额娘,以及哥哥的外家。”
  定嫔万琉哈氏,出身并不高。
  万琉哈氏在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为宫女。
  据说她是与德妃乌雅氏同日进宫为宫女的。
  万琉哈氏在十二贝勒出生之前,一直都是庶妃,后来十二贝勒大了,这才将待遇,从庶妃提到了嫔,后来封了定嫔,十二贝勒也成了贝勒,母子二人在宫里头,说实话,不上不下。
  要是再没有银子支撑着,日子可真的不好过了。
  所以十二贝勒的开销比较大。
  “我给你的分成和分红不够花?”十四爷皱眉。
  “现在够花了,以前不够……。”十二贝勒没什么底气。
  “行了,走,咱们去还钱,把你家里能拿出来的银子都拿出来,还了钱你就轻松了,我再给你五千两银子做家用,等下次分成。”十四爷安排了一下:“过了三月份就分成了,嫂子的分红也不少。”
  “嗯,哥哥听你的。”十二贝勒很听话,他比任何人都没底气,母亲只是一个嫔不说,母家还式微,靠他提拔。
  索性他的性格好,又有苏麻喇姑姑照顾一二,这才没有泯然众人矣。
  十四爷陪着十二爷去了户部,还了银子拿回了欠条,十三打趣道:“我这里是还完了,你那里没欠条,你还想去拉拔一下十五十六跟十七?”
  “十五跟十六欠了多少?”十四爷还真不知道,这俩弟弟欠了多少。
  “一个十万两,一个八万两。”十三道:“他们应该有能力还回来。”
  “就怕还了之后没钱了。”十四爷道:“我去看看,要是还了钱之后没什么银子,我就一家暂时借点,从他们的分成里扣除。”
  至于十八皇子?
  他才十五岁,离成亲还差二年呢,根本没地方花银子。
  加上他很早就跟十四混在一起了,家底不要攒的太厚。
  十九皇子更小,二十皇子才去尚书房读书,二十一皇子刚会跑会跳。
  “行,你去吧。”十三贝勒清点了一下银子,直接入库去了。
  十四第二天,果然又跑去了宫里头,见了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这俩人现在有点焦头烂额。
  “银子我们是借了一点,但是没有想到那么多。”俩人都有些蔫头耷拉脑。
  “是让人钻了空子?”十四爷也只能这么想。
  “也没……就是我们母家的人……开销比较大。”两个皇子阿哥虽然都是贝子了,可是这提起母家还是没底气。
  可不是么,王嫔的娘家,如今还不如以往呢。
  王嫔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家里的哥哥最高的也只是个举人,两个弟弟都是秀才。
  连官身都不是了,要不是王嫔生了三个皇子阿哥,老王家早就被人踩到了泥里头去啦。
  三位皇子阿哥也没那个能耐,给亲舅舅找个差事儿,只能在银钱上给点支持。
  王家的人贪得无厌,今天要五百两,明天要一千两的,十五贝子跟十六贝子都出宫建府了。
  王家人总来,他们俩就……。
  “怎么不跟我说?”十四爷皱眉。
  “这个怎么开口啊?”十五贝子低头:“到底是额娘的亲人。”
  “行了,此事我来办,你们俩以后别管了。”十四爷道:“走,带着家里的银子,还有你们俩的印信,跟我去户部。”
  俩人乖乖的听话去拿了银子和印信,跟着十四去了户部,他们俩能有多少银子啊?
  十四出了一大半,俩人拿回了欠条,十四这才发现,王家从俩人这里拿了不少银子。
  回头他就跟年羹尧说了此事。
  “你想怎么办?”年羹尧抚摸着他的头,给他按了按太阳穴。
  “我想一劳永逸。”十四爷瘪嘴:“十五跟十六都是好孩子,十八更是好孩子,不应该被王家人缠上。”
  “这个好办。”年羹尧道:“以后保证他们不会出现在京城。”
  十四爷放心的将此事交给了年羹尧。
  年羹尧也有办法,他把王家所有的男丁,特招进了西北军!
  全家都搬去了西北青海那边,不管日子好不好,反正是全家搬走了,强制性搬走的,到了西北之后怎么安排,年羹尧都交代下去了。
  反正落户在康定那儿,别说回京城了,就是给京里头写一封信都难。
  搬家的时候,年羹尧告诉十四爷:“王家不是没钱,他们就是把钱花在了一些歪地方,想着踅摸个官儿当当,结果一直没人搭理他们。”
  “那就让他们在西北待着吧!”十四瘪瘪嘴:“今天我们去吃春卷,我让人做了素馅的春卷。”
  清明节到了,十四爷就让家里人做了春卷,不是豆沙馅儿的那种,是用了胡萝卜丝、白菜丝和萝卜丝裹了薄的饼子,油炸过后,捞出来吃,有点像是炸响铃。
  十四爷忙,年羹尧也忙,因为军中也有不少人是在户部借了银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现在还的人少。
  年羹尧自己的那一伙人里头,倒是没几个,可是没几个也是有人没还的。
  “为什么不还欠银?”年羹尧板着脸,问着跪在帐篷里不敢起身的一位老部下。
  “家里没那么多银子。”老部下老老实实的跪着,低头道:“军饷也不多。”
  “你要是用军饷过日子的人,老子就是吸风饮露的神仙!”年羹尧可不管那个:“你家里头四个小妾,两个是商贾人家的女孩儿,两个是你在花楼里买来的花魁,你为了女人都能一掷千金,让你还欠户部的三万两银子你跟我推三阻四?”
  “这不是,当时花的时候挺爽,现在家里头就两万两银子,还有五千两是给老人准备的,万一有个什么,家里不至于没银子打点。”老部下也是个没成算的人,战利品啊,战功赏赐都不少,可没攒住钱。
  “家里两万两银子拿出来,我借给你一万两,把户部欠银给我补上,以后我在你的战利品里扣除,或者是战功赏赐。”年羹尧毫不留情的道:“你家里头你看着办,没事儿纳妾干什么?你夫人不漂亮还是你没儿子啊?花销那么大,几个女人就把你给迷晕了头。”
  他把这个老部下一顿臭骂。
  因为他知道,这老部下的正室嫡妻是个很不错的女人,但是这个老部下有点好色,嫡妻生了嫡长子和嫡次子之后,他就开始在外寻花问柳,有点钱之后就纳妾了。
  那几个小妖精几句好话,哄一哄他,他就给妾室钱花。
  正室嫡妻不吭声,不代表不知道这个家家底有多厚。
  他花钱的时候是潇洒了,可是正室嫡妻那里却不开心了,人家守着自己的嫁妆过日子,家里那几个小妾都搜刮他,妻子跟他离心了,孩子也看不起这个宠妾的老爹。
  老百姓惶惶然的回家拿了银子,被年羹尧压着去还了钱,回头年羹尧就扣了他快二十年的薪俸。
  其他人一看,立刻主动去户部还钱,家里没钱就借,其实真正借钱的没几家。
 
 
第272章 欠债还钱
  年羹尧都对自己的老部下不网开一面了,其他人还有什么胆量硬抗?
  何况年羹尧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例如他有一个部下借钱是给老母亲看病,他那老母亲是个寡妇,单独把他们兄弟三个抚养长大,他当了官兵,另外两个弟弟一个考了举人,另一个就在家守着家里那点田地,顺便伺候老母亲。
  可是母亲病了,每天都要喝一顿药,里头的参片贵着呢。
  为此,他借了户部几千两银子,后来拖了三年,老太太还是去了,他这欠了户部的银子,就自己攒钱慢慢还,可他的战利品分润和军功的赏赐,都还差三千两呢。
  这家伙急得不得了,都火上房了,马上就要去钱庄借那种贷利息的钱了,就被年羹尧叫去了。
  年羹尧甩给他五千两一张的银票:“兑出来银子,还了户部的钱,剩下的你留一千两家用,给你两个弟弟家各五百两,我从以后你的军功和战利品里扣除,去吧!”
  “谢将军!”部下太感激了。
  虽然欠的钱少,只有几千两,但是人态度好啊!
  去还钱都是得到了雍亲王的亲切接见,雍亲王还在户部的小吏里头,挖掘出来一个人才,这人叫田文镜。
  隶籍汉军正蓝旗,监生出身。
  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
  可谓是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所以雍亲王将人带在身边,发现这个人很有能力,户部已经快速的清理过了欠债。
  雍亲王坐着八抬大轿去了畅春园,给康熙汇报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啊!
  康熙都不知道,外头的官员们,欠了户部接近一亿两白银。
  这已经是大清三五年的赋税总额了。
  “怎么这么多?”康熙的确是惊讶坏了。
  “这已经是很多人主动还了欠债之后的结果。”雍亲王道:“兄弟们都很支持儿臣。”
  “你不要给谁谁谁面子,欠了国库这么多钱,这些人想要干什么?”康熙是被吓着了:“这上头都是欠钱的人?”
  “是。”雍亲王低头。
  康熙打开一看,头一个就是欠债大户,直郡王,废太子,江宁曹家,苏州李家和孙家。
  然后是皇亲国戚们,其中常宁这位亲王,就欠了五十多万两银子。
  别人都有原因,可是常宁就让康熙皱眉了:“他怎么欠了这么多银子?”
  “这不知道。”雍亲王能怎么说?
  能说常宁生活奢侈,多少钱都不够花。
  “知道你也不会说,他是你王叔,朕知道。”康熙太明白了。
  常宁虽然现在病了,可是以前常宁的生活可是很奢侈的,这一点,康熙明白。
  虽然现在常宁老实了,可他对常宁,一点都不如对福全那么好。
  “皇阿玛,还有大哥跟二哥。”雍亲王低头道:“可……儿臣……。”
  这两个是十四说的“钉子户”,摸不得,碰不得,更逼不得。
  可是四爷的目标是追缴回所有的欠款,谁也不想放过,哪怕是欠了十两银子的也是如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