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女人他有的是,但是儿子就那么几个。
  小十四又这么可爱。
  王氏根本比不了。
  “阿玛,小十五是个好的,他额娘,我也不怎么接触,以后大不了,绕道走呗!”小十四倒是一如既往的豁达:“再说,我额娘肯定也饶不了她。”
  康熙都被他的这种豁达给逗乐了:“是啊!”
  德妃可不是一般的女子,王氏以前在宫里头是个新人,鲜嫩的花儿一般,后来在德妃面前,老实的不得了。
  而德妃呢?拿了孩子,王氏就老实了。
  现在孩子去了阿哥所,王氏的手没办法伸的那么长。
  德妃却可以,还不是变相的能挟制住王氏么。
  王氏还有旁人踩她,那女人终于知道轻重了。
  那些后院女人们的手段用在宫里头,可不够看的。
  一行人到了内城,这里一座座皇亲国戚的府邸,威严肃穆,这里都是满人的王公大臣们居住,过了这一片儿的高级住宅区,就是一个市场。
  说是市场,其实没有多脏乱差,这里毕竟是内城,住的都是旗人,能在这里开店的都有背景。
  街边摊位一个都没有,街道上都很干净,店铺更多,还有小吃店都有七八个桌子,干干净净,店小二也都规矩的很,不会一张嘴就市井俚语。
  这里有酒楼食肆,有布店绣庄,甚至还有宠物店!
  不要以为古代没有宠物店啊,小十四一行三个半大的少年,看不够的看。
  甚至还去绣庄买了点绣品,小十四挑了一套十二生肖的枕头,以及特地要了好几个同一生肖枕头。
  还有一款百灵鸟的安神枕头,其实就是里头放的是谷子,不是荞麦壳,荞麦壳儿一动就有响声,而谷子填的实在,不响。
  这是瘪谷子,也有人家用来喂小鸡崽子。
  倒不是糟蹋东西,何况若是鼓起来的谷子,里头的谷粒儿时间长了该碎了。
  里头还有些干花瓣儿,倒是个不错的巧思。
  买了这些东西之后,还有几个样式别致的荷包,香囊,扇坠,大采购一番。
  一行人去了一家名为“贵宾楼”的酒楼吃饭,这家酒楼楼高三层,飞檐翘角,大堂敞亮,二楼安静,三楼更都是雅间。
  他们一行人直接去的三楼,在一个雅间那里落座,这个雅间很大,有两张桌子,完全够他们所有人都能坐得下。
  不过中间用屏风隔开,里头的桌子小,外面的桌子大,明显是有分别的。
  后来小十四看出来了,外面就是给随从们坐的地方,隔着屏风,里头是给主子吃饭的地方。
  店小二都是精神抖擞的,不过菜单没有,李德全去了门口,小声吩咐了几句,店小二就下去了。
  他们在这里,只让人上了白开水。
  自己带的茶壶跟茶杯,还有茶叶。
  大概是这里是酒楼的关系,他们来的也早了点儿,这些人上菜上的很快。
  “流水的八大碗,铁打的烧肉”,在传统民间,“八大碗”遍布大江南北,而老北京“八大碗”独具特色。
  同时,因为古代的生产能力低下,并不能天天吃肉。
  老北京八大碗即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虽然做的不如宫里头精致,但是菜色不错,口味也是上佳。
  另外赠送一盘大白馒头,两盘凉菜,一个是山东大拌菜,一个是醋椒豆芽菜。
  也算是清口的菜了,因为这八大碗可都够油水的菜,吃着难免腻歪。
  “阿玛,吃排骨。”小十四挑了一块好排骨给他皇阿玛夹到了碗里头。
  “好,你也吃。”康熙很享受儿子的孝心。
  只是小十二跟小十三到底是差了一层,并不敢给康熙夹菜,但是小十二给康熙拿了一个馒头,小十三给康熙将山东大拌菜放到了跟前儿,让他能一伸筷子就吃到。
  食不言寝不语,这会儿都装的跟君子一样,默默的吃完了饭,外头其实随从们也有一份八大碗,就是人家这边是双份,毕竟人多啊。
  康熙吃过了饭没有直接就走人,而是坐着需要消化一下,何况小十三跟小十四还没吃完呢。
  小十四很爱那道大碗松肉和排骨。
  小十三倒是更喜欢那道大碗米粉肉。
  其实吃的也差不多了,外面却突然传来了吵闹的声音。
  声音还挺大。
  一个男人高声的道:“管你们是谁的人,老子是赫舍里氏,知道吗?老子的侄女儿是元后娘娘,老子的外侄孙儿乃是太子!太子见了老子也得叫一声叔舅老爷!你敢不让我进去?找死呢!”
  “爷您息怒,这里头已经有客人在用膳了,等他们用好了,小的马上给您收拾出来,这顿饭,小的请您用!”掌柜的声音响起:“看在大家都算是亲戚的面子上。”
  “谁跟你是亲戚!”那男人不依不饶,非得这个时候进来用膳不可。
  “那就请看在这贵宾楼背后主子的面子上!”掌柜的连声求饶:“本酒楼背后的东家是……。”
  他自动消音了。
  但是那人却没有搭理他:“四贝勒怎了?四贝勒也只是皇帝的儿子而已,还不是皇帝本人。”
  动静很大,外头吃饭的人也不少,三楼虽然雅间少,但是能在雅间用膳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你要是单独有钱,最多也是二楼雅座。
  倒是小十四,震惊得很:“这是我哥的产业?”
  “是啊,这是你四哥的产业,正确的说,这是孝懿皇后的嫁妆。”康熙乐了,但是笑意不达眼底:“以前是佟佳氏在管,现在你四哥接手之后,佟佳氏就撤了,结果……。”
  难道一个皇子阿哥的名头,大不过佟佳氏,压制不住赫舍里氏吗?
  这可是犯了大忌!
  小十四瞬间就明白了他皇阿玛的想法,其他人都低头不敢说话。
  外面越来越闹腾,康熙见他俩吃好了,就干脆站起来:“走,我们出去看看,赫舍里氏到底是哪位爷,在这贵宾楼里闹腾不休。”
  “阿玛,别生气,气坏身体无人替啊!”小十四上前握住了他的手,有点担忧的看着康熙,这么大年纪了,老是生气对身体不好:“我们去看看,谁在那里瞎叫唤。”
  “好,阿玛不生气。”康熙牵着他的手,带着人出了雅间。
  他们的雅间是这里最大最好的天字号雅间,不止里面分为隔间,站的位置也好,古代的饭店设计的不像是现代,很多饭店桌子恨不得摆满了,这种古代高级饭店,布局雅致,干净卫生。
  木质楼梯上,两伙人正在对峙一般。
  一伙人只有三五个,一个掌柜的,俩大伙计,俩小伙计。
  另一伙就不同了,领头的是个趾高气昂穿着裘皮的中年男人。
  这男人腰上围着玉带,手里把玩着一对铁核桃,歪着脖子,脖子后头还插着一把折扇,看起来痞气十足,身后还有人拎着俩鸟笼子。
 
 
第072章 贵宾楼上有贵宾
  见到康熙他们出来,还一脸的得意洋洋:“怎么着?给爷倒地方了?晚了!”
  他这是明显的找茬儿啊!
  康熙挥了挥手,身边的人蹿出去好几个,直接把对方,包括那位爷在内,全都给打倒在地,那位爷还不敢相信,随后就嚷嚷上了:“反了!反了!敢打大爷我?知道我是谁么?我可是太子爷的叔舅姥爷!”
  “赫舍里氏是元后娘家,太子母族,但是赫舍里氏跟太子有血缘关系的只有那么几个,元皇后的祖父乃是顾命大臣之一的索尼,索尼长子噶布喇,生前乃是领侍卫内大臣、佐领、太子少保。十三年五月,仁孝皇后崩逝后,万岁爷推恩所生,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罔替。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噶布喇病逝,万岁爷与太皇太后商议,予谥”恪僖”,他乃是皇太子胤礽的郭罗玛法。索尼的次子噶喇珠早逝,三子索额图乃是庶出!而索尼的父亲硕色没有兄弟存活下来,他都是族叔希福养大的,族弟帅颜保那一支,好像也没有你这一号人物。”康熙对于元后娘家是很了解的,虽然多数子孙都颓废了,每日只知道声色犬马。
  但是他们终究是皇太子的外家。
  甚至在修订《清史稿》的时候,对索尼多有赞叹:索尼忠于事主,始终一节,锡以美谥,诚无愧焉。
  就因为如此,元后的谥号,才会是“孝诚皇后”。
  说白了,赫舍里氏族人不少,但是出息的可不多。
  孝诚皇后自己也是叔叔顶门立户,后来太子爷没有了亲外祖父,只有叔老爷索额图可以依靠。
  这也是康熙同意了的,太子的外家扶不起来可不行。
  但是索额图这些年养的心大了,连带着赫舍里氏的族人都敢在皇子阿哥的酒楼里耀武扬威了。
  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那个人没想到康熙对赫舍里一族如此了解,一般外人是分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关系的,因为很多满人连自己都梳理不清楚,何况是外人。
  他立刻换了一副嘴脸,用满语跟康熙沟通:“不知道这位爷怎么称唿?”
  康熙根本没理他,倒是小十三,走过去十分生气的踢了踢这人的肩膀头子:“叫你猖狂!”
  可怜这孩子没学过什么骂人的话,不然估计就骂出来了。
  他说的也是满语,京城里讨生活的人都知道,能说得这么熘满语的肯定是满人,加上这个家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都知道是个惯于找茬惹事的主儿。
  事情闹了起来,周围看热闹的人却不害怕,能在这里吃饭的非富即贵,且多数敢留下来的都是满人。
  说起来大家都是一个祖宗,怕啥?
  偏偏这个时候,九门提督的人来了。
  一群人如狼似虎的跑进来:“谁敢在此闹事儿?不要命了?这可是内城!”
  九门提督,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其实就是相当于是内城的警察局长兼驻守部队的最高长官,是个大权在握的官职。
  非重要亲信而不可担任。
  外城归五城兵马司管,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部门。
  五城兵马司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合称。
  这两个地方是管理京城的重要衙门,其他的都是辅助,当然,中枢的六部另当别论。
  他们顶头上司位高权重,这帮人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双方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这伙人也不憷什么满人不满人的,大不了一起扭送宗人府就是了。
  满人犯罪是不归地方管理的,他们都是归宗人府。
  “来人啊,救命啊!”那位提前找茬儿的赫舍里氏的爷们儿,很没出息的喊救命:“快点来救我!把这伙人丢去宗人府!爷要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是来人给他撑腰了,他就抖起来了。
  不管自己还被人踩在脚下,动弹不得。
  “四爷?四爷您这是怎么了?”那九门提督的人认识这位赫舍里氏的爷们儿。
  常在街面上混的谁不认识这位呢?
  虽然没有官职在身,却有个好祖宗,好姓氏,又是元后又是太子爷的,九门提督都头疼的滚刀肉。
  “给我抓住他们,快!”这位四爷十分不舒服,身上疼得厉害。
  加上这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特别恨眼前这些人,看着像是大户人家,但是谁能大户过他们赫舍里氏?
  他们可是元后娘家,太子母族!
  几个衙役一看,手就按在了刀柄上,其中一个领头的冷声冷气的道:“你们还是识相点,自己跟我们去宗人府吧!这位可是赫舍里氏的四爷,后台大着呢。”
  先礼后兵,以前他们就这么干的,反正出了事情,赫舍里一族都会给他们说好话。
  “谁敢!”李德全是跟着出来的,一看这些人要冲撞圣驾,顿时气的大惊失色。
  他刚才被一群人高马大的侍卫们挡在身后,又是跟在康熙身边,没人注意到他,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这是习惯使然!
  京里头混街面上的人,谁不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三教九流算什么?他们要是招子(眼睛)不放亮一些,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还的连累家里人。
  尤其是一种人必须要认清楚,这种人就是太监。
  虽然清朝的太监没有明朝的太监那么手握大权,连奏折都能批复,而且清朝的太监被管理的很严格,尤其是康熙,幼年登基,对一切觊觎他皇权的人,都是敌人!
  别看太监没了那玩意儿,但是也有很多人有野心的,尤其是有些太监,是在主子身边的得意人儿。
  尤其是宫里头的太监都是有品级的,干清宫那几位太监总管,连九门提督见了都得点头哈腰,客气三分。
  而且太监们轻易不能出宫,出宫也不能离开京城超过百里。
  一旦太监们出宫,除了公差就是办事儿,要是私自出宫,逃跑的话,抓到了是要被活活打死的,事情很严重。
  再说了,能被太监伺候的人,最少也得是个郡王!
  国公是没有资格使用内宦的,一般人更不可能用。
  李德全一开口,就有人认出来了,这是一位公公。
  那位赫舍里氏的四爷也认出来了,耀武扬威的九门提督的衙役,更认出来了。
  一时之间,众人有点惊疑不定。
  凑巧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伙人。
  这伙人到了之后,也有些二大爷似的架子,来了就开口:“我是佟佳承恩公府上的,不管你们是谁,给佟佳氏一个面子,我们这店可不是摆设。”
  佟佳氏一族可比赫舍里氏一族底气更足。
  赫舍里氏还想着让皇太子登基称帝,才能更有资本。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