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罗妈妈,是我!”十四阿哥凑到她跟前,拿起老太太的手,摸了摸自己的脸蛋:“是您女儿的亲生儿子。”
老太太的反应很有趣,他可以想象一下,将来德妃老了,也是如此,真好。
“哎呀!”老太太顿时就笑成了一朵花儿似的:“是我的扎勒黑奥莫洛珠依!”
老太太一激动,连满语都冒出来了,扎勒黑奥莫洛珠依就是外孙子的意思。
“额娘,可不敢这么叫。”乌雅博启不得不硬着头皮提醒老太太。
按理来说,能这么叫的只能是皇后的亲生母亲,可以如此称唿所有的皇子阿哥们。
“姥姥,就叫外孙子。”十四阿哥又开始折中了:“我也喊您姥姥,偷偷地叫郭罗妈妈。”
“行,行!都听我外孙子的。”塞和里氏很没有原则的支持十四阿哥的决定:“外孙子啊,来,到姥姥身边来坐着。”
十四阿哥不见外的就坐在了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身边的丫鬟们都有些傻眼了好么!
她们也跟自家大少爷一样,是没见过皇子阿哥的人,现在见到了,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合适了。
正好这个时候,梅勒氏过来了。
她是乌雅博启名正言顺的妻子。
也是乌雅家如今的当家太太。
梅勒氏并非名门之后,她家里也只是普通的旗人,当年是被塞和里氏亲自相中,求到了德妃那里,才有了这门婚事。
梅勒氏当年的嫁妆不多,但是乌雅家给的聘礼可不少,娘家没留下,直接就充在了嫁妆里,加上梅勒氏肚子争气,在乌雅家她过得很好。
只是今日听说有人上门送年礼,丈夫没有叫自己,反而带着人直直的去见了老太太。
梅勒氏就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啊?老太太轻易不见客的,毕竟是德妃娘娘的亲妈,何况也上了年岁。
一进门看到十四阿哥就愣住了!
“十四阿哥!”梅勒氏惊讶出声。
她进宫过几次,是去拜见德妃,贺德妃芳诞,或者万寿节的时候去过。
但是基本上要么是德妃整寿,要么是万岁爷整寿,去过的次数有限。
何况大概是德妃也不想娘家人总去吧?毕竟乌雅家是包衣,家里头要出人去内务府当差,梅勒氏当年也是宫里的宫女,后来病了,送出宫回家疗养,加上年纪大了点儿就干脆找人托关系,办理了病退,后来就嫁给了乌雅博启。
塞和里氏也在内务府当过差的,不过是很多年之前了。
这要是在宫里头遇到了各位主子,谁提起来,当年伺候的不错……该多给德妃丢脸啊!
所以乌雅家的女人,轻易不进宫里去请安问哈。
就算是去,也是几个没在宫里头当过差的女眷。
德妃也轻易不召见家里人,更不会将孩子让他们看见。
十四阿哥还是有一次偶尔见过,梅勒氏记性不错,这么多年了还记得十四阿哥的长相。
“舅母好。”十四阿哥倒也记得这位舅母。
但是只记得她总是来去匆匆,德妃也不太让他见娘家人。
不能不说,十四阿哥印象里,好像是只在小时候,半梦半醒之间,见过一面塞和里氏。
但那还是好多年之前了,现在塞和里氏他要不看仔细,也认不出来。
说起来就更没人信了,他那个时候还没周岁呢。
“好孩子,你怎么来了?”梅勒氏笑了:“额娘,你心心念念的外孙子来了。”
到底是乌雅家的当家主母,看看梅勒氏这反应,十四阿哥喊她舅母,她就介绍额娘这是外孙子。
“是啊,刚来的,晚饭在这里吃,你可得做点好吃的给外孙子啊!”塞和里氏乐呵呵的看着像个弥勒佛似的,老太太高兴的很,神采飞扬的像是年轻了十岁似的。
“我也带了一些年礼给姥姥和舅舅、舅母,您别忘了去看看!”十四阿哥也凑趣的道:“外甥想吃舅母做的肉骨头。”
这是乌雅博启有一次跟他聊天说的,说儿子长牙了,就爱吃他额娘炖的肉骨头。
十四阿哥一直惦记着呢。
说实话,他也想吃额娘炖的肉骨头。
可惜,德妃最多吩咐人给他炖一锅。
而不会亲自下厨给他炖一锅肉骨头。
德妃唯一亲自下厨的时候,是在四阿哥二十岁那一年,给他做了一碗寿面。
十四阿哥十岁那一年,亲手蒸了一锅饽饽给他吃。
德妃厨艺一般,更不会经常下厨,吃不到额娘的手艺,吃一吃舅母的手艺也不错。
十四阿哥来得早,梅勒氏一甩手里的帕子:“成,等着,舅母这就去挑几块肉骨头烀上。”
梅勒氏下去之后直接让人去市场买两头生猪回来,要做一大锅肉骨头出来!
“这……晚上吃?”大厨擦了擦手:“夫人亲自来么?”
“对,我亲自来,猪杀现成的,买回来后解开,我亲自下厨,肉要留的厚一点,现在天气还早,来得及晚上吃。”梅勒氏也是精神焕发的厉害:“再去准备好一点的青菜,豆芽菜跟那个韭菜,蒜苗都弄好。”
冬天吃青菜,一般人家也就是在屋里暖和的地方,发点豆芽菜,弄个盘子里种点蒜苗出来,也就勉强够炒一盘的,平时都不敢吃的这么奢侈,要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做点菜出来装个样子。
“夫人,那是过年的时候要吃的东西!”厨娘都惊讶了。
家里发豆芽菜和种植蒜苗都是归厨娘管的。
“今天提前过年了!”梅勒氏霸气的吩咐:“去办吧!”
十四阿哥陪着老太太在屋里聊天,顺便拉着大表弟一起,还有二表弟,小表妹很可爱,十四阿哥还抱了抱呢。
聊的内容都是些家常,十四阿哥抱怨额娘不给他吃甜食,老太太就说对,你额娘当年换牙的时候,整整三年没吃一块糕点!
现在换来一口好牙齿,用到老都不会担心有蛀虫。
吓的十四阿哥再也不敢说牙齿的事情了。
老太太说了说德妃小时候的趣事儿,还有乌雅博启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偏偏这个时候,外头的管家娘子进来了:“老爷,岳色老爷带了年礼来拜见老太太。”
按理来说,乌雅岳色也得管塞和里氏叫一声大嫂呢。
算是离乌雅家最近的一支了,他跟塞和里氏的丈夫是亲堂兄弟。
“他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塞和里氏很不想跟人分享她外孙子。
“姥姥,我想去额娘曾经的住处看看,这次出来也是悄悄地,没有跟人说过。”十四阿哥站起来:“让相永带我去吧?”
他跟亲舅舅要好,是天性使然。
但是跟那位乌雅岳色,就没有多少交集了。
何况到底是差了那么一层亲近的关系,他天然的就对那位油滑的叔姥爷防备三分。
“你去吧,一会儿记得回来陪姥姥吃点心。”塞和里氏顿时就高兴了。
乌雅岳色进来的时候,还纳闷儿呢,这一家人以往都挺和气的,这会儿看自己咋像是看仇人呢?
倒是十四阿哥,去了德妃原来住着的院子,这里被打理的很干净,大表弟告诉他:“玛麽不让人住进来,宁愿收拾一个单独的院子给妹妹将来长大了住,也不要人住进来,我们小时候都不许来这里玩捉迷藏呢。”
第087章 又见选秀年
塞和里氏所住院落的第二进,就是德妃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十四阿哥看了看,这个院落比较大,有一株很大的杏树,另外还有两个太平水缸,据说夏天的时候会养碗莲。
一连三间的正房,带一个三间的东厢房。
正房是给德妃住的,厢房当年住着伺候德妃的丫鬟和婆子。
中间是正厅,东边是卧室,西边是绣房。
女孩子没有书房的,就是绣房。
屋里头的东西看得出来都是老物件了,没有什么人气,但是东屋炕桌上还摆着新鲜的点心和果干,瓜子花生一样不少!
西屋的绣房火炕上还有做针线活儿的笸箩,里头有绣了一半的帕子,做好了给弟弟玩的小布老虎,大概是怕年幼的弟弟不知道深潜,小布老虎的眼睛不是镶嵌的珍珠,而是用丝线绣上去的,没有珍珠装饰的那么灵动好看,却透着一股子亲昵的劲儿。
不是亲姐姐,不会想的那么周到。
“玛麽又派人收拾这里了,还亲自换了点心呢!”老实孩子乌雅相永看着炕桌上的点心好几眼。
炕桌上摆了一碟萨琪玛,一碟白糖糕,一碟豆面饽饽,一碟葡萄干,一碟瓜子,还有一碟吊炉花生。
十四阿哥二话不说,拉着大表弟就上了炕:“咱们哥俩儿也聊一聊,对了,相永啊,你今年十岁了,上学了吧?”
“上了,是在外面的学堂上学。”乌雅相永又道:“小表哥,我们别上来坐着了,玛麽不让。”
“没事,她会同意我来这里坐一坐的。”十四阿哥将豆面饽饽拿给相永:“吃!”
乌鸦相永惊讶:“小表哥,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
豆面饽饽是他的最爱,但是他人小脾胃也弱,一般都不让他多吃,最多给两个。
“吃吧,我也爱吃,但是我额娘也管着我。”十四阿哥的确是爱吃豆面饽饽,最喜欢的是沾着白糖吃。
小哥俩儿立刻就有了共同语言。
从后院回到前院的时候,已经可以勾肩搭背了。
乌雅岳色是来送年礼的,坐了一会儿就走了,他给乌雅博启家送了一头肉猪,五只肉羊,十几只大鹅,还有两匹朱红色洒金的缎子,两匹大红洒金的绸子和十几匹普通的布料。
几匣子的点心,一大筐里头装着好几条大鱼。
老太太来了兴趣,让把大鱼化了,她要给外孙子炖一条大鱼吃。
“姥姥,不想吃大鱼,想吃鲶鱼炖茄子干。”十四阿哥撒娇,他前世小时候就爱吃鲶鱼炖茄子,现在没有新鲜的茄子只能用茄子干。
因为鲶鱼油水大啊,小时候在福利院,吃的上头油水并不那么足。
而且鲶鱼刺儿软,肉也肥腻,炖茄子孩子们都爱吃,那个时候后厨的胖叔叔就隔三差五的炖一锅。
很好吃,回味无穷。
但是他穿越到了清朝,还没吃过那个味儿呢!
园子里头能吃到鱼,但是鲶鱼还是很少的,蒜烧鲶鱼,红烧鲶鱼,很少有人会给他做鲶鱼炖茄子。
“等着,姥姥给你做!”塞和里氏二话不说就改了自己的手艺。
老太太的确做鱼有一手,家里泡开了的茄子干,炖了好几条一臂多长的鲶鱼。
梅勒氏的肉骨头也烀了一大锅,是原味的大骨头,端上来都是热乎的,然后大家自己动手,拿到碗里头手撕肉下来,蘸着蒜泥酱油吃。
这一餐吃得十四阿哥眉开眼笑,差点撑着,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一大堆肉骨头,鲶鱼炖茄子干,被他们一群人都给吃没了。
虽然乌雅家舍不得,可十四阿哥终究是要回去的,但是他还承诺,以后有机会再跑出来看姥姥。
夜色深沉,马车比来的时候轻快了许多,带着饭菜的香气回到了宫里。
从乌雅家回来,十四阿哥心情好好,蹦蹦跳跳的回到了阿哥所,高兴地不得了,晚上睡觉还抱着姥姥送他的老虎抱枕。
只是第二天被德妃叫去了永和宫。
“你去了你舅舅家?”德妃是板着脸跟十四阿哥说话的样子。
“是啊,还看到了姥姥,额娘,您跟郭罗妈妈长得好像!”十四阿哥亲昵的道:“而且郭罗妈妈到现在还留着额娘年轻时候住过的闺房,不许家里头的人住进去,每日都吩咐人打扫一下,四时鲜花,水果还有干果。”
“下次不要随意的去。”德妃叹了口气,也端不住这个架子:“你看你四哥就没去过。”
“四哥是小心谨慎,而且哥哥没去,但是逢年过节的礼物都没落下,额娘,儿子知道您的想法,但是儿子是皇阿玛的儿子,也是您的儿子啊,那克出……舅舅也不是那等惹事的人。”
虽然乌雅府的规格有点点超标,但是绝对不是那种猖狂的人!
舅舅迄今为止只有舅母一位嫡妻,以及年轻的时候,两位通房大丫鬟提起来的姨娘。
这俩大丫鬟提起来的姨娘,肚子还不争气。
舅母进门两年前她们就跟着舅舅了,偏偏两年都没有人怀孕,后来这十几年就干脆没指望了。
倒是嫁进门来的舅母,两儿一女。
也怪不得郭罗妈妈想给舅舅再纳妾了。
“额娘知道,额娘只是……。”德妃欲言又止。
“儿子明白,额娘,不用说出来。”十四阿哥上前拥抱了一下德妃:“您有儿子,两个呢,不怕。”
德妃最后什么都没说,四阿哥只是一连三天进宫给德妃请安。
四福晋更是给德妃进献了一套贝壳风铃,是海边的东西,比较新颖,但不名贵。
德妃特别喜欢,挂在了自己寝宫的窗前。
康熙还去过一回,就为了看看那贝壳风铃,还在德妃那里住了一夜。
某些女人咬牙切齿:德妃自己不争宠了,她小儿子跟大儿媳妇帮她争宠!
可惜,羡慕嫉妒恨也没用,德妃在后宫的地方稳如泰山。
但是前朝却又不安稳了,赫舍里·索额图竟然支使礼部的门人,上奏请求将太子胤礽的拜褥放在奉先殿的门槛之内,这就挑战了康熙的地位。
因为按照规矩,只有皇帝的拜褥才会摆在门槛之内。
太子的在门槛外面。
皇子们的往下排,在台阶上。
皇亲们在台阶下,宗亲们只能跪在广场上了。
这事儿不是一次两次了,康熙再大度也大怒了,将上奏的礼部官员革职查办!
本来腊月里的寒风就够冷的了,现在朝中人心惶惶。
索额图此时却亲自上书,又倡议将太子的服饰、仪仗等全用黄色,一切仪制与康熙相似。
71/242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