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长风几万里(古代架空)——苏景闲

时间:2021-10-06 10:07:45  作者:苏景闲
  罗绍自己后院的莺莺燕燕都记不清楚,更记不得他爹有没有什么赵姨娘,至于那些庶子庶女,他更是从没看进过眼里,往常都视作奴仆般鞭打责骂。
  现在,被他踩在地上碾进土里的人,突然一跃,抢了他的世子之位,甚至他以后还要对这人卑躬屈膝,罗绍额角的青筋鼓胀起来。
  “李忱为什么要提他?”
  王管事反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李忱是大皇子的名讳,他咽了咽唾沫:“据说大皇子的母亲尚未出嫁时,身边有个器重的侍女,长得漂亮,侯爷看上这个侍女,就把人讨了过去,后来生了儿子,成了姨娘,也就是赵姨娘和六公子。”
  又是李忱……又是李忱!
  呵,废了他还不算,还特意挑了个奴婢之子来羞辱他!
  他要是真的坐以待毙,以后还不知道会被折磨成什么样!
  “还有什么?”
  王管事不敢说。
  怎知罗绍猛地拉起他的头发,直痛得他脸色发青。
  “说!”
  “还有……还有!侯爷准备把六公子放到夫人的名下,得个嫡出的身份,另、另外,侯爷还在准备,将原先订给您的婚约,换给六公子,让六公子娶伯府的嫡长女!不少人都说大公子不中用了,当然要让给中用的弟弟!”
  王管事痛得只觉头皮都要被扯裂了,说了些什么话自己都不清楚,又苦苦求道,“真的没有了……我已经把知道的都说了!没有什么瞒着您了!”
  “我的婚约换给那个贱种?我不中用了?”罗绍一阵自言自语后,将王管事整个人甩到了地上,警告,“滚吧,今天的事,一个字也不准说出去。”
  “是、是……是,这就滚,这就滚……”王管事捂着头顶,连滚带爬地出了门,就怕慢了一步,罗绍就又对他动了杀心,把他命留下。
  等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去,避得远远的下人都以为他跟其他人一样惹怒了罗绍,受了罚,没放在心上。
  十月二十一,再过几日就是淑妃的生辰。
  上次为咸宁帝进清肺去燥的吃食,受了夸奖,李忱尝到了甜头。前几天,又与谢侍读闲聊一回后,李忱自己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特意出宫,将自己亲手抄的经文供到佛前,为淑妃祈福,表达孝心。
  回宫前,还去了一趟会仙酒楼,宴请几位品级不算高的官员。
  一番推杯换盏后,几位官员纷纷告辞,待人走后,李忱面上浮现出得色。
  现今,六部中偏向他的人数胜过二皇子,文远侯府六公子的母亲是淑妃从前的贴身侍女,一旦得到世子之位,文远侯府便稳稳被他握在掌中,若联姻的事情成了,又能替他拉来一个伯府作为助力。
  李忱志得意满,兴致上来了,招了招手,让随他出宫的小太监再为他斟上酒。
  小太监一边倒酒一边劝道:“殿下喝得可不少了,再喝下去,明早定要闹头疼。”
  这时,有守在门口的人来通报:“文远侯府大公子正好也在酒楼,得知殿下在此处,想来拜见。”
  小太监故作疑惑:“文远侯府大公子?谁啊?”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哟,看奴婢这记性,不就是以前的世子吗!奴婢刚才还没反应过来。”
  李忱笑意加深,故意隔了一会儿才开口:“让人进来吧,好歹也是我舅家。”
  不过他第一眼看见罗绍时,差点没认出来。走路倒是不瘸,但罗绍面目晦暗浮肿,眼中满是血丝,脖子和额角的青筋盘踞,皮肤透出一种奇怪的深红,很是骇人。
  李忱皱眉:“你找我做什么?”
  罗绍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袍,规规矩矩地朝李忱行了个礼:“许久不见殿下,多有惦念。”
  在此之前,李忱难得见罗绍朝他行礼,通常都是随便拱拱手敷衍过去。
  以往他顾忌许多,心中不满,却没有说什么。现在看见罗绍这副卑躬屈膝的模样,才觉得,不过一个侯府世子,面对他时,就该是这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他搁下酒杯,睨了罗绍一眼,语气更加轻蔑:“这段时日,倒是长进了不少。”
  罗绍低着头,没人能看清他的神色:“从前是我不识礼数、不知尊卑,现在没了世子之位……”
  他话没有说完,李忱已经懂了。
  罗绍这人,从前无法无天惯了,手段狠厉又下作。一朝跌落云端,要是以前被他欺负过、折辱过的人都来踩他一脚,那给他十条命都不够踩的。
  想来没了世子之位,日子很不好过吧?
  有些人啊,果然得吃点教训,才知道规矩。
  至于他伤了罗绍这事,连文远侯都不敢说什么,更何况现在的罗绍?
  李忱连椅子都没准备给这个表弟,又问了一遍:“有什么事?我该回宫了。”话里已经带了不耐烦。
  罗绍知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看了看左右,停下话,示意李忱让包间里的人都出去。见李忱不说话,他又添了句:“是关于二皇子的。”
  这一句果然戳了李忱的痒处,他抬抬手:“都先出去,把门关上。”
  小太监有点犹豫,李忱给了个眼神。
  他现在根本不怕罗绍会做什么。
  在他眼里,罗绍已经是个废人了。刚刚进门时,走路脚下虚浮,行礼时手臂都在发抖,被关了那么久,又没了世子之位,心气早消磨了。
  如果说罗绍是想奉承他,用关于二皇子的消息来讨好他、巴结他,让自己以后的日子好过一点,那还差不多。
  等包间里的人都退了个干净,李忱开口:“现在可以说了吧,老二那边有什么消息?”
  罗绍先恭敬询问:“殿下可容我站近一步?此事于储位来说,至关重要。”
  李忱皱眉,实在不想离面容骇人的罗绍太近,但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重要消息,于是应允:“赶紧说。”
  罗绍迈了一步。
  这一步间,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想,只在距离足够后,骤然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用尽全力朝李忱刺去!
  李忱没敢全然相信罗绍,事先就有防备,稍稍躲了一躲,但还是没能完全躲开——原本往他下身刺去的刀,最后刺在了侧腰上。
  他根本就没想到过,罗绍竟敢朝他动手!
  罗绍一刀没中,利索地拔出沾满血的匕首,眼球外凸,额上青筋上浮着汗,嘴里一直恶狠狠地重复着“我要让你也尝尝这滋味……让你也尝尝……”
  直到第二刀划伤了大腿,李忱才从剧痛中回过神,高声道:“来人!快来人!”
  与此同时,桌上的酒壶菜盘也在两人的对峙躲闪中被掀翻在地。
  包间门被踹开来,最先冲进门的护卫前去制住发疯乱刺的罗绍,直到被死死地压在地上,匕首也落在了一边,罗绍依然失去了理智般胡乱挥着手臂,双眼恨毒地盯着李忱,口中咒骂不停。
  李忱背靠桌脚,跌坐在地,大口吸着气,颤着手摸了摸自己剧痛的脖子,发现一手的血——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罗绍划了一刀。
  小太监一走进来,就看见了这一幕,当即抖着嗓子高喊:“行刺!殿下受伤了!叫太医!”
  文远侯府大公子罗绍行刺大皇子这件事,洛京上下俱是哗然。
  当日,大皇子迅速被送入宫中诊治,咸宁帝去看望时,李忱脖子上裹着细布,大腿和腰腹上的伤刚止了血,脸色惨白,凄惶道:“父皇,他要杀了儿臣!”
  咸宁帝安抚:“放心,谋杀皇子,罪同谋逆,父皇定是护着你的。”
  很快,羽林卫就围了文远侯府,府内所有人都不得进出。
  此时,身在诏狱的罗绍一口咬定,自己刺杀大皇子,是受父亲文远侯的指使。明眼人都能看出,罗绍这是父子相戕,不足以为证。
  何况罗绍精神状态似乎出了问题,一直都在狱中喃喃自语,说些诸如“我的东西,谁也别想抢”“是你骗我……是你们逼我的”之类的话。
  但在主官把口供报上去后,皇帝却下令,将文远侯罗常一同关入诏狱。
  下面的官员都明白了,现在,此事到底是不是文远侯指使的,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陛下想不想让文远侯一起死。
  与此同时,文远侯府里,文远侯罗常大发雷霆:“我只问你们,到底是谁把大皇子的行踪告诉罗绍的?你们一个个的,都给本侯装哑巴?”
  管家跪在地上,额头都磕破了:“侯爷,真的全都问过了,只有一个侍女说,好像看见一个小厮进了大公子的院子,但那小厮面目太过普通,就算见过,也根本记不住、指认不出来啊!”
  文远侯闭了闭眼。
  面目普通的小厮?
  呵,普通的小厮又怎会知道大皇子的行踪?怎会知道大皇子在什么地方,让罗绍一去就找到?
  他们罗家,这是遭了人的算计!
  背后那人不知道盯了他们罗家多久,几个月?几年?否则不可能桩桩件件,看似偶发的巧合,实则件件都刺在命门!
  他甚至不知道,这种针对到底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这时,一群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内监总管高让的徒弟,他一张笑脸,握着拂尘,躬身抬手,声音尖细:“侯爷,奴婢谨奉皇命,来请您入诏狱。”
  接连的秋雨后,总算晴了一日,谢琢带着的油纸伞没能派上用场。
  宫里宫外都在讨论文远侯父子刺杀皇子的事情,说咸宁帝震怒,下令严办。
  毕竟,今天敢拿着刀行刺皇子,明天是不是就敢拿着刀对准皇上?
  这个档口,御史台的言官也不敢为文远侯开脱
  ——刀尖都伸到御座前了,还不让皇上发怒严办?没这个道理。
  墙倒众人推,一时间,斥责文远侯父子、恳请咸宁帝严查严办的折子在御案上堆出了高高一沓。
  谢琢离开天章阁,照例在宫门口核对进出的腰牌,等他走出一段路,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随即是陆骁和侍卫寒暄说笑的声音。
  不由自主地,他的脚步慢了下来。
  不过些许时候,依旧一身黑色麒麟服的陆骁,大步从他身旁走过,仿佛没有注意到他。
  张召早就牵着马等在宫门外,陆骁吹了声呼哨,那匹马就极通人性地踱了过来,打了个响鼻。
  陆骁伸手摸了两把马的鬃毛,笑着说了句什么,随即身形矫捷地翻身上马,腾起的衣摆间,金线绣成的麒麟图案在夕阳下熠熠生光。
  他端坐在马背上,革冠高束,身形如刃,眉眼锋锐,执着缰绳调转马头,轻快地朝远处疾驰而去。
  从始至终,没有看谢琢一眼。
  谢琢一身绯服,站在原地,身影被夕照拉得斜长。
  风已微寒,他轻轻咳嗽了一声,双眼注视着陆骁远去的背影,想,这样就……很好。
  愿君白马银槍,骁勇驰风不彷徨。
 
 
第26章 第二十六万里
  “公子, 我让人在诏狱附近只蹲守了一天,就发现不止五拨人去给狱卒和刑师塞银钱,让他们下手重一点。”葛武唏嘘, “文远侯父子两个,不知道是做了多少腌臜事、才让这么多人恨得牙痒。”
  谢琢靠着车厢壁, 脸上没什么血色, 神情恹恹:“还有吗?”
  “据说文远侯咬死不承认自己指使罗绍去刺杀大皇子。”
  “上刑了?”谢琢很清楚,“谋逆”这个罪名和别的罪名性质不同, 轻重裁断全看帝王心意。
  在咸宁帝已经“相信”罗常谋逆的情况下, 若罗常在诏狱中拒不认罪,那么,只会是主理诏狱官员的失职。
  到了这一步,没有人会关心过程, 也没人在意罗常在狱中会遭遇什么, 所有人都在等他的供状与画押而已。
  “上了,说是诏狱十八种酷刑, 已经轮番在罗常身上试了一半。起初罗常哀声震壁,很快没了力气, 每每都要泼冷盐水才能醒过来。不过还挺奇怪,每次行刑时,罗绍都会在旁边看着,见他爹痛得抽搐了,还会大声叫好, 让刑师再狠一点, 反正不太正常。”
  葛武汇报完,正好到了宫门前,他回头看向马车内, 见谢琢阖着眼,脸色苍白,担忧:“公子可还好?要不今日告个病假?”
  “不用,只是昨夜没睡好,无碍。”谢琢坐直身,整了整身上的绯色官服,轻声吩咐,“你先回去,找人假装苦主,多给刑师塞点银钱,让他注意着,千万别让罗常轻易死了。另外,告诉刑师,多剐下罗常一块肉,就给他十贯钱,能拿多少钱,全看他的本事了。”
  葛武仔细记下:“是,公子。”
  每月逢五逢十召开朝会,昨日大朝上,不少大臣都满腔义愤,历数罗常父子的罪名,咸宁帝开始还听得耐心,后面就烦了,让他们都回去写了折子递上来。
  于是谢琢进文华殿时,就发现今日的折子比往日多了许多。
  高公公的徒弟迎上来,温声和气地开口:“陛下去探看大殿下的伤势了,不在殿中,要劳谢侍读将这些折子都理上一理。”
  说完,又让人上了一杯热茶。
  谢琢接下后,放到桌边,道了声“劳烦。”
  折子虽多,有的还洋洋洒洒几千字,文辞极为繁冗,但给罗常父子列出的罪名,不外乎欺男霸女、侵占田宅、收受贿赂、谋害人命、结党营私,俱是证据确凿。
  还有些惯会逢迎圣心的,见咸宁帝态度明确,罗常不可能再翻身,便列了些通奸乱伦、帏薄不修之类的罪名,说得有鼻有眼。
  而不同的折子语气立场也有不同,各自的心思几乎都昭著纸上。
  谢琢不偏不倚,只管仔细罗列批注。
  咸宁帝回文华殿后,先看了谢琢的整理批注,又大致翻了翻折子,感叹:“此案发生以来,朕之所见所闻,无不是痛斥责骂罗家父子,恨曾与之为伍,恨不得将所有脏水都泼在这两人身上。只是延龄,中正公立,无党无偏。”
  谢琢搁下笔起身,拱手道:“无论事情如何,陛下心中自有明断,无需臣之拙见,臣只需要做好分内之事而已。臣亦时时警醒自己,肩负圣恩,有幸于御前,掌机要奏牍,万不可有私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