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还差点把这柜子给拆了。
或者用一百年以后的话说,十年前的封海玄正是中二期,什么东西都想探究个所以然来。
直到后来一年一年的过去了。
柜子没有任何变化,他也没有探究出任何奥秘。
于是便随手放进去一直用过的毛笔,每天习惯性的开门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直到一个多月以前,有一天下午,他打开柜子,柜子里的毛笔就不见了。
封海玄原本想着是不是小清玄贪玩,偷偷拿走了,但问过之后,确定了不是小清玄拿的。
而他这个小院子,基本上是没人来的;他和别的师兄弟都是互相尊重的相处模式,所以师兄弟们是绝对不可能来乱动他的东西。
就算是来了小偷,也不可能放着他藏在屋里的老婆本不偷,反而偷一支不值钱的毛笔吧。
所以,他才猜测那支毛笔是不是凭空消失的。
为了验证这一点,他把自己正准备吃的饭食放了进去,然后在柜子前守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生怕漏看了什么细节。
结果没多久,他感觉柜子里的食物香气消失了。
当他做好准备再次拉开柜子的时候,柜子里饭菜就已经不见了。
由此,他才大胆的猜测,他的姻缘与这柜子想通,而柜子的另一头,肯定也有一个人。
而那个人就极有可能是他的命定之人了。
他那时候想着,饭菜消失,应该是送到另一边去了,而对方也没有送回来,并且也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对方似乎不觉得奇怪?
或许对方知道柜子的奥秘?
之后他便打算着,每天给对方送些吃的,时机成熟了就与对方通通信,问问看对方知不知道真相。
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叶秋棠也不知道柜子到底有什么奥秘,还傻乎乎了吃了那么久的白食。
封海玄挑了些能说的告诉了叶秋棠。
叶秋棠沉默了一下,“我这柜子吧,是祖上留下来的,还镶嵌在了我床边,看起来像是有人刻意镶嵌在这里的。”
千工拔步床也是传下来的,是一张老床了。
当初装修的时候,他看着这床好看,也算是完好无损,于是就留下来了。
他那时候还查了一下,这柜子镶嵌的地方,原本应该是梳妆台才对。
他还记得,当初装修工人帮他拆组这千工拔步床的时候,那工人还说了句这柜子嵌得太实,不敢太用力,怕弄坏了。
后来,这柜子上跟旁边的拆下来的架子一起抬进卧室的。
叶秋棠嘟囔了一声,“或许真的只有你师傅才知道这个柜子的秘密了。”
封海玄也是这样认为的。
叶秋棠又问:“那你师傅什么时候会回道观啊?”
“不知。”封海玄也很无奈,“如果他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往山上寄信报平安,我都要怀疑他得道飞升了。”
他难得开了个这么大逆不道的玩笑。
显然,他师傅在他眼里就是个老顽童形象。
“诶,是不是这些老道士都神神叨叨的?”叶秋棠调侃道:“我这边山上那老道士也一样,说点话总要故弄玄虚,就是不给你说明白,非要让你自己去猜。”
封海玄笑了笑,“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高人风范?”
高不高人的叶秋棠不知道,他又跟封海玄说了那老道士最近要修路的事情。
虽然他没那么大脸,但他还是觉得那路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
封海玄听完,感觉也也有些怪异,想了想,他说:“我们道教确实讲究一个缘字,或许高人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们参不透?”
柜子的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老吃货要修路不管是不是因为他,那都是造福百姓的事情。
话题怎么聊到这里来了,楼歪了喂!
不过叶秋棠并不在意,一段真正的网恋在于什么?
在于在两个月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至于聊的什么内容,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那些看似无聊的话题,却能够让人从细节之中更了解对方。
就比如现在,叶秋棠有那么一丁点微弱的感觉,他感觉封海玄似乎对道教的归属感并没有那么强烈。
“我问你哦。”叶秋棠似是随意的问到:“如果你当初成功下山了,你会去做什么行业?”
什么行业?其实当初的封海玄并没有仔细考虑过。
只有一腔孤勇,想去闯一闯香客口中的乱世,然后凭着自己的学识本领去报效国家。
只可惜,活了那么多年,他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山脚下的镇上了。
对于外面世界的了解,他多半都是来自书籍或者话本子,还有各地来的香客口中。
其中还有几位香客,几乎是看着他长大的,也许是见他样貌生得好看,每月上山来都要让他亲自接待,陪着他们聊聊天。
他们也会跟他讲讲外面的世界,偶尔也会抠出几个银钱,送他一些笔墨纸砚或者各类书籍。
封海玄半真半假的回答,“其实那时候没有具体的打算,只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顿了顿,他又不太好意思的说,“如果以后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许我会去做个木雕师,或者...做个教小朋友写字的书法老师?”
叶秋棠有点小开心,这不是说明封海玄是愿意下山的吗?
只是下山之后的职业规划这个问题,木雕师,他倒是能理解,可是书法老师?
嗯?
等等!!!
叶秋棠突然想到什么,翻身下床,打开了床头柜。
里面有封海玄第一次传来的纸条,就是那张写在黄纸上,让他归还餐具的纸条。
由于当时太过于震惊,他并没有仔细看过,也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翻出来一看,瘦金体写得是笔锋凌厉,自成一派。
就这水平,教小孩子那可真是绰绰有余了。
“诶,你的毛笔字练多久啦?”叶秋棠手中拿着那张黄纸,反复欣赏。
要不是内容不合适,他都想买个框架表起来了。
这说不准以后就是著名书法大师封海玄的早期之作呢!
有收藏价值的,嘿嘿!
“从小便是用毛笔写字,并无刻意练习过。”封海玄回答。
他之前网上查过了,他的字在百年后应当能算非常不错的了,毕竟百年后的世界,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写上几十年的毛笔字了。
要不然他也不至于说去教孩子书法这话了。
“你可真是个小天才。”叶秋棠与有荣焉,又问:“那你为什么写繁体字啊?”
写毛笔字,用繁体,叶秋棠能理解,但是他记得后来传的纸条是用钢笔字写的,也全都是繁体字。
再后来他们通过手机联系之后,封海玄倒是用的简体字了,只是偶尔会有几个错别字。
当时没有细想,只当输入法抽了,现在细想之下,却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难不成对方是不认识简体字?
“幼时,学习道经,经书全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了的,便全是繁体字,直到后来也习惯了。”
这话半真半假,封海玄说出这话的时候,喉咙都在发紧。
无数次,他都有冲动,想把时空的事情告诉叶秋棠。
可是他不敢,为什么不敢,这是来自一个道士的直觉。
到现在,越是在意,便越是说不出口了。
也不知道真相大白那天,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叶秋棠贴心的问:“那你简体字能认吗?要不然以后我们发信息,我都给你发繁体字?”
封海玄心里头很暖,然后拒绝道:“不必,简体字大多都能认,也更简单方便。”
说着,他又笑了一下,“还多亏了你送我这手机,我能在上面学习很多知识。”
就比如,他现在已经能熟练的使用汉语拼音打字了,道观中有别的事情发生,他也能通过手机查资料,找到合理又合适的解决方式。
在此之前,他从来想象不到,不过一百多年的时光,科技能发展得如此迅猛。
其实不光是科技,就连百姓们的衣食住行,都让他叹为观止。
叶秋棠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那手机是他淘汰不用的,当初送封海玄也只是为了方便联系,并没有想这么多。
如今,人家都是他网恋对象了。
叶秋棠想着:“要不然...我给你换个手机.吧?买个新的,性能好一些的那种。”
“不必,现在这个很好用。”封海玄兴许是节约习惯了,他说:“日常多爱护一些,还能用很久,不必急着换。”
而且他在此之前根本没想过打游戏,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手机会不会卡顿的事情。
至于之后,即便是要打游戏,也是陪着叶秋棠打,他打得好不好不重要,所以卡不卡也不重要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部手机是叶秋棠用过的,虽然信息资料几乎都删除了,但他偶尔还是会在那些没有删除的app上看到一些关于叶秋棠的过往。
都不是什么重要的,或许关于隐私的东西,一点点足迹罢了。
这对他来说,很珍贵。
作者有话要说:
PS:要不要猜一下封海玄存的老婆本是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
感谢在2021-08-28 20:30:47~2021-08-31 23:59: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亮不睡我不睡3个;Camaliya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花鱼吃黄花菜1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 村里的大妈们
正巧,买福禄寿木雕的老伯回了信息,说他很满意,可以继续打磨了。
叶秋棠告知了封海玄,封海玄暗自松了口气。
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是一回事,但相隔百年,审美差异却不是他能左右的。
庆幸那老伯是个传统又耿直的人。
封海玄又拍了几张照片发过去,是三尊雕像放在一起的图。
看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非常适合收藏,也适合祭拜。
他说,“若是不麻烦的话,问一下那老伯,是否要放在三清观里供上几天。”
许多来观里请神的香客,都会有这个要求。
说是在观中上过供,受过香火,要灵验一些。
虚虚实实,心诚则灵罢了。
叶秋棠把图给老伯转了过去,得到确定的答案之后,他又回给了封海玄。
顺便又点开这大图看了看。
背景有些虚化,但不难看出这是卧房,卧房里不大。
看起来跟老道士他师兄的卧房布局还挺像。
他知道,道教是信风水的,难不成家具这么摆放是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吧?
要不然,他也拍一点院子里的照片发给封海玄,让封海玄帮他看看风水?
嗯......叶秋棠仔细想了想,还是等感情成熟一点再说吧。
客栈院子的照片能暴露的信息太多,他还没做好准备。
再看桌上...嗯.....叶秋棠突然有点小心疼。
桌上摆着几把小刻刀,尽管都磨得铮亮,一看就很锋利;但实在是太磕碜了一些。
刀把儿都是用布条裹起来的,看起来非常陈旧了。
他实在很难想想封海玄就是用这么简陋的工具,雕刻出了那么完美的作品。
转头他切进淘宝,查了查木雕用的刻刀的价格。
不贵,当即就下单买了几套。
换着用呗!
想了想,他又买了点别的东西,到时候一并给封海玄传送过去。
也不知道封海玄收到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嘿嘿。
这里买的东西还没到,钱观前两天交代的修路测绘工作人员已经到了,都不是什么年轻人,还带着设备,看起很专业的样子。
或许是测绘工程这专业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这几个大叔的皮肤都挺黝黑健康。
叶秋棠亲自招待,在前台给他们做身份信息登记。
叶秋棠:“......”
他们一行六个人,除了一个年纪已经上了四十岁之外,另外五个都才二十多岁。
这专业???
这么容易使人头秃吗?
叶秋棠面不改色的做好了登记,又带着他们去了房间,“房间分配你们自己安排就好,自助超市也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你们有需要就去看看。”
为首的那个年长大叔笑着站出来,“小老板,能请你帮个忙不?”
“您先说说看。”
那大叔有点不好意思,“这不是乡下嘛,吃饭可能不方便,您看能不能帮忙介绍个村里做饭的,只做晚饭就好。”
他们早上可以吃点面包牛奶对付一下,中午估摸着都在工地上,到时候跟工人们一起吃就行,就是晚饭不想再吃这么随便了。
这对叶秋棠来说是个小事情,现在村里的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中老年人,无论男男女女都会做点简单的饭菜。
但叶秋棠也没一口答应,想了想,说:“我先帮您问问,晚点给您答复。”
测绘大叔表示理解,又说:“你也知道,我们这一行不算轻松,但每天工作结束之后,也想好好吃顿饭。”
这乡下不比城市,没有成千上万种外卖可以选择。
即便是有外卖,又怎么能比得上农家菜好吃的?他们来之前就商量好了,反正农家菜不贵,他们一人AA几百块钱差不多就够了。
测绘大叔接着说,“菜钱和辛苦费,到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就再商量,肯定不让人家吃亏。”
叶秋棠应了。
安排好这几人,叶秋棠就出了客栈,径直往村广场上走。
要知道,整个村的八卦中心点可就在这里了。
你永远不知道你在那些大妈口里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正是吃过晚饭的时候,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了。
13/54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