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天灾末世行(穿越重生)——婻书

时间:2021-10-18 12:18:34  作者:婻书
  成了整个小院,比三五天都未必能见一面的徐茗还要忙的人。
  慕楠知道秦淮这都是为了他们的今后,所以将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还专门研究做饭,味道肯定没有秦淮做得好,但煲汤却是练的炉火纯青,毕竟怕秦淮太辛苦熬坏了身体,所以营养这方面自然要跟上。
  好在所有的辛苦也不算白费,去年秦淮就正式转正,成了国安部的一员。
  放以前,除非秦淮跟着他的导师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成为国家特聘招揽的特殊人才,通过多番审核后才能进入这样的部门,否则他连国安部的大门朝哪儿开都未必知道,但现在,人口损失太多,人才过于稀缺,加上秦淮确实是有能力的,这才能成功进入这种部门。
  又因为表现优秀,被上面看好,毕竟秦淮有的不只是出色的能力和头脑,关键是年轻,一个年轻的优秀人才,能带来的是无限可能,家庭背景也很简单,就只有一个性格比较宅的同性爱人,方方面面都很优秀的他,被调度了,调到了一级防御地,也就是传闻中的避难城。
  跟秦淮之前预想的一样,论地区海拔高度,他们国内再没有比藏区更高的了,所以那边恐怕早早的就已经开始建设避难城,但现在建造到了什么程度,因为距离太远,网络不通,加上道路的艰难至今都还没有开通车队,所以完全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但现在上面调令下来,那肯定已经建设到了适合居住的程度。
  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所以调令下来了后,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接受,慕楠作为他唯一的家属,也在随行人员的名单内,至于简初等人,秦淮给他们分析过。
  现在冬天的月份一年年的减少,极热的时间是越来越长,冰川距离他们太远,没有特殊的渠道他们也收不到消息,但内陆这边已经被海水覆盖的城市越来越多,就这一点足以能看出冰川融化的程度,恐怕很快就要淹没到他们这里。
  政府一定早就收到了消息,所以到时候肯定会组织人员有序撤离,撤离的地区一定是北上或者进藏,就看简初他们是提前走,还是到时候跟着政府的脚步撤离。
  如果他们要留下,那这些年他们每个月给的那些钱购买的物资秦淮就给他们留下,到时候只能有缘再见了,如果是跟他们一起走,那就跟当年说的一样,轻装上阵,到了地方,再看情况找个隐秘的地方把物资拿出来分给他们。
  这几年他们几家人每个月给的钱,每隔一段时间秦淮就拿去购买了一些物资,食物生活用品,只要能买到的,基本将钱花干净了,一年年的这样积攒,慕楠空间里光是后来买的就不少了,到时候其实用不着拿太多的库存填补。
  但是他们在这里经营的一切,就等于全部清空了。
  其实最后也没怎么商量,秦淮接到调令后,他们就决定一起离开了,这是早就打算好的事情,早离开也能早点避开危险,这里早晚要淹没,与其到时候艰难的逃离,不如提前打算好,说不定等这里遭难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了。
  但进藏的车辆并未开通,所以这一路过去同样很难,尤其是那边海拔高,很容易高反,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而且也不是他们想走就能跟着一起走,这一批大部分都是上面调度过去的人才,直系亲属有免费随行的名额,但其他人就没有了。
  不过事情都是能变通的,规矩也并非是死的,尤其是好多人在大地震中失去了家人,这些年日子不好过,有的人为了生存,都在奔事业,也没那个多余的心力去成家,因此单身一人的也有不少,这些人手里至少都有一个免费的随行额度,无人可带,那就将额度卖了换米粮也是好的。
  他们走的这一批上面打过招呼,不要泄露消息,否则造成整个居住区的动荡,因此这些额度只能内部转售,有的人亲友多,都想跟着一起走,那除了直系亲属外,其他的就要购买额度了,这购买的价格也不便宜,大概是直接形成了市场的默契,统一价两百斤大米一个人。
  好在他们现在私产不少,店铺转售就能换不少的米粮,家里种植的那些也能充一个数量,房屋的转让同样也能换米,更不用说因为简初开店的需求,他们几家越来越多的兔子和鸡,这些随便拎两只就能换食物。
  平时日子过得虽然不算苦巴巴,但也没敢放开了吃喝,等清理产业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等人竟然一点都不穷,还如此富有。
  因为妞妞的去世,宋嘉连着好些天都没什么食欲,人都瘦了不少,这会儿看着清点出来的家产,难得有了点笑意,但很快又垂头丧气起来:“虽然富有,但要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这么一想,心更累了。”
  慕楠也不想走,这里已经住习惯了,但不走不行啊,等这里变成一片汪洋的时候再走就来不及了,于是只能安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清理一下,所有的财物都换成粮食,上交到政府后,等我们到了地方,就会原数返还的,所以这些东西虽然没办法带走,但还是我们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多出额度的人只要米粮不要钱的原因,他们这一走肯定是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基本都将家产换成了食用的物资,但那么多的物资没办法随身带,既然是国家调走的人才,那怎么都比普通人要多些家底的,所以上面就通知,粮食上交,做好记录后到了地方,你在这边上交了多少食物,到了地方就原数奉还。
  知道他们要走了,杨靖将积攒的一些皮子给他们每个人做了一个背心,按照以前的地理常识,藏区高低温差大,虽然不知道现在气候变成什么样了,但多一件毛皮背心肯定不是坏事。
  名额有限,加上女生这边的资产也有限,所以慕楠他们肯定没办法让她们跟着一起走,连大牛他们都因为能买到的额度不够都不能一起走。
  不过慕楠还是叮嘱道:“要是能进藏,你们一定要快点离开,谁知道这里还能安稳多久,如果你们进藏了,到时候在网上发布寻人消息来找我们啊。”
  杨靖朝他挥挥手:“行了,有缘再见吧,天下也没有不散的筵席,要是以后我们还能遇到,那你们也算是东道主了,到时候记得请我们吃顿好的。”
  慕楠点点头:“没问题!”
  因为这一走,恐怕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再回来,所以上面给了很充分的时间整理资产以及跟亲友道别。
  现在还不知道进藏的路要怎么走,甚至都不能排除徒步的可能,当然最好是能有车坐,但也要做上最坏的打算,所以身上带的东西不能太多,否则过于负重累的还是自己。
  活禽一类的没办法带,虽然这些年不时会放出一些肉源给人们调剂生活,但依旧缺肉缺菜,什么都缺,兔子繁殖力很快,鸡可以下蛋,这养着绝对不亏,哪怕他们赶着时间卖,也是卖出了高价。
  压面机被蔡家买去了,还有那个店铺,之前蔡家在这边没什么家底,又刚折腾了两栋房子,实在是盘不起店铺,后来想要租个店做生意,那门面店也不是那么好有的,所以现在简初他们店要转让出去,不如便宜了熟人。
  就冲殷大婶那手艺,她接这个店铺继续做下去肯定也亏不了。
  房子蔡家也打算搬过来了,别的不说,就冲他们院子的那口井,这么好的地方就舍不得让给别人,大牛也正好可以独门独栋的住一个屋,他现在还在自卫队干,工资高福利好,一个人负担这么大的屋子也绰绰有余,但最吸引他搬过来的还是那口井。
  宋嘉还开玩笑朝蔡家道:“兜兜转转的,这屋子你们还是住过来了。”
  蔡大叔叹气:“也不知道这还能安稳住多久。”
  蔡家直接把简初和秦淮他们两家的房子都租下来了,还是跟以前一样,一边住人,一边种植,如果以后儿女成家了,到时候两套房子也能住的开,如果到时候他们还在这里的话。
  前后差不多忙活了快一个月,总算是将家里都清理出去了,秦淮为了这一天,早前还多准备了一个空调,普通柜机跟那种耐高温的柜机用起来效果还是不一样,也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才能生产出适应如今气候的电器,所以在那之前,这些末世前囤的好东西不能浪费。
  走之前秦淮将房里的空调拆了下来放到了慕楠的空间,又将普通的柜机给换了上去,还有屋内的家具,他之前也淘到了一些旧家具,稍微清理一下也能用,床是慕楠睡习惯的床,从之前的市中心一直用到现在,这会儿走了肯定也是要带走的,所以备用了一套旧家具放在屋里。
  这样等后面拿下房子的人过来了,也不至于屋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好。
  因为不知道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气候温度,所以衣服就带了两件厚实的,其他的都是一些食物和水,等到了那边,如果上面没办法提供冬用物品,那就用食物跟人换,他们在这边将所有的家当都换成了食物交了上去。
  秦淮还说,他们这些年积攒的东西,已经找了关系渠道安放在那边了,所以食物这方面,就冲他们这些积攒,至少两三年不用愁,至于以后,当初一无所有都能积攒到今天,等到了新的地方落脚了,重头再来就是。
  一切准备妥当,到了出发的那一天。
  之前从市中心离开的时候,慕楠满心的不舍,但这次离开,不知道是因为知道这一次之后将不会再继续颠沛流离,或是因为对这里没有童年滤镜的感情,倒是没多少不舍,最爱的人在身边,关系好的朋友依旧在一起,除了前路未知,倒也没什么让人不舍惧怕。
  宋嘉握住胸口装了妞妞骨灰的挂饰,回头看了眼住了这么多年的房子,他唯一的不舍,是这些年妞妞陪伴着他生活的记忆,现在要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不曾有过妞妞的地方。
  吴峥揽住了宋嘉的肩膀,无声的拍了拍,妞妞是他带回家的狗,当时才两个多月,一只手就能托起来,宋嘉看到妞妞的第一眼就说好丑,连公母都没看直接定了名字叫妞妞,一眨眼,弟弟长大了,妞妞也走了。
  最没有不舍情绪的应该是简初了,他居无定所惯了,反正喻子柏在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这大概就是他与生俱来的杂草韧性,在哪儿都能活的很好。
  见吴峥在安慰着满心不舍情绪的宋嘉,简初也就没凑上去说话,看到至今依旧单身一人的徐茗,简初忍不住道:“那个于峰,不跟我们一起走啊?”
  要说他两有事吧,又好像没什么事,要说没事吧,这相处的又不像没事的,反正这些年,每年过年于峰都会过来跟他们一起吃年饭,但这人跟人之间的气场啊,那是只能意会的,于峰跟徐茗之间的气场,那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可两人又一直好像朋友一般的相处,这就复杂又矛盾了。
  现在他们要走了,如果于峰不走,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见到了。
  徐茗摇了摇头:“他有他的打算,我问过了,他说暂时不走,那就算了。”
  简初看着他:“真算了?”
  徐茗一脸平静的反问:“那不然呢?”
  简初耸耸肩:“行叭。”人家不愿意走,那也只能算了,估计是稍微有点苗头,但火花不够猛烈吧。
  反正徐茗说是一个人,也不算是一个人,他跟喻子柏,还有秦淮和慕楠以后注定都是没有孩子的,等到了新的地方,他们还像以前那样住在一起,等老了,那就一帮子老头一起喝茶聊天下棋打牌,所以只要徐茗觉得舒服,也不一定非要找个伴侣的伴儿,朋友的伴儿也是可以的。
  一行人到了集合的地方,那是还没开通的地下动车站台,上面的气候过于极端,尤其是暴热的时间越来越长,哪怕车辆只在晚上发车,运行起来也有高温风险,到了冬天,那更是低温结冻,这又不是自家屋门口随时能除冰的,所以尽管耗费巨大,但上面还是在建造地下动车轨道。
  慕楠看着前面一样拖着各种行李排队进去的人,小声朝秦淮好奇道:“我们是要坐动车走吗?”
  秦淮点头:“应该是,但这动车不会直接进藏,看前面建设到了哪里,估计会半道下车然后转交通工具,也许会稍微折腾点,但应该会比我们之前徒步从市区走出来时要轻松很多。”
  慕楠都已经做好徒步个把月进藏的准备了,听到秦淮这么说,顿时松了口气,能轻松点就好,只希望他们到了那边之后,不要出现什么高原反应,他这些年一直没有停过锻炼,而且末世后,人们的身体素质被极端的环境折腾的变强了不少,也许对于高原也能很快适应过来。
  队伍慢慢的排到了他们,进去要扫身份证,离开的人员名单和信息早就上报了,身份证一刷,人脸对应上后就能通过,一旦通过会给一个有条码的手环,后面一些检查或者登车,就直接扫手环条码了。
  陆陆续续的进了站,看着都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见过的轨道和动车,好多人都莫名激动起来,宋嘉都忍不住道:“我还以为我们的生活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没想到现在连动车都恢复了,还是地下的动车,太厉害了。”
  徐茗道:“我刚才问了一下,这是上面的货运车,只有两节车厢有软座,后面都是货运车厢,终点首都,我们到了首都之后要转乘,那边紫外线的强度比我们这里更凶残,所以白天不能见光不只是温度,因此只有晚上能够行车,初步估计,我们能在半个月内到达目的地就很不错了。”
  慕楠他们都惊了,还以为动车都有了,要不了三五天就能到呢,没想到至少还要半个月,半个月在路上,光是想想就觉得要累散架了。
  秦淮道:“到了首都,上面会发高反的药物,所以不用担心高反的问题。”
  慕楠看向秦淮:“哥,你觉得避难城真的在藏区吗?”
  徐茗笑着朝慕楠道:“不用问你哥,我都能回答你,是的,国家所有的高尖人才现在都在往那边聚集,也只能是那边,才能避开海水上涨带来的危害。”
  几人稍微坐了一会儿,当外面入口的大门重新关闭后,站台这边响起了广播,提示进站人员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上车。
  慕楠朝着大门那儿看了一眼,一回头见秦淮一手拿着行李一手朝他伸了过来,便笑着握了上去,希望这一次落定了,就再也不要变动了。
 
 
第190章 
  车上有软座的车厢是一排八人,中间过道,左右各四个座位,位子还挺宽敞,两两对坐,他们七个人刚好一排,还有一个单身一人的青年被安排了过来。
  慕楠他们和宋嘉兄弟两对坐,徐茗和简初他们一起,那个独身一人的青年不知道是有社恐不会跟人交流还是工作狂,坐下后就拿出电脑不停的在敲打。
  慕楠小声朝秦淮问道:“你同事吗?”他觉得这种拿着电脑不停敲他看不懂字符的,都应该从事着跟他哥一样的工作。
  秦淮摇头:“这次我在的部门,只有我一个人接受了调度。”
  本来是有两个人,但另外一个年纪有点大,身体不太行,经过最后的综合考评,恐怕无法适应藏区的环境,所以暂时被留了下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