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这个必要,我现在我的书本照样也卖的很好呀!而且我本职工作并不是写这些小说,还请唐老板保密。”廖庭宇拒绝了,没这个必要。
唐老板也知道这事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也不做过多的纠结。
他想要保证自己的书局还是能够像现在这样红红火火,就只需要将这位财神爷捧着。
唐老板笑着说道:“那好吧,我也只是建议而已。一切都听先生的意思。”
“我去把先生卖书的账册拿来。先生看一看然后咱们把上半个月银子结了。”唐老板说道。
廖庭宇也喜欢公事公办,于是就坐下来慢慢的喝着茶。
自从他写的书出了名以后,唐老板刚开始是以160文一本买下来的,后来卖的实在是过于火爆了,到了后面干脆就自己提出来六四分。
每卖出一本书100文廖庭宇得40文,书局得60文,这是非常厚道的,而且收入相当可观。
关键是廖庭宇的书最差也是500文一本起,像那些好的上面用画师做了画的,甚至书皮上还有烫金烙印的,可是十两银子一本呢。
每当廖庭宇到黄浩的书斋里看到书架上最上面的书,他居然都舍不得那个银子去买。
自己是不是应该让老板送他一本呀!廖庭宇摸着下巴琢磨着。
第四十四章
这几天廖庭宇日日来拜访,李夫子对于这个学生感官还不错便倾囊相授。
“就做老师啊,做学生是一个道理,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老师也不一定懂得比学生多。你要对知识永远保持着一颗进取的心。”
李夫子告诫道。
“我知道了,夫子。”廖庭宇点点头,他会将这些话永远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那好我们就来先说一说上课。首先你一定要说话条理清楚,那些学生才听得懂。一定要大声,毕竟教室那么大,孩子又那么多。”李夫子说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戒尺是来教育学生的,而不是来惩罚学生的。这些是你必须要做到的,其他的。嗯,上课该如何上不如你先去做个备案,然后在我这做一下模拟上课。我好给你指点指点。”
廖庭宇听着李夫子传授的经验之谈,感激的说道:“那我现在这里谢过夫子教导之恩。”
李夫子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你竟然诚信来请教我,自然也要倾囊相授。你我师生一场不必言谢。只是希望你在教授到时候不要忘记了,白尺高头更进一步。”
说着还和他探讨一些诗词歌赋之类的,将一些秘诀交给他。
“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搞个举人甚至是进士。只可惜你做的诗过于规整,没什么突出的,我们这些人要的是风雅,而诗是必备的功课,看一个人有没有才华就是看他的诗好不好。你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这些夫子早已跟我说过,可是我着实摸不到其中的精髓。这做诗又不像是做其他的文章,感觉无从下手。”
“做事靠的是自己,别人给你说的他的想法也是别人的。对你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不如你每一天做一首诗。然后等有时间了再回看一下,或许会更好。”李夫子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虽然说耗时长了一点,但是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是。”廖庭宇说道。
又是一个开学季,学子陆陆续续的来到学堂,廖庭宇看着那些年轻的学子,他接收的是刚刚入学的孩子,最小也不过十二三岁,最大也不过十六七岁。
他将陪着这些学子,若无意外的情况下,看着他们成功高中。
廖庭宇站在高了一阶的台上。温和的说道,“大家好,我是教你们术数的夫子。这一门是非常重要的,不止用于考试,更用于生活。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跟我学习。”
“知道了夫子,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的。”下面整整齐齐的声音让廖庭宇很高兴,开门红呀!
能够有如此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因为学堂最近这几年没有十岁以下的孩子的。
毕竟在五六年前,院长考入了进士,虽然没有选择做官,但是作为一名进士,让原本只是小有名气的学堂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学堂。
这教授的孩子的水平也水涨船高。这里只要是给那些读书有功名的孩子或者考取了童生想更进一步的人。
有的时候廖庭宇他都在庆幸,多亏了当初李夫子的一番善心,不然他可没有这般成就。
看着自己下面的那一个个坐的笔直,非常有礼貌的孩子瞬间有一种为人师表的感觉。
“好,今天上的第一节 课,我先了解一下各位在术数方面的水平。”
说实话他在刚开始的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一群熊孩子的准备。
还在内心深处还模拟了一个师生大斗智的场景。
其实算起来他也不过比这些孩子大不了几岁,但是突然却有一种为人父的感觉。
廖庭宇晃晃自己的脑袋,将这古怪的感觉退去。
自己还没成亲呢,怎么可以有这种感觉呢!
第四十五章
“我听了你这几次的课,已经可以出师了,甚至是比我强的还好。”李夫子喝着小酒说道。
“那都是老师教导有方。”廖庭宇站起来给李夫子倒酒。
“你啊,不必这样谦虚,好就是好。”李夫子笑着摇摇头,“做夫子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学生比他更能干。”
廖庭宇连忙调整心态:“是,学生受教了。”
“你呀,这么都好就是不肯相信人。你这孩子心思重,不好,年纪轻轻的别像老头一样。”李夫子放下酒杯,看着廖庭宇说道。
廖庭宇无奈的坐着,像个受训的小孩。
“庭宇啊!你是夫子的得意门生,夫子现在能教你的不多了,一天为师终身为父,你阿爹没能力教你,夫子来教。”李夫子严肃的说道。
“你喜欢和黄浩玩也不过是因为那孩子缺心眼,即便是如此你也没有和他交过心,人一生或许会有背叛,可最多的都是朋友的鼎力相助。你年轻不懂,等你像我这么大了,回顾以往朋友和家人就是你一生的财富。”
“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我的同窗……”
李夫子或许是醉了,他危襟正坐的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的事,廖庭宇看着满脸沧桑的夫子,从他的神情中没有发现一点老态。
在叙说中,是那么的神采奕奕,透过夫子的身影他好像看到了一群年轻书生意气风发的样子。
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廖庭宇自己问自己。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的冷漠,变得这么的自私。
谁能够想到他曾经还想着能够成为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他曾经热血沸腾,伸张正义。
这些日子他在反思,在学堂外他的风评反而越来越好。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极为关心孩子的学习。
学堂里的学子们一回到家便被父母拉着问起,第一天在学堂怎么样?吃的如何?夫子如何?
详详细细的了解学堂的情况。
廖庭宇所教导的那个班的学子回到家,便告诉父母:“我们那有一个夫子,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听说他可是今年的秀才,他教导我们的术数。阿爹阿娘你们知道吗,今天夫子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还拿了好几个花生来做示例呢。”
说着说着还有夫子所教导的方法教导起了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姊妹。
但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真的非常好,原本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看着一个不成熟的模仿便会了,还在感慨原来术数还可以这样加呀。
这十根手指头没用,也可用瓜子来代替呀,想想那算盘多难打呀!(关键是贵)
廖庭宇在课堂的时候教导了一些算数的小诀窍。
这些都是经过千百年来人智慧的积累总结下来的。
不过是上了一天课,廖庭宇便得到了学子们的认可,也让他在这个学堂里游鱼得水。
学生们的配合是他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
他不需要用什么教鞭之类的,只需要一个淡淡的眼神便让这个课堂无人敢造次。
廖庭宇看着下面配合的乖孩子们,一颗颗的赤子之心啊!
“这些天大家都学习都很努力,我知道买了一些花生糖,你们挨个挨个的过来拿。这些都是夫子买过来奖励给你们的。”廖庭宇笑着说道。
第四十六章
下面的学子相互看着彼此,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夫子给他们发过糖。
一个胆子大的孩子走上前,接过廖庭宇手中的糖,鼓起勇气大声的说了一句,“谢谢夫子。”
廖庭宇温柔的摸着他的脑袋,“继续努力。”
接着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看着熟悉的学生背着自己的书娄离开学堂,廖庭宇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收拾东西。
李夫子过来问他:“这次休沐,你要回家吗?”
廖庭宇点点头,“是啊!好不容易等到休沐,是该回去看看家中父母和哥嫂了。”
“这样啊!”李夫子琢磨着怎么开口。
“有什么事吗?”廖庭宇见李夫子犹犹豫豫的神色问道。
“你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事了。”李夫子咽了口口水,正色的说道。
廖庭宇如遭雷击,“我还不急,那个,夫子,我约了我们村的大叔,我先走了。”
说完,闪身就跑了。李夫子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年轻人哟,脸皮子薄啊。”
坐在牛车上,廖庭宇侧卧着看着沿路的风景。而在村里廖明又和一群人闲聊在一起,最近这些天他是相当受村人的追捧的。
“我跟你们讲啊,你们可不知道啊,那学堂里面,可是比员外家还大还漂亮呢,学堂里面还有一条河呢,河中间还种着荷花养的鱼呀,又肥又壮。我还在老二那个学堂,吃了一顿饭,那饭还是用粗米做的干饭,配着两个小菜,油汪汪的。这还是老二吃的免费的午餐。”廖明坐在石头上便吹了起来。
其实他也没吃过,很多听老二说的和听见那些学子讨论的话。但这些都不妨碍他讲这些事,反正都没去过,他好歹还去过嘛!
“我跟你们说,老二本来是要给我加肉的我没要,我怕呀,他那个吃饭的地方跟着饭馆差不多弄得干干净净的,这要是加了一点来个十几文钱,可舍不得呢。”廖明被众星拱月的围在中间,说着自己的见闻。
围坐的同辈和叔伯还点点头表示理解,这镇上的东西本来也确实很黑。
“就是就是,我上次去的那镇上就吃了,一碗面他就收了我十文钱,不就是加了一个油炸花生米吗?那心口黑的。”这句话引发的共鸣,大家都在镇上,或多或少的被坑过。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老二那小子是个孝顺的,他不听我劝,就去给我买了那一两片肉,我那时候心咕咚咕咚的跳,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就给了一两文钱,这么长,肥熘熘的。”廖明用手比划了几下,让大家伙儿都看清楚,好好想像一番。
众人看着廖明笔划的,不约而同的吞了吞口水。
这学堂的待遇好吧,难怪这廖家二小子长得白白嫩嫩的,就是瘦了些。
不过想想也是,这鱼都肥熘熘的,有一个手臂那么长,可想而知人吃的有多好了。
邓氏从地里忙完回来就看见自家老头子周围又围着这一大群人。而且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听他们说着自家老二在镇上学堂里怎么怎么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的,自己还没来感受过了这老头子,就先吃上了。
她将廖明从村民热情中拉扯出来,
“老头子,你怎么尽说些事的呀?你这倒是吃饱了,我们大家可还没吃到呢?把众位叔伯,弄得心馋,不如说说其他的老二那住的地方有没有漏风啊,终究是免费住的,这房子也不知道好不好。”邓氏说道。
廖明看着邓氏来了拍拍自己旁边的石头,示意她坐在自己旁边认真听。“我跟你们说这房子呀,那修的可漂亮的,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那屋子修建了有两年的时间。里面干干净净的,大概有我们堂屋那么大。咱老二那运气可真不是盖的,我看过其他的夫子的房子,这样说都是青砖但是还是有些陈旧。”
“你是说镇上的那些夫子都不住在学堂里吗?”有一个经常去镇上的,村民说道。
“是不住在学堂里,但是那些夫子可都有自己的屋子,听老二说,是因为冬天冷的时候夫子可以在学堂里面休息。”廖明很淡定的解释说。“而且他们学堂冬天的时候学院还会给夫子发碳呢!那可是碳呢,一斤碳好几文呢!”
村民感觉立刻长了见识,果然这镇上的人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这吃个饭不用给钱就算了,还要准备屋子。
想想每一个月还有银钱拿,这个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啊。
也就是这读书好啊,这有学问的读书郎也是个厉害的。
心思活跃的村民已经想着让自己家的儿子去读书了。
听着廖明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廖明一家是要崛起了,想想这茅草屋也或许会在最近几年变成青砖大房吧。
第四十七章
廖庭宇一回来就看见被众星捧月的廖明,他好奇的挤进人堆里。
“阿爹,各位叔伯,你们在这里说什么呀?”
廖明见儿子回来了,立刻就把嘴巴闭上了,也不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儿子听到了多少。
他现在感觉自己的耳朵好像热熟了,邓氏一脸的幸灾乐祸,不过还是顾忌这自家人的面子,没有撮穿他。
邓氏很高兴的将周围的人打发走,带着儿子往家赶,“行了行了,今天我儿子回来了,也没什么可摆的了。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儿子早回家去,阿娘给你炖好吃的。”
回头还不忘自己的枕边人,“老头子你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走啦,回家啦!”
廖明连忙起身,“好,好,好。知道了,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
这事情的主角都走了,周围的人也没什么好听的了,各自回各自的家。
15/83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