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四带着媳妇儿和孩子,在府衙门前磕了三个响头,特别郑重,然后挺直腰板,带着媳妇儿孩子上了马车,全府衙的人都看着呢,被府衙送回赵家村。
而他的四个兄弟,已经消失在人群里了。
送走了赵老四一家,丁田回到牢房里,看着那四个已经能干活了的家伙:“好好干,好好改造,以后出去了,也能找个正经的工……咳咳,活计,养家糊口,再说了,你们都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做工赚钱全都攒着,日后置办一份家业……。”
丁田开始唠唠叨叨,每日魔音催脑一般的给他们四个上一顿思想品德教育课,搞得四个人生不如死,这才闭嘴。
中午为了庆祝有一个人冤屈大白,厨娘特意做了蛋炒角瓜和红烧肉,虽然大夏天的吃这个有点油腻,但是有肉不吃的是傻子。
并且多做了一份凉拌小菜,吃起来爽口的很。
下差之后,丁田好心情的跑去街市上,特意买了卤牛肉,以及一只烤鸡回来,王佐已经在家里等着他回来做饭了。
看到丁田拎着东西回来,脸色臭臭的问:“不是给你送了烤鸡了吗?”
怎么还买外面的呢?
“这个不一样,这是人家家传的手艺,我给你做个麻辣拌鸡,特别好吃!”丁田乐呵呵的心情好,整个人仿佛都洋溢着快乐一样。
“发生了什么喜事么?”王佐看他那样子,自己的心情也不知不觉的好了一些。
“今天赵老四的案子终于结了。”丁田举了举手里拎着的吃食:“我们庆祝一下。”
麻辣拌鸡,其实就是用麻油、辣椒油配上胡椒粉之类的拌一下,本身这烧鸡就有味道。
牛肉他也给凉拌了,多放香葱以及香菜,放酱油,不放醋,放醋丁田觉得不好吃。
两道凉拌的菜,金大娘特意烙的葱油饼,丁田打了个蛋汤,简单的晚饭就端上了桌。
“我跟你说啊,赵老四的案子真是曲折离奇的厉害!”丁田习惯了在餐桌上跟王佐唠家常,他说的是他的工作,以及案子。
赵老四家的案子的确是……非常的让人匪夷所思。
一系列的错误,造就了今时今日的恶果。
丁田只是说了他知道的事情,但是当王佐回到他的驿站之后,就叫凌飞过来:“你说过的,吏部左侍郎的大公子,来了这边?”
“是,暂住在张家。”凌飞低头稟报:“就是他,想从丁司狱那里下手,被我们的人拦住了,并且拦了三次,他就再也没出手过。”
因为那位大公子知道,这里肯定有人暗中出手了,不然他怎么可能算计不到一个小小的,比芝麻官儿还小的一个司狱?
“马家还是在试探么?”
“是的,王爷,马家这样的吃里扒外,早就该抄家砍头了。”
“不不不!”王佐摇了摇一根手指头:“听说马家想将嫡出的小姐给那位大公子做媳妇儿
?,,
“王爷?”凌飞瞪大了眼睛:“马家是什么人家?那位可是京里来的官员之子……。”
“很快他就不是了。”王佐冷淡一笑:“如果他的家被连根拔起,你猜,他会不会为了保命,娶一个乡绅之女……隐姓埋名,或者期待东山再起呢?”
“这……何必这么麻烦?”这有点像是猫捉老鼠,吃,是一定要吃掉的,但是在吃之前,还得玩一会儿,还得是玩够了的那种。
“用那位,牵扯上马家,然后再查马家商队的事情。”王佐道:“原来没动马家,也是为了查出,到底还有谁,跟商队有关系。”
“好。”凌飞看出王爷这是一定要这么做,虽然不明白,非要牵连上一个小小的马家干什么……但是既然王爷这么说了,那他们作为谋士,就该去想办法执行。
“还有,要让马家诛九族!”王佐轻轻松松的吩咐,就将马家的未来打入了地狱。
“王爷,不用您吩咐,马家的商队竟然敢偷偷的出关,跟草原上的人交易铁器,这本身,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凌飞告诉王佐:“何况他们跟某些官员还里外勾结。”
光是这一项重罪,就够马家永世不得翻身了。
不过马家的人胆子还真是大啊!
王佐这边已经下了命令,马家那边一无所觉,还在忙着马家梁的事情。
官司输了无所谓,最多赔偿点钱财,马家身为本地大户人家,岂能在意一点银钱?
可是杜知府请了北风府的学政过来,商议着要将马家梁的功名摘掉。
原因就是马家梁人品不行。
在古代,一个人的人品名声,可是很重要的,一旦名声坏了,哪怕这个人才高八斗,也没人乐意搭理他。
但是如果一个家族里,有一个因为品行问题,而被戳落功名,那么整个家族、以及家族的三代,都抬不起头。
古代科举不像现代,你考上了就是考上了,以分数为准。
在古代,科举都是朝廷说了算,而且科举是要调查三代有无犯法之男、有无再嫁之女。
也就是说,如果三代之内有这样的人,是没资格科举的。
还有,在试卷上写的第一个名字,不是你的,而是你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
分别是什么身份。
如果曾祖是奴仆、车、船、店、脚、牙、之类为生的,那么你也同样是没资格科举的。这些都要求三代之后,才允许科举,也就是你儿子那一代,才可以考试,因为那一代你的祖父身份可能就不一样了。
说了这么多,终归是因为马氏绝对不能出这么一个人!
而且还是近代出现的,有了这么一位在,马氏三代之内休想有人科举,因为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名声臭了啊。
“大哥,怎么办?”马家老三看向马家家主。
现在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亲大哥了。
要是孙子真的被革除功名,那他这一支……在哪儿都抬不起头了。
“备礼!”马家家主一咬牙:“备厚礼!我去一趟府衙,拜访一下府尊大人。”
以前都喊“杜知府”的,“府尊大人”这是一个敬称。
现在马家家主也用上了敬称,这是等于对知府衙门低头了,或者说,是对杜知府低头了。马家老二哼了一声,阴阳怪气的扫了一眼马家老三:“没那个能耐,就别惦记人家媳妇儿
”
马家老三一嘻:“二哥,你当时可是支持的!”
“当时是当时,谁知道他连个泥腿子都摆不平,功名都要被人摘了。”马家老二是属于那种翻脸不认人的脾气。
那个时候是那个时候,那个时候老三是跟在他屁股后头的小弟。
现在是现在了,老三家的麻烦,有可能连累全族,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也不可能还给他好脸色看。
马家老三一脸的晦气:“是,二哥什么时候都有道理。”
马家家主拍了拍桌子:“行了,行了!都给我闭嘴,现在是马家的关键时刻,我去府衙,你们回家去,让家里人都暂时老实点……。”
马家家主以为自己去了,起码知府大人会给点面子。
结果他连府衙的大门都没进去,站岗的衙役告诉他:“知府大人正在跟学政大人商议事情,暂时不见客,请回吧。”
站岗的衙役,马家家主不认识,但是马家的大管家认识,平时也没少打交道,马管家上前,很麻利的塞给了对方一锭银元宝,足足二两:“烦请通报一声,马家的家主前来求见府尊大
人。”
“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是大人说过了,不许人打扰。”这位又把银子给他退了回去:“这钱拿着也烫手。”
他可不敢收钱,今天衙门里开审案子,那马家的小子竟然惦记人家的媳妇儿……要是那媳妇儿没生孩子,你惦记了也就惦记了,那媳妇儿都有三个孩子了,还惦记,这就不对了。
何况马家在府城里的名声也不怎么样。
别人不知道马家的底细,同城住了这么久,岂能没人知道?
马家是本地第一个开青楼的人家,三大家族的张家和林家,一个是大地主,以耕读传家,供出来一位举人三位秀才;一个是本地有名的商业人家,他们家的铺子最多,有两支专门南来北往的商队跑货源,可以说,府城的店铺,有三分之二都是在林家那里拿货。
而且张家是耕读人家,拥有的土地最多,人口也不少,同样的,张家是读书人家,有一个在府城学堂做山长的族老,以及一个举人,足够支撑起张家的门面了。
林家是纯粹的商业人家,且人丁不旺,不过林家是比马家还要历史悠久的坐地户,加上林家二少身体不好,林家为此没少做善事求上天保佑自家的儿子能健康一些。
所以林家的名声最好,张家的也不差,唯有马家……因为开青楼的事情,加上他们家人口多,难免良莠不齐……所以名声也就不太好了。
衙役也是本地人,而且作为地头蛇的他们,因为是衙役,能得到的小道消息不要更多。都说马家的秀才是保不住了,然后还有人说知府大人也对马家看不顺眼。
一个大家族,被一个知府看不顺眼……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第一百四十五章 虚惊一场
衙役自然是不想跟马家这样要落魄的人家扯上关系了,何况马家的手段他们知道,阴狠着
呢。
马家家主没想到竟然是这种结果!
他也终于理解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句俗语。
跟丁田的感慨不一样的是,他是气冲冲地转身就走,一句话都没多说。
衙役看他走了,才一溜儿小跑的回去跟杜师爷报告,人已经被气走了。
马家家主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回到家里,就跟两个弟弟说了:“良才的秀才功名是保不住了。”
两个弟弟一脸的黑暗模样。
“但是只要不被收监,就不算犯错,被剥夺功名……也不会被大肆宣扬……不管怎么说,能弥补一点是一点。”马家家主是个当机立断的性格:“再将礼物准备的丰厚一倍,我去张家,拜访那位大公子!”
当天下午,马家家主就去了张家……。
丁田则是在第二天上差之后,都吃过午饭了,才从老郑叔那里知道了马家梁的下场:剥夺秀才功名,终生不能科举;赔偿赵老四家五十两银子;马家梁杖责二十。
“为什么没有收监?”丁田不是很满意。
“听说,是因为有一个什么公子,给大人一张纸条,然后还有人找过大人,送了好厚的礼物给大人,学政大人也跟着讲情面,这才……。”老郑叔小声的道:“好歹那是马家的人,马家在本地还是很有名望的……。”
马家对于老郑叔他们这样的人而言,就像是一个庞然大物。
他家都敢跟府尊大人对着干了,上次故意拖延缴纳粮草,大人不也是咽下了那口恶气么。现在只是大人给了对方一个打击而已。
对方立刻就动用了一些关系来说情。
大人不也得退一步么……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丁田听的嘴角直抽抽:“海阔天空?”
“听他们提过一嘴,好像是这么一个意思吧?”老郑叔笑了:“而且大人还为赵老四要来
五十两银子的补偿,以及二百斤小米子,够意思了。”
银子和粮食,补偿的非常丰厚。
“还好吧……我想说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丁田痛心疾首:“他就算给了八万藏,又有什么用?赵老四在牢房里待了半年之久,家里的女人孩子提心吊胆,这个精神损失费,就够五百两了!”
“噗!”老郑叔正在品茶,听了这话顿时就喷了。
“您老烫着了?”丁田这里的茶叶都是好茶叶,老郑叔每每爱来他这里蹭一两杯茶,聊一
聊天。
丁田在牢房里是捧着老郑叔的,因为他“尊老”。
而老郑叔呢,就时不时的来他这里,跟他聊一聊,有的时候,还会给丁田出一些主意。
有丁田这么捧着,老郑叔也投桃报李,压制一下下面的人,跟了这么好的一个司狱还不知道珍惜,以前的牢头儿是怎么对你们的?
丁田的工作这才顺利得不得了,加上丁田的“关系”也很硬。
“烫着什么烫着!”老郑叔珍惜的将茶碗放好:“田儿啊,你这五百两要的也太多了吧?虽然你说的那个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啥的好像很好的意思,但是吧,你要是真要五百两,赵老四肯定不敢接受。”
“为啥啊?”丁田不明白了,这要是换在他那个年代……好吧,没有五百万的私人赔偿,这官司肯定不会撤诉。
而且马家梁那个家伙,非得全家被人民唾骂不可!
任何时候,插足婚姻的第三者,都是不受欢迎的。
“五百两那是烫手的土豆,人家会说他们家讹人!”老郑叔叹了口气:“五十两则是被认为是补偿,是官府做主,马家给的补偿,而不是他们家讹诈,且耽误了农事,给了二百斤小米,这就是老爷考量的周全。”
丁田不太服气,但是这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结果了。
下差之后,回家,看到王佐在家,这次这家伙竟然还带了公文过来看!
“我说,你这是加班加到我家来了吗?”丁田也是佩服死了他。
“嗯。”王佐翻开一个继续看:“这里天气太热了,你需要冰么?我那里有供的冰块。”北方人耐寒不耐热,每到夏天都热的吐舌头。
所以北方在冬天的时候,就会大量的凿冰,储存冰块。
虽然硝石可以制冰,但是小老百姓都嫌弃麻烦,大户人家用冰量大,每次都需要大量的硝石,北方又没有硝石矿,购买大量的硝石,也跟储存冰块的费用不相上下了。
74/314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