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板和秦思源这三人也算是熟悉了,由于第一印象,一直都猜测这三人是哪个大家族出来历练的。
所以,在秦思源他们提出合作,制作品牌服装的时候,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
第一百零八章 一个企业到底要注重什么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老板也看出来了,这三个人绝对是有能力的。再想想这三人背后的势力,以后的发展,绝对比自己这样小打小闹强。
最重要的是,人家也说了,厂子虽然人家买下,可自己的职位仍然保留,还给自己三层的股份,管理方面仍然是自己来管理,但厂里的一切材料所需要的费用,服装设计以及销售对方都包了。
对于一个既得了钱,又有分层,还有工作的打工者来说,这还有什么不可行的。这还不算,人家签完合同就拿了一堆设计好的服装和好几张大的订单。
不说他服装比港台那边现在流行的要好多了,就这订单就是自己过去一年也难得能弄到的量啊!
“小老板,呵呵!”王老板有些别扭的看向秦思源,“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
“怎么样?”怎么说曾经为了写重生文也是研究过这个年代的服装的,秦思源很有自信,这批服装即能合了现在人保守的口味,又能合他们所最求的时尚感。
“哎呀!”王老板一张又一张看,看完一遍又一遍,末了才笑道,“不是我说,小老板,我觉得这批服装放在内地去可能会有些可惜了。”
“呵呵!”秦思源只是笑。
“要是您放心,我觉得我们可以弄到港台那边的订单。”
“哦!”秦思源笑,“这到是个好主意。”其实不是他不想到赚港台那边人的钱,只是因为他们每次在这边呆的时间不长,而且他每次又是偷偷摸摸的出来,实在是没时间去弄那边的胆子。
“呵呵!不妨你说,我觉得,如果我们将第一批货先在港台那边买,第二批再弄到内地去,会比直接在内地买价钱上可以提高不少。”
“呵呵!”
“哈哈!抱歉抱歉,卖弄了卖弄了。”
“不,王老板是个有能力的人,你说的对。”这次接话的是尉迟恭,“只是您也看了,我们每次在这边呆的时间不能太长,所以港台那边我们也是有心无力的。”
“这个不妨事。”王老板笑,“虽然刚刚说了销售这头你们可以包,但身为这个厂的人,盈利方面自然是大家的事。而且,不妨三位,嘿嘿!我王老三还就认识那么几个港台做服装的人。”
“行。”秦思源等的就是对方这句话,“如果这事能办成,王叔你就直接在利润里面抽取三层利润?”
三层利润!王老板一惊,这是什么意思?这倒不是他嫌弃钱多,而是如果真这么做,他真觉得自己会渗的晃啊!
“哎!这话就见外了。”王老板摇头,“这话说的直接将王某人当成外人了啊。我还有三层的股份呢,若是真的都指望几位大老板,那我就真不是人了。”
“……”秦思源只是笑着看向王老板,这次却是没说话。
对面的王老板却是一身的冷汗。毕竟是在这行混久了,有些事情大家不说,可有时候无意之间就做了。刚刚那话或许对方是出于真心的,但他要是真拿了,一时半会儿或许没什么,但长期以往,自己就会脱离这个地方。就跟对方一下子拿出好几张订单式的,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怎么说也得表现表现。
不得不说王老板是个聪明人,秦思源等人觉得他是个好人没错,但有时候一个好人也会在一念之间因为某个选择的错误而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就像原本你的天命是富人,可能由于某个机遇你没抓住,这辈子你其他时候的确努力了,可仍然会因为那个选择的错误,达不到那个天命的路。
王老板的这一个选择,也奠定了他日后跟随秦氏集团越走越近,成为秦氏的元老级人物。
不过,既然秦思源作为老板说出来了要给利润,自然不能全部收回,所以最后的结果是王老板可以在合同成功之后,拿去里面的一个百分点的红包,就当时开门红吧。
“这样的话,为了不耽误内地的上货时间,王叔你可能就要加大工作量了。”秦思源听了王老板的大致报单之后说。
王老板前面说的激动,后面听到秦思源这么说,一想也是啊!
这夏秋两季本来就离的近,也就这么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七月份了。最迟到十月内地可能就得降温了。
就是之前安排了先就夏衣先动手,也非常的赶啊!
“这样的吧,不行的话,看看附近有没有其他之前在服装厂做过了的,都吸收进来,我们加紧点,在八月之前将两边这两边月的货都赶出来。”
“行。”王老板也不迟疑,既然要干大事就不能磨磨蹭蹭的。“明天早晨我就通知厂里招工,下午就去见我港台的朋友,务必,在您大后天离开前,让您看到厂里的大概情况。”
“呵呵!一头一头的来,不能着急。”秦思源说,“还有我货多了,但是质量一定要有保证,这一点是万万不能变的。”
“这个您放心,信誉和质量,就是我王老三的底线。搞我们这行的,干的成干不成,也就看这个了。”
“王叔不错啊!”
“嘿嘿!没读过几句书。”王老板脸上闪过一瞬间的骚红,“就,就我爷爷那辈子,我们家有人就走商的。所以当初出来的时候,老人家千交代万交代啊!”
“一个企业能不能走的长远,别的不说,就拿我们这个来说,信誉和质量真的是很重要的。”秦思源接过话。
第一百零九章 电话来了
王老板果然是个能干事的,第二天一早,一边吩咐自己的二三十个人的小工厂开始运作,一边吩咐人招工。
打着秦思源他们说,高薪招工的牌子(实际上就比其他工厂多了三百块钱),让人骑着三轮车在附近各大服装厂走了几圈,一个上午就有十几个人报名,下午跑去和港台的几个朋友吃了一顿,晚上回来一数已经招收了四五十人了,并且多数还都是熟练工。
熟练工好啊!熟练工就可以和自己之前的那班人搞倒班制了。不过,为了下午刚刚接到的订单以及大老板之前给的那大批的订单,这八九十个人显然是不够了。
第二天早上又找个三个员工骑自行车出去跑一趟,一天下来招收了一百多人。连续三天,等秦思源要离开这地儿回去的时候,服装厂里已经有三四百的工人了。并且其中有三百多人都是能立即加入生产的。
这三四百人采用三班倒的制度,更是加大了工作效率。一个多星期后,港台那边就全部交货了。因为服装的确较于此刻的服装时尚又美观,再加上秦思源利用后世学的广告效应。让王老板给那几家服装店出了注意,搞了一个小规模的服装秀,港台那边的服装立刻变得供不应求。
有了港台那边的效应,七月底,服装进入内地的时候,再打着港台那边的旗号,买的就更好了。据说,广东本地的有不少人服装专卖店想要向王老板拿货,却因为内地和港台那边要的紧,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只能支出很少。
基本上紧紧是七月后半个月赚的,就将秦思源购买王老板的工厂钱以及服装服装所需要的材料钱给全部收回还翻倍了。
秦思源只是半个多月后跟着秦爸爸他们去进货的时候,再见到王老板,就见对方红光满面。
这真的不能不红光满面啊!因为有了秦思源这个大设计师,以及策划师,不说他们这个服装厂现在已经是六七百人的服装厂了,就是他朋友几个店现在也是跟着红火起来了。
朋友的店一红火,他每次只是拿百分之一的利润,也拿的手软啊,更别说,他每个月还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这可比他过去一年赚的多多了。
不久前,因为本地的服装商想要拿货,他在小老板直接示意下,直接在本地弄了个中等的服装店。又按照老板的吩咐装修设计了。要不了多久,就能正式开业了。
其实,这个时候王老板真的是高兴早了,等到一个月,两个月后,他知道自己老板居然是在将自己手下以及所供应的服装店,往高档精品服装打造的时候。那利润高的,真是让他睡着了都会笑醒。
而那个时候,他手里,光是当季和应季的服装设计就还有好十多种等着上市。这还没完,三四个月后,连燕京那边都有了自己的独家服装店。
半年以后,小老板一个电话打过来,让他培养一部分手工服装师傅。直接就将他们的服装,又提高一个台阶,誓要与欧美那些高等手工企业相媲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1989年的七月底,当秦思源以后,这一年又要风流雨顺的过去的时候,他接到了两个电话。
这两个电话都一个从燕京打来的,一个是从省城打来的。
从燕京打来的电话是某个影视文化公司想要购买他去年出版的两本书,《碟中谍》和《求仙》的影视出版权。
这两本书,一个是讲抗日战争时期的,是融合了后世的好几倍抗战电视剧电和影改编的;一个是秦思源按照后世修真小说思路,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人所追求的某些理想,以及自己的某些想法,编的现代型修真小说。
不说前面那部抗战的引起多少爱国人士的喜爱,光是后面这部三百多万字的《求仙》,去年大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就是五六十万。这个数字可能与后世某些网络小说销售数字不能相比,但搁现在真的是经典书籍的价格了。
而电话过来的影视公司也非常有诚意,让秦思源难以拒绝。
可要他以真面目去和人谈判什么的,他真不想。不说掉价什么的,以他此刻的年纪那是绝对要引起很多不必要的事端的。
可想想尉迟恭和秦琼现在已经被他用来代表自己商业这边的形象了,再用他们出去为自己的书做代表,不管怎么想都是不好的。
第一百一十章 省长的电话
“白泽吧。”尉迟恭笑道,“我好像听那位大人说,白泽应该是你的贴身护卫吧?再说,白泽,凤凰,貔貅,麒麟本来就不属于星宿战将的行列,自古以来,他们就是作为黑夜帝王的护卫出现的。用他们,绝对不会触犯那位大人的法则。”
“安全起见,您最好还是问问国师大人。”没等秦思源说话,秦琼就开口了。
秦思源想想也是,就算是大家都能想得到的,但黑夜帝国的事情,毕竟不能用常理来说,所以,问个臭屁的国师大人是肯定的。
只是没等秦思源琢磨着晚上去找国师夜玄,一通从省城军区的电话就打来了。
这通电话一开始是找秦妈妈的,但因为铁路小院办公室的那位大叔已经很了解打给秦书群家的电话,多数是找秦思源的,所以就多嘴的问了一句。结果,对方真的就是找秦思源。
秦思源本来还想省城的电话不会是某个出版社或者今古的吧。接过来才知道根本不是。
“您好?”
“您是?”对方开口,听声音应该是一个中年的男人,并且可以从声线上听说对方是一位长期居于上位者的男人。
是谁?秦思源一瞬间疑惑了。只听对方的声音他就能感觉到,这人绝对是走政治仕途的,不可能是出版社老总以及杂志社那边的人。
“你是小源源吧?”没等秦思源这边说话,那边淡淡的笑了一下,声音有些和谐亲近。
“恩,我是秦思源。”什么时候省城有人知道他的小名了?还叫这么亲昵?
“呵呵!我是赫连崇信……”对方说。
然后一瞬间,秦思源听到赫连崇信四个字眼睛就瞪大了!
天啊!是他们省的省长!前几天他大伯还在吃饭的时候谈他们省的新省长呢。之前他一直不关心政治,根本不知道现在市长是谁,省长是谁,倒是他在铁路工作的大伯,喜欢注意这个。
前几天吃饭的时候,听大伯说到这个,他因为听到是赫连这个姓就问了。结果才知道这全国赫连姓氏很少,而如今在政治上有作为的据说就一家姓赫连的。而他们的省长赫连崇信是当年仅居于十大元帅后面的将军赫连罡的三儿子。
秦思源当初与赫连霆相处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去打听人家的家族。他能知道的也都是从父母和赫连霆那边听来的。
据秦思源的理解,赫连老将军应该是有三个儿子。赫连霆的老爹是大儿子,因为读书多所以从政;
赫连霆的二叔从小就皮的很,并且对枪支等军备东西很是感兴趣,所以从军;
赫连霆的小叔赫连崇信,那更是位小有名气的小聪明,十六岁大学就毕业了,并且在京城的文化部门工作。估计也是因为如此,后来发生运动的时候,这位年轻人比别人幸运多了,用后来一些京城政要的话,赫连家的祖坟估计埋在龙脉上了,一家人那是运气好的让人眼红。
好吧!其实在没听到那些京城政要的话之前,秦思源就已经从秦大伯那边,听到民间关于赫连罡将军的传言。说是这位老人家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功绩,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父亲,也就是现今赫连家族,赫连老爷子的父亲,传说那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英雄,而赫连罡赫连老爷子十三岁之前,因为没人管,则只是个在外婆家放羊的羊倌,十三岁之后才跟着他爹出去打仗。
当然虎父无犬子,自从跟着父亲以后,赫连老爷子也是英雄事迹无数,小小年纪没读过几句书,就凭借休战之余他爹教的那点知识,人家硬是战战报捷。从一名童子兵,混到解放战争结束时候的军团长。
解放战争结束,除了生儿子那几年,后面又是每战必参加啊!(秦思源:赫连爷爷很喜欢打仗的说)
呃!跑题了。
现在还是来听听赫连崇信的电话吧。
“……小源源放暑假了吧?”
“恩。放了,一个月了。”
“呵呵!那要不要去京城看看小七啊?”
“小七?”谁啊?
“哦!抱歉,哈哈,伯伯都忘记源源不知道我们家赫连霆在兄弟里面排行老七。所以大家都叫小七。”那边赫连崇信说着,只是隐隐的有一种哀伤在里面。
若是正常的孩子一定是听不出来的。但秦思源是谁啊,怎么说术法学的只通过声音就能了解对方的为人,更好是这隐藏在声音里面的哀伤。
33/93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