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重生之王爷夫管严(穿越重生)——花无百日红

时间:2021-10-26 13:54:27  作者:花无百日红
  裴清长却说:“清长为丞相,自然是为皇帝所想,为皇上出谋划策,特别是在皇上一意孤行即将犯错之前,让皇上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这便是丞相的职责。”
  “用不着你在这里教本皇帝,你这个丞相的职责!!”孙慕辰更加恼怒。听裴清长的话已经让他心中够不爽了,而且这话还是当着扶风王等人的面前说的,更让他下不了台。
  裴清长拱手,又低声说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想必扶风王也不同意皇上的决定吧?”
  孙墨尧不置可否地朝裴清长看了一眼,就算他心里再不喜欢孙慕辰,他也不想与丞相站到一处。
  见到扶风王没反应,孙慕辰却说:“若丞相认为此法不好,那你又有什么想法?”
  “自然还是各规格为,扶风王还是扶风王,而其他两郡依然……”
  “你又要提拔你的门生上来,去到凉州当官?试问他们手上有兵马吗?还不是得问我要?!”
  听到这话,沈熙也算明白了。
  丞相想要安排自己人,好帮助他们今后升官来帮自己,但皇帝却不想让丞相这小算盘打响,当然就把麻烦推到孙墨尧的身上,顺便将他一起拉下水。
  不等丞相说完,皇帝还说,“朕是皇帝,可手上却无兵马调用,我还没有计较什么。今天我想到不用浪费兵马,便能将凉州的事情给解决了,你身为丞相,反倒是要给皇帝增加麻烦?这就是你身为丞相的”职责”吗?!!”
  被如此质问,裴清长倒是依旧坦然,拱手说:“但皇上可否想过,起初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千里迢迢赶去巴蜀,就是为了阻止四王沆瀣一气,自成一国,现在却将三处郡地全部划分给扶风王,又岂不是效仿四王的做法?”
  听到这话,沈熙倒也生气了起来,他走了上来,对裴清长拱手说:“丞相大人,你的意思是说,扶风王有心会变成巴蜀四王那样,要分裂领土吗?”
  裴清长对沈熙淡然一笑,“微臣不敢这么说。”
  “禀皇上,在下官看来,让王爷直接管理三郡,也并非上策。”沈熙突然转身对皇上一拱手,道:“下官想了一个法子,不知可否说来?”
 
 
第121章 归去
  “你赶紧说!”孙慕辰朝沈熙点头道。
  沈熙缓缓道来:“从方才皇上与丞相的对话中,下官隐约能感觉到,皇上之所以对凉州的事出此策略,是因为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所以会想到王爷,倒也无可厚非。”
  被戳穿了心事,本以为皇帝会因为抹不开面子而对沈熙大为光火,谁知他却抬了抬下巴,让沈熙继续说。
  沈熙垂眼,道:“既然如此,身为在扶风郡所管辖的王爷,若是邻郡有任何困难,就算没有皇帝的圣旨,都已经带兵前去帮忙。现在平阳郡里传出此等事情,王爷更应该以身作则,直接带兵前去处理,自是应该。或等皇上圣旨,也是无可厚非。”
  他深吸一口气,又道:“若是让皇帝下旨,为了要王爷做这种事,而给了王爷这么多些好处,只怕让某些有心人看来,皇上怕了王爷,或是王爷要挟了皇上。将来若是有人事情不做,却以此效仿先来向皇上邀功,那皇上又要怎么奖赏对方?那什么标准赏赐对方?”
  孙慕辰听了便知道自己一开始下的决定是有问题的,只是这件事太让他着急……不止这一件,待到他登基之时,他才发现父皇留给他的烂摊子是有多少。
  而眼下,他自己能率先处理掉的只有这一件,可惜在沈熙看来,也处理的不好,他心里却是因此而恼火了起来。
  “那你说,有什么法子。”皇帝摆了摆手。
  沈熙又道,“现在平阳郡里发生军队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种事,王爷去处理实乃应该。皇上只要下一道圣旨,让王爷去做就行了。”
  孙慕辰却皱眉,“可……若是这么做,外界又要如何来看待我这个皇帝,叫人说成,不懂赏罚,不知奖惩的皇帝,岂不是更不好?”
  沈熙笑了笑。
  那边卢居风走了上来,对皇上说:“赏赐只要有由头,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譬如交由王爷来处置那些闹事的将领士兵,又譬如由王爷来安排平阳郡的官员。赏赐不一定是要表面上看起来存在的东西,只要能让百姓在当地安定的生活,丰衣足食,对王爷来说是赏赐,对皇上来说也何尝不是一种赏赐?”
  沈熙连忙说,“正是如此。而且,比起皇帝来名正言顺地让人以为是提升了王爷的权利,倒不如将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让王爷来处理。外界也不会多想什么,对皇上来说,倒是省去了一件烦心事。”
  两人说完,裴清长的面色却是比刚才更加难看了。
  不知皇上有没有听出来,总之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底。
  这两个人,表面上是对皇上说,王爷不需要皇上增加他的封地,提升他的权利,可实质上,就是在做这种事!而且,还是名正言顺地在问皇帝给王爷要权利!
  不过是先后顺序的变化罢了,按照他们这么做,王爷将会在凉州更有人心,哪怕看起来并非坐拥三座郡地,但事实上,得人心者得天下,说是不要两处郡地,却已经打算收入囊中。
  他们说得这些,比皇上所想的更为可怕。他们的心思,更让人无法招架!
  裴清长走出来笑道:“可如此说来,若是真不给予什么看得到的赏赐,又岂不是太欺负王爷了?王爷做了这么多事,皇上自然应该给予更多的赏赐才是。”
  孙慕辰摸着下巴,看向沈熙,他说:“也是,王爷你想要什么,只要不过分,我也一定满足你。”
  总算问道了孙墨尧本身,他心想,只要皇帝别再惦念沈熙,那就行了,可这个想法却又不能说。
  孙墨尧拱手,“皇上,现在你只要让我回去封地,带领官兵解决了平阳郡里的事情,那就行了。想来要是影响到了扶风郡,那本王就更加坐立难安。现在该处理的事情已经处理了,再不去,就算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当地百姓也会有怨言啊!”
  想来其他王爷也纷纷启程准备回到各自的封地,孙墨尧心里自然早有这个打算,要不是今天皇帝突然叫他过来,他倒是打算上告皇帝,自己带人回去了。
  孙慕辰朝自己的弟弟看了一眼,严肃道:“无可厚非,既然如此,你带人回去,同期我下圣旨,你就带着圣旨去处理吧。”
  孙墨尧连忙拱手,“臣弟领旨。”
  裴清长还想说什么话,皇帝又说了:“此事我是交由你处理,但倘若这次事情处理不好,便是一过,朕可是会记在心上。”
  孙墨尧没抬头,冷静道:“臣弟明白。”
  “退下吧。”孙慕辰轻松地点点头,又对裴清长冷道:“你留一留。”
  “微臣遵旨……”
  裴清长低下头,偷偷瞄了一眼走出御书房的三人。
  那两人。裴清长默默记下了名字,沈熙和卢居风,以前也都是王侑老师的门生。卢居风他是知道的,只是那个沈熙,却是没怎么听过了。
  裴清长出生便头顶七品官阶,当时他的父亲是朝中御史大夫,官阶又是世袭,除非裴清长自己说了不做这个官,只要愿意入朝为官,最低七品做起。
  一生都是顺风顺水,就是拜入王侑门下,也没有什么困难。
  而像他这般聪慧的人,也不管是谁,皆是讨喜的。族人喜欢他,王侑喜欢他,先皇也是喜欢他的。
  久而久之,裴清长就不觉得有人敢反对他,也没人比得过他。
  没想到,现在却有了。
  小皇帝不听,这个王爷,也是难弄的人。
  在小皇帝当时准备借兵去巴蜀的时候,裴清长觉得,现在的王爷们中,是没有人敢出兵随太子去巴蜀的。因为他们心里都有这种小心思,只不过巴蜀四王都替他们做了。
  谁知道,扶风王居然同意了。
  到了今天来看,不仅是小王爷,就连他身边的人都不简单。
  想当年卢居风也是一路风光,官途之路走得顺利,后来却被打入兰台中,做个只会抄录的小官,也是他咎由自取。
  人心太大,吞不下。
  今日再来看,收敛了自己的锋芒,可言语间,野心怕是还未改变。
  而那个沈熙。
  裴清长自觉看人还算眼光独到,却也是有些看不明白这个人。以前没见过这个人,也没听说过,看来回去还得调查调查,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待三人走出御书房,沈熙还在想,原来这个小皇帝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说下来的。他的意思,放在卢居风就能一眼看明白,怕是裴丞相也能一眼看明白,但沈熙却觉得,皇帝不一定能明白,可原来不是这样。
  大概经历了巴蜀之地的事情后,小皇帝也有所反省过,到今天成了皇帝,中间的成长可谓是突飞勐进的。
  但皇帝到底应该有这番进步,否则又怎能做好这个皇帝呢?
  一脚踏出大门,眼角瞥见两个人站在那里。
  沈熙定睛一看,这不是葛臻与卫留么?!
  他们也看到了王爷等人,连忙行礼。
  待到三王处决,越隽王贬为平民之后,卫留自然也洗清了他身上所谓叛国的罪名,有当今身上保着,就连裴清长都不能给他治什么罪。
  只是彼此之间没有寒暄,也说不上什么话,打了一声招唿,互道一声“慢走”,便就结束了。
  一方继续待在门口等待召见,一方转身出了皇宫,回到北方封地。
  离开京城之前,卢居风已经以王爷的名义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回了封地,命令魏镇云先行带领官兵,前去平阳郡处理闹事的将领。
  随后,王爷也是快马加鞭地带着众人回到了封地。
  原本孙墨尧心想,若是没有出这些事,他大可带着沈熙,骑马缓缓而归,看看他南舜国的大好江山,壮美风景。不用着急,也不用那么操心。
  可现在不行,他必须得完成这件事。
  这也是沈熙为他争取来的,只许成功,不得失败。否则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利,岂能白白得给浪费了?
  回到封地,沈熙的脸色却是不太好看,这一路疾行赶路,本就不是他所能承受的。加之之前在风露山庄还遭遇洪水一事,平日里看似强壮,但终究比其他人还差一些。
  所以孙墨尧便不肯带沈熙去到平阳郡,沈熙也真的没力气再去争取,便听了他的吩咐。而且,这件事还有卢居风,还有张晰,又怎么会处理不好呢?
  刚回到治所,还未来得及多喘一口气,孙墨尧又带兵去了平阳郡。
  这番与上次去又是不一样,他也没有想到,平阳郡里没了个王爷,居然能乱成这副德行。
  与魏镇云汇合之后,这才知道,今日闹事的将领,便是当时被分派到九原郡后来却投奔了平阳王的姓赵的家伙。
  孙墨尧心里最恨这种阳奉阴违吃里扒外的家伙,把这将领活捉了下来,恰逢圣旨送到,他便下了军令,杖责一百。
  便是活活将人给打死。
  (——王爷威武——)
 
 
第122章 对策
  乱世之下必用重典。
  南舜国不乱,可平阳郡却乱得很。
  孙墨尧愣是没有想到,在平阳王离世,到他的亲族举家赶至京城的时候,那来投奔平阳王的将领居然迅速夺权,直接将整个平阳郡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
  较之北黎蛮子之前的抢掠烧村,这将领及他们的手下更是有过不及,搞得天怒人怨。
  知府好不容易派人递上来的奏章,竟也已经是发生这些事之后一个多月了。
  等孙墨尧带兵赶去的时候,当地早已乌烟瘴气。百姓南迁,流寇横生。虽然平阳王管辖的时候,当地也未见得多么富裕,却也不至于萧条成这个模样。
  而且,风露山庄最为靠近平阳郡,不过是一条河的距离。倘若这将领贪心不足,还要抢掠到他们头上,那更加不能坐以待毙。
  就这么两方考虑之下,孙墨尧没有放过此人。
  将领死后,但凡是在当地抢掠奸淫,被老百姓们揪出来的,也全都严刑拷打,一个都没放过。
  可这件事传到了京城,传到了皇帝耳中,却变成了扶风王滥用私刑,在平阳郡中耀武扬威。
  这可让孙慕辰的面子大大挂不住,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弟弟还算是挺有能耐的,而且身边到底还跟着那沈熙,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之前表示反对的裴清长便认为,那小王爷定然是抓着鸡毛当令箭,与此前的四王一样,认为天高皇帝远,便能任意妄为,甚至还希望皇上能严惩这样的王爷。
  孙慕辰一下子也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心里倒是恼怒不已,正要写圣旨之时,却又收到了来自平阳郡百姓的上愿书。
  平阳郡的百姓,竟希望皇上能册封扶风王成为平阳王,来管辖整个平阳郡。
  这个诉求,却与皇帝一开始的想法如出一辙。
  这可让皇上左右为难,还好,他此前的圣旨还未来得及下颁,否则圣旨送到了当地,还不知要得罪多少平阳郡的老百姓?
  收到上愿书,皇帝考虑再三,又将裴清长找来,商量此事。
  裴清长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却见不止皇上一个人在这里。
  还有一个人,卫留。
  裴清长看到他,眼神中多有些奇怪,心里到底不爽这个明明是罪臣之身,却敢如此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站在这里,给皇帝出谋划策。
  这个职责,明明是属于裴清长一个人的。
  孙慕辰却没想那么多,他看着这两人,问:“平阳郡的事情,现在该怎么办?”
  裴清长拱手,“不能顺从平阳郡百姓的意思,恐怕也不能惩罚扶风王滥用私刑了。”
  卫留也行礼,点头道:“丞相说得不错,而且不止不能罚,更要赏,只是得换一个赏赐,还要让平阳郡的人心服口服才好。”
  裴清长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孙慕辰来回踱步,心里总是觉得,怎么一跟扶风王扯上什么关系,他的脑袋就一个比两个大,麻烦的要命。
  “那你们的看法呢?”孙慕辰问道。
  卫留朝裴清长看了过去,没有说话。
  裴清长无奈只能说,“现在平阳郡要的就是安定,而且平阳郡与九原郡一样都靠近北黎国,更重要的是,平阳郡还有一处重要的关隘,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现在皇上手中兵力不多,既然之前王爷也说过想要放权,那便下旨,命扶风王派兵看守九原和平阳两郡,也是满足了当地百姓的心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