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让我陪你一起。”
49、第四十九章
最终宁羽拗不过郑修杰,答应两人结伴而行。
出发前,他们特地回村了一趟,嘱托了慧娘他们一家,说他和郑修杰即将出一趟远门,郑家的果园就拜托慧娘和朱力大哥了。
慧娘听说宁羽他们要去北方,苦苦哀劝了一番,那战乱的地方能不去就不要去了,非常危险。
但宁羽很是坚定,他说他要去找一个人。
慧娘只好泪眼婆娑地告诫了他们一番,看见官兵就一定要绕道走。
宁羽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朱力也承诺他一定会在果园里好好做事,不会辜负宁羽和郑修杰对他的期望。
他们走之前,还去了高高山坡上的那个树屋。
再次吹着山风的宁羽,眼神已经没有了上一次来的忧郁。
他看着远方蜿蜒的群山和天空上彷如近在咫尺的绵软白云,心中已经有了方向。
临走前,郑修杰和宁羽还特意写了信寄给了郑修远和郑修然,他们在信中告诉了他们即将北上的消息。
而关于村里发生的一切,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走后,里长王明家因为那一箱银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已经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他们刚朝北走不久,迎头就遇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为了赶路,郑修杰专门雇了一辆马车,当他们走了一个月的时候,就发现,越朝北,道路的行进也更加困难。
因为,难民实在是太多了。
冬日难挨,路边甚至到处都是饿殍死尸,道路上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难民见到他们的马车,就会围上来索要食物。
郑修杰和宁羽于心不忍,途中也会将马车上储存的食物都分给那些难民,但渐渐地他们发现,他们所带的食物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完全不够分给每个人。
也因为「发善心」,两人在这座路过小城里,耽误了好几天,甚至为了购买食物和冬日的衣物赠送给难民们而花尽银两,到最后两人只能将马车退掉,无奈地看着车夫将马车带了回去。
尽管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任何食物,但仍然有难民围上来,企图让他们施舍。
要不是有郑修杰一直护着宁羽,动用武力推开了不停靠近他们的难民,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两人为了今晚落脚的地方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有个小童过来拉了拉宁羽的衣摆。
“公子,师父有请。”
宁羽低头看着小童,他头上扎了两个小髻,脸蛋红扑扑地十分可爱。
“小孩,你的师父是谁?”
那小童也不回答郑修杰,抓住了宁羽的小拇指就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此时他们所处的地方在一座小城的门外,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宁羽被小童拽着一直走,郑修杰本想要分开两人,但宁羽示意他不用,跟着去看看。
见状,老三也只能跟上,时刻注意着周围,保护着宁羽的安全。
小童并没有拽着宁羽走很久,他们三人绕过了城门,走了几里路,到了一个许多人聚集的地方,那里搭建了几个白色的篷布帐,一些穿着灰白色麻布衣,用方巾蒙住口鼻的人正来来回回地忙碌,而他们忙碌的对象就是几乎每个人都衣衫褴褛的难民们。
宁羽被小童拉到一个排着很多人的地方,这些排队的人有些看起来一副难民模样,有些人则看起来像是普通百姓。
人群前方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笔和墨,桌后坐着一个须眉花白的老大夫,他刚好帮一名伤了头的患者诊断完,那人连连拜谢,然后拿着药方,去一旁抓药去了。
细看,那桌后的大夫正是为宁羽看过两次病的老大夫。
宁羽对老大夫还有印象,他记得他刚遇见慧娘的时候就是请的这位老大夫救助的小柱。
“师父,他们来了。”
老大夫闻言,看向了宁羽他们,朝着后面一个中年弟子示意,那人立刻过来接替了老大夫的位子,准备给下一个人把脉。
“宁公子请随我来。”
老大夫摸了摸胡须,带着宁羽和郑修杰到了一处干净的篷布处,这里堆满了药箱和新鲜草药,有些杂乱,充斥着一股浓浓的药味。
精神矍铄的老大夫自称姓谢,他说自从听闻北方的时局的动荡,又见到太多南下的难民,心中想要为百姓做点什么,于是开设了这个游动医庐,准备一路北上,沿途救治那些无辜受害的难民们。
可是为什么他会找到宁羽呢?
“哈哈,实不相瞒,前几天宁公子在城门口施舍食物的时候,老夫的弟子们还去蹭了几顿……”
谢大夫哈哈一笑,讲起他们在这里开设医庐已经半个多月,除了各种药材的损耗,食物也所剩无几,正好赶上前几天宁羽和郑修杰居然在城门口广发善意,他们也因此多挺了几日。
今天有弟子见到宁羽他们的马车突然离开,但他们却还留在原地,还被难民们围住,便回来告知了谢大夫。
谢老大夫猜测,应该是他们前几天的「善行」有关,便赶紧让身边的小童前去将他们迎了过来。
“宁公子,你我也算是有缘,即便是离开了飞扬城,居然也能在这里碰面。”
善解人意的老大夫并没有问宁羽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只是问了一下他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听说宁羽他们要一直北上,谢老大夫再次开口:
“宁公子,虽然我不知道为何你会出现在这里,但我们前几天也算是受了你的恩惠,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和我们一同上路,我们也打算去北边。中途你们要是有事,也可以先行离开。”
“明日我们便要启程,去往下一个地方。”
宁羽和郑修杰四目相对,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半个时辰前他们还在担心接下来的日子要如何继续赶路,现在谢老大夫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北上,这样不仅可以省下去在驿站的银两,跟着医庐上路还能有个照应。
宁羽很是感激谢大夫,他顺势说出了他们当前的困境。
如谢大夫猜测的那样,因为前几天面对那样多的难民们,宁羽他们心中悲悯,这才花光了银两,仅剩一些散碎银子,正发愁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但宁羽和郑修杰两人也不想吃白食,俩人主动提议可以在医庐帮忙。
谢老大夫摸摸胡须,赞赏地点点头,他介绍了一下目前医庐所有的大夫和医护弟子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人,因为主要是赠医施药,大部分的时候都需要熬药或者帮忙包扎伤口。
有些从北方逃来的难民身上到处都是伤口,有些甚至因为没有及时处理都化脓了。
宁羽说他会处理伤口,而郑修杰表示他会熬药。
就这样,两人暂时在谢大夫的医庐留了下来。
晚饭的时候,谢大夫将宁羽和郑修杰介绍给了所有医庐的人认识,大部分的弟子早在去领食物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俩人,他们对俩人的态度也都十分友好。
当他们到达了下一座城时,宁羽和郑修杰换上了灰白色的衣服,用方巾围住了口鼻,开始学着照看病人。
谢老大夫一直在他们的一旁指点,还解释之所以要用方巾围住口鼻,是因为南下的难民们很多都是各种病症在一起,伴随着咳嗽和打喷嚏,瘟疫的传染源也会潜藏其中,他们的方巾每天都会用特殊的药水浸泡,也是为了防止医护人员被传染。
一旁一名年轻弟子看见宁羽他们在学习,也走了过来,他告诉宁羽,平时他们接触最多的伤者其实并不是那种大伤,而是逃难过程中摔倒,腿脚或手肘血肉模糊甚至粘在衣服上,由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受伤的面积愈发增大红肿甚至流脓,之后引发其他的病症。
那名年轻弟子还主动教宁羽如何使用各种工具,比如木镊、小刮刀等等,谢大夫还要处理其他的事,就让这名叫做商陆的弟子帮他带带宁羽他们。
商陆很有耐心,甚至手把手地教宁羽如何用木镊夹纱布还有用竹筒里的清酒清洗伤口,宁羽学的很认真,全神贯注地从面前的一块练习用的木头里夹出砂石,如玉般的侧脸散发着晶莹的光,目光清澈专注,嘴唇微抿,看起来格外吸引人。
商陆当然也不例外,他讲解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眼神里闪着惊艳的光,甚至不自觉地想要触碰宁羽。
“兄弟,这还站着一个人呢。”
郑修杰一下子插进了宁羽和商陆之间,一双桃花眼有些阴郁地看着眼前年轻的弟子。
老三冷漠的眼神一下子让商陆回过神,伸在半空的手有些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反手拍在老三的肩膀上,呵呵一笑,回应到:
“我们继续、继续。”
郑修杰高大的身躯一下子横亘在宁羽和商陆之间,宁羽还专注在夹石子,没怎么注意,到是商陆见到郑修杰这样子,有些奇怪,但最后还是抓了抓挠脑袋,什么也没说。
他们刚到这座城,还需要进行篷布的搭建和医庐的宣传,郑修杰人高马大,被宁羽留下来帮助其他的弟子们干活,他就和商陆一起去城里宣传。
说是宣传其实就是沿街敲锣大声吆喝,告诉周围的人在城门口有免费的医庐可以去看病。
宁羽跟在商陆的背后,学着他的强调和语气,等商陆声音嘶哑的时候他便主动请缨,商陆有些诧异,他其实都没想过让宁羽来吆喝的,但看宁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便将铜锣递给了他。
宁羽一出声,商陆很是惊讶,他这也学的太快了!
“锵——”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
“锵锵——”
“北城门口现开了一处医庐,赠医施药,连续十日。”
“锵锵锵——”
“大家有需要就赶紧去看呀!北城门口,游动医庐!”
50、第五十章+请假通知
这座名叫丰坪的小城内的人们听说最近城门口有免费赠医施药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人涌去了城门口。
此地距离北方最北的安平城差不多半月的脚程,也因此,这座小城里逃难而来,只为暂时躲避的人数众多。
谢大夫在开始诊治病人之前会让商陆等弟子先大声宣告他们医庐的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比如不能插队,不能打架,不能大吵大闹……
也是到了这里,宁羽才发现原来逃难而来的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士兵。
那些人原本是被平越国抢掠的城池里的护卫,后来城池沦陷,他们有的也负伤逃了出来。
也是从这些人的口中,宁羽知道了平越国抢掠边境城池的时候,居然还放火烧城,烧死烧伤了很多人。
他帮受伤的那些人清理腐烂的创口时,发现有些人的身上居然还有鞭子抽打的痕迹!
“这些鞭痕怎么回事?平越国的那些人还用鞭子抽打你们吗?”
宁羽正在用小刀帮一名曾经是驻城士兵的难民割掉肩上坏掉的腐肉,那名汉子赤裸着脊背,上面是触目惊心的鞭子疤痕。
“不是平越国,是我们的那些官兵打的。”
那汉子坚强的脸庞流露出几分恐惧,他回忆起当时城破后他们拼命逃出,跟着百姓们开始南下,刚开始还好,途中的城池都会开门让他们进去。
“但是后来,说是难民太多了,而且带去了瘟疫,就不让我们进城了。”
“我们堵在城门口大喊,官兵就出来了,用鞭子把我们赶到下一个地方。”
“可是下一个地方的官兵也同样用鞭子将我们继续驱赶。最后,也只有像丰坪这样的小城才允许我们在这个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中年汉子的讲述除了在讲到被鞭子驱赶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其余时候都很平静,甚至还有些腼腆地笑着感谢了宁羽他们这个医庐,他肩膀上拖了很久的伤才有机会医治。
宁羽帮中年汉子去了死肉,敷好了药,包扎好后,中年汉子感激地离开。
“怪不得,慧娘让我见到官兵绕道走。”
晚饭后,宁羽和郑修杰坐在医庐篷布前面的火堆旁边,宁羽告诉了郑修杰今天他从那中年汉子处听见的消息。
整天,郑修杰都在不停的用大锅熬药,或者是将其他弟子清晨找来的新鲜草药磨成汁。
但此时,和宁羽坐在一起的他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半点疲惫,他听见宁羽叙述了有关大裕国官兵的事情,低头思索起来。
“宁羽,这件事我们告诉谢大夫吧。”
“嗯!”
其实宁羽也想直接告诉谢大夫,但是有点不确定,所以想找郑修杰商量,没想到郑修杰想的和他一样。
他们立刻起身去了旁边的一个小蓬布下,谢大夫正在清点今天所用掉的各种医护用具和他们带着的草药。
“谢大夫,我们有话想对您说。”
谢大夫顺了顺白色的胡须,示意他们直说无妨。
“今天,我遇到一个病患,他对我讲……”
宁羽将中年大汉的遭遇以及慧娘的劝告告诉了谢大夫,谢大夫听完,皱着眉头没有立刻回话。
“宁公子,其实这件事,老夫也略有耳闻。”
谢大夫也听说了,如果和难民们一起围在城门外一定会被官兵驱赶。
“所以,去到下一座城池后,我们需要进城。”
谢大夫说,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距离北方安平城最大的一座主城,冀州燕城。
他们在丰坪这座小城停留了十天,然后继续上路。
现在这个世道,进城都需要令牌,不过他们都不用担心,谢大夫出发的时候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而宁羽和郑修杰也都自带。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到时候在哪里搭棚建庐。
燕城城里可不像荒郊野外,可以随意搭建。
“我们先赶路吧。”谢大夫和众人开会的时候,对这个问题也暂时无法回答,只有等到了再说。
他们朝着燕城进发赶路在郊外歇息的时候,宁羽偷偷把郑修杰拉倒一边,对他说:
“燕城里京城很近,三哥,我刚和谢大夫说了,他说可以给我们三天时间,我们一起去京城找二哥吧。”
“我们骑马去,看看二哥就走。”
郑修杰知道宁羽思念郑修然,他也很久没有得到郑修然的消息了,所以也同意地点头。
37/47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