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重生失忆的我,被老攻捡走了(穿越重生)——陌上闲月

时间:2021-11-19 21:17:23  作者:陌上闲月
  虽然风舒不明白,为何大家总觉得自己应该难过,可他还是乖巧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在风舒六岁以后,华澜在某天将他叫进房里,以温和的语气发问:
  “阿苏,你有没有兴趣学习制器?”
  风舒虽然懵懂,却知道眼前的人是收留自己的恩人,也是自己应当报答的对象。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好。”
  从那日起,他便搬进了一个小屋,里头放了好多竹简、书册,上边记载着制器相关的资料,还有一些与法术相关的书籍。
  风舒生来聪慧,在华澜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识字技巧。几个月后,便能凭自己的力量,读懂那些艰涩的文字了。
  这段时日里,他除了华澜以外,再也没见过其他人。虽然没法与熟悉的哥哥姐姐们聊天,偶尔会感到孤单,可待在这里,他依旧无需为每日温饱发愁——所以其实也还好。
  于是,在一年后,风舒又被转移到了制器的屋室里。那制器坊前有着好几方土窑,有只在书上见过的制器工具,还有好几筐的悖原石。
  风舒在华澜的安排下,到制器坊里干些杂活。他每日只需坐在一个高高的木凳上,按着书上记载的方法,和匠人们一起制作低阶法器。
  起初,那些匠人看风舒年幼,都不把他当一回事。可后来,在见证他的作品以后,那些匠人纷纷换了一副面孔,有些惊叹地道:
  “这孩子,真有天赋啊!”
  “废话,他可是当年苏家的娃娃,手艺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苏家?就是那个只知道闷头钻研制器,却从不贩卖法器的破落家族吗?”
  “嘘,你们小点声,被孩子听见多不好。”
  “哎呀,他还那么小,就算听见了,也不会放在心上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引用的「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出自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
  这首闺情诗描写了一位痴情女子,在春景里怀念远行的心上人。
  原文如下:
  《穆穆清风至》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裙。
  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P/s:
  咱们就不纠结那碗粥里,究竟有多少豆子是煮熟了的……
  另外,文中的出现的《食经》,和历史上的书卷没任何关系哦 0w0
 
76、第七十六章:被爱
  风舒默默地摆弄着木料,没去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他仔细地雕着一块木片,将它刻成一只翅膀的形状,然后和其它木料拼在一块,并在中心的凹槽安上一枚悖原。
  “阿苏,你在做什么?”
  华澜的声音自风舒耳边响起,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将木蝴蝶抓在手里,嗫嚅道:“华伯伯,我只是,只是想做着玩玩……”
  华澜却没有责怪他偷懒,只和颜悦色地道:“哦?能让我看看吗?”
  风舒犹豫了下,有些赧然地将木蝴蝶放入华澜手心,并低声道:“我……我只是想起小时候见过的蝴蝶,它们会飞。”
  一旁的匠人哄笑道:“蝴蝶当然会飞啦。”
  另一人则道:“哎呦,亏我还以为这小子有多了不起,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风舒涨红了脸,不作声。华澜倒是不以为意,只温和地笑了笑,问道:“阿苏,你见过的蝴蝶,也是木刻的?”
  风舒点了点头,道:“我曾玩过几只,只要将蝴蝶的翅膀碰到一块,就能让他们飞起来了。”
  华澜道:“哦?你这蝴蝶,也是同理?”
  风舒又点了点头。他看着华澜将蝴蝶的双翼轻轻合拢,碰到了一块——
  霎时间,那木蝴蝶轻轻抖动了下,居然真的展翅飞了起来。
  不过,由于风舒的雕工还不太稳定,那蝴蝶的翅膀有些不对称,飞得也有些歪歪扭扭,最终「啪」的一声撞在窗户边上,散成了碎木块。
  由始至终,整个屋室里都静得出奇,一直到那木蝴蝶阵亡以后,才有人「啊」了一声,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做的?”
  “对啊,我从没见过这种法器……”
  “天才啊!这孩子就是个天才!”
  “当初收养他的老爷,还真是慧眼识珠啊!”
  风舒毕竟还是个孩子,被一群长辈轮番夸赞,只觉得有些困窘。
  他低下头,道:“其实,这也没什么……做起来不会很困难。”
  一位匠人道:“哎,苏娃子,你再做一遍,我们好学习学习?”
  风舒看了华澜一眼,见他微笑颔首,便又拿了几个木块,雕刻成一个个细小的零件,然后按适才的法子拼凑起来。
  很快地,又一只木蝴蝶在制器坊内飞舞。它扇动着木制的薄片蝶翼,轻快地绕了室内一圈又一圈,最后停留在风舒的肩头。
  风舒将木蝴蝶的双翅往反方向推去,再将它放回桌上。他听着周围匠人的赞叹声,耳根微微有些发红,眼神却禁不住朝华澜的方向飘去。
  “阿苏,做得好。”
  华澜慈爱地摸了摸风舒的小脑袋,后者有些腼腆地低下头,脸上也浮现出了生涩的笑容。
  “是华伯伯教得好。”
  华澜笑了笑,拍手道:“好啦,该忙活了,都散了吧。”
  围观的匠人一哄而散,华澜则在巡视制器坊一圈后,回到风舒身边,低声道:“阿苏,你做的木蝴蝶确实精巧,但没什么实际用途,不过是哄小孩的玩意而已。”
  风舒打造木蝴蝶,也只是一时兴起,想拿来玩儿。可他毕竟很听华澜的话,便顺从地道:“华伯伯,您的意思是?”
  华澜道:“这木蝴蝶呢,若是能用来传递物件,例如捎上信笺、或是在里头做个置物用的暗格,不就实用得多吗?”
  风舒思索片刻,道:“好,阿苏努力看看,一定不辜负华伯伯的期望。”
  华澜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离开了制器坊。风舒为了不让人说自己偷懒,便将精力投注到制作法器上边,一直到黄昏放工后,才又拿出木蝴蝶细细钻研。
  他这一研究,便到了深夜。制器坊内的人都走光了,余下风舒小小的身影。
  他全神贯注地雕着、刻着,桌上的蜡烛也由长变短,然后被换上新的,继续挥洒着烛泪。
  待风舒终于造出满意的成品时,已是凌晨了。他按捺下兴奋,随着陆续到来的匠人们一同制器,直到中午华澜前来巡视时,才小心地将木蝴蝶捧在手心,献宝似地递向华澜。
  “华伯伯,我按您说的做了。这蝴蝶腹间有个机关,只需往左右各搓揉三次,便能开启置物暗格。不过空间不大,只能放些小石子、小纸条而已。”
  “哦?我看看。”
  华澜将那木蝴蝶接过,试着开启机关,于里头放了块碎木片,再把暗格合上。
  他将木蝴蝶的双翼合拢,瞬时一道木色影子晃到空中,引来一片赞叹声。
  这回的蝴蝶,风舒刻得很用心。它在制器坊内飞舞,灵巧地闪过一个个障碍物,连蝶翼摩擦发出的声响都几不可闻。
  “阿苏,这是你自己做的?没让其他人帮忙吧?”
  风舒点点头,道:“阿苏是在放工后做的,没耽误制器坊的活儿。”
  华澜道:“你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它做出来?”
  风舒有些赧然地低下头,道:“我……我中途有些困了,忍不住打了几次盹,把木头削歪了,这才花了那么长时间。”
  一旁的匠人们听了,纷纷窃窃私语起来。与昨日的赞扬声不同,这次他们对话的声音很小。
  风舒的注意力都在华澜身上,倒也没去留意那些人说了什么。
  华澜伸出手,将那木蝴蝶收回,道:“不错。阿苏,你想不想做些更好玩的东西?”
  风舒点点头,道:“想。”
  华澜呵呵一笑,伸手牵过风舒的小手,然后对满屋子的匠人喊道:“我把阿苏带走了,各位继续努力啊。”
  风舒听着匠人们参差不齐的应和声,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华伯伯对我这般好,长大以后,我定要好好回报他的恩情!
  风舒是这么想的,所以当华澜将他带入主屋内的地窖,让他琢磨里头摆放的物件时,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地窖和一般储藏粮食的不同,里头摆了好几个木柜,放置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器和手稿。
  那些法器都在某处被烙上了黑痕,还有被拆解过的痕迹,应是上一个研究的人落下的。
  除了那几只木柜,地窖中央还摆了一副矮几,下边有着一方草席。
  此外,地窖的四方都安置了烛台,仅在西面放了竹席和稻草垛,摆成了床榻的样子。
  许是在地下的缘故,这里的温度有些凉,空中散着湿闷的气息,弄得人鼻子痒痒的。
  风舒共被安排了两项任务,除了将法器拆解、研究制作方法与功能外,他还需要把草纸上简略的设计转为文字和图样,再记到准备好的白纸上。
  前一项任务,对风舒来说并不难,可后一项就有些超过了。
  他原来想提出质疑,可看到华澜满怀期待的眼神,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默默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次,风舒在密闭的地窖里呆了两年。每日,华澜都会差人给他送来水和粮食,偶尔也会亲自来看看他,并在检查完进度后,将整理好的手稿带走。
  那地窖里的法器和草图,实在太多了。风舒一心想快些完成,早日回到地面。可眼下,他却被仅剩的几张手稿难倒了。
  “人偶……关节……这部分,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风舒揉了揉眼睛,放下手中的毛笔,疲惫地倚到矮几上。
  这地窖内虽安置了烛台,可毕竟没日光来得亮,偶尔工作久了,背脊还没生疼,双眼就先发酸了。
  风舒闭目休息了会,决定还是先吃点食物充饥。他将草纸收好,起身走到活门边,将木梯下的托盘捧起,端到了矮几上。
  “不知道大家怎么样了?”
  他咬了口已经凉的馒头,呆呆地望着空了大半的木柜,心中莫名有些难过。
  除了人偶手稿,好些草纸上记录的,都是风舒看不懂的法器设计图。
  自从他进度慢下来以后,华澜来探望他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从每三日一次改为七天一次,最后变成一月两次。
  “若真研究不出来,华伯伯他……是否会对我感到失望?”
  他有些失神地说着,然后迅速甩甩脑袋,闭上眼,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
  “不怕,你可以的……你能做到。”
  “阿苏乖,华伯伯那么温柔,一定不会抛弃你的。”
  当没人与自己对话时,自言自语就成了习惯。风舒回忆着华澜微笑的脸,感觉头顶真被那只温暖的大手抚过,心情也好了许多。
  他快速地将馒头嚼下,把一旁的咸菜汤喝干,然后将碗筷摆回原位,继续钻研起图纸来。
  就这样,在几个月后,风舒总算把剩余的几张图纸解开了。
  当他满心以为自己完事以后,前来探访的华澜,却又将一个小盒子塞给了他。
  “阿苏,这盒子里装着的,是一个品质上乘的法器,火烧不坏、水流不侵。你将它研究完以后,就可以回到制器坊,成为一名合格的匠人了。”
  闻言,风舒有些错愕:“合格的……匠人?”
  华澜微笑颔首:“不错。你年纪太小,此前直接让你进制器坊工作,引起部分匠人的不满。这两年来,你已经成长许多,如今只差一步,便能让所有人都认可你了。”
  风舒捧着那扁平的盒子,指尖有些发白:“华伯伯,这里头盛的法器……”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黑盒子瞧着眼熟,和他父亲最后死命护着、却被夺走的那只很像。
  华澜笑道:“好奇的话,自己打开来看看吧。”
  风舒将盒子小心地捧在怀中,然后慢慢地打开。他看见里头放了一层布一样的薄膜,在烛火的辉映下闪着点光,居然几近透明。
  风舒从未见过如此材质的法器,一时有些愣住了。他小心地将那法器捧起,在烛火下端详片刻,问:“华伯伯,此器为何人所造?”
  华澜笑了笑,道:“这是我华家祖传的法器,造出这器物的匠人没留存手稿,后人也一直无法参透其中奥妙。”
  风舒道:“这……若华伯伯都参透不了,那我……”
  华澜抬手止住风舒的话头,再顺势拍向对方的肩膀。他望着风舒有些犹豫的脸,语重心长地道:
  “阿苏,我膝下就吟儿一个孩子,可他对制器完全提不起兴趣,也根本不是那块料子。与吟儿不同,你一向聪慧灵巧、敏而好学。华伯伯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他从风舒手中接过那片薄膜,放回盒子里,再将盒子递到风舒手中。
  “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两年来,阿苏独自在这儿钻研,确实委屈了。你要是想拒绝,华伯伯也不会勉强,只是觉得有些失望罢了。”
  风舒踌躇了会,还是顺从地点了点头:“阿苏愿为华伯伯分忧。”
  华澜展眉一笑,又拍了拍他的肩:“好,好。”
  在那日后,风舒又开始了他的钻研之路。不知是否闲空下来的关系,华澜前来探望的次数变得频繁,偶尔还会带来些好吃的,算是犒劳。
  风舒心中感激,为不辜负华澜的期望,便没日没夜地琢磨、研究。
  奈何那法器实在过于独特,不似其它法器一样能被拆卸、重组,在无法实践使用的情况下,进度怎么也快不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