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领主他不做人[基建]——易人北

时间:2021-11-19 21:20:14  作者:易人北
  “这不但可以激活领地的经济、养活更多人,也是让钱币回笼的方法之一。”
  “我看起来今天要发出很多钱,但这些钱是我原计划中原本就要发给工人们的,你可以理解为我原本就要发十个铜币,但只发了五个,剩下的五个我在年终才作为奖励发给大家。所以发出这笔钱,我并不吃亏。”
  “但大家会认为这是一笔意外之财,对于意外之财,大家用起来可要比固定工资豪放得多,加上明天商店所有物品都半价销售,谁会想要放过这个好机会?当他们去购买商品,钱就又回到我手中。”
  “也许你会觉得半价卖,我也吃亏了,毕竟我原本的定价就很低。但我把大量钱币回收到手中,就能做更多事情。而一旦让人们体会到商品的美好,他们没有了还会想要继续买,这就能形成流转。更不要说消费可以让人愉快,更能提高人们的生活的满意度,以及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各种好处。”
  古鼎脑子飞速转动,他做了一笔比较复杂的心算,最后算出来:“可你还是吃亏了啊,总体来看,损失的都是你,赚的是你的领民。”
  “这叫前期投资。我们不能把前期投资全部算在头一年中,得分摊。如果把前期投资分摊成十年到二十年,你就能计算出,我现在发的奖励和半价销售并没有吃亏。而且您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人工的价值,我们现在给出的工资还是非常低廉。”
  古鼎嘀咕,大意就是他没有见过这样大笔搞前期投资的领主,而且还认为现在发给工人的钱还发少了。
  “那是因为他们蠢。没有投资,哪来的产出?一味的剥削,就像是一个劲在一块田地上反复耕种一样,只会快速消耗这块田地的肥力,让这块田地变成废田。”
  古鼎不说话了,他在对比唐博和其他领主的行为,并分析其中利弊。
  唐博也给了时间让他思考。他坐在马上,缓慢前行,观看水渠贯穿整个白鹿领的风貌。
  春天来了,水就是万物的源头,以后水渠两岸必然会绿树成荫。
  大家都很高兴,今天因为水渠建成,很多人都被放假。但人们并不担心以后的活计,管事们跟他们说了,水渠还要向东边的灰石地和北边的三树领拓展,等水渠建好,他们还要修路、盖房、建城、建造工坊等等,总之有很多事要做,至少百年内都不用担心没有活计做。
  何况春天来了,不少人都要回家耕种,领主和管事们只会担心人不够用,绝不会愁人手太多。
  今天不是节日,明天才是,但白鹿领人包括其他来这里做工的人都兴高采烈地跟在领主的马匹后面,一路顺着水渠走遍整个白鹿领。
  之前做工的时候感觉还不大,现在周围都整理得差不多,再看白鹿领就会发现变化真的好大。
  这河堤路真的好平整、好漂亮,就像一只灰白色大蜗牛横卧在白鹿领内。
  每个村落都有小的渠道和水渠相接,在领主府附近还有一个大水库,那里水还没有灌满。
  那片地就是最初唐博挖掘出水井的洼地,被盐韧判断下面有地下水,而且比较好挖掘后,就被定为了第一个水库地点。
  大家都能想象出等雨季到来后,这里必定会变成一个漂亮的湖泊。
  还有一个水库位于白鹿领中段,就在阿吉他们的村子边上,这让阿吉那个村子的人无比兴奋和骄傲,他们也要拥有一个湖泊了!以后他们再也不缺水了!
  白鹿领人沿着水渠走了将近一天,人们丝毫感觉不到疲累,中途累了就坐在水泥道上休息,大家说说笑笑,看着水渠里的水流汩汩流淌,心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第66章 出发
  三月三日白鹿节, 白鹿领热闹了一天,商店门口更是人挤人,幸好唐博早有所料, 已经早早安排好排队用的绳栏和维持秩序的人员。
  白鹿节过后,白鹿领就正式进入了春耕。
  因为春中开始就是雨季,而且雨势会越来越大,为了避免种子还没发芽或者发出的芽苗太幼小, 被雨水冲毁和淹死, 白鹿领人必须抢着时间下种。
  唐博得到的奖励是冬天播种的冬小麦——不过在这里习惯称春季成熟的小麦为春小麦,秋季成熟的麦子则是秋麦。
  第四代春小麦种子需要按照正常的时节耕种, 这时候已经是春季,自然无法耕种,只能留着种子等待秋天秋麦收获后再行耕种。
  现在播种的就是秋麦, 除了麦子以外, 唐博还让领民大量种植大豆,并保证他会按照十斤一个铜币的价格收购。
  另外,唐博又在自己的田地里让农奴和佃农种植红芋头、黄米、韭菜、大蒜、青菜、紫萝卜、花椒、香瓜等农作物。
  总而言之, 他把手上所有能用的种子都用了,其中唐博最看重黄米的种植, 这东西无论口感还是收货量都比得上秋麦, 完全也可以做为白鹿领人的主食之一耕种。
  唐博倒是想利用三树领更加肥沃的田地来种植黄米, 但合并并不是一声令下就能解决的事, 想要三树领人听信领主的话不耕种他们以前常耕种的麦子, 而改种其他农作物,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至少得让两地领民看到实际好处, 这必须要等一年, 但这也没办法, 搞建设就是需要花时间,三年五载都是少的。
  而想要把肥沃的田地集中到一起耕种,把人员集中到一起,那就更麻烦了,需要重新规划城市,需要重新盖房划分田地等等。
  但古鼎在知道他名下有大量良田后,就命令自己的农庄分出一半土地种植唐博想要种植的农作物。
  紧赶慢赶,白鹿领人总算在雨季来临前把所有种子全都种下。
  唐博还是第一次实际经历白鹿领的雨季,他从原身的记忆中挖掘出雨季一开始比较符合他印象中的春雨绵绵,但过不了十天半个月就会转变为大雨,等快要入夏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瓢泼大雨。
  那不是每天下一会儿,而是天天这么下,有个阴天都算是好天气。
  白鹿领水土流失厉害和这种极端气候也有很大关系,春中到夏初,大量的雨水不但会破坏幼苗成长,还会把表面一层泥土冲刷到下游,并形成各种洼地淹死农作物和植物。等到夏天旱季到来,缺乏植物保护水分的土壤会极度干涸,导致土壤开裂、养分大量流失。
  如此恶性循环,白鹿领的生态环境自然就一日比一日差。
  现在唐博就是人为的调节了白鹿领的生态环境,水渠和水库的实际效果如何,就看头一年的农作物收成和人们的感受。
  可到了雨季,白鹿领人就已经领会到水渠和水库的好处,大量雨水都顺着比附近田地更低洼的水渠流进两个水库,再也不会轻易积存在田地中。
  而且他们的领主还从白鹿灵那里得到智慧,告诉他们怎么在田地中弄出一条条田垄。
  田垄就是把土壤堆高,把农作物种植在田垄中,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淹灌,还可以聚拢肥力,并且能把田地收拾得整整齐齐,拔草和浇灌都会方便许多。
  耕田之前,领主还教他们把生石灰撒到田地里,说是这样可以除虫和增加一定肥力。
  草木灰也可以,但白鹿领人每次过冬都觉得柴草不够用,哪还会把剩下的柴草留到春天烧草木灰?
  不过这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来年春天,白鹿领的田地中野草一般都不太茂盛,随便拔拔就没了。直到雨季,野草才会蓬勃生长。
  白鹿领人此时对唐博都十分信服,且看到领主的田地也是这么做,就都照着做。
  生石灰当然也不是随便撒,这里面有很大讲究。
  撒多少量,什么时候撒,都要听领主安排。
  一般而言,根据土壤酸碱度,一亩地需要使用二十公斤到一百公斤左右的生石灰,且只需两三年使用一次。一定要注意的是必须撒过生石灰后再松土,如果能隔天再松土一次效果更好,其次是等上七天左右再施基肥,然后再播种。
  生石灰属于碱性,不是任何土壤都适用,得看土壤的酸碱度,酸性土壤更适合撒生石灰,且用量可以平均达到每亩地一百公斤。
  唐博教导村人如何用简单方法测试酸碱度,在没有PH试纸和色卡对比的情况下,分辨土壤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土壤的来源、颜色、质地和手感。
  酸性土壤一般可以理解为比较肥沃的土壤,颜色偏黑、偏深黄,腐殖土较多,土壤松散,水分下渗较快等。另外红色土壤也是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则是人们印象中比较贫瘠的土壤,颜色偏黄偏白,土壤较硬且容易结块,水分不容易下渗,浇水后还有白色泡沫和白色凝结物。
  最后测出来白鹿领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中性土壤,对于这种土壤,不能大量使用生石灰。唐博就安排了每亩地只撒了十五公斤左右的生石灰,并在七天后好好施了一次肥料。
  这些废料都是唐博在各个工地建造的公用厕所累积下来的发酵粪便,以及拓宽河道时挖掘出的河泥。
  白鹿领人这时对施肥的概念还比较朦胧,他们也知道肥沃土壤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好、收获更多,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施肥,有时候随便撒泡尿都能让农作物烧死。
  以往白鹿领人施肥的概念就是把炉子里的草木灰扒拉出来,丢到田地里。还有就是给领主府的牲畜圈清理粪便,可以把那些积了很长时间的臭烘烘粪便扔在田地里,但也只能扔在领主的田地里。
  使用粪便时,白鹿领人并不知道要发酵,也不知道要稀释。
  唐博想手把手地教导他们这点,被管家急忙忙地给禁止了。
  管家非常愤怒又非常无奈地跟唐博说:你是领主、是贵族,这么低贱又肮脏的活计,怎么能让您亲自沾手?就是白鹿灵教导的也不行。
  唐博拗不过管家,只能教会管家和几个农事管事,再让他们去教其他人。
  古鼎倒是不嫌弃粪便肮脏,跟着学了一通。
  古鼎学会生石灰和粪便肥田法,转头就在三树领这么搞了一遍。他也没有强求三树领人都跟他一样,他就跟领民通报了一遍,生石灰还要领民自己掏钱买,粪便积肥、发酵和施肥的方法他倒是让人免费教了,之后他就在自己的田地里这么做。
  如果古鼎非要三树领人怎么怎么做,三树领人恐怕至少七成以上的人都会反对,实在是他们的新领主看着太小了,不像是个会种田的啊。
  但等三树领人知道这种种田方法是他们领主花了大价钱从白鹿领那个神奇领主手上买来,还小气地不肯把生石灰这样的宝物便宜卖给他们后,三树领的农户只要能掏出一点钱的,都跑去买了生石灰。更多人则开始珍惜自家的粪便,真的出现了憋着也要跑回家拉撒的实况。
  三树领人现在还无法看到这么做的好处,但白鹿领人已经深切体会到水渠和水库的好处。
  春雨已经由小变大,但白鹿领人再也没有那么忧愁。
  看,雨水都入了水渠,这条弯弯绕绕像是大蜗牛的水渠就像一条真正的、还被上了规矩的河流,滋润了整个白鹿领。
  而出水口被拓宽和加深的河道也不用担心雨季雨量太大,出现小幅度的洪水。就算有大的水流,也会全部流入水渠和水库中。
  盐韧设计的水库底部和地下活水相连,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水流的流动性、减少洪水出现的可能,还能净化水源,让白鹿领的水质有显著提高。
  田地不会被淹,他们的泥坯房也不会担心垮塌,也不用冒着大雨的危险到河道取水,出门也不用担心小孩子落在洼地里被淹死——现在要小心的是不让孩子们在下大雨时跑到水渠和水库嬉戏。
  不过领主对这点做的非常好,他把没事干的孩子们都领去领主府学习,那里有三大间……现在是五大间教室,和托儿所连在一起,孩子们每天都得学习。
  十三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每天上学,不论男女,哪怕春季最忙的时候也不例外。
  人不够用?领主把所有做工的白鹿领人都调回来了,让他们在家种田。谁要是留孩子在家干活不让他们去上学,那以后家里的大人都不用去做领主发下来的活计。
  对此,刚刚当上领主的古鼎简直是双手双脚都赞成。人到用时方恨少,人才更少。他想撤换一些管事,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代替只能忍耐。要说两个领地谁对人才最迫切,恐怕就是他了。
  古鼎恨不得唐博的学习班能立刻教出几百个人才,让他好分散到三树领各处使用。但唐博自己人手都不够用,更别说借给三树领。他已经尽量加快时间搞速成教学,但再厉害再聪明的人也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的调教,才能勉强派上用场。
  十三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则被允许隔天上学。干一天活,次日必须到领主府上课。领主府会提供孩子们一顿中饭。
  十八岁以上的人可以选择自由学习。
  领主府为这些忙碌的成年人准备了学习马车,这些马车在送孩子们回家时,会在各村停留一段时间,由学习最好的该村孩子教导该村人一些基础知识。而这些愿意教人的孩子也都有工钱拿,在各村这可是一件极为体面和值得全家人骄傲的好事。
  以前因为路远——别看白鹿领的直径距离只有十公里,但因为道路难走,几乎出门就是野外,导致住得远的村落的孩子上学都要走大半天。
  但现在有了平整的河堤路,领主府还搞出了专门接孩子们上学的马车,这些马车每到时间都会到各个村去接上学的孩子,傍晚也会送回来,这就大大缩短了孩子们上学花在路上的时间,更提高了安全度。
  也因为这些马车的车夫可以顺便统计各村有哪些适龄的孩子被家人允许上学、哪些不被允许,有些把孩子留在家里做活的人家也不得不迫于领主的压力,让家里所有适龄孩子都去领主府学习。
  大狗妹妹小丫就是受益者之一。
  白明珠,阿吉的姐姐大丫,看不过小丫老是受她兄长大狗的欺负,每次上学都会喊上小丫一起。
  小丫特别喜欢和羡慕阿吉,因为她那个见到谁都敢挥拳头的兄长,自从开春后竟然不敢欺负才五岁的阿吉了。
  小丫不知道阿吉做了什么让她大哥那么怕他,但只要她和阿吉和明珠姐弟俩在一起,她大哥就不敢来找她麻烦,这让她越发黏着白家姐弟俩。
  明珠不讨厌小丫的黏糊,小丫做事仔细认真还听话,除了胆小,其他都好。
  “看,麦子和大豆苗都长高了。”小丫透过马车的窗户看向窗外,惊喜地小声喊道。
  孩子们都喜欢窗口的位置,商量了轮流坐。
  听到小丫的惊喜叫声,很多孩子都挤到了窗口前,扒着窗口往外望。
  明明是天天都能看得见的情形,但透过马车窗口,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
  “真好啊,我娘说今年我们肯定都能吃饱饭,再也不用饿肚子。”一个小孩满脸期望地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