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些事情宋昱也不准备说明白,实际上他心中有些疑惑,总觉着自己猜测的不对,可是除了那个猜测,他想不出还有什么解释,虽然那个猜测是那么的玄幻不可思议。
不知道哥哥心里有什么想法,几个人将帐篷支好。宋瑾提出跟李默出去一趟,去李默以前合作伙伴哪里看看能不能弄到一些被褥什么的。
原本赵峰想要跟着被宋昱叫过去,趁这个机会两人开车离开。
他们俩开着车在城里转悠,天黑了才回去,回去后车里就放着一些防潮防凉的羊毛毡子,还有一些薄被。以及一些锅盆。
“你们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李梅惊讶的看着宋瑾和李默。
李默赶紧深处手指一竖“小点声。”
李梅吐了吐舌头,不过还是好奇的问“从哪里弄来的?”声音小的李默几乎听不见。
“从废墟里捡来的,应该是一个商场。”李默解释道。
“难道现在还能捡到东西呢?”王芸也十分惊讶。
“能,不过我们俩运气好,正好碰到一个没被人发现的店。”宋瑾说的也没错,现在市里废墟哪里有很多人在捡东西,总有些收获,以前看不上眼的现在都是宝贵的物资。有的运气好的可能还会获得一些粮食。
也许看到宋瑾有这样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明天要去废墟捡一检。
有了毛毡子和被子,夜晚睡觉就没有问题了,吃饭暂时没有办法做,房车上的液化气也要省着点用,不过电磁炉因为房车顶上安装一个太阳能电池板,还能运作。但也要省着用。
大家吃了东西就睡了,女人和孩子在房车里睡,前面驾驶室有两个人值夜,他们这个大家庭有十个男人,强弱结合,两人一组,每天晚上四个人值夜轮流来。
第一天宋瑾和李默不用值夜,俩人住在悍马里,座位已经改成床,睡在里面很宽敞。
悍马的窗户贴了遮挡,从里面能看到外面外面看不到里面,宋瑾又把前面车窗遮挡,两人轮流进了空间,洗了个澡,收拾一下后宋瑾在空间里找了一些东西,准备明天出去的时候‘找回来’。
“这样下去,空间的秘密恐怕要暴露了。”宋瑾皱了皱眉说。
李默摇了摇头,“这事还要等等。”他也犯愁不过不能急躁,秘密之所以是秘密那是因为知道的少。
“宋昱可能看出什么,不过没有问。也许他能给咱们遮挡一些。”
“为什么?”宋瑾一直觉着他哥是个人精,什么都看的明白,不过他哥哥有种统御力,什么事情都要尽在掌握,难道不是发现后第一时间将事情掌握在他的手里吗。
“因为他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知道如何选择,更何况宋昱还是个很重视感情的人。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拿着食物过来分发,一人一个苞米饼子,大约有一两大,一碗稀粥,一块拇指大小的咸菜。
饼很小粥很稀咸菜齁咸。宋瑾真想进入空间大吃一顿。
吃了早饭家里留下照看孩子的,还有王诚,他身手好,开车也厉害,如果遇到事,能带着人开车离开。
其他人就去废墟寻找物资。清理废墟实际上是官方的工作,不过现在的人们都扎堆的去废墟里找东西,这也算是清理了,只不过人走后留下一堆石头土块。
送进他们没有去领任务,去了公园不远的一处废墟,这里以前是学校,废墟上的人很少,因为这里注定没什么东西。
送进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由宋昱带队,几个男人去商场哪里,那里东西好。不过竞争的人多。剩下一组在这里捡木头,学校里桌椅板凳最多,很容易捡,他们需要木头,用来烧火。
宋瑾跟宋昱去了商场,这里人很多,商场里虽然没有粮食可有不少日常用品。
都是年轻人进展挺大的,找到一些可以使用的东西。宋瑾看大家有些收获,就不急着从空间里弄东西。
其实关于是否从空间里多弄些东西出来,他和李默进行过讨论,最综两人还是决定只拿出必需品,要让家人适应这样的日子,能自己挣得食品物资最好,空间是他们的保障,他们却不能太过依赖,万一哪天失去了空间他们不至于不知所措。
废墟里有物资也有受害者,宋瑾就挖出一具尸体,是没有跑出来的。
尸体被送了出去,一个穿着红色志愿者衣服的年轻人竟然拿着红色印章在宋瑾手背上打了个印记,“用这个印记可以换两个玉米饼。”
第31章
宋瑾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用尸体换食物, 这更加让他清楚人类进入末世时代。
心中有些感慨手中的动作却更加快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敷衍,以为自己拥有空间, 就不再努力,从得到空间开始, 他心中一直有一种置身事外,对比外面挣扎的人们, 他有一种优越感, 他有空间,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他都很能好的生活,其实与那些努力活着的人相比自己真的是个弱者,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空间,也许他根本支持不下去。
不要太依赖空间, 要努力的活着。
天气虽然降温却也很热,天空到处飘着火山灰,灰蒙蒙的, 人只要离开过安静的屋子身上就会脏兮兮的, 不过没有人讲究那些。
一行人挖了一下午, 收获不错,郑明在废墟中找到不少被子床垫什么的,还是名牌, 那应该是商场里卖床上用品的, 那许多东西都被砸坏了, 不过挑拣一下还有很多好的,这是极大的收获。尤其那几个床垫,可以让他们晚上睡眠舒适许多。
宋昱挖到一沓子不锈钢盆,被砸瘪了, 李默接过去用手掰了掰,基本恢复原状,只不过有些不平。用却没有问题。
宋瑾挖到一些化妆品,这个东西现在用处不大,不过其中有几块香皂还不错,虽然已经扁扁的了。
“咱们回去吧,不然东西抬不动了。”宋昱看大家挖出来的东西挺多的,再多就抬不回去了。他们为了省油没有开车。
约翰用木板弄了个架子,将东西放到架子上,大家抬着走,先去了小学,这边收获也不小,不少的木头被挖了出来,这些木料足够他们用很久了。
用废墟里的铁丝将木头捆成捆,每人背一些。总算把东西弄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能看到拿着东西的人们。大多数都是难民,本地居民也有。
到了家,家里做了粥,饼是发下来的,被李默妈妈用火烤了,味道还不错,不过苞米面有点粗,不嚼碎了有点拉嗓子。
吃了饭,大家开始整理东西,加固这个临时的家,约翰先从哪些木头中挑出好的,用这些木头做了吃饭桌子,桌子是长方形的,很大,能坐下二三十人,还做了板凳,一个板凳能坐四个人。桌子做好了就放在房车边上的空地上,他们在旁边搭了一个灶,做饭什么就在外面。
床垫拿回来八个,除了一个两半的,剩下的稍微整理一下就好了,女人们将破了的地方修补一下。
不锈钢的盆留下他们用的,剩下的跟三个床垫一起送去交换东西,郑明在讨价还价方面比较在行,换回一口大铁锅,那种农村的大铁锅。还有一把菜刀。他们的东西不是必须的,能换回这个也是不错了。
李默把捡回来的钢筋锤直,然后钉在临时驻地外面,留一个门,然后用铁丝缠绕上,他力气大,弄好了之后轻易不会被破坏。围墙有两米多,上面都是铁丝和钢筋,想爬也不容易。
靠着马路那一边,为了逃生,并没有去掉栅栏,就缠绕铁丝加固一下。
宋瑾他们的动作比较大,三角公园都是逃难者,他们看到后也纷纷效仿。
这两天突然降温了,现在还不到九月,去年这个时候正是热的时候现在晚上睡觉都要盖着被子。
宋昱和郑明去了一趟办事处,询问一下能不能给他们安排一间房子,他们这么些人,如果能通融一下,应该能安排在一起。不过办事处的人没答应,现在的潍城几乎没有空地方了,到处都是逃难来的,A城相邻的两个城市也受到火山爆发的波及,现在那火山还时不时的爆发一下。三个城市的人,有五分之一的人涌入潍城,还是半个潍城,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通过深渊去往对面。
之前安排进入房屋的,这两天都重新安排了。根本住不下,就是城里的空地都被占上了,如果不是潍城为了防止再出现地震等灾难,坚决不让人们上马路,赌塞交通,就连马路上都要住人了,实际上人行道已经被占上了,算起来他们在三角公园的还算幸运。
宋昱两人失望而归。
“这样不行,如果冬天到来,咱们现在的帐篷和车都不能保证温度。而且现在天气有些反常难保冬天不会更冷。”宋父皱着眉头说道。
“现在离开有点不现实,离潍城最近的就是通城,不过是个小城听说那里已经去了不少人了,情况不会比这边好。”宋昱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说了一下。
“要不然咱们盖房子吧。”王诚突然说了一句。
“盖房子?”宋瑾重复一遍。
“恩,我爷家盖房子我看过,挺简单的。现在到处都是废墟,咱们弄些石头木头,盖一个房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看行,这地方也够,跟上边说说能不能把车停到外边,我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弄到点水泥。”李默首先赞同。
“那就盖吧。”李父突然坚定地说了一句“我以前下乡的时候也跟别人一起盖过房,能行。”
“恩那就盖房,王诚把你们老家的房屋具体说一下,让小谨画出来。”宋昱说道。
“好的。”王诚应了一下,宋瑾也点点头。
大家行动起来,男人们早出晚归,女人们看孩子准备食物。家里的食物要节约,人还要吃饱,很费脑筋。
因为食物还足够宋瑾没在从空间里弄东西,现在外面乱的很,他们已经够招眼得了。
石料木板,废墟里多的很,他们在一处废墟弄了许多花岗岩,约翰做了木头推车,男人们每天往返运送石头。
李默本来想出去找找看,有没有水泥,找不到就从空间里拿,没想到他运气还不错,找到以前合作过的建材厂,那里的老板还认识李默,李默用一箱肉罐头,跟他换了十袋水泥,若干沙子,另外还有两把铁锹。
建筑材料都找到之后宋昱去了一趟难民管理办事处,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听他们想要盖房都愣了一下,办事处的头头去上边请示了一下,结果半天才给回信,可以盖房,不过只能在三角公园分给他们的那块地上,不能扩展到外面,为此办事处的人还去三角公园一趟,将地方画出来。
地方也不算小,左右是个临时住处。
三天后,他们开始动工,家里男人多,做事也也快。
花岗岩石头都是长方形的,是从某个大楼的基座上弄下来的,盖房子很方便,材料弄得多,他们也怕房子不结实万一来个地震房子塌了,就麻烦了。所以房屋盖的时候墙壁很厚,足有一米厚,地基牢靠,也亏着他们人多。
房子宽八米,长十二米,拢共五间,正中间是厨房餐厅,大家休息的地方,东西两边各有两间是卧室。为了结实也为了保暖,东西两间中间隔着的是火墙,跟堂屋灶堂相连。
因为人多,屋子还要进行分割,以家庭为单位,李父李母和女儿女婿外孙一间,宋父王芸带着宋昱郑依依还有孙子一间,约翰刘玉欣带着三个孩子一间,除了约翰他们房屋不用分割直接进入,其它两家将屋子一份为二,在炕上直接做了隔断,虽然是一炕睡觉实际上是两个屋子。
宋瑾李默还有王诚郑明顾钊,他们五个一间,宋瑾和李默单独隔出来,睡里间。
最后剩个顾菲,家里只有她一个单独女孩,没办法在堂屋后边隔出一个两米宽的屋子,这个屋子也一份为二,一半作为顾菲的卧室,一半作为储藏室。
房屋盖好后,入住那天大家心情都很好,虽然这屋子看起来有点丑,完全没有装饰,房顶的瓦片都是用木板拼凑的,可是这里很温暖,让他们心里有点低,至少寒冷到来的时候不必害怕了。
用的是花白色的花岗岩,因为墙壁厚,内外两层花岗岩中间夹着一层水泥沙子,下面用的好材料,很整齐,上面好的材料就不够了,使用的是不整齐石块拼接的,屋子每间屋子开两间窗户,从里面看一个小间就一个窗户,外面废虚中找不到完成的窗户,约翰干脆自己做了木头窗户,玻璃也是捡来的,一点点的用木条拼接在窗框上,看起来有点丑,不过足够结实,也不太影响采光。窗户有两层,中间有很大的间隔。这样就算冷风从外面进来也会被里面窗户遮挡。
屋子里的隔断是木头做的,约翰的手工越发纯熟,做的东西越来越好,隔断虽然多是木头拼接而成,做的却很平整漂亮,而且他还有点小心思,隔断做的厚中间有空间相隔,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隔音,毕竟这里有几对夫妻,还是有点隐私才好。
屋子弄好了,大家都很高兴,女人们积极的去装饰房屋,虽然现在条件艰苦,却没有打击到她们的积极性,用废墟里捡来的碎布拼接一下就成了挡帘窗帘门帘,甚至多余的可以在炕的四周围一圈,看起来也漂亮。
男人们也没有闲着,帮着约翰做一些简单的家具,虽然丑陋,却不影响使用。
宋瑾他们的房屋盖好了,在三角公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他们盖房子的时候,一直有人在周围观看,甚至上前询问。
夜晚冷了,住在帐篷里或是露天的人们已经有些不舒服了。经常半夜被冻醒,看到他们盖房子,不少人动心。不过很少有人像宋瑾他们的这么多人一起逃出来,彼此关系亲密,可以一起盖房子。这些人大多数是一个家庭三五个人,或者更少。想要盖房子有些困难。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跟宋瑾他们一起过来的A市人,之后也跟了过来,除去一家在这边有亲戚的,其他人最后也选择三角公园,因为路上认识,一起走了一段路,这些人没有分开,就在宋瑾他们旁边选了一块地方,看到宋瑾他们的盖好了房,他们也动作起来。大家合力建造房屋。
有了他们为例子,三角公园的人都开始寻找相识的人或是以前一个城市的人,合作建房,建好以后大家一起合住。
潍城的废墟还是不少的,能捡到许多建筑材料。不过当这股建房风袭来,合适的材料就越来越少了。人们也有办法,弄来泥土做泥土房。还有一些没有合作者的,他们就用各种废弃材料搭建一个还算结实的住处,虽然小,却也温暖。
难民继续涌入,市内已经装不下了,很多人都开始在城市外围修整,随着三角公园房屋的建立,更多的由各种各样材料建造的,乱七八糟的屋子出现在潍城各个角落。
23/63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