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选择一家子的,一家子的就算有矛盾也不会太乱,安定最重要,最好是祖孙三代兄弟姐妹在一起的,这样的不多了,宋谨一筐申请人里只找出三家,放到一边,接着就是两家关系不错合住的,这个也是允许的,要说上面也可以将房子改成过去的筒子楼,一家一屋,这样也省着有矛盾,不过现在情况还不稳定,上面还是希望能多点人住在一起,至少还是有些安全的,毕竟这时候入室抢劫太多了。
去掉明面上看起来就稳定的,更多申请的就是小团队的,这些小团队,都是灾难发生后集中在一起的,或是没有亲人孤单一人,或是找不到家人的,家人遇难的,这些人没有亲人,抱团生存,也是可以分到房子的。
上面也是通过这个手段把这些小团体合理的捏在一起,这些人是不安定因素,通过这次登记,也是将他们的情况摸清。以后有事情也好追究。
现在人最主要的事情是生存,吃饱饭,生活质量就不那么追求了,别看联排房只有六十平,里面可都是地炕,别说睡十个人就是二十人也睡的下,好好间隔一下也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团队申请的特别多,为了申请到住房,有些团队申请表写的还非常好,例如这些团队怎么凑在一起的,他们都有什么技能,能力怎么样,等等详细的很。
宋谨他们也是根据这个来挑选的。
一千户住房很快就挑选好了。
宋谨他们团队还要落实房屋入住情况,人员与名单上是不是属实,等这一千户安排好人,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播种的时间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开眼了,播种前,下了一场毛毛雨,灾难来临后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柔和的细雨,细雨将地面打湿,松过的土壤十分柔软,洒下种子,不用再浇地,只要等待种子发芽就好了。
第53章
一个月后城外的大田里的庄稼都发了芽, 郁郁葱葱放眼望去一片绿意,那绿色是那么漂亮,让城市里的人们都充满希望。
城外的庄稼振奋人心, 上面的救济粮一直稳定供给,虽然吃饭还不能顿顿管饱, 可人们也不怕饿死了。
城市里建设也轰轰烈烈的展开,田地那里的活已经不那么多了, 新星城里开始建立一些工厂, 一切从零开始,城市之间的交通也畅通起来,离新星市最近的是新阳城,那里是由几个县城为基础建设起来的,因为周边大城市被巨大陨石毁掉, 活下来的大多是农村散户,交通恢复后,两个城市交往换了许多物资, 八区因为有火精换了不少东西,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活羊活猪, 现在肉食太少了,说是每人一个月有二两配额,可实际上一个区里每天才一头猪, 根本不够分。
活猪活羊是区里交换的, 用了一些粮食, 还有不少火精,留作种猪种羊。
新星城建了不少新厂,很多人都进厂上班,其中最火的就是纺织厂和食品厂, 另外就是汽修厂,灾难过后有许多汽车都报废了,不过经过拼凑,也有不少车能用,现在出产新车是不可能了,能开就好了。衣食住行,才是对生活最重要的。
大地里庄稼生长的几个月,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之前的联排房又建了十趟街,基本上无家可归的人都住上了,然后还能住的楼房也经过修理,门窗墙壁修好水电也通了,基本保证了冬天来临前所有的人都能住到热乎的房子里。
火精毕竟有限,开采一直继续,可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能省则省,一些不能烧火的楼房按了暖气,将以前的管道修好后冬天集中供暖,不过温度也就保持零上,再高也不能保证了。现在这条件,不冻死人就好了。再好条件还得慢慢来。
这样一来自己烧火供暖的联排房还算是条件好的了。
就在大家以为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灾难再次降临。
宋谨发现问题还是从母亲那里知道了,他因为区里的事,白天都不在家,家里饭虽然是他在做,可多数时候用的是空间里的材料,下班的时候带回一些东西,家里后园子种的菜,都是母亲摘好直接用的。
说起来家里种的菜长的还不错,菜园子半亩种了土豆,剩下的地方就种上各种蔬菜,这些蔬菜除去日常吃的,多余就做成泡菜干菜腌菜。冬天漫长就靠这些储存的菜了。
因为每天都有新鲜的蔬菜,所以宋谨也不知道菜地的问题。这天他刚回家宋谨妈妈就拉着他来到后园子。
“小谨你看咱们家的黄瓜西红柿是不是出问题了?”
“怎么了?”宋谨说“今天早上我割韭菜还好好的。”
“不是韭菜。”宋谨妈妈摇了摇头。“我说的是黄瓜西红柿还有茄子,这些结果子的。”
两人说着就来到后园子,今年夏天天气并不热,比灾难前还凉爽一些,不过蔬菜长势很好,宋谨看了一下后园子绿油油的,放眼望去都看不到地面土地。
“你看。”宋谨妈妈拉着他来到黄瓜地,让宋谨看黄瓜地上长的黄瓜。
宋谨一开始没发现什么问题,不过一会就发现,黄瓜藤上的黄瓜一个个都不到小手指大,没长起来顶端的花都败了,一般黄瓜上的顶花在黄瓜成熟了还在呢,如果顶花败了,黄瓜就老了,这黄瓜明显没长起来呢。
宋谨捏下来一个放进嘴里,味道有点酸,没有黄瓜的清爽反而有股老黄瓜的味,眉头皱一下再往黄瓜藤上看,黄瓜结了不少,最大的却只有大拇哥那么粗,味道都有股老了的味道。
“之前我没太注意,后来发现黄瓜长的不少,可都不长大,不光这个西红柿茄子都一样,长的都不大,西红柿都没圣女果那么大呢。”
宋谨往旁边地里看看,果然,枝头上西红柿不少,还没乒乓球大,捏了一个吃了,味道还行,不过看着红透透的。”
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院子里结果实的全都特别小,像是大辣椒,一个个也乒乓球大,小辣椒,简直就是红豆大小,味道倒是没变,就是迷你了一点。
“也怪我了,没留意。”
“怎么能怪你,妈别着急,你看小白菜长的不是挺好的。”这不是安慰他妈的话,小白菜果然长的都挺好的,只是有点太好了一个个都有半米高了,还不是大白菜,样子就是小白菜,油菜也是一样,之前他还想来着,这些绿叶菜长的真好。
现在看来不光绿叶菜长的好,就是后院子里长叶子的地方都很好,包括黄瓜,那藤长的比以前大,又长又粗,叶子也比以前大一倍。
这么想着宋谨突然看到旁边的土豆地,他脸色一变,快走几步,来到土豆地,用手将土豆叶子扒开一下就出来了,地下只有豌豆大的土豆粒,他又拔拔泥土,里面又滚出几个小土豆粒,最大那个也只有不过两个豌豆大。
屋子里静悄悄的,就是几个孩子也发现家里气氛跑到屋子里待着,并不发出大声。
李父拿出存了很久的烟,给家里几个男人发了,一会屋子里飘出一股香烟的味道,李妈难得的没有念叨,或许心里的事更重。
快八点的时候宋谨和李默宋煜一起回来了,脸色都阴沉着。
“看了?”李父问。
宋谨点点头没说话。
宋煜说“看了,不只看我们这一家,其他地方都看了,其实区里早就发现了,不过不确定,所以一直没挑破,今天我一去,曾毅就说了,带人跟我们一起去的,大田里的地瓜都很小,我们挖了十多处最大的也就汤姆拳头大。我们还去玉米地看了,情况更糟,看着不小,扒开后玉米粒都特别小。”宋谨从兜里掏出一个玉米递给李父,李父扒开叶子里边玉米有十厘米长,长势还算正常,可上面的玉米粒一个个就好像高粱粒似的,太小了。
“这还算好的,咱们东边的几亩水田那稻子跟小米差不多了。”宋谨摇了摇头说道。
屋里的众人脸色都差得不行,这段日子大家都是轮番去地里,看着庄稼面上都长的不错,也没注意粮食结成什么样,这个消息太坏了。
接下去几天,新星城的人都知道庄稼出事了,四个区都一样,粮食只要是结果的,都出了问题,基本上就是变小,最明显的就是地瓜,这个种的早,到成熟时候了。
反倒是那些叶菜都很好,最明显的就是小白菜,长势非常好。
半个月后上边出了通报,将粮食的问题说了一下,不光他们这里似乎是全球现象,所有结果实的植物结的果实都是小的,甚至有些树木干脆不结果。与之相对的植物本体长的都很好。就像玉米杆子长的又粗又壮最高的都能达到四米,杆子都像甘蔗了。
实际上并不需要上面说,改变所有人都看得见,如今入目都是郁郁葱葱,地上的草,街道上的树,长势都非常好,好像一夜之间植物就长成那样了。
粮食减收了原本预期亩产2000斤的地瓜,每亩只收上来四百斤,玉米每亩也只收一百五十多斤,这个产量太少了。不过比起每亩不到五十斤的水稻,已经是惊喜了。
原来区里分的土地,每人两亩,原来按照最低收获率,也够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可现在收获太少了,虽然今年口粮够了,可是明年呢?谁知道明年会不会减产。
市里的气氛又凝重起来,地里的粮食很快就收了,人们抓紧时间把地收了,种上了大白菜,大白菜耐寒,长势也好,关键时候也救命。
宋谨家里也种上了白菜,他们地多,并没有全种白菜种了一半白菜,还种了几亩芥菜,萝卜。
因为天气快要变凉,所以种菜也只是试种谁也不知道什么长的什么样。
虽然果实月结月小,可菜的叶子却长得好,也长得快,甚至比想象中要快,上边说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辐射,现在看来辐射终于爆发了,植物长势越来越快了,就好像大白菜一个多月就能收获了,每个都老大了。完全大丰收。
宋谨他们种的萝卜长的也不错,当然这指的是萝卜缨子,萝卜个头一个个都很小,也就指头大小,不过萝卜上的须子却是又长又韧一拔起来毛哄哄的。芥菜也差不多,上面的叶子又绿又大,非常水嫩,下面只有乒乓球大小的疙瘩,上面还长了长长粗粗的根。
粮食收回家,家里没事的都帮着收拾。屯粮,一点也不能浪费。
之前收获的地瓜土豆已经放入地窖,苞米挂在屋子四周晾晒,如今已经干了,所有能晒干的粮食蔬菜都已经处理好了。
收了白菜天气就要冷了,今年可能是个暖冬,已经十月份了,天气还是很暖和的。
白菜放在阳光下晒几天,外面大叶子干了一些,多数送到地窖,这些一部分留着吃新鲜,另外一部分积酸菜,剩下新鲜的用盐水泡了,这些明天做辣白菜。
萝卜缨子切下来准备做咸菜,太多了一部分蒸了晒干,芥菜叶子做梅菜,这个麻烦点。
萝卜须子宋谨尝了尝味道跟萝卜差不多,有点辣辣的很有嚼头,宋谨烤干一点,又用水泡了,做了拌菜,味道非常好,家里人都喜欢,实验过后就都剃下来,晒了,萝卜一部分做泡菜,一部分晒成萝卜干,芥菜疙瘩太小须子多又密,洗干净直接用盐腌了。
忙活半个多月,总算是把收货的粮食收拾好了。
时间进入十一月,天气虽然冷了些可没下雪,比起去年绝对是个暖冬,家里的男人们把地里的苞米杆子弄了回来,经过阳光爆嗮的玉米杆子,十分干爽,也很禁烧,是很好的燃料,家里人将上面的枯叶子去掉,切成一段一段,靠着后院墙摞好,足够一冬天烧火的了,家里虽然有火精,能省一点还是省一点的好,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经过前几年的灾难,人们都懂得做好一切准备,城市里的人们都懂得了未雨绸缪。
今年收成虽然少,收获的粮食还是让人高兴地,至少未来一年口粮足够了,区里已经取消了救济粮,因为今年每个人都分到了地,有了收获,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还开放了市场,以物易物,可以换到不少东西。
也许是植物长得好,水草也好,新阳城的牲畜多了起来,年底的时候拉了几大车过来换粮,他们那边有水田,收成少,想用肉换粮食。
新星城收成虽然也少,但是快过年了,怎么也得吃顿肉的。
宋谨趁着买肉的时候将空间里的肉拿出一些,这一年他从空间里拿东西已经不多了,最多就是做饭的时候掺杂一些空间食物,像是外面没有的水果肉基本不往出拿了,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东西太扎眼怕被人发现,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和李默都发现灾难恐怕还没有结束,就是从曾毅那里得到消息也是如此,上面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经过了各种灾难,星球的气候温度以及各种自然现象都发生了改变,甚至星球磁场都发生改变,这样就造成了星球的改变,这种改变恐怕要持续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更多年。
灾难没有结束,人们就要适应,这样才能生存,就是宋谨他们家也是一样,不能靠着空间,要靠自己,空间更加不能暴露,不然等待他们的只有毁灭。
宋煜对弟弟的空间虽然知道的不多,但是隐约的也感觉到是个可以存放东西的地方,他心眼多,精明,早就猜到些什么,不过他没说,最近也总提醒宋谨不要往外拿东西,家里孩子也不要有特殊,不然他们在未来生存都是问题。那个空间就是他们家最后的退路,只有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才用,他也希望用不到。
宋谨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哥哥。自此以后用空间更小心了。
第54章
果实变小, 粮食减产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不过上面研究人员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也找到了原因, 辐射,这个没办法解决, 现在已经找不到没有辐射的土地了。
宋瑾把搓好的苞米粒放倒碾子上,磨成面, 一个个苞米粒比绿豆还小, 新苞米磨出来的面特别细腻,味道香甜,甜度比以前的苞米高很多。
新产出的果实味道比起以前更好了,只是产量太少。
网球大小的南瓜去瓤蒸了十个和苞米面一起和成面糊糊,用圆铁板锅摊成煎饼。萝卜已经腌酸了, 切成细丝,加了肉丝炒上一大盘,涮菜炒粉条一大盘, 另外切的芥菜丝, 和一盆白菜豆腐汤。豆腐是从集市上换来的, 黄豆变小,产量低,宋瑾他们没种, 是宋煜拿火精从外边换回来的, 集市上的豆腐一斤黄豆换一斤半豆腐, 看着好像多了,实际上豆腐摊更挣钱,一斤黄豆能做三斤多豆腐,差不多挣了一半, 不过现在黄豆是金贵的东西,所有变小的果实都成金贵的了,产量少,大多还是主食,都省着用呢,豆腐也不是一半人家能吃得起的。
可能用了新豆子,豆腐也很细滑,还嫩,豆子味十足,家里人都喜欢,宋瑾一次换了五斤,冻上三斤,准备改天吃酸菜豆腐锅。
饭菜刚端上桌,家里干活的人就回来了,王诚回来晚一些背了一袋粮食,放倒储藏室,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今天领的是新粮给了三十斤苞米一人十斤,以前的陈粮都存起来了。”王诚拿回来的是他和顾钊郑明三人的粮食,他们昨天出门给区里做事一天五斤粮食不算多,活也不轻松,可也是照顾他们,一般人想抢还抢不到呢。
38/63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