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红楼考科举(红楼同人)——乱山平野

时间:2021-11-25 11:10:09  作者:乱山平野
  【一言不合:啊,就是那个你们去过的葫芦庙记得吗?他们庙里都是木质结构,然后好像是小沙弥点灯油的时候不小心起火了,那一片都被烧了。】
  林涣腾一下站起来了:“什么时候的事儿?”
  【一言不合:就英莲被拐那一年的元宵吧,明年或者后年?红楼的时间线挺乱的,作者写到后面估计自己都忘了时间了。】
  怎么能忘记时间呢!
  林涣焦急,这整个姑苏都是他爹管的,本来这两年就一年旱一年涝的,他听他娘说若是再出点什么事儿,他爹升任可就难了。
  再有若是真有火灾,损失伤亡肯定很大的!连甄家这样的小富之家都因此家破人亡,那些百姓又怎么办呢?
  【古文学研究:欢宝别急,这才七月开头呢,咱们可以慢慢地想办法,你先好好读书,争取能让你爹觉得是个成熟的小孩了,这样他才有可能会听你的话。】
  林涣便镇定下来了,是啊,就算是今年元宵,那也还有好多时候的,他也不能冲到他爹面前跟他说元宵节可能要着火,让他赶紧把人挪走吧?
  他爹肯定会以为他中邪了然后把他丢寺院里。
  林涣镇定下来,扭头对甄英莲说:“英莲啊,你家屋子是不是都是木头做的呀?”
  甄英莲瞅他一眼:“谁家的房子不是木头做的?傻了吧你。”
  林涣切了一声:“可是你家房子不算大,若是着了火什么的,能跑出来吗?我这是关心你好吧?”
  贾菌也凑过来:“着火可严重了,我有个堂哥就是府里失火闷死了的。”
  林涣疑惑:“荣国府这么大的地方也会有火灾闷死人?”
  贾菌点头:“是啊,听说那会儿瑚大哥哥也才三四岁,不知怎么的他住的屋子就起火了,他那房里的丫头,连带着原大奶奶一块儿没了,琏二哥哥那时候是跟着老太太住的逃过了一劫。”
  【一言不合:所以琏二爷之所以是琏二爷并不是因为贾老太太偏心吧。】
  【古文学研究:红学大家猜测的瑚琏其实是对的,瑚琏是宗庙礼器,象征着□□治国之人才,之前的贾赦应该是真心疼爱过这两个孩子的,可惜后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才变成了荒唐的赦大老爷,有人分析过是因为贪婪,其实也不好说。】
  【啊:想起一首诗了,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①。】
  林涣听了贾菌说的,指了指英莲:“咱们都要小心些,不然咱们娘亲都要哭死的。”
  贾雨村已经坐下来了,见他们仍在说话,便咳嗽了一声:“好了,都坐下听课了。”
  他又细细问了三个人的学习进度。
  其中,贾菌读书的时间略长些,只是之前在贾家私塾,里头的小学生都是胡乱学着的,认真的没几个,因此他的进度不算快,甚至比林涣还要慢些。
  林涣已经能将《三字经》背诵出来了,正在学背《千字文》。
  甄英莲就是纯粹的新学生了。
  贾雨村了解过后便给他们安排了各自的课业——贾菌和林涣结对读书,他先教甄英莲认字。
  他的教学方式和一味让林涣他们读书硬背的王举人不同,讲究劳逸结合。
  林涣这些日子因为谭氏和茵梦的事儿松散了许多,读书便没那么用功,所幸他还每天温习一次功课。
  贾雨村没让他们死背《三字经》,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三字经》里提到了多少故事?一一列出来。
  允许他们翻书查看,还许他们讨论。
  林涣挠挠头:“这有什么用处啊?”
  【古文学研究:这能加深你们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一般的小孩子很容易对故事性的东西产生好奇,你刚开始学《三字经》的时候是不是背那些典故背得最快?】
  而且背这些典故相当于打基础,往后作诗、对联乃至作论赋、写八股文都很有用处。
  林涣想了想还真是,他最先记得的就是那些故事,怎么都忘不了。
  于是,他兴冲冲地跟贾菌去数故事归纳故事了。
  本来贾菌说想看着书数,被林涣拦住了:“咱们俩都把书背下来了!为什么还要看着书数?丢不丢人呀?”
  贾菌瞪他:“我背的没你熟嘛,要是打断了我就记不得下一句了。”
  林涣便说:“那我背,你数着!”
  林涣迅速把《三字经》背了一遍,贾菌掰着指头数,才数到一半就开始叫停:“等等,我数到几啦?”
  他还没学算数啊!手指头数完了就懵了,再反着把指头数一遍,就忘了自己数到哪了,是十一还是二十一来着?
  林涣无语:“……我怎么从前没发现你这么呆呢?书里头都说啦,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数十个一就算十,再数十个不就是两个十,就是二十啦!”
  他已经不指望贾菌了:“算了算了,你看着书数吧,我自个儿背着数。”
  结果两个人数出来的数明显不一样。
  贾菌说:“明明只有十个典故!孟母三迁、孔融让梨……”他挨个数。
  林涣摇头:“你把那些朝代、书都跳过啦!那些也是典故喔。”
  “那算什么典故啊?”贾菌懵逼。
  林涣挑起小眉头:“你怎么不信我呢?这就是典故!不然你说,不是典故是什么?”
  他特意问了古文学老师哒。
  贾菌不信:“虽然我说不出它们是什么,但是肯定不是典故。”
  贾雨村听到他们两个争执,便过来问了情况,听他们为了这个吵闹,顿时笑了:“林涣说的是对的,但也不全对,典故者,一可解释为来历出处,便是你们说的那些故事,往往其故事里有发人深省的道理,或劝学,或警醒世人,不一而足。”
  “《瓯北诗话》里说‘语杂诙谐皆典故,老传著述岂初心’,指的就是这个。这第二嘛,便可解释为典制与成例,历朝历代都有规矩与定例,这改朝换代,换的不止是名姓,其旧制也要更换。”
  林涣问:“那些更换可有什么规律?难不成都听皇上的?想怎么换就怎么换?”
  贾雨村摇头:“你这想法太过天真了,若是这天下都叫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那还要大臣做什么?”
  林涣失望:“我常听人说当皇帝的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原来竟是假的?”
  “哈哈,童言无忌,皇帝陛下若是真的要什么有什么,那为什么还有皇帝想要当神仙呢?秦皇一生功绩如何?他纵横天下、扫六合,最后还不是想当神仙吗?”贾雨村笑说。
  林涣喔了一声,想起刚刚弹幕里那个人发的那首《十不足》: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可不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么。
  他不由得想起了后来的贾雨村,原先还算不错的一个人,后来为着贪婪二字被浊世污臭所染,“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林涣坐直了身体,问道:“那么先生,请问若是有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摆在您面前,只是要你舍弃一些东西,您愿意吗?”
  贾雨村低头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林涣。
  他小小一个人,脸上分明还有未曾褪去的婴儿肥,此刻却正襟危坐,身体微微倾斜,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似乎很是认真。
  “若是有这样的事,我想我会考虑失去的会是什么。”
  “若是亲情、良知?”
  贾雨村笑了:“那我不愿。”
  林涣拧紧了眉。
  他觉得贾雨村很不老实,还说谎,明明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为了讨好贾府,便忘记了甄家对他的恩情。
  唉。
  怎么现在的大人就喜欢说谎骗小孩子呢?
  他高昂的学习劲头突然就蔫下来了。
  贾菌看他垂头丧气的就问:“欢宝你怎么啦?”
  林涣叹了口气:“我知道一个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还不能告诉别人,别人也不知道我知道这个秘密,还想骗过我。”
  贾菌:懵逼,欢宝在说啥。
  【心上人:啊哈,欢宝突然哲学。】
  【无语:你搁这玩套娃呢?】
  【古文学研究:欢宝也不用想太多,或许现在的贾雨村就是一腔正气,觉得自己必定不可能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灵魂呢?】
  林涣托腮沉思:“好吧,我不该用看以后的他的眼神看现在的他。”
  他又肉眼可见地活泼起来了。
  贾雨村已经注意到了他的情绪变化,不由摇头——现在的小孩子真是阴晴不定,想一出是一出的。
  这一堂课并没有上很久,但是林涣却很是提心吊胆,生怕贾雨村和之前的王举人一样迂腐,但好在并没有。
  连贾菌都说:“我觉着这个先生比起前头那个王举人可好太多了!”
  林涣默默点头,又补充,还是不如古文学研究老师。
  因为古文学老师的一些观点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那是他从未接触过的天地。
  下了课就到了吃饭的时候。
  原先林涣是跟着秦婉一起吃的,最近他觉得既然已经开始上课了,那他要学会自己独立吃饭,因此申请在花厅外头摆了张矮桌,比照着他的身高做的,又配了几张椅子,方便贾菌和英莲和他一道用饭。
  经过直播间的小妖怪们的指点,他已经开了五感共享啦!
  今天天气热,厨房那边怕小主子们胃口不好,上的是鸡丝凉面,翠嫩嫩的胡瓜丝、劲道的凉面,再配一道酸笋鸡皮汤,把开了五感共享的观众馋得不行。
  【白菜豆腐脑:呜呜,早知道不教欢宝怎么开五感了,不然现在也不会哭着流口水了。】
  【心上人:我算是发现了,成人吃播哪有小孩子吃播好看,大人吃饭要优雅,怕人觉得吃相难看,但是小孩子就不会了,就算他糊得满脸都是米粒我都觉得他吃得好香好努力……】
  【啊:别说了,饿了。】
  三个三岁四岁的孩子各自捧着碗努力吃饭,因着年纪小筷子还用得不熟练,他们都是用勺,那凉面也是提前剪断了的。
  林涣吃到一半的时候抬头,发现贾菌已经快速把面吃完了,顿时无语:“菌兄弟,娄姨姨都说了好几回啦,不许吃饭吃这么快,万一噎到了呛到了怎么办?”
  再往旁边看一眼英莲,看见她挑出来的胡瓜丝就皱眉:“英莲,封姨姨让你不许挑食,你怎么能不吃胡瓜丝呢?”
  贾菌、英莲双双翻白眼:“好不容易脱离了我娘的魔爪,却多了你这个小管家公,你别再说话了,赶紧吃饭吧!你娘可说了,‘让欢宝吃饭的时候不许说那么多话’。”
  三个人互相嫌弃对方。
  结果等吃完饭又手拉手在一起玩了。
  【一言不合:遥想当年,我和我发小也是这样,吵完架当场就和好了,不像现在,吵个架恨不得一辈子都不见了。】
  【啊:小孩子的友谊是最纯真的,希望以后她们能记得年少的时候吧~】
  #
  贾雨村从林家出来又回了葫芦庙。
  他在这儿借住了有三个月了,机缘巧合之下才认识了住在隔壁的甄老爷,然后被介绍到林家当先生。
  他与林家说过自己九月要赶考,林家竟也不介意,还承诺替他筹备路费赶考费,让他十分感激。
  到了葫芦庙门口,门房里就窜出来个人影,正是门房石济。
  石济弯腰:“贾先生回来了,才刚甄老爷叫人递了口信过来,叫您得了空往府里走一遭。”
  贾雨村不免心里有些异样。
  从前他路过门房,这门子都不带正眼看自己的,如今竟也学会俯首帖耳了。
  只是这种感觉一瞬即逝,他仍旧笑道:“多谢告知,我等会便去。”
  他自去收拾洗漱。
  石济便晃晃悠悠回了门房,他同伴见他进来就笑:“半个月前我还说那是未来的进士老爷,叫你殷勤些,只你嫌弃他仍是个贫穷出身,不肯奉承,如今可好,走地鸡也成了凤凰了,再想奉承可就晚了。”
  石济白他一眼:“神仙还有看走眼的时候呢,谁能料到他忽的就傍上了林家?”
  他同伴笑笑不出声。
  石济又说:“说来林县令近来那案子实在叫人瞩目,我听说本来那原告妇人公堂之上扇了自己丈夫三个嘴巴子,还闹着要休夫,啧啧,如此彪悍的娘子,也不知他丈夫怎么吃得消。”
  “彪悍又怎么的,如今不是又哑火了么?听说又改主意不合离了,谁知道什么情况呢?”石济挤眉弄眼,“想是夫妻两个闹脾气,只叫人哄一哄罢?”
  他同伴也笑了:“要我说你这都是剃了头的沙弥了,怎的还这么六根不净?天天都在想些什么东西!”
  贾雨村收拾出来便听见他们俩在聊这些,顿时皱了眉,只是他也懒得管,想管也管不着,干脆装作没听见了,扭头朝着甄家去。
  从封夫人和秦婉合伙开了鲜花铺子,甄士隐的日子过得越发飘逸了,镇日里理直气壮地看护他那些花花草草。
  只偶尔看看书,往外头交友。
  家人来报贾雨村来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剪子迎出去:“雨村兄!”
  贾雨村拱手:“不知老先生有何事?”
  甄士隐便携他坐下:“才刚午睡了片刻,竟飘飘然不知到了何处,似乎梦见一僧一道,醒来竟忘了大半,心内想着雨村兄博学多才,想必对这些有些许见解?”
  贾雨村“哦”了一声:“不知老先生梦见那一僧一道说了些什么?可还记得一二?”
  甄士隐便说:“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梦里的事儿并不十分记得,倒是有一副对联记得颇为清楚,说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不知作何解读。”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贾雨村沉思。“这听着既有佛家的诸行无常之理,又有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在……老先生既已经忘了梦境,又何苦去探寻呢?需知梦境为假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