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红楼考科举(红楼同人)——乱山平野

时间:2021-11-25 11:10:09  作者:乱山平野
  她笑着说:“可见是家里宠着疼着的,这么点东西,白送人也不可惜。”
  林黛玉故意说:“那还是可惜了的,等会嫂子挑完东西走了,我还得偷偷躲被窝里哭两声呢!”
  嘴上说要哭,脸上却带着笑意,脸颊两边的小酒窝显露出来,促狭又可爱。
  众人又笑了。
  “好一个嘴上不饶人的林丫头。”王熙凤伏在桌上,“既这么着,我倒要好好地挑一挑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林涣忽然想起贾菌捐纳监生的事儿来,忙问起凤姐。
  凤姐想了想说:“府里倒是没有这样的例,东府里头蓉大侄儿前两年倒是去了国子监,只不过他是因着珍大哥哥的官儿才进去的,我也不怕你笑话,我对外头的事儿都不大了解 ,这些个读书的事儿更不懂了 ,你要问我丫头们的月钱我还知道些,你要问我那些个国法什么的,那我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心上人:也难怪,凤姐好像就只认识一点儿字,对那些法律什么的都是一问三不知,她拿着贾琏他们的帖子出去办事的时候,估计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犯法吧?】
  【白菜豆腐脑:据说凤姐放高利贷是王夫人教的,古代的那些管家夫人们经常这么干,不逼死人还好,没人去计较,要是逼死了人,那就闹大发了。】
  林涣自然也知道她不懂法,只是心里实在偏爱这个做事儿说话都凌厉爽快的凤辣子,不由说:“二嫂子是管家的人,外头那些避讳也该知道一些,你也知道我家里原先是姑苏当县令的,打小儿见多了那些个不懂法的人,他们不清楚这东西,可真等犯了事儿的时候,律法却不会宽恕他不知道自己。”
  王熙凤点头:“涣兄弟说的是正经。”
  林涣见她不当回事的样子,心里想着不好深劝,等回头再想法子好了。
  于是仍旧问起捐监生的问题:“若是要捐这东西,府里是不是得立新例出来?菌兄弟要捐的话,宝二爷和兰兄弟是不是也要捐了才好看?”
  探春说:“还有环儿呢 。”
  王熙凤想想说:“这还真不知道,你等着,我今儿问过了老太太再仔细回你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章
  致力于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感谢在2021-08-27 20:40:07~2021-08-28 08:02: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夏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醉月微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 贾母因着知道黛玉受了委屈,便叫她和林涣到她屋里吃饭,又有三春、凤姐作陪。
  黛玉因着身体不大好, 吃饭素来讲究细嚼慢咽,几个姑娘都是知道的, 便故意地慢慢吃, 看着黛玉吃得差不多了才也停了筷子。
  贾母因说:“那碗酸笋鸡皮汤不错,鸳鸯你给林丫头端过去。”
  林涣忙说:“我今儿去先生那里,被先生拉着背了一下午的书呢,这会子口干舌燥的, 老太太倒把那碗汤赏了我吃吧!”
  贾母笑说:“还能少了你的不成?鸳鸯,给他也打一碗。”
  王熙凤看着他不是真心想喝那汤,是不想叫林妹妹喝, 忙说:”涣兄弟促狭着呢,他这是看别人碗里的汤比他自个儿的香甜些, 老太太您另给他盛一碗, 他指不定就喝不下去了!”
  林黛玉忙把手边的那碗汤递给林涣:“二嫂子都这么说了,这碗汤我是喝不得了, 给了哥哥罢!”
  林涣接过来喝了,笑着说:“果然比自己的香甜些。”
  众人都笑了。
  【心上人:赌一毛钱,欢宝不是馋那口汤喝。】
  【古文学研究:饭后喝汤影响肠胃吸收的, 林妹妹的肠胃本来就弱些,而且她这会儿还在吃素呢, 酸笋鸡皮汤是拿鸡的前胸那块儿的皮做的,虽然只是鸡皮,也算是荤菜,贾母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可能记不得这么多事,一时之间没想到吧。】
  【一言不合:你们叭叭那么多,我就想问欢宝等会能不能去厨房里弄碗酸笋鸡皮汤,实不相瞒我好馋呜呜呜。】
  【无语:小笨蛋们还在纠结人家嘴里的关系,聪明如我已经开始共享五感尝味道了。】
  林涣说:“回头我就把共享五感关了,看你们吃什么,哼。”
  一行人吃完了饭,贾母又叫人上了茶来。
  她拉着林黛玉的手说:“叫你受委屈了,金钏儿那丫头我已叫人放出去了,连带着她妹妹和她老子娘都不许再进来。”
  林黛玉只笑笑。
  贾母又哭天抹地的:“我的敏儿才走了几个月,她们就这么编排她,人走茶凉啊!”
  这回林黛玉笑不出来了,眼泪又要掉下来。
  林涣连忙说:“老太太,这事儿都过去了,那丫头既然赶出去了,就不提了,没得叫老太太和林妹妹伤心。”
  贾母这才止住泪,不住地爱抚着林黛玉。
  王熙凤连忙说:“有件事儿要请老太太的示下。”
  贾母说:“往日里管家的事儿不都是你和太太拿捏的,今儿怎么忽然问起我来了。”
  王熙凤奉承道:“我们都是年轻不知事的,府里的大事还得问过您才敢拿主意呢,您见过的市面比咱们多多了。”
  贾母不由说:“这话说的在理,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摸索着来的,。”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必定比我们强些。”王熙凤先夸一句,然后提了正事,“之前涣兄弟说起要去国子监读书,我便寻思着,家里这几个小叔子也都大了,总在家学里呆着,看着也没学出什么名堂来,俗话说的好,咱们这样的家里,要想着一直昌盛下去,最要紧的就是子孙们出息,老太太您说对不对?”
  贾母歪在榻上沉思:“是这样的道理。”
  原先贾珠还在,那孩子是个刻苦认真的,可惜把自个儿逼得太紧了些,硬生生劳累死了,自那过后,王夫人和贾政便都不敢再逼着宝玉读书了。
  贾母嘴上说宝玉聪明,其实心里也明白,他的心思不在经济仕途之上。
  往后也就贾兰略争气些,能帮扶帮扶宝玉,其余的一概扶不起来。
  王熙凤又说:“我前些时候还和我家二爷说呢,如今后悔小时候没多读上几本书,如今就是个睁眼瞎,连那账本子上的字都认得艰难。”
  贾母便指着王熙凤笑:“你现在读书也不晚。”
  “这哪跟哪儿啊,我倒是有心想看两本书,只这会儿那个媳妇儿来找我,那会儿这个丫头又来问的,竟抽不出空来,要不是还指着我给她们出主意,只怕连饭也不叫我吃呢!”
  林涣说:“这还不简单,二嫂子只管叫平儿姐姐先去学认字,等二嫂子得了空的时候,叫她在边上给你念书就是了。”
  平儿苦着脸:“这可饶了我吧!回头不出两天,二奶奶就要把我打发了,说我像是那西游记里的唐三藏,一天只会念经呢。”
  王熙凤故作生气:“叫你念个书还为难你不成,既这么着我可不能饶你了!定要你学会了来念给我听才好!”
  又玩笑了一阵,凤姐说:“说正经的,我是想问问老太太,要不然把宝兄弟他们几个都弄去国子监里读书,将来也好长进些,索性涣兄弟也在里头呢,几个人一道去上课,也好增进感情,也不那么费事,我听说国子监里头都是住宿的,每隔十天放一回假,到时候派车去接就是了。”
  贾母说:“只恐太劳累了,宝玉那样的娇气孩子,吃不来苦。”
  王熙凤假哭道:“我就知道老太太心疼他们,不像我们,从小儿胡打海摔惯了,不招人心疼。”
  “我还不心疼你?”贾母说,“你满府里挑个人出来问问,我心疼不心疼你。”
  “从前老太太心疼我,只是心疼宝玉更胜,等林妹妹和涣兄弟来了,我就被挤得没边了!”
  她比划着:“老太太的心啊,只这么大,现在放了好几个人进去,可不就把我挤出来了么!”
  【心上人:不愧是凤姐,插科打诨就把事情说完了。】
  【白菜豆腐脑:凤姐要是正儿八经地把事情拿出来说,贾母估计不耐烦听,随手就打发了,她一向爱热闹的,把贾母哄开心了,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红楼我来啦:不过说真的,如果贾府能出几个读书的子孙也是真的好,凤姐想法也没错,她自己虽然不爱读书,却也知道读书的好处,才会想着极力促成几个孩子去国子监吧。】
  【双木林:我是觉得凤姐除了掐尖要强一点,是真替贾府考虑的,后面贾府败落了,她把自己的嫁妆当的当卖的卖,全用来填贾府这个窟窿了,可惜人家都不领情,只当她是应该的。】
  【无语:但凡王熙凤自私一点,这贾府比原著没落得更快,突然心疼凤姐,她这么一个要强的人,最后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林涣也感慨。
  这会儿嬉笑怒骂的凤姐,结局可真不怎么好。
  贾母听了王熙凤的话倒是也很心动,不过她也有疑虑:“从没有听说过一家里头有好几个监生的。”
  林涣笑说:“这还不容易?大舅舅那里袭了一等将军的衔,这底下是有一个监生名额的,琏二哥哥不曾去,便能挪出来一个,二舅舅如今是从五品的员外郎,名下也有一个,其余的可以捐纳买进去。”
  王熙凤本来不大明白的,这会儿也清楚了,忙说:“这就两个名额了,咱们家里满打满算也就四个读书的小子,兰儿个、宝玉一个,再有就是贾菌和环儿,再买两个名额就可以了。”
  贾母听了不语。
  她有心不想让贾环也去,另三个再怎么也是家里的嫡生子,贾环不过是个姨娘生的。
  然而这会子探春也在,她不好说什么嫡出、庶出的话来伤她的心。
  探春是当姐姐的,心里哪能不惦记着亲弟弟?只是她一直是抱到王夫人和贾母跟前儿养着的,不好对庶弟表现得太过亲近。
  这是其一,其二,贾环本身对她也有意见,觉得她不亲近自己的亲弟弟,反倒去贴着贾宝玉,常有抱怨之语。
  就这么着,两个姐弟就慢慢走远了。
  不过她们现在也都才是几岁的年纪,还没后头那样冷漠如冰的样子,探春看了林黛玉和林涣相处时候的兄妹情,也会羡慕着想一想贾环。
  她不好太亲近,却也知道读书对一个男孩来说有多么重要,因此这会儿,也不由期待地看向贾母。
  贾母被她这么可怜巴巴地看着,心也软下来了,想着便是为着这个孙女,送他去读书也不碍事。
  因此,她定下来话说:“既这么着,便把他们四个送去国子监,平日里的书本费用这些都从公中出。”
  林涣笑着说:“还是老太太英明。”
  几人又陪着贾母说话,等她倦了方从房里出来。
  探春忙走上前,深深地朝着林涣福下去:“我替环儿谢过哥哥。”
  若是没有林涣提起这事儿,贾环怎么可能能到国子监去读书?只期望着他以后能出息些罢!
  林涣还礼:“谢我做什么,这事儿还是琏二嫂子同老太太替的,妹妹要谢就谢琏二嫂子去。”
  他停了停,想起直播间说的冻猫子贾环,及探春与他之间冷漠的关系,忍不住还是说了一句:“亲姐弟之间没有隔夜仇,环兄弟想必心里也有妹妹的,只是他人小别扭,不敢表现得太亲近。便是女孩儿以后出了门子受了委屈,能替妹妹出头的也只有你娘家兄弟,妹妹自个儿想想吧。”
  【心上人:这话说的真不错,高鹗续写的那个版本里头,为什么三春只有探春远嫁了?迎春是大房的,虽然不招贾赦待见,她总归有个哥哥贾琏看着,要不是贾赦一心把她嫁给孙绍祖,迎春也软弱不敢和家里哭诉,她后面不至于那么惨,惜春又有当族长的哥哥在,贾府若是没有落寞下来,她没出家,也不会落到远嫁的下场。】
  【心上人:只有探春,她虽然有一个宝玉,但是宝玉那个人,嘴上是心疼妹妹,不愿意妹妹远嫁的,但是没有实际行动,他不敢反抗,只能选择逃避,探春的亲弟弟贾环眼看着也是没出息的,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探春才是被送去和亲远嫁的那一个。】
  【白菜豆腐脑:以前没注意过这种细节,现在想想还真是诶……】
  【一言不合:贾环那个性格未必能扶上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林涣心说孩子年纪还小,像他小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呢,成长还是需要有人教着带着的,贾环长期处在赵姨娘的教育下,还真就不会成多大的材。
  国子监里就不一定了,有先生教导,有同学对照,指不定能掰回来一点。
  送几个孩子去国子监的事儿,各家反应是不一样的。
  贾赦才刚从娇妾窝里爬出来便听了这消息,顿时骂道:“要她作好心!拿着自家的东西去贴补外人!”
  小妾服侍着他,问道:“老爷说的是谁?”
  贾赦说:“还能有谁,我的好儿媳妇儿!半大小子生不出来一个,倒替别人家的儿子打算着!这原是给我孙子留的名额,她倒巴巴地给二房送去了!”
  拢共这么几个名额,二房里占了三个!还都花的公中的钱!这可都是他将来自家的钱!
  他气得说不出话,连忙叫人去喊贾琏,劈头盖脸给他骂了一顿:“滚去好好管管你媳妇儿!有那心思好好地孝敬孝敬老爷我才是正经!”
  贾琏不敢吭声,喏喏地去了。
  另一边,赵姨娘房里,侍书才刚送了消息过来。
  今儿贾政不在,赵姨娘听了消息,知道贾环要去读书,不免有些抱怨:“一共就这么点你和你爹相处的时候,偏要送你去读书,也不知道你那姐姐是怎么想的。”
  贾环却不接她的话,赵姨娘是丫头出身,不知道读书的好处,他却知道的。
  学堂里那些贫家子弟都削尖了脑袋想进来,指望着靠读书改头换面,贾环跟着听了一耳朵,也知道了读书能好。
  只是他总叫王夫人压着不许出头,府里的那起子下人又都看不起他,赵姨娘又是势利眼,总在他耳边念叨要多往房里扒拉些银子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有些自暴自弃,眼睛里只盯着那一点蝇头小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