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人近中年,脸上已经长出不少皱纹,被沈杨询问后,他认真回忆后为沈杨答惑。
“施主说的可是慧明大师?”
“也许是,住持知道大师现在在哪吗?”
“大师在九年前就已坐化。”
沈杨闻言,顿时愣住了。
住持接着说:“慧明大师坐化前嘱咐贫僧,九年后若有人询问他所在,便将一封信交于那人。”
“请施主随贫僧来。”
沈杨浑浑噩噩的跟着住持前往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并取到一封信。
信封很薄,轻若鸿毛,却又重于泰山。
一时间沈杨不敢拆开查看,他回到循着来路回到凉亭,其他人已经回来了,如弦回来后没看见沈杨急得团团转,眼见沈杨回来赶紧上前。
十三皇子不以为然,“本皇子都说了,皇婶婶肯定是在附近转了转,不用担心。”
“是啊是啊。”惠平郡主一边吃着糕点一边含糊不清的应和。
沈杨收起信,安抚如弦后重新坐到凉亭里。
临近晌午,他们各自回去,如弦询问沈杨。
“王妃之前去了哪里?”
怎么回来后心不在焉。
沈杨摇头没有回答,心事重重的回到院子,让如弦去准备午膳,自己则回到屋子里关上门。
几次深呼吸后,沈杨拆开信封。
信上的内容很少,只有简短三行字,开头一句直接挑明沈杨的身份。
‘启信者,非今世之魂。’
沈杨精神一震,继续往下看。
‘天欲囚众生,明智者均被驱逐。’
‘道已变,前路未知。’
什么意思?沈杨目露迷茫。
天欲囚众生,难道是指剧情?
那么驱逐明智者呢?会不会是说还有人知道剧情?就像慧明大师一样。
——道已变,前路未知。
沈杨重新折好信纸,按住剧烈跳动的心脏,目光逐渐坚定。
——剧情已经改变,未来会发生什么,都是未知数。
第51章 决定
午膳的时候,彬王过来一起陪沈杨用膳,沈杨有些心不在焉,在彬王给他夹了菜放进碗里后,沈杨放下筷子,犹豫的说道:
“王爷,我有话对你说。”
‘哒’的一声,彬王同样放下筷子,挥退伺候的下人。
房门被关上,光线暗淡,只剩下不远处窗前的阳光,呼吸声都无比清晰。
沈杨深吸一口气抬头,又在彬王的目光下退怯,他将手偷偷放到桌下握成拳。
“不想说,就继续用膳吧。”
彬王的话轻描淡写,又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
“王爷……”沈杨还是开口了,“有些事你可能不信……”
不等沈杨继续往下说,彬王打断他的话,“我信。”
闻言,沈杨楞了一下,不知所措的看向彬王,后者眼神坚定,告诉他。
“你说的,本王都信。”
沈杨就像一个气球,而彬王的话如同一根针,扎破了他的外衣,将里面所有的委屈和害怕都放了出来。
耳畔听到的声音很轻,外面鸟雀轻啼、微风拂过,又很重,胸中跳动的声响似轰鸣。
人感性的一面在此刻毫无保留释放,沈杨说出了所有,彬王听得很仔细,时而皱眉时而放松。
说话间,沈杨无意碰到手边的碗,一声脆响让房内再度恢复平静。
沈杨垂下眼帘,放在桌上的手交叠在一起,正襟危坐,仿佛在等待一场审判。
可是彬王只是问他,“你会回去吗?”
这个答案是无解的。
沈杨的眼里,这个世界不属于自己,可是日渐相处,如果现在就要离开,他是不舍的,但如果让他放下一切留下,沈杨也是不愿。
就像你问一个人选择完美的爱人还是财富,无论选择是什么,爱人和财富都不会出现,只有出现了,一个人才能真正回答。
建立在假设上的回答,答案也是假的。
但沈杨的沉默却如同默认,彬王张口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都说不出来。
房间里很安静,沈杨坐在桌旁侧头看向窗边泄进的阳光,他的双手紧紧交握,手心满是汗。
“我很意外,你会告诉我这些。”彬王开口,他不再使用自称,而是坦然的称自己为我,“其实我很早就猜到,你不是‘沈杨’。”
彬王看着沈杨脑袋低垂,放轻了语气。
“还记得你被太后杖责高烧那天吗?你说了梦话。”
沈杨记得,他记得那天在梦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事,明白彬王话中的意思。
“我很抱歉,隐瞒了一切,甚至连赵姨娘最后的时候,都无法看见自己的孩子陪伴她。”
“沈杨,抬起头来。”
沈杨听着他的话抬头对上那双浓墨般的瞳仁。
“不必感到抱歉,你只是在保护自己,你能告诉我一切、信任我,是我的荣幸,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
言罢,彬王伸手抹去沈杨脸上的泪痕。
“我也感谢你的到来,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选择,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对不起……”沈杨语带哽咽,“我不知道会变成这样。”
如果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离开,沈杨不会选择沾染这段感情。
彬王转动轮椅来到沈杨身边,为沈杨戴上一条长命锁,他亲吻沈杨的脸,尝到些微咸味。
“无论有没有我,我都希望你平安。”
沈杨握住垂在胸前的长命锁看向彬王。
“这是我的母亲送给我的,说可以保我长命百岁,后来母亲为父亲殉葬,我在皇宫里无依无靠,身边就只剩下这个长命锁,现在送给你,羊羊。”
这是沈杨第二次听到彬王叫自己羊羊,第一次饱含缠绵情意,第二次宛如诀别。
他紧紧握着长命锁,强忍着泪意,扯出一抹笑。
“我会的。”
他们不再提起这件事,恢复平常,没有人发现异常,只有他们彼此知道,每一天都有可能是彼此相处的最后一天。
还是有人察觉出异常,那就是经常陪在沈杨身边的如弦。
当天晚上,如弦放好脱下的外衫,转头问沈杨。
“王妃,你和王爷吵架了吗?”
沈杨坐在床沿,语气平淡的反问,“为什么这么说?”
如弦说不出来,只感觉中午王爷和王妃在房里说了话后,再次打开门,两人的神态和动作都有微妙的变化,就像之间有一层看不见摸不到的膜,疏离了彼此。
“王妃,王爷很好。”如弦双手揪着挂在衣架上的外衫,垂目道:“当初王妃失踪,王爷夜不能寐,奴婢听大管家说,王爷几次昏倒在书房,可是醒来后,第一时间就是询问王妃的下落。”
沈杨没有回答她的话,“夜深了,下去吧。”
屋里的灯熄灭,只余月光相随。
沈杨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回忆经历的一切,侧过身,胸口传来异样,那是彬王送的长命锁。
他知道的,可是知道又能怎样,悬隔在两人之间的距离,不止是身份。
可是沈杨不曾后悔,他是喜欢的,否则不会把一切都告诉彬王,将自己所有软肋都交由彬王。
只是知道的太晚,但或许早就知晓,沈杨依旧无法抵抗这段感情。
似鱼赴海;似鸟腾飞。
沈杨握着长命锁,紧皱眉沉入睡梦中。
与此同时,彬王看着手里沈杨送给他的木簪子,一遍又一遍的抚摸。
真相永远比猜想来的触目惊心,彬王第一次怀疑沈杨身份的时候,他猜测过所有可能。
魂魄、寄生、妖精,荒诞的猜想,可真相比这些更加荒诞。
——另一个世界的来客。
那个世界一定很好,否则不会养出沈杨如此心软的性子。
彬王还记得初见时,沈杨将自己包裹在硬壳中,不敢探出一步,那双眼眸如同初入深林的幼兽。
随着相处,彬王才发现,硬壳之下是多么柔软。
换做其他人告诉彬王这些事,他会觉得是疯子,可是出自沈杨的口,彬王愿意去信。
所谓的支持,是彬王忍住心中汹涌澎湃的不舍,他想将人锁起来,想要沈杨答应自己,不会走。
可是最后,所有的话都化作一句。
——无论有没有我,我都希望你平安。
第52章 争吵
次日,皇帝的銮驾到达。
宏伟的乐声响起,帝后携手一步步踏上台阶,两侧是带刀侍卫,身后是皇子、公主。
其中就有十三皇子,只是今天他一改往日的随性,沉眉凝目,不敢有丝毫懈怠。
跟在皇帝身后第一个是皇帝的姐姐:长公主,头上佩戴的珠翠在行动间发出微微响声,她听着乐声抬眸看向皇帝,眸中泄出几分讥讽。
与此同时,沈杨陪同众多大臣和彬王在寺庙外等候皇帝,为了皇家仪表,他没有使用拐杖,还未完全复原的伤腿因长久站立而阵痛,沈杨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眉头微皱。
忽然,有人握住他的手,熟悉的触感和温度让沈杨心神一颤,他靠近彬王,将手放在轮椅上,有了支撑点,伤腿的疼痛稍有缓解。
沈杨垂目看向彬王,后者神色淡淡、眉眼疏冷,背后官员的视线如芒刺在背,可彬王握住他的手未曾松开半分。
沈杨握紧彬王的手,两只手紧紧交握,不留丝毫缝隙。
杂乱的思绪在此刻安定,沈杨侧头看向一旁,发现有些侍卫表情有些微妙,看上去非常紧张,不同于其他人的紧张,就像紧绷着弦等待将要发生的大事。
这令沈杨想起前来时撞见几个和尚聚在一起,看见他和彬王经过时神情有一瞬的慌张,但是彬王只是扫了一眼便带着沈杨离开。
或许,彬王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
念头一闪而过,沈杨收回目光。
大典正式开始前,所有人都需要吃斋三天为国祈福,而沈杨和梁翘两人将在三天后大典开始时被写上皇谱。
迎接皇帝一行结束,沈杨因为腿伤先行回去,彬王留下来和皇亲贵族一起祈福。
路上碰到还未离开的官员,吴将军和沈杨并不太熟,寒暄几句离开了,太傅一路上和沈杨说话,见到四周人不多,便说起私事来。
“臣要多谢王妃,若不是王爷和王妃两次相救,小女杨筠恐难逃一劫,如今小女懂事,都是王妃的功劳。”
“太傅过奖了,杨小姐聪慧过人,哪里需要本王妃教导。”
一番聊下来,太傅向沈杨透露了一点如今朝堂之上的风向。
茹妃两个孩子七皇子和八皇子接连在风头正盛的时候遭人设计失势;不显山不露水的十皇子走上台前,得到皇帝赏识;太子因行事鲁莽被茹妃一党记恨上,一次在皇帝面前丢了脸面,皇帝呵斥太子,并罚其禁足,即使是祭祖这样的大事,都没能解开禁足。
由此可见,太子已经逐渐失了帝心,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太子和三皇子都是皇后的孩子,一旦太子失势,三皇子一定会补上这个空缺。
男主三皇子祁榕最近除了即将迎娶相府大小姐风月怡外,就再无其他动向,想来皇后和太后还在犹豫,毕竟一旦决定扶持三皇子,难保太子不做他想。
不过在沈杨看来,太子性情过于冲动,一旦当上皇帝,恐怕就是大虞的劫难。
如果要在太子和三皇子之中选一个,权衡之下,三皇子是更好的人选,不为其他,正是因为三皇子温顺容易掌控。
可是沈杨不是太后、皇后一党,真的要选,彬王比任何人都适合。
沈杨被这个突然冒出的念头吓了一跳,可是细想,彬王很多事都有迹可循,太子和七皇子的争斗、太子一党和茹妃一党的争斗,甚至突然冒出来的十皇子。
不断内耗之下,只要找到机会,彬王就有可能登上皇位,沈杨有所感觉,这个机会即将到来,而这正是彬王所等待的。
太傅的话只是透露部分,沈杨却凭借对其他人的了解,摸清了来龙去脉。
沈杨谢过太傅,随后在如弦的搀扶下往回走。
但是回到院子没多久,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皇帝十一子,第二个女儿:玲珑公主祁静娴,生母是个舞女,生下孩子后撒手人寰,一直养在太后名下。
玲珑公主此次前来,是为年老不方便前来的太后传话,自从沈杨被太后杖责后,太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传唤沈杨,这才有了玲珑公主代其传话。
沈杨打量了一下这位玲珑公主,豆蔻年华、模样俏丽、眉尾上挑,一双桃花眼很是勾人,从她身上能看出来,为什么公主母亲一个舞女却能得到皇帝的欢心。
只是玲珑公主表情严肃,下巴微抬很是高傲,眼中流露出对沈杨的鄙夷,显然是看不起沈杨作为一个男子竟然以女子之礼嫁进王府,丝毫没有把沈杨当做长辈看待。
并且玲珑公主不是孤身一人前来,身后还跟着女主风月怡,后者垂头不语,感觉到沈杨的注视后,抬头朝沈杨笑了一下,眼里却满是讥讽。
沈杨目光微凝,坦然回答玲珑公主。
“太后若是想让王爷纳妾,要劝的该是王爷,而不是在下。”
玲珑公主双眉一拧,言语间尽是不悦,“你身为王妃,既然不能为皇叔传宗接代,就该好好为皇叔挑选合适的妾室。”
“在下不是王爷,不知道该为王爷挑选什么样的妾室,还请玲珑公主指教。”
沈杨瞬间将话题抛给对方,十四岁的玲珑公主什么时候被这么敷衍过,可身为女子又不能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有失体统,双目睁大,怒气冲冲的瞪着沈杨。
风月怡在这个时候说话了,“王妃的话,不知道臣女可否认为,王妃不想为王爷选妾?”
沈杨就等着风月怡说话。
“风小姐这么迫不及待想让王爷选妾,难不成想屈尊降贵嫁进王府为妾?”
32/87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