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秋高看他一眼,赞道:“你成语学得真不错。”
“还不是因为沈,他嫌我乱说话,我就买了本成语寓言。”
他忽然想起什么,眼珠子瞪得老大,“咱们第一次见面,你说你哥跟你推荐常教练,那个哥不会就是沈吧?”
虞秋没回答,只笑着说:“再教你一个成语,恨铁不成钢,教练不是凶,只是迫切希望你能够进步。”
“啊?成语不是四个字吗?”闻策满脸困惑。
“有五个字的,比如朽木不可雕,也有六个字的,天无绝人之路,七个字的,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等等等,咱们华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
闻策:“……”
他愣怔半晌,才发出一声惊叹:“因吹斯听,我要学!”
虞秋对他的态度很满意,拍拍他的肩,“先把车学会了再说。”
“可是,我真的一窍不通。”混血儿英俊的脸上写满了苦恼,“教练的话太高深莫测了,我不知所云。”
虞秋:“……”
倒也不必每句都带上成语。
“你要是不介意,我回去画张数据图,你记下要点,按照我的方法练车,怎么样?”
常岳教得不能说不好,但闻策从小长在国外,他的思维方式以及日常交流跟很多人都有差异,教练的经验大多来源于国内学员,他的教学方式可能不适用于闻策。
“太好了!你真的古道热肠!”闻策惊喜夸赞。
虞秋:“……”
学魔怔了。
得知虞秋没有车接送,闻策决定以后每天都接送他练车。
虞秋当然不会拒绝。
回去路上,闻策一直拉着虞秋聊天。
他是真的喜欢虞秋,虞秋真诚热心,比阴阳怪气的沈明登可爱一万倍!
回到公司,他端着咖啡去找沈明登,满脸控诉:“你真是害人不浅!”
沈明登头都没抬:“我允许你工作日请假练车已经足够仁慈,既然回来了,就去工作。”
“我是股东,什么请假。”闻策并不怕他,继续叽叽歪歪,“你是不是故意的?”
沈明登抬眸瞥他一眼:“这么闲,不如去泉源街走一趟。”
“虽说严师出高徒,可你给秋介绍辣么凶的教练,真的心狠手辣。”
沈明登早已习惯他的成语造诣,自动屏蔽无效信息,抓住重点:“秋?”
“他的全名太难念了。”闻策郁闷。
“你可以叫他的姓。”
“可我觉得‘秋’很可爱。”闻策声音越说越低,终于败在沈明登冷冷的目光下,“OK,我记住了。”
沈明登收回目光,随口道:“既然你对华国文化感兴趣,不如接手《角落》项目。”
他手中还有很多项目,无暇顾及这个。
“这是什么?”
“资料会让米飞交给你。”
闻策喝了一口咖啡,小声嘀咕:“秋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哥哥。”
“虞秋。”沈明登再次提醒。
闻策端着咖啡就跑。
没一会儿,米飞抱着文件走进他的办公室,闻策正举着手机跟人视频,笑得见牙不见眼。
“虞,你可真是我的及时雨,你做的数据图很清晰,我一下子就懂了,那个词叫什么,什么提壶……”
虞秋声音朗润:“醍醐灌顶。”
“对对对!你比教练还厉害!”
米飞不得不提醒:“闻总,沈总让我将资料交给你。”
“你先工作,再聊。”虞秋知趣地挂掉视频。
泉源街。
虞秋独自走在街上,阳光透过梧桐枝叶,落下细碎的光斑。
这段时间他没闲着,每天都会去别墅刺绣间待上很久。
未来的路,他已经有了打算。
接手工作室,钻研刺绣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传统的手工刺绣,走的是精品路线,当然,走平价路线不是不可以,但手工制作,注定无法扩大生产。
店里陈列的绣品多为生活所需,如屏风、壁挂、台布、枕套等,很日常,却又因为太过日常,难以抓人眼球,只能泯然众人。
虞秋有技艺,有野心,自然不甘心默默无闻,守着苍蝇小店过一辈子。
但事情不能一蹴而就。
他带上几个针织玩偶和一幅绣品,前往逢秋工作室。
店面门可罗雀,导购小姐姐慵懒地靠在椅子上,拿着手机无所事事。
虞秋进店,遮了一些光线,小姐姐发觉来客,连忙起身相迎,正要开口,发现对方有点面熟。
这不是之前来过的小帅哥吗!
上次没做成交易,她还可惜了好久呢。
“帅哥,您需要些什么?”小姐姐露出甜甜的笑。
虞秋浅浅笑道:“我找你们魏老板。想谈谈私人定制的事。”
他生得俊秀,斯文有礼,即便不符合规矩,小姐姐也想帮他一个忙。
“不好意思啊,咱们老板只接熟客的订单了,要不我帮你问问?”
“谢谢,就说我姓虞。”
小姐姐拨通了电话,照虞秋的话跟魏灵蕙说了,本以为老板不会理,未料,老板竟激动地让她招待好客人,她等会就到。
“帅哥,我们老板出去办事,正在回来的路上,十分钟就到,要不你先坐下等会儿。”
虞秋从善如流:“好的。”
他刚坐下,店里来了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个年轻的姑娘,转着瞧了一圈,没找到感兴趣的,一句话没问,直接出了店。
年轻姑娘还小声吐槽:“看着都好老土。”
导购小姐姐热情的笑容不自觉变淡,她轻轻叹口气,回到工位上继续无聊地玩手机。
虞秋佯装好奇:“店里除了这些,没有其他款式了?”
“嗯,基本都是这些。”小姐姐顺着他的话问,“帅哥要定制的是什么呢?”
虞秋随口回道:“想定制一些衣服。”
“衣服?”小姐姐惊讶。
不是没人定制手工刺绣的衣服,但那些比较高端,一般客人不会在意刺绣水平,穿定制衣服的客人不会光顾他们工作室。
“知道cosplay吗?有些古风的衣服需要刺绣点缀。”虞秋微笑解释。
“哦哦,是这样!”小姐姐恍然大悟,“咱们店还没接过这样的订单呢。”
正说得起劲,魏灵蕙回来了。
“小秋,你来啦。”她露出拘谨的笑。
虞秋神色温和从容:“魏姨,咱们进去说?”
“好,先进去说。”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里间,留下导购小姐姐一脸懵。
原来帅哥跟老板是认识的啊!
店面往里,就是刺绣间和库房。
魏灵蕙有自己的私人工作间,她关上门,想给虞秋倒水,却找不到干净的新杯子,连一次性的都没有,不免手足无措。
“不用忙活,我不渴。”
虞秋废话不多说,从袋子里取出几只熊猫针织玩偶,还有一幅十六寸大小的熊猫嬉戏图。
“魏姨,这些我想放在店里卖。”他指了指那件唯一的绣品,“这个还没装裱,麻烦您帮忙送去装裱。”
魏灵蕙面露惊色。
她小心翼翼捧起绣片,指腹轻轻触碰,低头凑近了细观,千丝万线不露针迹,多种针法炉火纯青,堪为上佳之品。
不论是憨然生动的神态,还是蓬松质感的毛发,无一不逼真,无一不传神,没有足够深厚的功底,很难做到这般。
她怔忪半晌,问:“真要放店里卖?”
虞秋颔首:“这个构图太简单了,就放店里卖吧,您看着定价。”
他自己其实不太满意。
魏灵蕙目光灼灼,忽道:“小秋,你有这水平,不如去参赛。”
这样的功底,只放在工作室售卖太暴殄天物了,优秀的作品值得更高的赞誉。
虞秋却摇头。
参赛?
这还不够格。
第18章
虞秋在梦境里参加过比赛,但那些基本都不需要他亲自处理,沈明登会将整个参赛过程直接包圆。
不是他懒,而是他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不允许。
他只能窝在工作室里搞创作。
魏灵蕙以为他不知道,兴致勃勃给他介绍:“年底有个青年文化艺术节,参赛者要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你正好符合条件,获奖的作品会进行展览,还可以拍卖。”
虞秋道:“这艺术节涵盖范围很广吧?”
传统艺术实在太多,刺绣只是其中一种,估计这种艺术节的门槛相对较低。
“这次限定了九种,绘画、书法、泥塑、剪纸、篆刻等,刺绣也在。”
虞秋沉吟道:“我回去想想。”
他起身回到店面,在导购小姐姐惊叹的目光中,将熊猫玩偶放到陈列架上。
熊猫嬉戏图只能装裱后才能展示。
“魏姨,我先走了。”
国宝的魅力无可比拟,再加上虞秋高级的针织技术,熊猫玩偶各个神气活现,惹人注目。
在他离开后,之前进店的一家三口再次路过逢秋工作室。
年轻姑娘本来没什么兴趣,只是随意扫过橱窗,一眼看中陈列架上的熊猫玩偶。
在一众古板无趣的绣品中,它是多么地出类拔萃!
姑娘瞬间被萌化,连忙拉着父母进店。
熊猫玩偶被放在显眼的位置,一共五只,从大到小排列,最大的不过拳头大小,最小的也就手指长短,五只形态各异,姑娘看得心肝直颤。
她本就喜欢国宝,不由见猎心喜。
“这玩具怪可爱的。”她妈妈也忍不住赞了一句。
导购小姐姐热情似火:“您眼光可真好!这是咱们店里的新品,刚刚才摆上来,大的可以挂在包包上,小的可以系在钥匙扣上,都很特别呢!”
“怪不得刚才没看见,”年轻姑娘眼睛放光,“这个怎么卖?”
“大的五十,小的要便宜一点。”导购小姐姐笑着介绍。
“这么贵?”姑娘的妈妈皱眉,“一个大熊玩偶才百来块呢。”
导购小姐姐经验丰富:“姐姐,那些玩偶都是机器做出来的,做工哪有这个细致,咱这国宝可是一针一线勾出来的,特别耗费心神!”
姑娘倒是豪爽:“我买最大这个!”
手机转账,一气呵成。
导购小姐姐笑容更加灿烂,亲切地将她们送出店门。
成功卖出一件商品,太开心啦!
小帅哥可真厉害!
想到那幅熊猫嬉戏图的定价,她更有干劲了。
回去路上,虞秋收到孟平江的微信:【手术很成功。】
虞秋回复:【那就好,等阿姨身体养好,我去看她。】
【孟平江:谢谢。】
对一个负债青年而言,除了一句“谢谢”,再没有什么更能表达感激之情的了。
虞秋盯着聊天界面,“对方正在输入…”持续了很长时间,孟平江才再次发来消息:
【你觉得,我能不能进演艺圈?】
这句话问得很迟疑。
虞秋回:【为什么不能?只要你能做好该做的。】
【孟平江:好。】
虞秋透过车窗向外看,老街已渐渐落到身后,成了时代的旧影。
童年的记忆早已模糊,只隐约记得高高转起的竹蜻蜓,还有隔壁早点铺的肉包子。
他不禁弯起唇角,找到灵感了。
接下来几天,虞秋除了练车就是准备绣品底稿,一天三处跑,要不是闻策车接车送,恐怕早累趴下了。
闻策倒是过得美滋滋。
有了虞秋的“辅导资料”,他的车技突飞猛进,常教练这几天嗓子都不哑了。
“虞,你太厉害了,讲解深入浅出,等练科目三的时候,能不能继续教我?”闻策眼巴巴地问。
虞秋好笑地点点头。
这人走火入魔了,不管新学了什么成语,第二天铁定运用到聊天中。
闻策意满离,吩咐司机前往泉源街。
《角落》项目不是公司的主要项目,但其中的内在意义比较深刻,公司还挺重视的。
闻策本就喜欢华国文化,他选择来华国发展事业,一是因为华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二是因为想要深入了解这头睡醒的东方雄狮。
他这几天翻遍项目资料,又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有了较深的了解,这才动身前来泉源街。
项目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在飞速发展的城市角落里,寻找即将被遗忘的旧时代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条老街,泉源街同样是被遗忘的角落。
梧桐根深叶茂,在街道上空相连,形成一条漫长深远的穹顶。轿车驶过街道,像是穿越了光影交错的时空隧道。
老旧的店铺,斑驳的墙面,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闻策本来没抱多大希望,但渐渐地,他发现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没走多久,司机小吴的手里就挂了不少袋子,里面都是刚刚买下的玩意儿,闻策手里还拿着一支糖人。
他不喜欢甜食,就是觉得吹糖人很新奇很因吹斯听。
“逢……秋?”
闻策忽然驻足,仰首看着门匾上的字。
他好像跟“秋”字还挺有缘的。
14/69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