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翻说词刘夫人自是不相信的,既然身体没有任何问题,那为何刘轩却这个样子?
刘夫人不信,又悄悄的请了其他的大夫,然而一连几个都是这么说,甚至表示连方子都不开。刘夫人无法,心里憋了一肚子火,但又不能得罪了这些大夫,还要好声好气的把人送走。
如今正是九月,地里的水稻都已经成熟了,上河沟的村民,无论老少都行动了起来。
要趁着这几天太阳大,把地里的稻子都收了,晒好入仓。
虽然天天顶着大太阳,也很是辛苦,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
苏陌想到下个月他地里的那些土豆和红薯也成熟了,也要收获了,也不知道到了这个地方,种出来的产量有多高?
时不时的跑到地里去看一看,又让王骓将红薯藤割了一半,都送到了养殖场那边。
所以跟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刘家那边的事,但架不住身边有一个想看人家笑话的小五。
苏陌白了他一眼,“你很闲吗?如果真的很闲,不如跟小六去查苏家的事!”
小五立刻闭嘴了,开玩笑,如果去了,整日奔波倒也没有什么,最主要的却是连个可口的吃食都没有。
不过苏陌也没有想到,这才几天呀,以前在他面前一副情比金坚的两人,就走到了这一步。
不过,这么快就让苏玉琳露了本性,说不得以后刘轩还要感谢他。
当然这些都和他没有关系了,他自己的事都没有处理完。
想起他们一直在追查的那件事,道,“那个茶寮老板娘,查出来什么没有?”
小五跟在他身后,“小六查了几天,并没有查出什么,那个老板娘太警惕了些。不过,他从小二嘴里掏出,老板娘,每月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到经纶寺给亲人上香。”
苏陌停下脚,“固定的时间?”
而且一个普通这么警惕本身就是问题。
“是的,风雨无阻。”
“有多少年了?”
小五道,“有十几年了吧!”
十几年,一个人能够风雨无阻十几年,月月如此,可见对那个死去的人是十分在意的。
而且这个人的习惯居然与梅香很相似。
他摸着下巴,打算找个机会问问香婶,看还记不记得梅香以前每月去经纶寺的时间,究竟是哪一天?
虽然时间过去了十几年,但是也许是当时的映像深刻,香婶还是隐约记得,道,“我记得应该是初六。”
苏陌道,“你确定吗?”
“确定。”香婶道,“我还记得有一次,小姐胃口不好,是梅香去请的大夫,大夫来了却诊出小姐有了身孕。那天刚好是梅香要去经纶寺的日子,为此还耽搁了些时间,小姐还允许她在寺里暂住一晚,第二日回来。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的确!
苏陌又告辞了香婶,两人走了回去,小五道,“你想到了什么?”
苏陌摇摇头,“只是一点点想法,但也仅仅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以后再说。”
晚上睡觉的时候,苏陌因为小五白天的话,突然想到了刘轩的事,他撑起手臂,看着卓严。
男人还没有睡着,只是微微合着眼,呼吸均匀,整个身体都融在了黑暗之中,即使是如此也无法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这是一个存在感很强的人,如果不是他平时刻意的收敛了身上的气势,周围的人都不敢往他身边凑。
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也轮不到他来捡漏。
“看什么?”卓严睁开了眼,一双眼睛在黑暗中也亮得惊人。
“看你好看。”苏陌不甘示弱的道。
卓严无奈的扯了扯嘴角,“在想什么,睡不着?”
“在想刘轩的事。”苏陌老实的回答,卓严一拧眉,“你想他做什么?”
看他不高兴,苏陌就笑了,不过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撩他,道,“就是想,那啥,能不能给他解了?”
当时卓严动手脚的时候,苏陌心里还是很痛快的,不过都过去这么久了,心里那点火气也降下去了,再说刘轩这几天也算是吃到了苦头。
他怕再继续下去,这人说不得就要真的废了。惩罚他是一回事,毁掉一个人,却是另外一回事。
“你在担心他?”
“不是,只是觉得为着那么点小事,没有必要罢了。”苏陌就是论事。
“小事!”卓严冷哼一声,“你认为如果没有刘轩在背后推波助澜,苏玉琳会想到用那种方法对付你?”
苏陌刷的一下坐了起来,“你的意思是,当初做那件事,不只苏玉琳,刘轩才是幕后推手?”
见他瞪圆了眼睛,卓严也随之坐了起来,将人拢在怀里,轻轻拂背,“嗯!”
虽然卓严什么都没有说,但是苏陌几乎是瞬间就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
刘家当年打着报恩的名头,为两个人订下婚约,但是就苏末那个样子定然是入不了刘大公子的眼的,再加上苏玉琳有心勾搭,这两就可不就勾搭到一起了吗?
既想毁约另娶,又怕坏了名声,于是就在苏玉琳面前暗示几句,那个想嫁入刘家想疯了的女人,可不就自己动手了吗?
如此一来,好处刘家全占了,出了事全是苏家自己搞出来的,刘家便摘得干干净净,真是打的好算盘。
“呵!”苏陌气笑了,他还在想自己是不是做过了,毕竟事关一个男人的尊严问题,这个刘轩讨厌是讨厌了一点,却还没到那个份上,还想让卓严放他一马。
现在看来,那两人都是一路的货色,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只可惜了那孙家女,被拉进这个泥潭里。
“既然如此,就让他熬着吧,反正也就半年的时间,这都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想来也不难熬的。”
刘轩并不知道自己还是有机会提前重振雄风的,可惜,被小心眼的男人惦记着,白白错失了机会,又多熬了些时日。
作者闲话:,
第217章 收获土豆
对于那个茶燎老板娘,苏陌心里有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测,为了证实这个猜测,他给小六送了一封信去。
没过几天,小六就回了信。
果然……
小六的回信也证实了他的一些想法。
苏陌笑了笑,果然,他的直觉是没错的。
卓严推门走进来,眼神就落到了那抹将逝未逝的笑容上,几步走近,在他旁边坐下,直视着他的眼睛道,“什么事这么开心?”
苏陌正坐在椅子上,两人坐得极近,呼吸的热气微微扫过颈间的肌肤,苏陌微微缩了缩脖子,道,“也没什么,就是小六回信了。”
卓严眼里闪过一丝极浅的笑意,伸手将桌子上的信取了过来,扫视了遍,再次看向苏陌,“是不是已经查到了什么?”
苏陌摇头,但脸上却再次浮起笑来,“还只是一个猜测而已。”
“说说看!”卓严来了兴趣。
苏陌的猜想,可以说很大胆。
上次知道茶寮老板娘在苏玉琳那件事上动了手脚之后,他立刻就联想到,她肯定与苏家有仇。
不然,也不会一出手就想直接毁了苏玉琳的名声甚至是一辈子,这说明她跟苏家的仇很深。
可是,据他了解苏启之就是一个普通的糖商,这些年发展下来,手里虽然并不干净,但远没有达到杀人放火的境地。
如果不是冲着苏启之来的,那么就是白氏了,白氏的手并不干净,光苏启之的后院就不知道折了多少人进去。
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明面上犯了错,被发卖了出去,当然偶尔也有死去的,家里在得了银子后,也安静了下来。
这样的事在整个大启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因此不存在结仇。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所以苏陌还是叫小六查了一下。
梅香的事,已经隔了十几年,查起来费劲,但这些事发生的时间并不十分久远,查起来要快得多。
通过排除法,小六查到这个老板娘,与这些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在排除了这些之后,唯一一个还没有查出来的就是十几年前的梅氏与梅香这两人。
再加上,她与梅香一样,都是十九年前出现在云城,还有那个固定上香的习惯。
如此种种,他怀疑这个人或许与梅香有关。
卓严听了他的分析,没有急着下定论,而是道,“可以往这个方向查下去。”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本来苏陌只是猜测,但是小六这次送来的消息,得知这个老板娘每月上香的时间也是初六,这个时候与香婶说的梅香上香的时间完全一至。
那么,他可不可以大胆的猜测,当年梅香说自己亲人都死了,会不会是一个谎言?
至于她为什么要撒谎,暂时不得而知。
而她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经纶寺,是不是不仅仅是给逝去的亲人上香,还要与人见面。
不管怎么样,也算是个线索。
苏陌要求小六先试着往这个方向查下去,说不定真的会有什么收获。
当然要查这样一件事,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能查清的,他把事情丢给小六之后,又忙其他的事情去了。
时间慢慢的溜过,很快就到了九月底。
本来红薯还要等到十月中旬的时候才收的,不过苏陌另有计划,而且左右也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就干脆一起收了得了。
特意选择了个太阳不是很大的一天,将土里所有的土豆和红薯都收了回来。
当然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少爷,他最多在一边帮忙跑跑腿,送送水一类的。
顺着藤蔓挖下去,就是一大串胖乎乎、圆滚滚的土豆就从沙土里挖了出来。
苏陌围观了一阵,结果还帮了倒忙,最后被小五赶了回去。
这块地不大,当时种得又不多,总共也就两亩地,但即使是如此,收完后一称,土豆有2300斤,红薯还有多些有2700多斤。
这以当下几百斤的亩产量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这个结果一出来,所有人都惊了,就连卓严也微微动容,毕竟无论哪个朝代,粮食都是重中之重。
这不仅仅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还与国家的税收休戚相关,再延伸一些,国家的建设,还有军队力量,都离不开粮食。
收获土豆那天,王婶在苏陌的指点下,做了一桌子土豆宴。
麻辣鲜香的锅巴土豆,香浓的土豆泥,清脆可口的土豆丝,还有土豆烧肉,风干咸菜炖土豆汤。
而红薯不像土豆那样,可以开发出这么多的法,但是作为主粮还是可以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吃多了会通气。
这一天所有人都吃得很满足。
卓家除了王骓和王悠以外,没有几个人是普通的,几乎在得知土豆收成的一瞬间,就知道了这个东西所代表的意义。
卓严别的也没有多说,只淡淡的交待了一句,“这件事暂时不要外传。”
“是。”
王骓和王悠也没有多问,默默的应下了。
没过几天京城那边送来了信,虽然信里的内容还是闻人琛一向的风格,但是这一次明显的能从遣词造句里看得出来,他整个人都很兴奋。
唯一可惜的是这次的种子少,不过在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以后,闻人琛决定将这次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全部留下来当作种子。
苏陌观察了一下气候,发现这里因为地处南方,虽然已经是十月初,但温度并不低,完全还可以再种一季秋土豆。
一直到第二年四月就可以收了。
如此一年下来,南方就可以种植两季土豆。
在给闻人琛回信的时候提了一下,闻人琛本来以为土豆和红薯高产已经足够他惊喜的了,没想到这土豆还能种植两季。
这一次不用苏陌说,闻人琛就下令,将所有收获的土豆,并到了土里,再次育苗,准备抢着时间再种一季。
因为这次的土豆多,先前买下的后山终于是派上用场了。
芽眼多的土豆被他全部用来作为种子育苗,剩下芽眼少的,存放起来,用来食用。
两千多斤的土豆要切块,还要按在泥团里,这个工作量可不小,他们几人可忙不过来,还要把后山的地整出来,这些也需要人手。
刚好这个时节,稻子收获过后,农人家里的活少了很多。
苏陌干脆在村子里请了几个老实本分的村民,一边帮忙育苗,一边将后面的一大块地整理了出来。
一直忙到十月中旬才把所有的事情忙完。
村民们都没有见过土豆,对于卓家突然种下这么多,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大家心里还是犯嘀咕的。
苏陌一律推到玉家身上去,说是他们的商队从其他地方带回来的种子。
大家本来也仅仅只是好奇,一听他说是玉家商队带回来的东西,就都不问了。
苏陌也没有去管这些,他比较关心的是马上就是十月底了,老姜也要开始收了。
他准备多收些老姜回来,制糖姜糖。
说实话,姜糖这玩意儿口感辛辣,喜欢的人是真喜欢,但是不能喜欢的人也真不喜欢。
不过姜糖的功效却是不错的,姜有去湿祛寒的作用,特别适合南方潮湿气候下,以及北方多雨季节时食用。
而且按照中医理论来说,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主要作用是散寒、止呕、开痰,能够治疗风寒感冒。
像在古代,偶尔轻微受凉的时候还可以代替姜汤。
对于一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苏少爷,你要这么多老姜做什么?”也不怪方掌柜多嘴,实在是这姜买得也太多了些。
这东西除了平常用来做菜之外,最后也就是做点姜汤去去寒,除此之外也没有别人用处了。
就算他们这样的大酒楼也用不了这么多的老姜。
苏陌但笑不语,只道,“拜托方掌柜了。”
“好吧!我会让下面的商队多收一点,但是这东西种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这个量我可不能保证。”
苏陌冲着方掌柜拱了拱手,“已经很麻烦方掌柜的了,尽量吧!”
147/212 首页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