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苏末明火执仗的跟小姐对上,连一向得脸的叶嬷嬷也因此吃了挂落,刘大成心里就倒 吸了一口冷气,“这三少爷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吧!”
那小厮鄙夷的笑笑,语气十分轻慢,“谁知道呢?许是疯魔了也不一定。”
他和其他人一样,并不看好三少爷,认为他再怎么蹦跶,都不过是秋后的蚂蚱,注定是跳 不出夫人的手掌心的。
也许好好的龟缩在那穷山沟里,夫人还能给他留条活路,如今这跳出来不过是自寻死路罢 了。
刘大成把信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一遍,就明白了白氏的意思。白氏已经向云城各制糖世家 打过招呼了,不要向苏末供糖。
同时,连就临江镇附近的制糖小作坊,也要让刘大成派人打过招呼才算完。
白氏摆明了,要从源头上掐断了苏末爬起来的可能。
刘大成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烧了,对那小厮道,“烦你回去禀报夫人,这件事儿定然为夫人 办得妥妥的。”
“好,这事拖不得,刘管事就辛苦了。”小厮道,其实心里十分羡慕刘大成,这差事虽然 看着繁琐了些,但却也很简单,怎么这么好的差事就轮不上他呢?
“不辛苦,不辛苦。”刘大成连忙客气道,别看他头上顶着个管事的名头,但是对白氏身 边的心腹小厮还是要礼让三分的。
一边招来小丫头送那小厮去休息,明日再回云城。
第二天,刘大成就把手下能动的人手,都派了出去,到临江镇附近的小作坊里传达了白氏 的意思。
因为对方是苏府的管事,又是苏夫人的意思,这些小作坊的主人自然不敢不从,都客客气 气的应了下来。
听到小厮带回来的消息,刘大成心里得意。如此一来苏陌想要进货,就只得向更远的地方 去,这样一来成本就提高了,又拿什么来与其他人竞争?
如此一来拖也拖死他。
“这下没有货源,看他卖什么? ”刘大成暗自冷笑,敢在他嘴里夺食,他就让苏末吃得下 去,吐不出来。
等那铺子烂在苏末手里后,他再找个机会把那铺子低价买来,再高价卖出去,定然要把填 进去的银子赚回来。
刘大成又请人看了日子,发现端午节前两日正好有个好日子,刘大成就把糖铺开业定在了 那天。
一边又叫人下去盯着苏末,看看他的动向,顺便看看他进不货的窘状。
然而一连几天,眼见端午节将近,苏末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整日龟缩在村子里,哪里都
没去。
这下子刘大成糊涂了,这既然要卖东西,那总得进货吧,这样整日待在家里,这货源难道 自个儿跑来?
然后,只得冲小厮道,“你回去继续盯着去。”
苏陌还不知道白氏那边派人在监视他,卓严是知道了,但因为对方并没有进村子,也没有
影响到苏陌,就没有理会。
别看阿归看着腼腆,但学东西却是很快,没两天就从王婶那里把手艺学到了,做出来的成 品一点也不比王婶差。
苏陌品偿了一下,味道也好,“嗯!不错!”
得了赞赏,阿归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脸上终于是露出个笑来,真心实意的道,“是 王婶教得好。”
“都好!奖励你们一个月的工钱。”苏陌心里一高兴就奖励,其实三百文真心不多,但王 婶和阿归还是很高兴,这代表着主子对他们的认同。
“多谢,主子。”王婶笑眯眯的道谢,倒是阿归还在晕乎乎的,直到王婶拉了他一下,才 回过神来,见两人笑嘻嘻的看着他,当下脸都涨红了,小声的道,“多谢主子,阿归会继续努 力的。”
开业的头两天,王骓开始赶着牛车,把东西搬到铺子里,带人收拾,打扫清洁等杂事。 两个小孩子也终于坐上了心心念念的牛车,牛车那新奇的外表,一路上引来无数人的注视
李丽娘娘母子、陈阿林和阿归因为要住在铺子里,也开始将衣服等物慢慢的搬到了铺子里
因为有两间房间,就由李丽娘带着儿子住了一间。
阿林和阿归都是双子,他们两人住一间,还好房间并不小,住两个人也不会挤,三人都很
局兴。
这房间也修整过了,看着很是整洁,竟比他们自家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苏陌的铺子与白氏的铺子,隔街相望,这边有了动静刘大成那边立马就知道了。
可令刘大成想不通的是,看苏末这动静,显然是铺子就要开张了,但直到现在,他手下的 人都没有看到苏末派人进货。
这让刘大成心里有些不安,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
□作者闲话:内容,请在连城 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60章 打价格战
巧的是,苏家糖铺开业的那天,糖果屋也开始做开业前的宣传。
当然受限于当前的条件,自然不可能像现代那样面面俱到,但是一些基本的宣传还是必不 可少的。
苏家糖铺开业的时候,刘大成揭了扁额上的红布,又放了一大串鞭炮,然后说了些场面话 ,就表示开业了。
因为提前知道了苏陌要开的是糖铺子,为了抵死他,刘大成一早就在白氏的指点下,打起 了价格战。
刘大成把糖价压得极低,上品霜糖只需五十五文一斤,下品霜糖二十五文一斤;原本二十 文一斤的上品石蜜只卖十五文一斤,十五文的下品石蜜只卖十文一斤。
这个价格看着很亏,但是他身后站着的是苏家,这点小钱还是亏得起的。
然而苏末就不一样,一来他没有苏家的名声,二来在别人手中拿糖,这价格自然就低不下 来。就算他同样以低价来吸引客人,一天两天还可以,久了就是自寻死路。
这个时候比的正是实力。
当然在刘大成看来,就算那三少爷不知道搞什么妖蛾子,但总归是比不过苏家家大业大, 此翻作为纯属找死。
刘大成店里的价格一报出来,老百姓自是十分高兴,纷纷往他铺子里跑。不到半天的功夫 ,铺子里的糖就销了大半,刘大成知道后心里高兴得不行。
本来么,整个临江镇只有这么大,周边的村子也就那么多,一些家庭一年也买不了两回糖
等苏末开业的时候,该买的已经买了,不买的以后也不会买,本身就已经失了先机。
刘大成自认为自己办了件漂亮事,却不知道还没有整到苏末,其他糖铺子的人却对他的作 为十分不满了。
在甘洲,制糖世家与一些小作坊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排得上名号的制糖世家,所产霜糖石蜜等,大多销往大启各地以及周边诸国,本地反而不 多,最多只在重要城市有那么一两间铺子。
倒是一些中小型制糖作坊的铺子,开在本地的比较多,算是给他们留点生存空间,这是甘 洲制糖行业里默许的潜规则。
如今苏家冷不丁的在临江小镇上,开了这么一间铺子,本来就引人注目,刘大成又恶意压
价。
如此一来就把其他铺子里的客人全部都抢走了,自是引来这些人的不满,但介于对方的来 历,就算再多的不满也只得自个咽下。
李丽娘几人自然也从路人嘴里听说了,心里生起了一股危机感,当打听到对方是云城苏家 人时,心里都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几人默默对视了一眼,总感觉对方是冲着他们东家来的。
“李阿姐……”陈阿林叫了一声,李丽娘微微摇头,道,“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成,其余 的苏小郎自有成算。”
三人穿着统一的蓝白相间的工作服,比大启以往的衣服都不同,看着十分新奇,也格外的 清爽便利又整洁精神。
三个人一出现就引来了旁人的注意。
三人挎着一样的竹篮,里面放着特意做得小小的银丝糖,一口酥,还有棒棒糖。
然后一边向周围的人宣传,一边请路人免费试吃。
这样的形式在整个大启还从来没有过,过路的人感到新奇的同时,又本着占点小便宜的心 思,都纷纷上前品尝。
本来还以为又是什么点心一类的,没想到入口之后,才发现不是点心,而是一种从来没有 吃过的糖。
那什么一口酥、银丝糖又酥又脆,香甜可口,老人小孩都可以吃;棒棒糖虽然硬硬的,却 最得小孩子喜欢。
从古人用甘蔗制糖起,糖作为一种奢侈品,或用于制作糕点、甜羹或入茶,或泡水,却从 来没有人将糖制作成甜点一样的东西,这样直接吃过。
再一问价格,这样一根棒棒糖居然只需要一文钱一个,可以说是相当的便宜了。
问价的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句,“这多少钱一个?”
李丽娘重复了一句,“现在是免费试吃,如果您喜欢,开业后也可以到店里购买,一文钱 一个。”
“真的是一文呀! ”那人吸了口气。
这样低廉的价格,别说是普通人家了,就算是乡下穷苦人家,逢年过节也能买上一些,给 自家娃娃甜甜嘴了。
于是悄无声息的,糖果屋有新奇的糖,好吃又便宜的消息,一个传一个,慢慢的传了出去 ,竟然不比苏家铺子影响小。
同样的刘大成也得到了消息,他拿着小厮带回来的棒棒糖,左看右看,除了形状奇怪了点 ,跟没有碾成霜糖的糖块也没什么区别。
刘大成第一反应就是,苏陌到哪里去弄来的糖,卖这么便宜,难道是有人阳奉阴违,不给 苏家面子?
这样想着,刘大成很是随意的把糖放进了嘴里,然后脸色立马就变了,他”噌”的一声站 了起来,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小厮,“这是苏陌铺子里的糖?”
那小厮硬着头皮道,“刘管事,那糖果屋,就是三少爷的铺子,正在街上搞什么免费试吃 ,小的偷偷拿了这么一根回来。”
刘大成三口两口将嘴里的糖嚼碎了,越嚼那脸色越难看。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刘大成在屋里转来转去,脸上表情阴晴不定。
刘大成之所以这么失态,是因为他一下子就尝出这糖有问题。
倒不是说这糖品质有问题,而是因为这糖品质太好了,好得出乎他的预料。
这糖甜且不腻,细品之下连一丁点涩意也无。
要知道,因为甘蔗是全株压榨取汁,无论是霜糖还是石蜜,都会有一股涩意,只不过因糖 的品质高低不同,多少不一罢了。又因极其细微,这涩意被甜味给盖了过去,一般人也尝不出
来。
这涩味是甘蔗皮带来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某些特殊制作或提供的极品糖,才会在压榨的时候先去了皮再取汁,这样做出来的糖 才完全没有涩味。
可是小厮带回来的,据说是苏末店里的糖,却没有这个缺点。
刘大成心里一片混乱,这种糖在世家里也只有少数人才知道。他也是因为,他娘在白氏面 前有些脸面,过年时才得了那么一小罐子,这才知道的。
那苏末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么好的糖?还是说他什么时候,和云城哪个制糖世家有了往来, 而他们却不知道。
若是如此,也勉强能够说得通,但这价格又怎么说?极品的糖如此贱卖,谁有这么大的手 笔?
还是说,有什么人想要借苏末之手针对苏家?
这么一想,刘大成生生吓出了一生冷汗,一停下来,就看到那小廝正缩头缩脑的站在一边 刘大成冷冷的盯着小廝,“你确定一直都盯着那三少爷?”
那小厮觉得自己也是冤,苦着脸道,“刘管事,小的这几天,天天都在上河勾里盯着,一 刻也没离过人,三少爷和他身边的这几人,这几天都没有离过村子。”
刘大成又问,“他们没有出村子,那有没有人进村子。”
小厮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有人进过村子,不过看着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的。” 刘大成骂了一句,“蠢货。”
小廝不敢回嘴,只得受了。
刘大成越发肯定了心里的那个想法,再也坐不住了,连夜打发小厮给云城那边送了一封信 去,将这边的事一五—h的说了。
白氏接到信后,跟刘大成一样,都往那些制糖世家身上去想,阴谋论在心里转了一圈又一
圈。
白氏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别看苏家在云城还是有些名气,但跟真真的制糖世家比起来什么 也不是,最多不过排个二流末尾。
被人叫一声制糖世家,也不过是自个往脸上贴金罢了,内里什么情况,自家人最是清楚。
所以刘大成可以在临江这样的小镇子里欺负人,但到了云城也得乖乖的夹起尾巴做条狗。
白氏不敢肯定那站在苏末背后的人是谁,但要让她放弃整治苏末她又不甘心。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刘大成按照原计划进行,也算是试探一二。
最好能寻出那人,看能不能说合,如果不能,再作打算也不迟。
端午节转眼而至,家家户户作棕子,到处都能闻到一股棕叶和糯米的清香,还有雄黄酒的 味道。
各门各户,大门上都挂有艾草与菖蒲,以驱邪避晦。
童子画额,佩长命缕,栓五色线;成人戴香囊,女子佩豆娘。
临江镇虽然比不得云城繁华,但应该有的节日活动却不会少,跳钟馗,赛龙舟等等,好不
热闹。
这一天,整个临江镇附近的村民都涌入到了镇子上,食棕,观竞渡。
当真是人山人海。
小朋友也被家人带着,到镇子上凑热闹。
被苏陌取名为糖果屋的店铺,也在这热闹中开业了。
刘大成今个儿特意起了个早,到了铺子里。见对面的铺子开门,掀了扁额上的红布,又放 了一串爆竹,门前立刻吸引了不少人驻目而观。
加上前两天,几人的宣传,来的人就更多了,大伙都想看看那饴糖是不是当真有那么好, 重要的是便宜。
能以下品石蜜的钱买上品石蜜的糖,自然是愿意来买的,不过因为有苏家铺子低卖在前, 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刘大成便对一个穿着普通衣服的小厮,使了个眼色,让他过去看看,顺便找着机会使使坏 那小厮一矮头就钻进了人群里,不一会就跑到了糖果屋前面。
□作者闲话:内容,请在连城 读书上给我留言:)
34/212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