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畜生,你别在那里假惺惺的哭,老子今天就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从今以后,你别管我叫爹,你也别登老子的门儿!”瞪着哭泣的楚阳,张二根火冒三丈地说着。
“二根哥!”瞧着怒气冲天的张二根,村长轻唤了一声。
“村长,你是识文断字的,你给那个小畜生写一个文书,我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我没有这么丢人现眼、冤枉老子的儿子,我张二根和他张大山,从今往后没有任何的关系!”看着村长,张二根如是说着。
“这,这……”闻言,村长看向了自己的父亲老族长。
“罢了,大山跟着二根两口子也是受苦挨打,断了就断了吧。免得他们夫妻两个以后把孩子打死了,一家子都蹲牢房砍脑袋!”说到此,老族长叹息了一声。他也不想张大山离开家,可是看这架势,要是不让二根和大山分开,指不定哪天,大山这孩子就要被他爹娘给打死了!
“爹,这大山才十三岁,这没有爹娘养活,大山咋活啊?”说到这个,村长很是为难。
闻言,老族长看向了张二根。“你要断绝父子关系也行,不过,你得给大山两亩地。让他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行,我给他!”咬着牙,张二根点头答应了!
“当家的!”听到要给张大山两亩地,杨氏不免有些心疼。张二根一共就十三亩地,这要是给了张大山两亩,那就剩下十一亩地了啊!
“不用多说,不就是两亩地嘛,老子给他,这个小畜生我永远也不想再看到他了!”恶狠狠地瞪着冤枉自己的儿子,张二根咬牙切齿地说着。别说是两亩地,就算是三亩、五亩他也给!他是一天也不要再和这个忤逆待在一起了。
“好吧,既然二根哥同意,那我就给你们写个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轻叹了一声,村长拿过了纸和笔,刷刷点点地写了一张文书,交给了楚阳。
原主张大山是不识字的,不过楚阳却是认识字的。原着之中,张二根回到家得知儿子偷钱的事情之后,就把儿子赶出了家门,这件事村里人并不知道,因此,原主落下了一个不孝的罪名。不过,这会儿可就不一样了。第一,楚阳利用了舆论,让桃花村的每一个村民都知道了这件事,第二,楚阳拿到了文书,真真正正地和张二根断绝了父子关系。以后,男主想要再把不孝的罪名扣在自己的脑袋上可就不容易喽!
不过,这两亩地倒是楚阳的意外之喜,楚阳以为自己要净身出户的,没想到老族长居然还给自己争取了两亩地。不得不说,有些事儿啊,就不能怕丢人啊!群众的力量果然是强大的。
“狗剩子,你和你媳妇都住在新房子里,你爹那老房子也没人住,就借给大山住吧,等过几年你儿子大了娶媳妇的时候,再让大山搬出来!”侧过头,老族长看向了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
“诶,行,我儿子才八岁,娶媳妇早着呢,那破房子就让大山住着吧!”点头,名叫狗剩子的汉子立刻点头答应了。
“嗯!”点头,老族长看向了身旁的楚阳。“大山啊,你就先住在你七爷爷的房子里吧!”
听到这话,楚阳弯身跪在了老族长的面前。“谢谢三爷爷,谢谢狗剩叔,不过,我,我怕,我怕我爹和我娘打我,我,我不想留在村里!”说到这个,楚阳怯懦地望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张二根夫妇两个。把这个“怕”字演绎地淋漓尽致!
“不留在村子里,那你要去哪儿啊?”望着楚阳,老族长疑惑地问着。
“三爷爷,我娘虽然死了,但,我还有个舅舅在镇上开铁匠铺子,我想,我想去投奔我舅舅!”仰起脑袋来,楚阳望着老族长,坚定地说着。他可不想留在这个村子里受气,他还要去找媳妇、找儿子去呢!
闻言,老族长沉默了半晌。“好吧,既然你要投奔你舅舅,那二根你就不要给大山两亩地了。直接给他银子吧!两亩地就给二两银子吧!”
“三叔,我家,我家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啊!”开口,杨氏焦急地说着。
“没有?没有不会借吗?咱们桃花村七十多户人家,难道你们连二两银子都借不到吗?你们的人缘儿那么差吗?”说到这个,老族长一脸的不爽。
“三叔,您放心,我这就回家取钱去,一定把这二两银子凑够了!”说完,张二根转身就离开了。看了看自己男人,杨氏也带着孩子在众人鄙夷、不屑而又嘲讽的目光之中,跟着张二根一起离开了。
“桃花村的乡亲们,你们也都听到了,大山这娃命苦,七岁就没了娘,这会儿又被他爹赶出了家门。咱们谁手里有余钱,就帮衬孩子一把吧!”说着,老族长拿出了五十个铜板放在了桌上。
“我这儿有!”
“还有我!”
看到老族长拿出了铜板,其他的村民也纷纷慷慨解囊,将自己的铜板放在了桌上。
瞧着桌子上很快就堆积起了一堆的铜板,楚阳心想:这桃花村的村民还真是不错啊!
拿出了一根麻绳来,村长和村长媳妇,帮忙楚阳把村民们捐献的铜板都穿了起来。“大山啊,这些是村民们给你的钱,我数过了,一共是九百六十三枚铜钱。铜钱太多,你拿着不方便,叔给你换成一两银子。”一两银子=1000个铜板,相当于三百元人民币
“四叔,怎么能让您赔三十七个铜板呢?”望着村长,楚阳不好意思地说着。
“这算啥啊?就当叔给你的!”摆了摆手,村长不以为然地说着。
“谢谢四叔,谢谢三爷爷,谢谢各位长辈们!”低下头,楚阳给所有人道谢。
“哎呀,谢啥啊,娃子,你以后好好的过日子就行!”
“是啊,去了你舅舅家,要听话,多干活!”
“对对对,多干活少说话,免得又挨打!”
看着楚阳,村民们送上了温馨地叮嘱,便纷纷离去了。
“三牛啊,你用你家的牛车送娃进城吧!车钱算我的。”望着张三牛,老族长如是说着。
“三叔,您这说的是啥话啊?我哪儿能要您的钱啊?不就是送大山进城嘛,我不要钱白送一趟,又能咋样啊?”看着老族长,张三牛笑说。
“行吧,那大山你就带回你家去,一会儿,你就把他送进城吧!”
“行!”点头,张三牛和三牛媳妇瞧向了楚阳。
“大山,这是婶子做的钱袋子,婶子把这一辆银子放进钱袋子里,你要拿好了。镇上的人多,小偷也多,你一定要拿好了!”说着,四婶子递过了一个钱袋子给楚阳。
“诶,我知道了,谢谢四婶子!”点头,楚阳立刻伸手接过了钱袋子。心想:再加上他老子的二两银子,他就有三两银子傍身了,还真是不错啊!
“三爷爷,四叔,四婶子,谢谢你们!”弯下身来,楚阳感激地给老族长磕了三个响头。
“娃子啊,你听三爷爷说,一会儿你爹还会给你送去二两银子,你这三两银子啊,你要藏严实了,不要让你舅舅和你舅母知道你身上有银子。要是你舅舅他们一家对你好,那你就自个攒着这个银子留着日后买房娶媳妇。要是你舅舅一家对你不好,你再回村子里来,有这三两银子,你还能自己买块地,养护你自己是没有问题的!”看着楚阳,老族长苦口婆心地告诫着。
“嗯,我知道,我知道了三爷爷。谢谢您三爷爷!”点头,楚阳连连道谢。对这位老族长非常的感激。
“爹说得对,这银子可是你的保命钱啊,你一定要藏好了啊!”点头,四婶子也这么说。
“嗯,我知道,谢谢四婶子!”
“行了,起来吧,先去你三大爷家,一会儿等你爹把钱送过去,就让你三大爷送你进城,找你舅舅去。”看着楚阳,老族长示意楚阳起身。
“嗯,三爷爷,四叔、四婶子,我走了!”站起身来,楚阳辞别了老族长一家,便跟着张三牛两口子离开了。
“哎呀,这孩子真可怜啊!”望着楚阳离去的背影,四婶子眼眶微红。
“是啊,希望他舅舅家能不嫌弃他啊!”说到此,老族长轻叹了一声。
作者闲话: 三更求推荐啊,求推荐!
第006章 去大柳树村(1更)
楚阳跟着张三牛两口子回到了家里。张三牛媳妇便立刻烧火做饭,打算让楚阳吃顿饱饭再离开。张三牛有三个儿子,不过,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成了亲,自己造了房主,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只有一个比楚阳小两岁的小儿子和他们住在一起。
看到饭菜上桌的时候,楚阳急忙过去帮忙,顺便在心里问了一下003时间,003说,现在是上午十点。
农户人家的饭桌上,没有什么好吃的。玉米面的大饼子,没有油水的青菜汤、一碗大酱、还有几根嫩绿嫩绿的小嫩葱、一把野菜。还有五个煮鸡蛋。
“娘,你今天煮鸡蛋了啊?”瞧见有鸡蛋,张三牛家的老儿子——张石头乐坏了,伸手就去拿,却被母亲把手给打了回去。
“这是给你大山哥煮的,明个,娘再给你煮!”看着小儿子,三大娘认真地说着。
“哦!”听到这话,张石头羡慕地看了一眼楚阳。
“来,你吃吧石头,大山哥吃饼子就行!”说着,楚阳拿过一个鸡蛋,塞给了石头。
“我,我……”看了看楚阳,石头瞧向了自己的爹娘。
“行,你大山哥给你,你就吃一个吧,不过剩下的四个你不能动,那是你大山哥的!”看了他一眼,张三牛如是说着。
“诶!”点头,石头这才高高兴兴地接过了煮鸡蛋。
“大山,你多吃点,三大娘家里没有好吃的,不过管饱的,你多吃一点儿!”说着,三大娘拨了一颗鸡蛋放进了楚阳的碗里。
“对,大小伙子多吃点儿!”说着,三牛又递过了一个玉米面大饼子给楚阳。
“诶,谢谢三大爷、三大娘!”点头,楚阳急忙接过了饼子。心说:他还是第一次,吃玉米面的大饼子吃的嗓子疼呢!不得不说,这古代的粗粮和现代的粗粮真是不太一样啊!
饭后,瞧见楚阳只吃了一颗煮鸡蛋,一块饼子。三牛媳妇把剩下了五个饼子和三个鸡蛋用一块碎布包了起来,塞给了楚阳。“大山,你拿着路上吃。”
“不用,不用了三大娘!”摇头,楚阳急忙拒绝。
“哎呀,你三大娘给你的,你就拿着吧,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拿着吃吧!”看了楚阳一眼,三牛也让楚阳拿着。
“诶,那,谢谢三大爷和三大娘!”拗不过二人,楚阳只好接受他们给的食物。
不多时,村长两口子来到了张三牛家里。村长媳妇递过了手里的一个半人高的背篓给楚阳。“大山,这是婶子在院子里挖的菜,有一颗大萝卜、几个红薯、一捆大葱和几根黄瓜,你这次去投奔你舅舅,两手空空总是不好的。你带点儿菜,你舅母多多少少能给你点儿好脸色!”
“对,拿着吧大山,这是你四婶的一片心意!”点头,村长也这么说。
“诶,谢谢四叔,谢谢四婶子!”点头,楚阳连连道谢,接过了背篓。
“你爹的那二两银子送过来了吗?”望着楚阳,村长低声问着。
“还,还没!”摇头,楚阳说没有。
“哦,那你在等一下吧!”点头,村长也没再说什么。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儿,张大根和大根媳妇,两口子来到了三牛的家中。
“大爷,大娘!”看到来人,楚阳急忙叫人。
“大山啊,这是你大海哥的新衣裳和新鞋,大娘给你拿来了。你进里屋去换上。去你舅舅家穿得那么寒酸,会被人看不起的!”说着,胖大娘把衣服塞给了楚阳。
“大娘!”看着怀里的新衣服和新鞋,楚阳非常的感动。
“听话,快去换上去!”说着,大娘就往里屋推楚阳。
“好,那好吧,谢谢大爷和大娘!”低下头,楚阳连连道谢。抱着衣服走进去换衣服去了。
“村长,这是二根让我送来给大山的银子!”说着,张大根拿出了二两银子,放在了桌上。
“嗯!”知道张二根两口子不愿意来,村长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样,楚阳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背着小背篓,坐上了张三牛家的牛车,被张三牛给送进了距离桃花村十里的镇子——平安镇。
到了镇子上,楚阳按着原主的记忆去了东城,买了两套成衣、两双鞋、又买了一只烤鸡和两包点心。楚阳的背篓上边儿是盖着一块小碎花布的,所以,楚阳下了车就悄悄地把背篓里的菜都收进了自己的空间里,把买的换洗衣服、烤鸡、点心和三大娘给的鸡蛋和饼子都放进了小背篓里。
“003,我媳妇和我儿子在哪里?”在心里,楚阳询问了起来。
“宿主,小活佛在西边儿,大概距离这里五十里!”
“嗯,我知道了!”点头,楚阳表示知道。
在街上转了转,楚阳找到了一个代写书信的书生。
瞧着坐在自己桌子前的楚阳,那书生愣了愣。“小兄弟,你要写书信啊?”
“嗯,想写一封,多少钱?”
“十个铜板。”看着楚阳,书生立刻说出了价格。
闻言,楚阳蹙了蹙眉头。他倒不是嫌弃贵,他只是在想,书信写好了要找谁去送。
“最少,最少八个铜板,不能再少了!”瞧着楚阳面露犹豫,书生急忙改口。
“行,那你帮我写吧!”点头,楚阳答应了。
“你要写些什么?”拿起笔来,那书生询问了起来。
“我说你写,舅舅,我是大山,我后娘又打我了,还冤枉我偷家里的钱,我爹把我赶出家门了。不过,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走访的郎中,他说要收我做徒弟,带着我回他的药铺里学医。所以,您不用担心我,也不用托人往桃花村送东西了!等外甥以后有出息了,一定回来给您买肉吃,好好孝顺您!”想了想,楚阳以张大山的口吻,写了这么一封家书。
52/167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