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墨初跟随着云珏的脚步走进了那间木屋,不算太大的屋中没有任何可用的陈设,大约有十几个年纪不同的男子拥挤的坐在一起,人人身上都穿着东拼西凑的兽皮,颊面刺字。
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身姿笔挺,守着一个小小的吊炉,见到韩墨初时依旧行的是大周的军礼。
韩墨初见到了这些云氏族人,终于知道了顾修的那一身傲骨究竟是从何而来。
英豪辈出的军武世家,哪怕是身处蛮荒身压重罪,那自然流露的风骨也是磨不掉的。
众人知道韩墨初的来意后人人的眼中都有惦念,但是人人都很克制。
韩墨初微笑的告诉了他们顾修的近况,以及顾修治理军务的成效,却没有告诉他们顾修几时几日也曾中箭受伤。
众人欣慰之余,又让云珏带着韩墨初一一见过了那些尚且存活的云氏族人们,让他向顾修报个平安。
云珏又带着韩墨初看了看顾修幼年时居住的小屋。小屋里果然没有卧榻,空荡荡的,只有一方小案台,案台上供奉着云瑶的牌位,牌位下唯一的贡品是一枚镌刻着云氏族徽的肩甲。
韩墨初在那牌位跟前毕恭毕敬的拜了三拜。
不由得打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女将军云瑶,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时时重压在心头的绝望与屈辱。她竟能将顾修教养成那般出色的少年。
云珏带着韩墨初走了出来,带他来到了一间修缮完好的马棚跟前,马棚里九匹颜色各异的骏马都在低头吃草。
那是现下整个云家唯一珍贵的财产。他们要靠着这些马在这山中行猎,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也要靠这些马负载重物,从远些的地方带回薪柴木料等等。更为讽刺的是,这些战马原本都是云家军中饲养的良驹,跟随他们在战场厮杀,最后却拉着囚车将他们送到了这里。
云珏指着其中一匹栗色的高头大马缓缓道:“这匹马叫冬阳,是云驰的第一匹小马。这孩子从小便喜欢骑马,还走不稳路便成日里往马棚里跑,怎么说也拦不住。有一次险些被马踢了脑袋,气得长姐狠狠把他揍了一顿,手劲重的把自己的掌心都震肿了。”云珏的嘴角牵扯出了一个勉强可称之为笑容的弧度:“可这孩子也不哭,也不喊疼,第二天仍然往马棚里跑,直到长姐答应教他骑马。”
听罢云珏的话,韩墨初心头不由得冒出一句话:三岁见八十。顾修这个小狼崽子从小就是这样倔强,好在韩墨初见到他时他已经懂事了,不然韩墨初手里的戒尺估计不知会抽坏多少根。
“殿下的骑射功夫确实了得,宫中上下少人能及。”韩墨初笑道:“殿下的学识与见闻也比同龄的少年人要高出许多。殿下虽然年少,可此次领兵所显露的将帅之才,实在让一众将士心服口服。”
“长姐教的严,可是没办法。”云珏抓起马槽中的草料喂到了冬阳的嘴边,感慨道:“他不快些强壮起来,不行啊。”
在云珏的印象中,顾修这个孩子过了周岁能听懂人言之后就很少有大声哭闹的时候。
无论读书还是习武,多艰苦的事情,这孩子都没有退缩过。
云家的孩子,自生来就是这样。他的童年也是这样,父辈们告诉他,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的是保家卫国四个字。
而顾修要承担的比他们更多,他生来就背负着沉重的罪名,那是比死亡还要让人难受数百倍的屈辱。
他们都不忍让顾修丧失一个孩童哭与笑的能力,在他刚刚能站立的时候就用一个血性男儿的准则去要求他。更不忍让这个孩子从生到死的几十年都一直生活在北荒这样的地方,不能自救也不能自保,任人宰割。
顾修,连做不好的权力都没有。
因为事关生死。
她的长姐云瑶也没办法像寻常母亲那样将顾修宝贝似的护在怀里,唱着歌谣哄他入睡。只能用最严格的方式,尽可能的让他学会更多的事。
顾修三岁的时候就很少让她再抱了,那不是母子间生了嫌隙隔阂。而是在那个时候顾修就已经不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孩子了。
他清楚的记得顾修那天躲开了他长姐的怀抱,板着一张小脸叫她母亲之后的夜里他长姐背着那孩子哭得有多伤心。
“宝剑锋自磨砺出,云麾将军用心良苦,殿下心里一直都是明白的。”韩墨初轻声笑道。
“殿下这几年在宫中,多谢您了。”云珏立在韩墨初身边淡淡道。
“阁下何出此言?”
“韩大人,既然殿下能让您来这里,便是把您当成最信任的人。您能孤身替殿下跑这一趟,也说明您对殿下并非君臣之谊这般简单。我也知道,殿下能有今日功绩,凭他孤身一个少年是做不到的。您身为皇子少师能将少主扶植至此,已经远远超出了身为少师原本的职责了。”
“阁下,您言重了。”韩墨初温声言道:“在下是甘心如此的。”
“世人皆视云氏一族为洪水猛兽,大人能甘心扶持有云家血脉的孩子。此恩,云氏一族怕是今生都难以为报。”
“云氏一族施恩不图报,在下如此也不图报。”韩墨初将话点到了恰到好处的位置便不再多说。
“既然如此,大恩不言谢。”云珏双手抱拳,深施一礼道:“今后,有劳韩参军了。”
韩墨初又与云家的众人说了一阵子话,将带来的物资留下,便与众人辞行,翻身上马独自朝军营返回。
韩墨初归营之时,已是第三日的正午了。
韩墨初身为随军参谋擅自离营三日,且带走了整整一车的物资,此事放在哪个军中都是大事。
营帐中,顾修沉着脸负手而立。
韩墨初满身雪气的从帐外归来,径直走到顾修身后,施礼道:“末将参见殿下。”
顾修斜了冷声问道:“韩墨初,你可知罪?”
“殿下,您息怒,老臣看韩参军此次必有缘由,不如您好生问问?”老将军荀子龙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话来替韩墨初遮掩,但他心里明白韩墨初绝不是这样的人,只能一面稳住顾修,一面朝韩墨初使了使眼色。
“殿下,臣知罪。”韩墨初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辩解,抱拳拱手单膝跪地:“臣身为随军参谋,擅离职守,挪用物资,请殿下责罚。”
“韩参军?”荀子老将军焦急的看着两个人,一时倒不知该先劝哪一个了:“殿下,这...”
“既然如此,那便按军法处置吧。”
顾修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也不带一丝感情。荀子龙知道顾修从来不是个感情用事的人,但是他也没有想过,顾修对似韩墨初这般一路照看扶持他的人也会这般不近人情。
“殿下,此时军务繁重,呈与陛下往姜国派属官的军报还未整理完毕,您若是此时处罚韩参军,岂非耽搁军务?请殿下念在韩参军以往的功劳,不要再加责罚了。”
“既然知道军务繁重,他便不该擅离职守,既然知道军规如何,他便不该挪用军需。”顾修背身站着,没有给荀老将军再说下去的机会,而是转身看向单膝跪地的韩墨初:“韩墨初你此番行径恶劣,不得不罚,你可认么?”
“臣认罚。”韩墨初抬眼给了顾修一个肯定的目光。
“那好,便依军规罚你鞭笞三十。”顾修侧身转向老将军荀子龙:“吩咐下去,所有正七品以上的将校署官在外列阵,好生看着他受罚。在我王师军中,军纪法度在上。不论官职大小,功过高低,犯禁者一律按律责罚。”
“是。”军纪在上,荀子龙也不得不遵令而为。
不多时,荀子龙走入营中,朝顾修轻声施礼:“殿下,帐外已经准备妥当了。”
“知道了。”
营帐外,王师军中一百七十位将校署官列阵整齐。韩墨初已经被宽去盔甲,在寒风中赤!裸上身,双手撑扶在木制的刑架上。身后的执刑官朱泽手持长鞭,只等顾修一声令下。
凛冽的寒风如钢刀一般剐在韩墨初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寒冷的带来的麻木席卷着他的四肢百骸,这些日子,总是时不时疼痛的左耳也在此刻叫嚣起来。
“殿下,您快下令吧。今日太冷,韩参军会受不住的。”荀子龙立在顾修身边,满面焦急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顾修凝神看着不远处已经被冷风吹得微微战栗的韩墨初,高声喝了一声:“打!”
执刑官朱泽得令,手中长鞭一甩,精准无比的打在了韩墨初赤!裸的背上。男子结实匀称的背脊立刻隆起了一道拇指粗细的长痕。
韩墨初没有吭声,除了在长鞭触及□□的时候本能紧绷的肩胛,他没有做出任何能反应他疼痛的举动。
随之而来的第二鞭,第三鞭,长鞭接连不断的落在韩墨初的背上,他的手紧紧的攥着刑架两侧的木制把手。
每一鞭落下他的手指便紧握一分,直到手背上青筋凸起,指节泛白。
军中的鞭笞是有规矩的,每五鞭都要精确无比的打在同一个地方,打到第五鞭时长鞭终于带起了一片血光,血珠飞溅,皮肉翻卷,像是钝刀割出来的。
顾修的心头也随之一颤。
他很想在此刻下令住手,可是他不能。
其实,从韩墨初带走那车物资开始,他心里便猜到了韩墨初去了哪里。再看到韩墨初归来时的那身雪气,心中便更确准了韩墨初此行的去向。他又一次被韩墨初看穿了,也许是他在面对韩墨初时总会卸下心防,所以总是轻而易举的被他看穿。为了让他安心,韩墨初便那样一声不响的替他去做了。归来后,韩墨初至今也没有对他解释一句,也没有为自己辩白一句。甚至为了成全他治军严谨的名声,毫不犹豫的当众受责。
顾修神情冷毅的看着韩墨初撑着身子受罚。
每一声鞭响,他的心口都会犹如钝锤击打一般。又要强撑着面不改色,憋闷得他五脏六腑都跟着绞痛,喉头犹如闷堵着一块烧红的铁块,吐也吐不出,吞也吞不下,就只能挨着疼。
十鞭,十一鞭,十二鞭......
韩墨初背上的伤痕越积越多,飞溅的血光渲染着刑责的惨烈。
顾修死死的攥着自己的背在身后的手腕一言不发。
“殿下!求殿下念在韩参军数次立功的份上,不要再加责罚了!”
“殿下!末将求您了!”
“殿下!求您停手吧!”
围观的将校军官中,不断有人为韩墨初跪地求情情。
一时间,合营皆跪。
一向铁面无私的执刑官朱泽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回身朝顾修抱拳:“殿下,仅余十二鞭,求您......”
“你们记住,军中只讲军规,不讲私情,今日之事也无情可讲!”顾修的声音依旧生硬的不带任何感情:“继续行刑!”
朱泽得令,无可奈何的稳了稳心神,继续挥鞭行刑。这是他执鞭以来,最难下手的一次了。
他打的这个人,是他钦佩的人。
韩墨初一声不吭的挨完了三十鞭,原本光洁的背上整整齐齐的横着六道血痕。稍稍一动,破裂的皮肤便开始流血,一道又一道的血水顺着人的背脊缓缓涌流,将人的背撕扯得犹如一张破败的涂鸦画作。
“回殿下,行刑完毕了。”执刑官朱泽将长鞭重新缠在了手上,朝顾修拱手报告。
“好了,把韩参军带下去吧,希望诸位引以为戒。”顾修冷着脸下了最后的命令,没有人发现一直背在身后的手腕已经被他自己掐出了一片青紫。
顾修转身回营,一旁跪地的将官立刻簇拥上前,将韩墨初从刑架上扶了下来。候在一旁的亲兵立刻将韩墨初宽下的披风披在了他的背上:“韩大人,您忍忍,军医已经在等着了。”
“无妨,你们不必扶我,有劳军医到我营中来处置吧。”
韩墨初兀自将披风紧了紧,朝营房的方向离去,脚步稳健的丝毫不像刚刚受了那么重的责罚。
深冬的冷风让他感觉不到背上的鞭伤有多痛,只能随着走动感到背上的伤痕处一片湿粘,整个背都是麻木的。左耳处莫名而来的闷痛反而比背上的鞭伤还要难熬,因为那种闷痛让人一阵一阵的眼前发黑,天旋地转。
所以他要快些走,不能晕过去。
他很清楚,他若是此刻撑不住,顾修这孩子便也撑不住了。
顾修处置完了军前之事再次回到营房之内时,已经是深夜了。
那时,韩墨初背上的伤痕已经处理完毕,正披着宽松的氅衣守着夜灯整理堆积数日的军报。
顾修无声的坐在了他身后,双手环住人腰身,侧脸轻轻的贴在了人的背上,一股淡淡的腥气与药香遮掩了原本温润的纸墨气息,清冽苦涩,教人心酸。
“嗯?”顾修冰冷坚硬的铁甲让韩墨初微微吃痛,他稍稍挺了挺身笑着拍了拍环在腰间的手背:“殿下,您这样抱着,臣没办法写字了。”
“你疼么?”顾修贴着韩墨初的身子,没有任何要松手的意思。
“不疼。”韩墨初将手中的笔杆放下,任由顾修抱着:“臣在军中的人缘没有那么差,所以打的不重的。”
“你不必骗我。”顾修低头贴着韩墨初的背:“我问过军医了。”
“殿下既然问过军医了,那便该知道鞭子打的都是皮肉伤,只是眼看着严重罢了,用了药六七日便能结痂了。”
顾修没有回答,侧脸贴着韩墨初的背脊沉默的一言不发。
顾修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从韩墨初受罚的那一刻起,他心口里翻江倒海般的痛楚一时一刻也没有消退过,只有这样贴着韩墨初的身子才能勉强缓解。
“殿下,臣见到您的小舅舅了。”韩墨初抚摸着腰间的手背温声道:“还有您的那些族亲们,他们都很好。知道殿下此次领兵得胜也都很欣慰。而且那些物资也足够让他们度过这个冬日,殿下可以安心了。”
“......”顾修沉默。
“云麾将军的牌位,臣也替殿下拜过了。还有殿下幼年时骑的那匹小马,臣也替您喂过了,它和殿下一样,都长大了。”
顾修不说话,韩墨初便拍着他的手背轻声口述着那日在北荒所见到的一切。
也不知是宽慰,还是安抚。
说着说着,韩墨初的背上忽而传来一股温暖的湿热,湿热慢慢晕开,灼得他背上的伤口微微发痒。
39/190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