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老师爱用的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纪时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
出卷老师也是认准了这一点。
但出这些题目的本质目的并不是把学生难倒,而是考虑到还是有学生能解出来的,不管多难的题目,都有人能拿高分。
等到快收卷的时候,纪时才发现,这张试卷他好像一共只空了两格,这两空他不管怎么想都没想到答案,只能放在那里。
纪时心态是很良好的,他觉得,如果是他不会的题,那对姚蒙周伟乐他们这种水平的学生而言,这张试卷也绝对不会太简单。
果然,一考完,他就听见许谅和姚蒙在说这次物理难的事:“老师们出题都不能保持同一水准,真麻烦。”
纪时好奇道:“你们也觉得这次试卷难?”
“你不觉得吗?”许谅反问他。
纪时摆了摆手:“对我来说,物理题难是很正常的,可你们不一样啊。”
在他眼里,姚蒙和许谅都是强者中的强者,每次考试都是A+,感觉物理和化学在这些人眼里都特别简单,对他们来说,这两科上不了110就是失败。
“没有好吗?”许谅无语了,他指着纪时的座位号和自己的座位号,“你是2我是3好吗?”
“这次题目是不简单。”李文道,“不过也没有那么难,还好。”
“分数出来就知道了。”
许谅中午还是和纪时他们一起吃的饭,讨论了几道题目,纪时正好把没做出来的题问了问,一听对方讲,他把碗放到一边,从书包里把纸笔拿了出来。
许谅:“……纪时你太夸张了吧?”
“你现在讲我还记得,回去就忘了。”纪时看了一眼四周,“这个角落就咱们几个人,不用担心。”
许谅问姚蒙:“他平时也这样吗?”
姚蒙点点头:“不至于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
“我服了。”许谅无语道,“我之前都不知道纪时是怎么复习的,可就看他这个状态,我什么都明白了。”
他们强化班的人学习的时候都有些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在同学面前表现得太认真,许谅就属于那种有天赋但人也勤奋的,不介意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刻苦,但纪时就是毫无遮掩了。
“之前在食堂摔了也要做题那个是不是你?”他猛地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个传闻,“是你吧?”
纪时立刻否认:“不是!”
但因为他否认得太快,许谅之前还觉得不是他,一听他这么说立刻觉得是了,他不由好奇地打量着纪时,像是第一天认识他一样。
纪时并不知道的是,这次月考之后,许谅就回班里把“11班纪时刻苦努力的具体表现”大肆宣传了一番,让纪时收获了一片浮夸的“哇哦”。
等下次考试的时候,在第1考场,1班和2班那群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他,纪时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许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谣言根本就不可信!
他当时只想把思路记下来,自己回教室再好好琢磨,这有什么问题吗?
不得不说,许谅的理科真的强,他的思路不像周伟乐那么跳,有想法,而且也很有说服力,能让纪时轻易听懂,纪时自己暂时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实力,他也不会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五之列,在强化班那样的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对方始终是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至少纪时和姚蒙在11班是体会不到这种压力的,老驴很重视他们,他们的排名在班里遥遥领先,就算排名有波动,也不担心自己一下子掉个十几名。
可在强化班,这种情况是很频繁的。
……
中午纪时回去琢磨了一下那两道物理题,按许谅的思路,他很快就把题目的答案想出来了,而且许谅的想法还给了纪时一点启发,让他意识到下次遇到这种题目该怎么办。
下午的化学,果然不出纪时所料,遇上自己专业的内容,那位监考老师一直在考场上围观他们做题,作为非强化班学生,可能是纪时名字旁边的高三11班太过醒目,监考老师对他青睐有加,一边看他做题一边露出迷之微笑,纪时就忍不住想,对方是不是看他哪道题错了想发笑?
下次还是让老驴来监考吧,老驴看到他做题至少不会笑啊!
那张马脸让人特别有安心感。
这次的化学题依然是化学教研组的正常发挥,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不过难题是分散式的,这儿放一道那儿放两道,没有都堆在一起,这倒给了纪时充分的思考时间。
他写得很从容。
考点在那里,应该怎么作答,纪时现在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他以前觉得自己对化学这门科目无感,好像不管怎么学自己都很难进入那种游刃有余的状态。
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以前的知识点是一滴一滴滴下来的,但这次考试,他感觉它们是灌下来的,题目看到哪里,他就能解到哪里,这种轻松畅快的感觉只有写数学的时候才有过,这意味着,他的化学一定是入门了。
有了感觉,之前积累的东西才会发挥作用,以前的考试之所以做不到,只是因为那些知识点都藏起来了,静静蓄势,等这一刻彻底爆发。
这是纪时考得最爽的一次化学,他清晰地意识到,从今天开始,化学绝对不再是一门很麻烦的科目,甚至可以转化为他的优势科目,写的题目越多,纪时越是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收卷的时候纪时自己甚至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考得这么顺,这真的是他的化学吗?
纪时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眼里露出笑容来。
真好!超棒!
他揉着手指,希望这一刻考化学的状态能够一直延续到高考,而且他有种强烈的预感——这种状态,高考中应该还可以再来一次。
“纪时,你是不是心情很好?”许谅问,“你考完物理和考完化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刚刚甚至听见纪时吹口哨了,他百分百确定自己没听错。
纪时默默点了点头:“比之前好很多。”
准确地说,是好很多倍,有种雨过天晴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虽然试卷才刚收上去,可纪时就是觉得,自己这次考试应该能考出一个比自己想象中好很多的分数。
“那挺好的。”许谅冲他伸出拳头,“你加油。”
他知道纪时不擅长化学,上上次月考对方拿了一个A的事情他听人提起过好几次,可上次月考纪时已经是A+了。
他和纪时没有学习之外的交流,但他观察过纪时高三之后的考试成绩,他可以确定,纪时这样的人,一旦爬上去了就不会再下来。
第141章 出分 强势的纪时
考完试回教室,再看到语数外三位老师的身影,纪时一点也不意外,应该说已经习惯了。
“改卷还是那么快啊。”
曾泰然默默叹了口气,卧倒在课桌上。
不过这次老师们倒没有评判他们考得怎么样,只告诉他们在考试中要稳定心态,才能在考场上有更好的发挥。
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个时候再强调什么知识点没掌握意义已经不大了,与其批评学生影响状态,不如在高考前给学生更多的鼓励。
这次月考结束后,高考只剩整一个月了。
这次考试老师们甚至没有在讲台上一个接一个报分数,而是安排课代表把试卷发了下去。
纪时盯着自己的语文试卷看,数学和英语试卷也发下来了,却被他放到了一边。
“纪时,你语文有什么问题吗?”
纪时摇了摇头。
问题倒没有大问题,但……他考了一个比上次月考低不少的分数,只有122分,作文和阅读理解的得分都不高——他预料到这次考试的作文会比上次低,却没想过居然低了那么多。
可能议论文确实不是他擅长的题材,也可能是这篇作文的确太干瘪了。
曾泰然朝他试卷瞥了一眼:“放心吧,这次语文总体分数都不高。”
纪时朝他看过去,曾泰然举着自己123分的语文试卷:“你看到黄雅琼的分数没?”
纪时摇了摇头。
“那我给你看看呗。”黄雅琼正好听见了两人的对话,向纪时展示着她的试卷。正如曾泰然所说,语文的总体分数都不高,黄雅琼居然只考了131分。
“我觉得不该这么低的,老师们下狠手了吧?”黄雅琼托腮叹气,“也可能是我写不来议论文?”
“这次语文还是你第一吗?”曾泰然问黄雅琼。
“不知道。”黄雅琼摇了摇头,“能上140我觉得没问题,131分,这还真的说不准。”
黄雅琼心里也有些失望,她觉得自己不该考131这么低的分数了,对别人来说这个分数或许不错,可对她而言,语文是她最大的优势所在,临近高考了,她不想让自己在这一科上的优势所见缩减。
好在徐老师很快透露,说这次语文考试整体给分就低,年级第一这次的总分是135分,年级平均分只有100分出头。
“喂,都快高考了,这是在整什么?”曾泰然无语道,“嫌咱们平时考得太高?”
“可能吧。”黄雅琼道,“咱们平时最高分都能上140分,文科班那边附加分能拿到30分,这样总分就有170分,放到高考考场上,不少清京录取生也没有这个分数。”
“唉。”
不过临近高考,他们还是希望自己各科分数能稍稍稳定些,不要出现太大的波动。
纪时在看作文,他顺手借了黄雅琼的试卷,这次纪时光作文就扣了足足17分,黄雅琼扣了10分——在他们班,后者的作文分无疑是这次考试的高分,纪时想看看他们两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主要区别就是,黄雅琼的作文的确没有他的作文那么干,纪时的作文看起来太虚了,虽说议论文需要论据,可他的作文看起来更像是名人事例的堆砌,硬贴上去的,虽说勉勉强强也能贴近作文的要求,可看起来就是不如黄雅琼的作文读起来那么舒服。
“厉害啊。”纪时撑着胳膊,一边发出赞叹声,“事例都是你平时积累的吗?”
纪时的例子都来自于小学课本和《读者》这一类的杂志,但黄雅琼的例子就会带着具体作品的具体某一句话,如果他是阅卷老师,至少他能从这篇作文里感受到黄雅琼丰富的积累,给分的时候自然会有所偏向。
当然,这种优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拥有了,黄雅琼已经积累了十几年,他想在一年内就达成对方的水平无异于痴人说梦。
文科和理科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
当然,和上学期相比,纪时的语文分数已经稳定了不少,只要他能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分数绝对低不到哪儿去的。
纪时也把曾泰然的试卷借过来看了一下,主要是为了对比,曾泰然写记叙文更厉害,议论文还差点功夫,水平和纪时差不多,但纪时发现,他的重点在于论据,就是用一大堆例子去贴近文章的主题,曾泰然却更擅长论证,看起来是在歪七八拐扯一堆大道理,可他的道理偏偏就是能把人说服。
这是曾泰然的厉害之处。
所以他这篇作文虽然例子少,可逻辑上却给人一种缜密的感觉,很说得通,所以读起来不像纪时那么干瘪,分数反而比纪时要高一点。
当然,他的作文也没有黄雅琼那么漂亮。
不过他们的目标都不是黄雅琼,好歹黄雅琼的语文是公认的年级顶级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说,在Z中这样一所以理科见长的高中,语文好的学生要比数学好的学生少太多太多了,作文好的学生在各个班都是稀缺物种。
纪时一直夸着黄雅琼的作文漂亮,羡慕之前溢于言表,这让黄雅琼忍不住伸手拿了他的数学试卷,然后……
“纪时,做人不要太过分啊!”
“纪时数学多少?”周伟乐看语文和英语都是蔫蔫的,一看数学就来了劲,脖子伸得老长盯着纪时的数学试卷看,试卷正对着黄雅琼,从他的角度只看得到背面,至少在他视线之中,纪时试卷的背面一片光洁,只有答案和改卷的红勾,一个叉都没有。
下一秒,黄雅琼把试卷转过来,他看得很清楚,在纪时的试卷上方,一个清晰的数字——200。
统一卷和附加题的分数被放到一张试卷上了。
周伟乐唉声道:“我数学这个分,我根本就不用为了语文考多少叹气,对了,纪时语文多少?”
“122。”
周伟乐立刻掐住纪时的脖子:“滚蛋吧纪时,你就不该坐在我前面!”
他这次语文考了114分,听徐老师说这次平均分100出头,他还觉得自己考得挺好的,结果一看纪时……
这一刻,周伟乐体会到了心梗的滋味。
而且他数学也没考到满分,当然,他这次194的分数也是特别高了,可看着前面这位满分同学平淡的表情,他觉得,他是不是开心太早了?
不,周伟乐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纪时,这家伙对自己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纪时转过身来,辩解道:“我没有不高兴,我就是在研究该怎么写议论文。”
姚蒙闻言转过身来:“你研究出什么了吗?说给我听听。”
他语文这次比纪时多了3分,考了125分,优势也在作文上,纪时也找他借了卷子,不过还没空仔细去看。
“结论是,我还需要十年的积累时间。”
“我觉得你的作文大全还挺好用的。”姚蒙道,“我这次的作文就借鉴了里面的分析方法。”
“真假的?”纪时和周伟乐异口同声。
“它里面不是有名师点拨一篇作文哪里哪里好吗?我觉得议论文还是能看看的,议论文是最好学的吧?”姚蒙冲纪时勾勾手指,“数学卷借我看一下。”
纪时把试卷递了过去。
姚蒙这次数学考了188分,扣分点主要在统一卷和附加题的最后一问,他两道题都没能解出来。
109/135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