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他们恐怕是觉得上次考试太简单了。”姚蒙的想法和纪时一样,“那其他几科……”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了然。
绝对!不会简单!
……
事实证明,在猜测老师这一点上他们很难出错,下午进了考场,看着捧着试卷一脸笑容的监考老师,纪时就觉得大事不妙。
监考老师他不认识,不过看强化班那群人的表情,应该就是1班或者2班的数学老师。
纪时听他们嘀咕,好像是说这老师有点变态,卷子越难他就越开心。
……纪时觉得这心理有点变态,需要去治疗一下。
至于这次数学试卷的难度,不夸张地说,它已经赶得上上次月考的水平了,或许最难的那道题难度不如那一次,但平均难度上绝对已经超了。
纪时全程皱着眉演算。
那个1班或者2班的老师在走道里巡考,时不时在某个学生附近逗留片刻,纪时注意到,他基本没在1班或者2班的学生那里停留,前10里那个和纪时一样的普通班学生他看得最久,然后是纪时,后面又到了姚蒙。
他站到纪时旁边的时候,纪时正好在算一道难题,他已经纠结有一会了,思路模模糊糊的一直不够清晰。
他不喜欢做题的时候监考老师在旁边,有种被监视的感觉,而且题目算不出来纪时本就不太开心,一直被盯着就更不爽了。
监考老师似乎也在等着看他能不能把这道题解出来,一直赖在他旁边不肯走。
纪时干脆让自己注意力更集中,不去在意身边有没有人,他现在也不去想满分的事情了,这张卷子考满分还是很有难度的。
不过即便考不到满分纪时也并不焦虑,数学毕竟和语文不同,他对待数学有种沉稳的自信,坚信自己就是年级最顶尖的水平。
抱着这样的心态,纪时迷茫的思路终于慢慢变清晰了。
在监考老师的目光注视下,他重新提起笔,把那道代数题的简单思路写在草稿纸上,一切透彻之后,他再誊写到试卷上,纪时写题的时候一向很仔细,他宁可把简单的步骤都写全,也不会随意省略某一个步骤,也就是说,只要他有把握的题,他绝对不会给改卷老师扣分的机会。
他觉得,既然会做,就该把分数拿满,因为步骤写不全拿不够分数就太冤枉了。
眼看着纪时思路都顺了也对了,监考老师才把脚步从他这边挪开。
不过就在纪时觉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监考老师又折返回来,视线盯着他的脸看了一会,又把试卷轻轻拨开,试卷下方显示出纪时的名字和考场号。
监考老师顿时了然了。
他是1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对本年级数学不错的学生还是有数的,虽说1班的学生更优秀些,也不耽误他最近经常听说纪时这个名字。
上次的联考数学虽然简单,可年级上也就这么一个满分。
这次的数学试卷几乎是他主导着出的,他也觉得卷子太简单了没意思,不过他毕竟不如老驴那么倔,所以上次就出了一张难度中等偏下的卷子。
他一边逛逛考场一边看学生们做得怎么样,不看熟面孔,就光看在第1考场的生面孔。
强化班就那么120多号人,1班和2班天天靠在一块,2班的学生他也不脸生,基本都认识,他就想看看普通班学生的数学水准。
结果一看,考场里这些学生的做题进度都差不多,他先看了上次排名最高的学生,结果这道他故意出的难题对方没解出来,思路出了问题,他又来看这次座位号11的学生,对方的思路是对的,而且慢慢还把题目给解出来了。
监考老师看纪时做题的态度也挺欣赏的。
他毕竟是强化班的数学老师,清楚强化班里天赋高的学生多,更清楚这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有些糊涂,爱省略步骤,答案虽然是对的,可改卷是按步骤给分的,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一分。
可强化班的学生终归是有点骄傲的,这个缺点还不好改。
到了纪时这边,能把这题解出来说明纪时天赋已经不错了,再看他工工整整把每个解题步骤写上去的态度,强化班排名靠前的学生还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
监考老师总算不盯着他了,纪时只觉得附近的空气都清晰了不少,哪怕监考老师没有别的意思,他还是不习惯考试的时候有人在旁边盯着。
做完那道稍有些难度的题之后,纪时继续看下一道题。
这次的试卷没有什么太简单的题目,都要好好思考,不过纪时整体倒没有觉得很卡,他填空题有一道是很不确定的,不过等做到后面一道计算题的时候,他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莫名就对那道题有了思路。
纪时又赶紧回去把那道填空题给解了,他确定答案是对的。
计算题的话,从第一道开始就有难度,比如纪时刚刚思考的题,其实只是这次考试的第三大题,正常来说后面的题应该一道比一道难,事实也是这样。
不过总体而言,倒没有像之前那次月考一道题那样卡了纪时很久的题,只有最后两道大题的最后一小问纪时没有足够的思路,等到考试还有10分钟的时候,纪时卡着点总算把倒数第二题解出来了,最后一题的最后一小问没思路,他就空在那里,这道题的分值大概有5分的样子。
也就是说,就算他前面的所有题目全对,他这张卷子也只能考155分。
年级第一估计是不可能的。
他稍稍有些遗憾,不过这个结果他可以接受,因为最后那道题确实是难住他了,纪时觉得,就算给他多一点时间,他也未必能解出来。
姚蒙一看他表情就知道:“栽在最后一题上了?”
纪时点点头:“时间太紧了,没算出来。”
“我比你还多一道题,我觉得倒数第二题那一问也挺难的。”姚蒙问他,“你第三道大题解出来了吗?”
“解出来了,答案是3。”
“我也差一点,这次的卷子出得挺麻烦的。”
这个考场里毕竟是Z中最顶尖的学生,纪时和姚蒙在讨论第三大题的时候,考场里也有别的学生说出了答案3,不过和他们没把最后一道题解出来不同,纪时听到他们在讨论,说座位号是3号的男生这次把最后一题解出来了。
“不愧是强化班啊,一个个都很猛。”
纪时和姚蒙收拾好东西刚要出去,座位号在他后面的男生忽然叫住了他:“你们倒数第二题答案是什么?我算的是-6。”
纪时一下子没想起来:“是最后一问?”
“对。”
姚蒙摊了摊手:“那道题我没解出来。”
纪时是解出来了,不过他忘了当时是怎么解的了,男生一问,他去翻自己之前的草稿纸:“我的答案是-4。”
男生的表情顿时有些复杂了。
——这大概是每次考试结束最尴尬的画面,对答案的时候答案一样就还好,一旦答案不一样,对每个人都堪称重击。
谁错了都不太好。
如果是在11班,平时月考或者练习谁和纪时答案不一样,那个人绝对会把答案重算一遍,因为结果对的往往是纪时。
但这里是1号考场,对方是强化班的尖子生,纪时和姚蒙毕竟来自普通班。
所以两人答案不一样的时候,对方和纪时都僵在那里,谁也没有重算一遍的意思,纪时对自己的答案很有自信,因为他算了两遍都是-4,但这个没有必要向对方强调。
最终,对方叫住了他的同班同学,那个坐在3号座位的男生:“许谅,你倒数第二题最后一问是多少?”
“-4。”对方没有犹豫,答道。
“我算的是-6。”
“啊,倒数第二题,我也是-6。”
“-4???我是-6!”
考场里吵吵嚷嚷的,基本没人离开,反正这会已经放学了,又不用回教室,迟点走也没关系。
纪时发现,这题答案是-6的有不少人。
可从许谅报出分数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有人在重算那道题了,纪时在做那题的时候也觉得有坑,毕竟难度摆在那里,所以他全程小心翼翼地算,唯恐自己一不小心踩坑。
他对数学还是很敬畏的。
“没错,是-4,你是对的。”纪时后面的男生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我刚刚重算了一遍。”
纪时轻轻点头:“嗯。”
名为许谅的男生这一刻也朝纪时看了过来,他听见了付京刚刚的话,自然也知道纪时把倒数第二题解出来了。
倒数第二题的难度许谅还是了解的,这次考试后面几题的扣分点都很足,以许谅的判断,他们强化班的平均分恐怕也只在130分上下。
他也是听过纪时名字的,听说纪时也解出“-4”那道题之后,不由对纪时又多了几分关注。
数学分高的学生在考场上向来占优势,这次纪时的座位号虽然是11,但许谅很清楚,对于他和纪时这种擅长数学的学生来说,上次联考其实并不友好,没能让他们把差距拉开。
一般来说,高考数学的分差不可能像上次那么小,语文的分差也不可能像上次那么大。
等下一次再计算三科总分时,纪时的排名或许还会升一升。
第75章 复习 考试前一天的漫画……
纪时和姚蒙没有多聊这次考试的内容,他俩是竞争对手,水平又相当,对自己、对对方能考多少分心中有数。
纪时说自己最后一道题没写完,那扣分点一定在这里,姚蒙是最后两道题,那他的扣分点就在这两道题上,误差不会太大。
考试这么多次,他们对自己的水平已经有很清晰的认知。
……
纪时今晚住校,和姚蒙一起在食堂吃过饭后,两人回宿舍拿了复习资料往教室里走,明天要考英语、物理和化学三门,两人就带了三科的资料。
英语方面,纪时主要看的是近一个月的错题。
他的练习卷以考试为界限装订好,这一次考试只要看上个月的练习卷就行,除了练习卷之外他还把单词本带上了,主要是现在他英语的正确率比较高,一张试卷上错题很少,一个月累积起来的错题不过是一张试卷的量。
主要是现在网络不发达,老师发的练习题其实都是以往各个省市高考或者模拟考的试卷,不管难度如何,题目的新意其实是有些不足的,而且纪时练习的时候没有紧张感,虽说态度上他把每次练习都当成一次考试,但心理上毕竟还是不同的。
纪时飞快地瞄完了一个月的错题,他现在语法上的错误很少了,错误的点主要在词汇和一些不常用的固定搭配上,这些固定搭配一般出现在完形填空里,可能十张考卷都未必会出一道,但一旦出现了,就是100%全错。
他主要还是让自己熟悉这些固定搭配,出现频率稍稍高一点的会努力去记。
英语毕竟还是一门语言,考不认识的词或者陌生的搭配太常见了,别说他现在学的只是高中阶段的英语,就算他将来主修英语,照样会遇到不少陌生的单词。
不夸张地说,不少人是靠着高中阶段的基础艰难考过英语四六级的。
所以纪时也不想太为难自己,他只要达到高中这一层的水准就足够了。
单词本的容量倒是一点点在增加,一个月累积的量不容忽视,记单词久了,他有时候会把一个单词在单词本上记两遍,因为记着记着就忘了,后面还是会把它当成生词。
纪时把单词本往后翻了翻,他现在的词汇量已经很不错了,比暑假的时候好了不少,主要也是因为他现在对英语这门课自信心特别足,学起来自然就很有动力。
要是学来学去都没用,做什么都是无用功,时间久了人自然而然就会放弃。
……
他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英语,终于开始看物理和化学。
和英语比起来,物理和化学的错题就要翻倍了,厚厚的一沓试卷几乎每一页都有红笔写的订正内容,卷面改动多,这让物理化学两科的试卷看起来比英语厚上不少。
但事实上,和最开始比起来,这个月已经是错题量最少的一个月了。
纪时之前为了把错题清空就花了不知多少时间,错题多的时候,一边要做新试卷一边要赶订正的进度,每天忙得连厕所都没空去,晚上还得比正常时间晚睡半小时,才一点一点地赶上了。
这里的错题都是他在老师讲过之后写下解题过程、自己再重做了一遍的题,纪时翻试卷的时候也会仔细观察,那些相对简单的题他直接放过,如果是自己重做之后依然觉得有难度的题,纪时则会停下来,在草稿纸上再做一遍。
这个方法确实费时间,但对他来说却是个好方法。
纪时物理和化学两门不行,所以他也试着去找所谓的好方法,看参考书里所谓的名师瞎扯,或者去网上找答案,但最后他发现那些所谓的“方法”都不太适合他自己,还不如一个人瞎琢磨。
今晚的教室特别安静,没人放电影,也没人放歌,大家不知是不是被白天考试的难度吓到了,一个个都特别专注地在复习。
晚自习之前他们班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对答案的,从填空题的后5道对到每一道大题,结果越对答案越面有菜色,一道大题五个人能有四种答案,到最后大家都气得不对了。
语文大家都只吐槽作文有多变态,倒也不是不想吐槽文言文,关键那文言文看都看不懂,还有吐槽的必要吗?
反而是纪时、姚蒙和几个基础比较好的住校生心态很沉稳,毕竟高考还有不到五个月,绝大多数人的基础都定下来了,试卷的难易已经不太会影响到他们的排名,年级排名或许会存在波动,但波动其实也有限。
像纪时这种一次考试连冲几个考场的实在太罕见了,这是他最近在Z中知名度特别高的原因——因为其他人都办不到。
纪时坐累了,就把胳膊放到桌子上撑着下巴,另一只手把卷子提起来,以俯视的姿态看之前的错题。
练习多了之后,他也发现,其实物理和化学试卷考来考去都是那些题型,和大纲里的要求一样,每次考试无非就是重新披了层皮而已,内里还是原本那些东西,就和英语一样,语法的套路就那么多,但基础掌握不好就会每次都掉坑,至少错个五六遍才罢休。
“你困了?”姚蒙转过身,看到纪时的新姿势,他把纪时手里那张卷子拿开,塞了张新试卷过去,“帮我看看这题为什么选A。”
55/135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