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考试的早晨纪时喝水少,他妈做早饭也不会做粥,主要是怕去厕所浪费时间,而且粥也不太当饱。
不过纪时还是挺爱喝粥的,呼噜噜直接喝下去就行,他早上起太早很容易不清醒,感觉吃什么都在做无意义的机械运动,嚼包子嚼得腮帮子都累。
出门的时候他是和租在对面的男生一起走的,其实住在这里这么久,纪时都没怎么和对方说过话,对方也属于那种比较闷的性格,两人一起走也只是沉默一路,一到校门口就分开。
早上纪时也不太爱说话。
不过他最近经常在校门口遇到熟人,曾泰然、周伟乐或者黄雅琼他基本一天遇一个,一遇熟人他话立刻就多起来了,人也能立刻精神起来。
“哟,这不是时时吗?”
周伟乐一转头就看到纪时了,他停下来等着纪时,手插兜里,羽绒服外面斜背着一个运动款的彪马包,这个年头高中生的时髦搭配之一。
“哟,伟哥!”
周伟乐的声音很大,纪时比他更大,一听他这么喊,周伟乐赶紧跑过来勾住他脖子:“赶紧把你嘴巴给我闭上!”
“伟哥请不要这样。”纪时贱兮兮地笑着,“是你先说我的。”
“我马上去改名了。”周伟乐吐槽道,“这名字太不行了。”
自从曾泰然喊他伟哥之后,他们班其他人都跟着喊了,关键他又不叫周伟,叫他乐哥难道不行吗?
“叫周不乐?”
“那还是叫周可乐吧。”周伟乐露出沉思的表情,“感觉这个名字还挺适合我的。”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慢吞吞地走,没一会儿又遇上了黄雅琼,周伟乐就把两人在讨论的事情和她说了。
“我觉得不太行。”黄雅琼郑重其事地摇摇头,“你们想想,他现在18岁叫周可乐倒可以,等到88还叫周可乐……”
“那确实。”
“所以伟哥你就认命吧。”黄雅琼拍了周伟乐一下,“现在这名字不是挺好的吗?伟大且快乐。”
等到了楼梯口,几人分开,纪时的考场在最上面,要爬的楼层最多,黄雅琼和周伟乐都在下面,纪时掏出手表一看,还有几分钟就要开考了,他冲两人挥了挥手,加快脚步往上爬。
昨天他们几个人已经一起去看过考场了,鉴于上次月考继续按五门成绩排考场,所以纪时这次从第1考场退到了第2考场,姚蒙还是在第1考场。
纪时觉得教务处的老师们也挺不容易的,每考一次试就要给他们重新排一次考场,不仅高三如此,高一高二也是一样。
当然,Z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出学生的竞争心理,让他们每时每刻感受着排名变化的煎熬,赢了的希望自己可以继续保持高排名,输了的则会在一个月内拼命奋斗,争取翻盘的机会。
全校排名都贴在一张纸上的话,更是让自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纪时上次月考排在全校33名,所以他是第2考场的3号座位,刚好是靠窗的位置,他刚坐好,监考老师就提醒他们把手头的资料交到前面去,该发试卷了。
纪时从笔袋里把笔拿出来。
他带了5支笔,这还是比较少的,一般考试他能带10支,就是担心考场上笔没油了或者摔了,这样方便换,语文的作文加数学的计算量就能用掉大半支笔芯,纪时这么做是以防万一。
老驴之前就和他们说过,考试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交头接耳,也不要借东西给别人,毕竟高考是全Z县的学生在一起考试,虽然Z中人多势众,但高考的时候和自己一个考场的基本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
语文卷发下来了,依然是沉沉的。
语文试卷是五门课里试卷最沉的,有让人打瞌睡的奇效,他们这个考场已经算是Z中排名很靠前的学生了,可语文试卷发下来的一瞬间,纪时还是听到了考场里的哈欠声。
所以语文每次都得在早上考,在下午考的话,6月天里绝对会让人先睡一觉的。
纪时揉了揉脸,刚从外面进来,他手还有些冷,脸却有些发烫,手碰上脸立刻清醒了不少。
他从第一道题开始看,考的是多音字,字都是纪时比较熟悉的,他之前也特意翻过《新华字典》,选出来并不难。
这次也考了一道病句,还是最常见的考法,“通过……使……”这种的。
一看前两道题的难度,纪时就估计这次月考的难度不会太大,至少不会比上次月考大。
他把前面简单的题写完了,又把试卷往后翻了翻。
后面密密麻麻的阅读题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又把试卷翻回默写题那一页。
这次也没有考那种比较偏的句子,考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那句,其他的就是《论语》和唐宋八大家诗词,还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那句。
纪时写得很慢,怕一时写太快影响卷面。
他们写作文的时候也怕有错字,错字放在那里会扣分,杠掉又太丑,只能平时多多注意。
文言文这次考的是一位名人的墓志铭,谢天谢地,老师们终于知道他们学生也很不容易了,这次总算没出那种特别麻烦的为难人的翻译句。
纪时对待这种句子也很仔细,他很难像黄雅琼那样翻译得很圆润,不过他也尽量修饰好,让语句读起来很通顺,句意也到位了,哪怕不那么优美也行。
写完文言文,纪时长呼了一口气,开始看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赏析。
他确实感受到了,这次的出卷老师并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赏析的难度还是在的,但基本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水平,最多稍稍超出了一些,但也没有很过分。
对于纪时这种不太擅长语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难度就很合适,即便和最顶尖的高手存在差距,差距也不会太大,但也不会因为试卷太简单遍地高分,那样反而测试不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阅读理解是一片介绍最新科技的文章,这种文章他们平时考得不多,老师们大概是担心他们平时见少了,给他们练习的机会,这种文章的好处是很直接,没那么多考情感之类的东西,当然还是会考到创造这种科技的人物形象,让他们来进行分析。
纪时阅读理解最担心没东西可写,因为阅读理解给的线还是挺多的。
当然,他毕竟也学了这么久,练习的次数多了,手感也渐渐有了,倒也不像之前那样没东西可写硬是自己创造,语文老师说阅卷都是按点给分,他们造的东西答不到点上照样还是零分,写了等于白写。
为了自己的脑细胞考虑,其实压根没有造的必要,毕竟他造也造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接下来是作文。
纪时陷入了沉思。
这次的作文该怎么说?看起来没什么难度,也是文体自选,好像写记叙文也行,写议论文也行,主题是——科技创造未来。
一个很宽大的题目,从主题来说写成议论文其实更合适。
不过Z中平时在议论文上的练习相对比较少,他们还是写记叙文更多。议论文有固定的格式,对纪时这种作文苦手来说其实更友好一些,但一般来说,因为议论文的框架摆在那里,所有人都是一种框架,想写这种文体的话,拿高分其实有点难。
那该写什么呢?
纪时继续沉思。
他抬头看了看黑板上的钟,距离考试结束还有61分钟,思考时间还有一刻钟,时间上还是够的。
科技创造未来。
其实这个题目他不是不能写,毕竟他是真正见过科技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力的,不管是后来用的大屏手机,还是各种app软件和电子支付,现在他们绝对想不到,未来会那么便利。
但是能写吗?
感觉有种剧透的意思。
但如果不写未来,只写科技创造的未来,那他估计全校50%的学生都会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写起,再谈到电话给人类的沟通带来的便利——又好像太土了。
纪时又开始薅脑门上的头发了,他一会换左手挠头沉思,一会换右手挠头沉思,搞得监考老师时不时朝他这边看一眼,过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站到纪时面前,看他究竟在干什么。
纪时也发现老师站他这边来了,不过他这会倒是需要什么来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让他把思维从爱迪生瓦特莱特兄弟这些人身上挪开,只能说他平时的输入量太少了,到了考场上就只能两眼发直。
要不写一篇《论诺基亚的倒掉》?
老师见了估计会直接给他塞进四类文里,诺基亚现在还是手机界的龙头老大,看不出什么倒掉的迹象。
纪时想了很多,十分钟就这么迅速飞走了,现在他就算没思路也必须硬写了,没办法,作文写不够字数是会扣分的。
他又挣扎了几分钟,还是决定写一篇有点新意的东西。
第92章 数学考试 刺激
纪时把脑海中驳杂的思绪全部甩到一边,开始在方格纸上写下标题。
他这次没写议论文,主要是要表达的内容多,议论文光是框架就有些占地方。
他不能写得很直接,只能比较隐晦地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期待,包括支付方式、个人生活甚至是宇宙。
未来毕竟是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人敢给它下定义,也没人敢说未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希望阅卷老师别那么武断吧,纪时默默想,他写的可都是真东西。
当然,他也只敢以幻想的口吻去写。
甚至他没有完全以2010年的自己的角度去写,他可以以2020的自己的角度去写,毕竟科技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未来,既有现在的未来,也有未来的未来。
纪时写作文琢磨的时间挺长,真动笔的时候其实写挺快,毕竟他们都习惯用40分钟的时间写一篇作文了,没有这种速度上什么高三?
语文考试的时间倒还不至于太紧张,不少人写完作文还有大把时间浪费,不过纪时前面写得慢,写作文之前又思考多,所以等考场上大部分人都搁了笔,他还在写作文。
时间是够的,这一点他很清楚,但看着其他人都悠哉悠哉开始检查试卷了,纪时写字的速度也难免加快了些。
现在只能感谢Z中一天一套卷子的制度,天天动笔写字,他出现错别字的几率一点也不高,不像到了十年后,让他对着书照抄,他都能抄出好几个错别字。
考试铃响前5分钟,纪时终于放下了笔,他揉了揉食指上的老茧,把试卷翻过来检查前面的题,主要是看选项有没有选错,默写题有没有错别字。
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纪时才整个人趴在试卷上,眯了一小会儿,因为考试铃很快就响了。
五分之一的进度总算完成了。
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的时候他都懒得从座位上站起来,感觉人生已经放空,什么都不重要了,一直到他座位边的窗户被人敲了两下,纪时抬头,就见姚蒙在喊他出来。
纪时这才慢吞吞地收拾好东西,从考场里走出来。
“这次作文好烦。”纪时抱怨道,“我憋了半天都不知道写什么。”
“作文不是挺好写的吗?”姚蒙还没开口,许谅忽然从两人身边冒出来,“议论文,会举例子就行。”
纪时:“……别告诉我你举了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的故事。”
“我举了。”姚蒙和许谅一前一后答道。
纪时问:“还有什么?”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纪时扶额,百分之百全中。
“我还加了点时空穿梭的东西,之前我看了部时空穿梭的电影。”
姚蒙来了兴趣:“是《时光隧道》吗?”
“就是那部,特别搞笑。”
纪时也看了,那部电影特别好玩,是让·雷诺演的,他演的最有名的电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不过纪时身上缺少文艺细胞,他对这种文艺片兴趣不大,反而是恶搞喜剧让他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个年头的好莱坞喜剧还挺克制的,不像后来添加的屎尿屁成分太多,纪时有时候觉得接受不了。
他们的话题立刻从语文作文跑到电影去了,这两人倒是越聊越投机,纪时反而落到了后面。
在去食堂的路上他也听到不少人在讨论这次的作文,科技的例子数来数去其实就那些,所以纪时估计,等到了改卷的时候,老师会看到一大片类似的例子。
作文给纪时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感觉,在一大片人都写同样的内容的时候,他如果能写一个不一样的,应该就能赢了。
从这个层面上看,记叙文虽说经常让人读不懂要求,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反而能挑出些很不一样的东西来。
换句话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更自由些。
……
高一高二不在,食堂吃饭的人变少了很多,只开放了一楼的两个窗口,1号窗口的饭更好吃些,所以纪时他们到的时候,1号窗口前面排起了长队,2号窗口则无人问津。
纪时他们也在1号前面排着队,反正等会吃完了还是回教室,不缺这点排队的时间。
最近天太冷,纪时中午一般也不回宿舍睡觉,主要是睡醒了感觉更冷,脚一时半会没法暖和,而且时间短,不如在教室里打发了。
“语文考完太累了。”姚蒙放下餐盘先说了一句,“在考场上又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本来就是啊。”纪时叹着气,“有这个时间,我都能琢磨多少数学题了。”
“关键是分数还不稳,要是考数学,我这会都能估出自己考几分了。”
当然,两人在班里毕竟还都是学霸级别的,惆怅只持续了片刻就结束了。
哪一科考完就该忘了,最重要的永远是下一次考试。
不得不说,学生少了食堂烧饭都没有动力,今天1号窗口的饭菜是这学期最难吃的,菜也冷了,姚蒙和纪时后面就没再聊天,趁着一点热赶紧把饭扒完。
他们估计食堂老板也急着回去过节,就想着他们早点考完早点滚蛋。
回教室之后,纪时看了两道数学题就开始听歌打发时间,反正早上醒得迟,他今天的睡眠时间是足够的。
“借我听听。”曾泰然朝他那边凑凑,示意纪时借他一个耳机,“我今天忘记带MP3了。”
68/135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