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重回高考那一年(近代现代)——远上天山

时间:2022-01-03 10:09:35  作者:远上天山
  ……
  纪时觉得,认为化学到了筑基期的判断应该是没错的,补化学的时候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度、对老师讲题的反应速度……他比去年要强上不少。
  “你现在基本已经入门了。”补习的老师告诉他,“但是还需要再巩固巩固。”
  不过就算老师这么说了,纪时该复习的知识点还是一点没落下。
  上次月考的年级第一给了纪时很多鼓舞,让他看到自己在语数外这三门上的可能性,但也激励着纪时缩小物理化学两科和对手的差距。
  他是远远不会满足的。
  “纪时,这道题你怎么想的?”
  补习班的另外几个同学冲纪时招了招手,把他叫过去:“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我来看看。”
  这个班里的同学化学基础都不太好,如果按这次月考的化学成绩来排的话,纪时可能是一群人里化学成绩最好的一个,所以大家都很喜欢找他过来讨论问题。
  和纪时不太熟的时候,他们以为纪时是那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学霸,那会儿纪时的年级排名已经相当高了。
  可相处下来他们才发现,纪时这人不仅不高冷,相反,还挺忠厚老实的。
  有些学霸不耐烦给人讲题,因为觉得这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还有人干脆懒得和学习差的人打交道,虽说这是人之常情,可站在学习差的人的角度,这种态度就着实令人不爽了。
  纪时凑过去一看,这题还挺难。
  他当即来了兴趣,把凳子搬到旁边,拿起草稿纸就开始写步骤。
  “和我们想的一样哎,这个反应,可后面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纪时表情严肃,草稿纸上的反应公式无比清晰,但正如其他几人所说,这个步骤人人都能想到,可往后推进就难了。
  他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纪时的笔尝试性地在草稿纸上多写了一行,一开始速度是很慢的,这是他在思索的表现,但片刻之后,他的思路越来越顺,写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道题的解法慢慢在草稿纸上成了形。
  “厉害了纪时!”
  “哦吼,我看懂了,就该是这个答案!”
  补习老师听到他们的声音也挪过来,盯着题目看了一会,又看了看纪时的答案,然后把原题和纪时手边的草稿纸都抽走了。
  几分钟之后,他笑眯眯地过来:“这题我看过了,纪时的答案就是最准确的。”
  纪时把题目和答案又核对了一遍。
  看来不是他的错觉,他的化学确实变好了。
  至少现在上辅导课的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个每道题都需要老师讲解一遍的学生,他会的题目变多了,不会的题目变少了,平素老师出的难题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
  “纪时,你这次语数外是年级第一吧?我在楼下公告栏看到你名字了。”
  纪时点点头:“是我。”
  他很清楚,去哪儿都逃不开这个问题,高三生们对年级排名实在是太重视了,不仅关注自己的,也关注年级上有哪些高手。
  纪时就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高手:“你化学这次也有A吧?”
  “是A,但是我感觉A+还挺难的。”
  “放心啦。”旁边一个男生拍拍纪时的胳膊,“我这次也是A,可我分数不如你,等级就是个区间,咱们学校的评分标准也不一定准。”
  “A真好啊,我才是B。”
  来这边补习的人想法都是要争取A等或者A+的等级,毕竟语数外拼命学是算分的,每一分都很宝贵,等级确实只要到达一个台阶就可以了,它有个下限在那里,上限怎么样其实无所谓。
  从某种程度上说,纪时其实是苏省高考里很占便宜的那一类学生。
  物理化学两科,不管是考Z中年级第一还是考全省第一,和正好卡在A+等级线上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属于一个等级,所以他只要冲到A+这个层次就行了。
  假设A+的标准是105分,他只需要考到105分,和考120分的学生一样。
  但他更占优势的语数外却是算分的,分数越高就越接近国内top级的名校,从这个方面说,同样是付出努力,他就比物理化学优秀的学生更占优势。
  补习班里有时候也会闲聊,聊各个班上课的进度,聊自己的老师有多变态,但到了高三下学期这个阶段,大家的专注度都提升了,更多时候都在聊涉及分数、涉及排名的事情。
  ——和他们班现在的画风差不多。
  寒假犹如一道分水岭,上学期他们还有点无忧无虑高三生的样子,下学期却已经在把他们往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逼近了。
  纪时的心态没有太大波动,相反,他觉得自己更冷静了。
  主要原因是化学。
  他的化学在缓慢却有成效地进化着,但焦虑不能够加速这一进程,相反,一旦他觉得烦躁焦虑的话,对题目的判断力还不如平时,冷静下来思考,纪时往往能顺利解出一道道题的答案。
  ……
  最近的天气已经暖到纪时可以直接穿校服的程度了,唯一休息的周日,他去附近的理发店把头发剪得更短了,摸起来更显扎人,结果他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班大半的住校生都把头发给剪了,姚蒙也剪了。
  “大家约好一起去剪头的吗?”纪时好奇道。
  “头发长太快了。”姚蒙摸了摸后脑勺,“早知道你去我就把你叫上了。”
  Z县这边也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一般都是过年前几天去把头发给剪了,因为下一次剪就得等出了正月了,纪时寒假那几天一直在写题目,压根就没时间去理发,一不注意头发就留长了。
  “现在也没时间出门,有什么事我都不叫你。”
  进入高三下学期,大家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变多了,纪时以前还会和曾泰然、周伟乐他们出来闲晃,现在除非是累了才出门一趟,其他时间都待在家里看书。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枯燥但充实的生活。
  不过就算是现在,他们班照样有人偷看小说被抓,就在前几天的晚自习,抓他的人还不是老驴,是晚上出来巡逻教室的教导主任,教导主任路过他们班的时候看到几个人在教室后面嘀嘀咕咕,想看看学生在做什么,结果直接抓了个准。
  他们本以为老驴会大发雷霆的,结果老驴居然连这事都轻飘飘放过了。
  “他也懒得管了,都这时候了,管也没什么用。”
  那几个男生倒是写了份检讨交给教务处,顺便被提醒他的书不可能再还给他了。
  “到了咱们毕业的时候说不定就能还了。”曾泰然道,“咱学校老师收过不少次手机,等到毕业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要还的。”
  据说老驴的办公室就有张柜子专门放收缴的学生的东西,等到高三毕业的时候一股脑退回去。
  但确实,老驴最近来教室的次数都变少了。
  Z中纪律管理的重点永远是高一和高二,高三上学期还能偶尔管一管,到了下学期,用老师们的话说,学生们都在那个时候定型了,再管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过老驴不管归不管,被教导主任发现过一次之后,晚自习他们班也没人带小说来看了。
  纪时最近也没看心灵鸡汤类的杂志,因为他发现《读者》和《青年文摘》上的例子被人用得太多了,他们学校一次考试可能就有十几个人选这两本杂志上的例子,放眼全省,又有多少人会举一样的例子、引用一样的名言?他是阅卷老师他也不乐意看。
  语文老师曾经教过他们,说实在不知道名人名言就别写,非写的话万不得已可以编,鲁迅是其中的改编重灾区,大家写作文的时候动不动就带一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么就是“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反正监考老师没法去核实鲁迅和罗曼罗兰有没有说过,他们也没法打电话问鲁迅和罗曼罗兰,实在要编就放心大胆编。
  纪时还在看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里选编的都是这几年的出色范文,在纪时眼里,黄雅琼的作文基本可以达到这个层次了,其实他看作文大全也没想过自己能达到人家的作文水平,主要还是找写作的感觉。
  纪时把“绿色生活”这四个大字写在草稿纸上。
  越是临近高考,他对自己当年高考作文的印象更深刻,他记得自己写的是有关农村生活的点滴,可后来他看名师解析,都说这篇作文考的是环保、环境相关的内容,纪时大概明白他当年语文稀烂的分数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反正他当年脑门里绝对没想过环保这回事,为了让自己的作文更接地气,他好像还写了一些农村的土话,讲农村的生活很绿色,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在想想,大概是离题千万里吧。
  可惜他不记得除了“绿色生活”这四个字之外的其他要求了,纪时忍不住叹了口气,如果他手边能有作文要求的话,他的思路应该能更拓展一点。
  但那毕竟是十年前,他没必要对自己那么苛刻。
 
 
第120章 晚自习 继续学习
  但仔细想想,环保确实是这个年代以及过后几年的重点话题,因为纪时他们家再过几年就开始环境整治,禁烧秸秆,他们家门口现在还堆着草垛,过几年就不许再堆了,门口那条脏兮兮的河也年年清理,把河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捞出来,还在邻居家路南那片放了个垃圾箱,每隔几天就有人来收。
  京市的天气在网上都是段子了。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的话,他们那年高考的作文能写的点倒是有不少。
  纪时希望自己的作文有那种感觉,他形容不出来,但改卷老师一看就觉得他很突出——可他也只是想想而已,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心里相当有数。
  悲哀。
  姚蒙看着纪时一脸苦大仇深盯着作文的表情,好奇道:“你怎么又看上作文了?”
  “我作文好吗?”
  姚蒙:“……我上次语文分数还不如你。”
  他觉得,纪时的存在就是给人制造压力来的。
  这学期以来,姚蒙已经习惯了语数外三门被纪时压制的日子,两人之间的分差似乎也越来越大,姚蒙不是不想冲刺班里第一,可纪时每一次的发挥都能比他更好一些。
  对方就像他的紧箍咒一样,激励着姚蒙不敢放松。
  他之所以处在“习惯”的心态中,是因为他的班级排名虽然在第2,年级排名却一直在往上爬,高三上学期,他在第3考场待过,也在第2考场待过,但最近这几次月考,他基本已经稳定在第1考场了。
  姚蒙心里认为,这份改变和纪时有关。
  “你在看哪门?”纪时问。
  姚蒙晃了晃手里的参考书:“找点数学题做做,不然下次考试大题还做不出来怎么办?”
  纪时叹了口气:“要不我也来看数学吧。”
  “作文不看了?”姚蒙瞅他一眼,“我看你表情是挺痛苦的。”
  “谁看了这个能不痛苦?”纪时把书指给姚蒙看,“你看这篇。”
  姚蒙:“……”
  第一句就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巴拉巴拉,然后过了几句,《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怎么说呢?作文好的学生水字数的功底比他们渣渣还是强上不少的,就算是水,人家也是老师心目中的佳作范文。
  纪时感慨道:“我就想起之前曾泰然的作文,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写过,你数数这都多少字了?”
  加书名号20多个字,占了全文的40分之一。
  但他写作文的时候还真想不出这种表达,所以最后经常就差那么100、50个字憋不出来。
  ……
  纪时说是要看数学,可他还是坚持啃了几篇作文,心无旁骛地把一篇作文的开头、结尾、中间填充的部分分析了出来,能入选佳作的范文重点要么在深度,要么在情感,他们学校唯一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侧重点就在深度,纪时拼深度肯定拼不过别人,所以他争取让自己在情感表达上和阅卷老师产生共鸣。
  深度未必人人有,过深的文章甚至有让阅卷老师看不懂的风险,但情感表达不一样,人人都有,只要产生共鸣,就算是阅卷老师也可能在某一瞬忘记理性。
  但那同样是个大工程。
  不需要去补物理化学的日子,纪时都在11班的教室自习,主要看语数外这三科,英语的单词和语法纪时刷了无数遍,但不得不说,知识是永无止尽的,就算他的英语在Z中排名一向靠前,可纪时还是会遇到新的知识点。
  相比复习物理化学的时间,纪时留给语数外的时间还是偏少的。
  姚蒙又转过来给了他两根香蕉。
  如果是纪时出门补课的日子,他和周伟乐曾泰然几人一般一起出校门,可如果纪时在学校里上晚自习,那他和姚蒙平时讨论题目就更多些。
  两人是11班的前两名,除了彼此之间讨论之外,他们班也有不少人来找他们问题目,还有外班的人悄悄钻进他们教室一起讨论。
  “作文看完了?”姚蒙一边说着一边丢给纪时一张纸,“问完了就帮我看看这道题。”
  纪时接过纸,抬起头:“你要看作文吗?我把我作文书借你。”
  “等快放学的时候再说吧。”姚蒙幽幽叹了口气,“好好的晚自习,看什么作文啊!”
  纪时:“……”
  他一直觉得姚蒙挺热爱语文来着,看来大家都一样。
  ……
  纪时跑了趟厕所,洗了把脸,才回教室安安稳稳坐下来。
  姚蒙找的题一般都很有难度,纪时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去解决,所以他解题之前也有自己的仪式感,让自己在最佳状态下去对付一道难题。
  他看了眼手表,又瞥了眼题目,这道题估计要解到下晚自习了。
  纪时最近戴着一支新手表,是他爸买的,之前知道他考年级第一之后,纪爸就一直想着给他买个什么礼物,后面他也不知道是找谁问的,给纪时买了支卡西欧的电子表,好像还是托人买的,他家这边商场里都是中老年男表,没什么针对年轻人的手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