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到六十年代(穿越重生)——清白少年

时间:2022-01-04 16:29:51  作者:清白少年
  不过林书摘樱桃,可不是为了吃的。
  林书这几个月在黑市,只卖腊肉和鲜羊肉鸡肉,生意早就不行了,若是过年那会,林书的肉刚到,就有人眼巴巴在那里等着买肉,可这几个月不景气,只能想别的办法。
  他自己没有好手艺,厨艺方面顶多做出来能吃,炖菜,煮菜,食材和底料加够了,再怎么也难吃不到哪里去。可讲究厨艺的炒菜和面点,他就不行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练好的。要知道他前世也没怎么做过菜,不是剧组盒饭,就是外面商业应酬。
  本来卖肉赚的钱也多,也方便,他便没有寻其他的出路,可如今是逼不得已,便是打算从熟食方面下手。
  林书专门在县城走了一遭,逛了整个县城,去国营饭店考察了一遍,饭店里卖的也都数量齐全,面点师傅也算是十八般武艺都给用上了,白面馒头,玉米馒头,枣糕,蛋饼,煎饼,土豆饼,包子都有,包子里的馅儿还是时令新鲜的蔬菜。
  所以这些面点熟食,林书是没考虑的,又不是开了挂的小说主角,哪能谁都有那手艺做面点,比人家做了几十年的师傅做得都好吃,这不扯淡么。
  不过倒是让林书发现了一点商机,整个苍龙县城竟然没有一家面包厂,唯一一家熟食厂,还是做中式糕点。
  其实想想也是,六十年代便是零食都只有古巴糖,金鸡饼干,大白兔,零食种类都这么少,别说面包。
  他又逛了县城内最大的供销社和粮油店,发现倒是有卖面包,可柜台上只有一种老式面包,是从省城食品厂进购的。价格昂贵不说,他买了一个面包,就要一块钱,口味还比较单一。要知道六十年代的一块钱,相当于现代的几十块钱。
  果园不仅樱桃成熟了,枇杷也成熟了,还有外面自留地田垄上的桑葚树也结了紫红的桑葚果,林书舍不得吃,都打算留到做果酱。
  他摘了樱桃,是打算从最简单的果酱面包开始。
  林书从供销社买了鸡蛋,面粉,鲜酵母,白糖家里有,等做面包的材料预备齐全,便开始制作果酱。
  先将樱桃洗净,去掉梗,加入白糖,在锅中添小柴火煮,煮到溢出甜汁即可。
  这法子看着简单,照料火候,白糖的用量,都需要反复琢磨,不然煮出来,就是干巴巴的一坨。
  林书忙碌了几晚,经过反复失败,终于制出了香甜的樱桃果酱。
  他制好果酱,便去供销社先买了十个干净的容器瓶回来,将果酱包装好,单独售卖。
  樱桃果酱,不一定要配着面包吃,买不起的面包的人,买一瓶果酱回去,也可以蘸着吃馒头,酸甜美味,口齿生津,便是干巴巴的馒头,也能吃出不一般的感觉。
  林书做了樱桃果酱,又接着做桑葚果酱和枇杷果酱,就是做果酱需要的果子较多,摘了最大最好的果子,也只做出来三瓶桑葚果酱,四瓶枇杷果酱。
  不过樱桃树上结的果多,林书会做果酱后,便叫来了陈发春和他娘。
  陈发春昨晚就放假回来,秦慧娘也刚好休息一天,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
  林书也尝过秦慧娘蒸的馒头,蓬松柔软,便打算告诉秦慧娘做面包的法子,先尝试做出来,再考虑卖钱的事。
  秦慧娘果然不负所望,有她的天赋,按照林书的法子,做出来的果酱面包,松软可口,面包里面的果酱馅儿,酸酸甜甜,第一次试做的两个面包都进了林书和陈发春的肚子里。
  “娘,真的不是我说,你这手艺,去开个店,肯定好多人光顾。”陈发春嘴里塞着面包,朝他娘竖起大拇指。
  秦慧娘倒是有些羞赧,又看向林书,期待地等着林书说话。
  林书撕了块面包尝了口,笑着点头,“确实不错,不信,秦大娘你也尝尝。”
  他将半块递给秦慧娘,秦慧娘慢慢咬完面包,然后自信地看向林书。
  “我知道问题出在哪了,下次还会做的更好吃。”
  林书笑着点头。
  秦慧娘又投入了面包制作中,林书做好果酱,便给秦慧娘打下手。
  面包做一回也要消耗时间,更别说这个年代,没有烤箱,只能用铁锅蒸,蒸熟后需要冷却放干,不然水蒸气滴在面包上不好吃,面包的口感和馒头还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极为考究手艺。
  今天刚好周末,上午秦慧娘学会做面包,下午做了一下午,共做了二十个樱桃果酱的面包。
  不是不能做多,而是材料不够。没有使用牛奶和麦乳精,便是成本太高,而舍去这些,做出来的面包,口感也不错。不过虽然没有用牛奶和麦乳精这种昂贵的食材,光是白糖,植物油也经不住过大的消耗,要知道这个年代普通家庭一年才吃几两油,别说他们做二十个面包,就需要几两油。
  陈发春还剩下一天假,第二天,林书就坐着陈发春的自行车,一同去了县城。
  他们如往常一样先去了谢有酒家,谢有酒自然也放假在家,看到林书和陈发春,顿时高兴起来。热情地招呼他们落座,还拿了家里的零食出来分享给他们。
  谢有酒还以为林书是来卖腊肉的,便满脸苦色道:“小狗蛋儿,我真帮不了你,我这嘴皮子说干了,可都没人来买了。”
  其实,林书在黑市生意这么好,也亏得是谢有酒的帮衬。不是谢有酒和这一片混得熟,谁都认识,林书的东西也不能那么快都卖得出去。你开个店还分冷场热场,而有了谢有酒,他在这一片串门给推销几下,也给林书揽了客。
  不过,又不是大富人家,哪能一年四季都买肉吃,更何况林书这价格也不便宜,肉确实腌得好吃,也禁不住经常买。
  林书笑道:“没事,今天不卖肉。”
  谢有酒惊讶道:“啊?那你卖什么?”他真的想不出来,怎么一个云峰村,还能有什么好东西来卖不成?
  林书从陈发春手上拿过箱子,这箱子是他按照现代行李箱的尺寸做的,总不能像村里的妇女们,背着个包袱到处跑,更何况这箱子装东西也方便。
  他打开箱子,拿了一个面包和一瓶果酱出来,递给谢有酒。
  谢有酒惊讶地看着这两样东西,好奇地打开来瞧。果酱瓶是透明的玻璃罐,外面都能看的里面的果酱,所以谢有酒先打开了面包的包装纸。
  这个年代没有用食品包装袋的说法,村里谁送点东西,都是直接端着碗和提着篮子,要不就是用报纸包装起来,食品厂倒是有专门的蜡纸包装,可林书总不能面包还没卖出去,成本倒是花了一大堆,也得先要试试这面包在黑市的反响如何。
  谢有酒拆开包装报纸后,看着面包,还真是没见过,便道:“你这馒头做的好不一般。”
  陈发春噗嗤一笑,终于体现了他的存在感,道:“这可不是馒头,这是面包。”
  “面包?”谢有酒愣了愣,还真没听说过。
  林书笑道:“你尝尝。”
  谢有酒尝了几口,咬到了里面甜滋滋的果酱,这果酱是新鲜的,不是那种放久了的干果酱,吃起来味道又软又甜。
  谢有酒吃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称赞:“嗯,这味道真好吃,里面的馅儿跟吃樱桃一样,酸酸甜甜的。用樱桃蒸馒头,我还是头一回见。”
  陈发春好笑道:“傻帽!都说了不是馒头,是面包。”
 
 
第39章 二更
  谢有酒道:“狗蛋儿,这面包谁做的?”
  陈发春道:“我娘做的。狗蛋儿教的法子。”
  “哎呀,我说狗蛋儿,你太厉害了,怎么尽会这些捣鼓钱的东西,这做的还真好吃。”谢有酒赞不绝口,吃完一个面包,嘴里还留着那甜滋滋的味儿,勾起的馋虫还没喂饱,可也知道那是卖钱的,便忍住了口舌之欲,谈起正事:“狗蛋儿,这面包你打算卖多少钱一个?”
  林书道:“五毛。”
  谢有酒抹了抹嘴,坐在椅子上才道:“好吃是好吃。可国营饭店里的馒头才卖1分钱一个,烧饼才3分钱,一碗混沌,牛肉面才1毛钱,就拿咱这条街上,住的大都是在工厂做事的人,一个月工资大都才二十几元,就我娘他们单位,早上连国营饭店都舍不得去吃,都自己在家做饭呢。”
  谢有酒说完,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这个恐怕不好卖啊。”
  “啊!那怎么办?”陈发春焦急道:“我们做了一整天呢。这面包这么好吃,应该会有人买吧。”
  林书倒是不急,笑道:“你还不知道粮油店的面包,卖多少钱吧。”再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刁钻口味,他相信秦慧娘的手艺。
  “粮油店?”谢有酒一愣。
  三人紧接去了粮油店。粮油店便是粮油供应门市部,是县城粮食局下辖,供应一些米面粮食,城里的工薪阶层,每月便拿着购粮册子和粮票来购买粮食,但最近粮油店供应起了面包。
  三人来到粮油店,店内有几位助理,部门经理单独有办公室,林书上回买面包,就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长卷发女人在售货。
  “姐姐,这面包多少钱一个?”谢有酒扒着柜台,问道。
  售货大姐觑了眼谢有酒身后的林书,弯弯的柳叶眉扬起,声音敞亮:“上回这小娃子不是来买过嘛。”
  谢有酒咽了口唾沫:“还真是一元一个。”
  售货大姐不耐烦道:“要买不买啊?小屁孩。”
  谢有酒眯眼笑,摇头:“我不买。”
  售货大姐懒得搭理谢有酒了,谢有酒拉着林书和陈发春出来,才低声道:“我刚才看了眼,那面包也才拳头那么大,竟然卖一元一个。狗蛋儿,你们做的面包都有碗大,才卖五毛钱,这粮油店不是欺负老百姓没见过面包,才卖这么贵。”
  谢有酒朝着两人挤眉弄眼道:“我们先待在这瞧瞧,看有没有人买。”
  林书道:“县城共有三家粮油店。这样,酒哥,你先在这守着,我和发春哥去另外两家,咱们先考察一下情况,两个小时后,在老澡堂旁的凉亭会合。”
  “好。”
  三人一拍即合,林书给了谢有酒三个面包,让他试着能不能遇到人卖出去,便和发春分别去了县城的另外两家粮油店。
  林书喘着气跑到了第二家粮油店。这个店开刚好开在县城中学这条街上,林书来的时候,还看到有学生从学校出来,才想起县城中学的高中生一周只放半天。周末上午上课,中午开始放假,放下午半天,晚上就得回到学校。
  这几年还是六三,意味着有六年级和高三。文化动-乱的时候,部分地区会停课两年。到时候为了复课毕业,便会改成五四,即小学只上到五年级,初中只有二年级,高中也只有二年级。得持续到恢复高考,才又改成六三。但也只是部分地区,不知道苍龙县城会是什么情况的教育制度。
  他也知道或许用不了几个月,这里会有大乱,可万事都没有绝对,他总不能为回避动乱,不为了孩子们的学业做准备,或许动乱殃及不到他们小小的云峰村,毕竟全国那么多的省城,直辖市和县城,也不可能一下殃及太远。
  这个年代的高中生,穿着朴素的衣裳,好多都是家里大人穿过的旧衣服,背着家里的工农军用书包,迎面走来几个,也都露出朴实的笑容。
  林书在粮油店外观察了许久。
  大多学生是城里的人,下午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粮油店购粮。其实农村大都是不发粮票的,只发粮食,若是农村的孩子到了城里读书,还没法来粮油店买粮,也无法去国营饭店吃饭,只能自己从家里带粮食来。若是粮食不够,学校放假时间太短,家住得太远,一时回不了家拿粮食,又没有粮票和购粮册子,那不得在学校饿着啊。
  林书看着形形色色的孩子,想到以后家里的孩子来城里读书,若是没有他在身边照料,没有粮食就饿着,那怎么办?
  不行。
  必须想办法赚钱,先在县城买间院子。只要熬过了这艰难的几年,等七十年代开始,许多政策也开始放宽了,他们就可以搬到县城来。
  林书在这站得快打瞌睡了,靠在门牌上,突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粮油店内传来。
  “我要吃那个最贵的面包。”
  林书一个激灵,回头望去,见是一个穿着粉红格子裙,十六七岁的少女。少女梳着双马尾,头上戴着紫色头巾,脚上穿着洋气的平底小皮鞋,从穿着打扮来瞧,家境不俗。少女背对着林书,林书看不清少女的脸。但此刻少女的旁边,却站着一个穿着蓝色旧工装的清秀少年。
  那少女指着要了柜台上的面包,当售货员拿下来面包,少年问了价格后,林书便清晰地看见少年脸上以肉眼可见显露的窘迫。
  少年在售货员疑惑的眼神下,凑近少女,讨好道:“英英,我们去吃饭吧,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牛肉面。”
  少女嘟着嘴,跺脚道:“不嘛,人家就要吃面包。”
  少年愈发窘迫,在售货员再三眼神询问下,尴尬地摸了摸胸口的口袋,却只摸到了一张五毛钱的毛票。
  少年紧紧拧着毛票,想要粮油店给他赊账,可门口突然传来惊讶的一声。
  “英英,你原来在这儿啊。”
  门口又来了一位英俊少年,那少年慵懒地拔腿走了进来,唇角翘起一丝弧度,似笑非笑地盯着拿不出钱的清秀少年。
  林书打量那说话的少年,他长着精致的面部轮廓,青涩的年纪,却有了棱角分明的稚嫩弧线。分明脸上带着笑,眼角眉梢却是掩饰不住的桀骜,一双好看的凤眼微微上挑,鼻梁挺拔,嘴唇很薄,形状漂亮。身上穿着精致考究的的确良白色衬衫短袖,修长的衣摆,整齐地没入崭新的工装裤中,一双打理得一尘不染的薄皮靴,显得那双腿愈发修长。初具男人轮廓的蓬勃少年,倒是连阳光都忌惮三分。
  得了,又是一位富家子弟。
  那少女见到白衬衫少年,顿时俏脸生动地浮出笑容,整张脸都激动地放光,恨不得扑到少年身上,却还是矜持又害羞地摸了摸头发。
  “擎天哥哥,你来了。”
  白衬衫少年淡淡地笑:“你怎么自己跑了,我去你家没找到你。”
  少女努了努嘴,埋怨地瞥了眼旁边的清秀少年,“还不是周池,非要拉着人家一起回学校。”又甜笑地看向白衬衫少年:“擎天哥哥,你要吃面包吗?这是新出来的面包,可好吃了,我给你买。”
  少女献宝似的,拿出自己的小钱包,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才缩着脖子道:“不好意思啊,擎天哥哥,我忘了我的钱买漂亮小裙裙了,都花光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