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白指着汤菜,说道:“粉条沉在汤底下。”
“是这样啊!”伍旭明白道。
众人一番酒足饭饱,伍旭夸赞道:“这粉条的味道真不错,滑嫩爽口。”
“皇兄若是喜欢,一会儿我让玲珑给你装上一些干粉条带回。”伍白提议道。
伍旭点点头,道:“好啊!”
吃过午膳,三人再次回到大厅。
这时,门房走进来说道:“公子,驸马,这是萧老爷派人送来的信件。”
萧子墨接过门房手里的信件,当场打开信件看起来,看完之后,萧子墨脸色大变。
伍白瞧出不对劲,他担心地问道:“子墨,父亲在信里说什么了?”
“父亲说永源府发生洪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想问问我们朝廷派去的救援什么时候到。”萧子墨缓缓说道。
话落,伍旭与伍白同时震惊道:“永源府发生洪灾?这消息准确吗?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萧子墨把手里的信件递给伍白他们看,然后开口道:“父亲既然说了,这件事肯定是真的。”
伍旭快速扫完信上所写,他面色黑沉道:“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竟无一人往上奏报!永源府的官员真是好大的胆子!”
“皇兄,父皇想必也被蒙在鼓里,咱们立即进宫把这件事禀告父皇吧!”伍白开口说道。
“嗯,走!”伍旭点头道。
三人很快坐着马车朝着皇宫而去。
御书房,皇帝听完伍白三人的禀告,他看着手里的信件,气得直发抖。
“即刻召集文武百官进宫。”皇帝忍着怒火说道。
“是。”王福赶紧跑出御书房,把皇帝的命令传递下去。
很快朝中诸位大臣纷纷来到御书房。
伍琛自然也来到了御书房,他看到伍白与萧子墨也在这里,惊讶了一瞬,然后朝着伍白走过来。
“白哥儿,你们知道父皇为何叫我们前来吗?”伍琛打探道。
“永源府发生洪灾,三皇兄可有听说这件事?”伍白试探道。
“洪灾!”伍琛震惊地说道,“你没开玩笑吧?”
就在他准备追着伍白打听洪灾之事的时候,皇帝说话了。
“永源府发生洪灾,李爱卿,你为何没有把这件事奏报给朕?”皇帝对着吏部尚书斥责道。
全国各地州府发来的折子通常会先送到吏部,再由吏部呈送到御前,皇帝此前没有收到永源府的灾情奏报,他自然要第一个问罪吏部的人。
李尚书满脸惊恐地辩解道:“回陛下,吏部并没有收到永源府任何有关灾情的折子。”
翟贵妃的哥哥户部尚书开口道:“不知陛下是从何处得知永源府发生洪灾的事情?会不会消息来源有误?”
翟弘深身为户部尚书,若是灾情属实,到时候肯定会从户部拨调物质救援,这件事他并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他主动开口询问灾情的消息是否可靠。
萧子墨开口道:“家父乃是双阳县县令,诸位可能不知,双阳县虽然属于山州府,但是位置却十分靠近永源府,这次洪灾的事情便是家父亲笔送来的书信所述。”
“既然如此,那双阳县的情况又是如何?”翟弘深追问道。
“双阳县地势比永源府稍高,故而安然无恙。”萧子墨回答道。
伍旭开口道:“父皇,如今不是追究过错的时候,咱们还是赶紧想办法救援永源府的百姓。”
“殿下说的不错,如今永源府的灾民都聚集到双阳县,家父已经拿出粮食救济灾民,可还是杯水车薪,希望陛下尽早做下定夺。”萧子墨拱手道。
皇帝点头道:“朕知道了。”
伍琛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带着粮食送往永源府,救济灾民。”
闻言,翟弘深给伍琛使了个眼色,但是伍琛急于立功,于是并没有收回自己的话,而是固执地看着皇帝,希望对方把这个机会交给他。
伍旭这时也开口道:“父皇,儿臣也愿意护送这些粮食前往永源府。”
皇帝看着他们两个,有些犹豫,一方面他不希望太子亲自去冒险,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三皇子利用这件事在民间树立威望。
接着御书房里的诸位大臣就着这件事争论不休,皇帝被他们吵得心烦意乱,恼怒道:“都给朕闭嘴!”
“翟爱卿,你去把救灾的粮食准备好,记住,明日一早,朕要看到所有粮食都准备好!”皇帝厉声吩咐道。
翟弘深不敢反驳,当即答应下来,随后他开口问道:“陛下可想好救灾人选?”
皇帝摆手道:“这件事朕自有定夺,你们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众位大臣躬身退下。
伍琛准备留下来劝说皇帝,结果却被自己的舅舅给拉走,太子亦是如此,最后,整个御书房里剩下的只有皇帝与伍白夫夫。
皇帝坐在椅子上,看着手里的书信,沉默不语。
“父皇,您没事吧?”伍白关切地问道。
“朕没事。”皇帝摇摇头说道。
伍白突然想起在原身的记忆里,太子就是因为去赈灾,回来的途中才会遭遇匪徒身亡,他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这次洪灾发生的时间,不过原身那时候中毒躺在床上,对外界的事情知晓甚少,伍白也不能很确定太子是死于这次洪灾之后。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o^)/~
第二百九十七章 状元的皇家小夫郎(十八)
三皇子府
伍琛看着面前的翟弘深, 不解地问道:“舅舅,你拉我出来做甚么?”
“我若是不拉你出来,你是不是还想向陛下说自己要去赈灾?”翟弘深反问道。
“这么好的机会, 我当然要把握住。”伍琛理所当然地点头道。
翟弘深摇头道:“你真是糊涂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每逢灾害,必有暴民作乱,你此举真是愚蠢而不自知!”
“舅舅,这件事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我身边时常有护卫跟随,并且我自己有武艺傍身, 没有你想的那么不济事, 太子之前推广红薯,已经得到父皇的赞赏以及百姓的爱戴,如今永源府发生洪灾, 这正是我表现的好机会。”伍琛分析道。
翟弘深见伍琛一意孤行, 听不进自己的劝说,只好坦白道:“事到如今, 我就如实告诉你吧,永源府洪灾的事情我早已得知消息。”
“什么?舅舅你早就知道这件事?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伍琛面色不悦道。
“这件事与安王爷有关,我不想你牵扯进来。”翟弘深说道。
“安王爷?这事与他有何干系?”伍琛好奇的问道。
安王爷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兄弟, 对方虽然因为身体欠佳, 没有入朝堂,但是皇帝还是很看重这个弟弟的, 逢年过节往安王府上送的赏赐就不知几何, 伍琛想象不到这洪灾与安王爷有何干系。
翟弘深久居朝堂, 知道的事情要多得多,他解释道:“安王爷迷上了炼丹之术。”
这话一出, 伍琛瞬间明白了。
炼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其中所需要耗费的钱财不比修城筑墙少。
“这件事父皇知道吗?”伍琛询问道。
“陛下应当不知道,安王瞒得紧,我也是无意之中发现安王的手下在收集一些奇怪的材料,经过调查,这才发现对方炼丹的秘密,后来我派人盯着对方一举一动,然后发现他与永源府的知府有联系。”
“如今永源府发生洪灾,安王定然逃脱不了干系,这件事咱们就当做不知道,至于去赈灾的事,你就不要再提了!”翟弘深嘱咐道。
“难道就这样把这个拉拢民心的机会让给太子?我不甘心!”伍琛固执地说道。
“安王不是你想象的那般简单,除了永源府知府,就连吏部尚书都是他的人,你若是去赈灾,到时候必然要得罪他,如今太子还没有打压下去,你难道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劲的敌人吗?”翟弘深费力地劝说道。
甥舅两人最终经过一番协商,决定不蹚这趟浑水。
“舅舅,方才我已经在父皇面前提议自己去赈灾,万一父皇下旨让我去永源府,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办?”伍琛求助道。
翟弘深淡定道:“怕什么?你此刻给陛下上道折子,就说自己身体突然抱恙,到时候他肯定只能选择太子去赈灾,如此一来,咱们尽可坐山观虎斗。”
伍琛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妙啊!还是舅舅想的周到。”
“哈哈……”翟弘深大笑起来。
东宫
伍旭看着面前的娄泰和,问道:“舅舅,你拉孤出来做甚么?”
娄泰和说道:“殿下,你不能亲自去永源府。”
“这是为什么?”伍旭不解地问道。
他作为太子,理应为天下黎民百姓做事,因此他很不理解舅舅的说法。
“殿下作为太子,不可以身冒险,这件事大可让其他人去做。”娄泰和劝说道。
“孤身为太子,自当以身作则,岂可躲在他人之后。”伍旭朗声说道。
“可是……”娄泰和还想再劝。
伍旭制止道:“舅舅不必多言,这件事父皇还未定夺,若是父皇下旨让孤去,孤定当不会推辞。”
娄泰和无奈地看了伍旭几眼,叹息道:“殿下心意已决,微臣实在是难以劝殿下回头。”
“舅舅的好意,孤心里都明白的。”伍旭软下语气说道。
“你啊,性子还真是像你母亲年轻的时候,总是以大义为先,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感受与安危。”娄泰和怅然道。
娄氏年轻的时候,同样卷进夺嫡之争,当时她为了救皇帝,以身做饵,引开另一位皇子派来的人手,最终为皇帝拖延时间,使得皇帝成为胜利者,她与皇帝共同经历太多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些,这么多年过去,皇帝始终把娄氏记在心底。
“小时候,母后经常告诫孤,孤身为太子,身上肩负的责任不比父皇轻,为人君者,当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伍旭回忆道。
娄泰和缓缓说道:“殿下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多谢舅舅理解。”伍旭拱手道。
御书房内,伍白看着神色纠结的皇帝,提议道:“父皇,不如就让儿臣与驸马去永源府赈灾吧?”
“胡闹!”皇帝第一反应自然是不答应的。
伍白不想让太子涉险,万一太子就是在这次赈灾之中遇到的匪徒,到时候他后悔都来不及。
于是,他继续劝说道:“父皇,儿臣并没有胡闹,皇兄身为太子,朝堂之中还有许多要事处理,至于三皇兄,儿臣听说他前些日子喜得贵子,这么大好的喜事,他也不适合去离开京城。”
“这朝中文武百官那么多人,怎么也轮不到你一个小哥儿亲自前去赈灾!”皇帝没好气地说道。
“百姓们遭受灾害,没有及时等到朝廷的救援,想必此刻已经对朝廷升起很大的怨恨,此时正是需要一位皇家的人亲自前往安抚他们,让他们知道父皇并没有放弃他们。”伍白继续劝说道。
萧子墨也开口道:“陛下,白哥儿说的没错,家父身为双阳县县令,他收留了不少百姓,若是我与白哥儿亲自前往永源府,他们或许会看在家父的面子上,不至于发生暴动。”
这话一出,皇帝忍不住沉思起来。
这时,王喜从外面走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折子。
“陛下,这是三殿下派人送来的折子。”
皇帝拿过折子,打开一看,里面写着伍琛身体抱恙的内容,瞬间他就明白伍琛不想去赈灾,所以才会上这道折子,他气得把折子摔在地上。
伍白捡起地上的折子,看完之后,他同样明白伍琛的想法,于是他抬头看向皇帝。
“父皇,要不你就答应我方才的提议吧?”
皇帝深吸一口气,满脸正色地问道:“你们两个真的想去?”
伍白与萧子墨赶紧跪在地上,郑重地回答道:“我们愿意去。”
“好,朕就成全你们。”皇帝闭了闭眼,开口道。
“多谢父皇。”伍白夫夫感激地说道。
“你们退下吧!圣旨朕会派人给你们送去。”皇帝无力地挥手道。
“是,儿臣告退。”伍白携着萧子墨离开御书房。
回到公子府,伍白立马吩咐玉岚给自己收拾行李。
玉岚好奇地问道:“公子,你们要去哪里?”
“永源府。”伍白回答道。
“去那里做什么?”玉岚询问道。
“有事要办,你别问了,先去收拾行李吧!”伍白摆手道。
“公子,我可不可以跟着一起去?”玉岚眨着大眼睛问道。
伍白摇头道:“不可以。”
“好吧!”玉岚惋惜地下去收拾两人的行李。
翌日
伍白与萧子墨拿着圣旨,骑着马来到户部门口。
翟弘深看着他们两个人,上前打招呼。
“拜见五公子,驸马。”
“粮食都准备好了吗?”伍白询问道。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待太子殿下赶来,就可以出发。”翟弘深恭敬地回答道。
伍白拿出圣旨递给翟弘深,说道:“父皇已经下旨让本公子与驸马亲自押送这批粮食前往永源府,你把粮食的袋子全部打开,本公子要检查一下。”
闻言,翟弘深面色僵硬片刻,他很快回神打开手里的圣旨,发现上面写的的确是伍白与萧子墨的名字,他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陛下怎么会将这个任务交给五公子?”
216/259 首页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