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谋算天下(古代架空)——沧海扁舟

时间:2023-05-07 11:13:54  作者:沧海扁舟
  “这百里长风果是个人物。”秦丕双手支着下颌,美眸里漾着点点春情,撩人的注视着复楚舟,“只是这百里长风既然被称为隐世仙人,如今又为何进京来参加武比?入得这凡尘呢?”
  “这微臣确是不知,不过……”复楚舟说着,故意顿住。
  “不过什么?楚舟但说无妨。”
  “不过,吴地有流言称,这百里长风有未卜先知之能,此番预知这天下将迎来一位千古明君,故而百里长风才会顺应天命出山辅佐明君。”复楚舟将在吴地所闻之言尽数告知,邪魅之中尽是坦然之色,让人生不起丁点怀疑。
  秦丕闻言陷入了沉思,低喃道:“顺应天命么?”然而当他从沉思中回神时,复楚舟已然没了踪影。
  唉!
  一声轻叹终是从他的嘴里溢出,这复楚舟虽是为他所用,可是他们之间的距离却无法再拉近分毫,复楚舟从未畏惧过他身为皇帝的权威,进朝做官也是为了那一人之下的滔天权力。
  或许又不是,这复楚舟根本不是会被权力所困之人,进入朝堂,或许只是一时兴起,觉得好玩罢了。
  无奈抚额,秦丕发现自己尽管和复楚舟认识了两年有余,可是自己却无法看透这个人。
 
 
第132章 四方来聚
  当金乌破开黑暗的重重包围,光明就像是宣告胜利一般,接踵而至,黑暗被驱离,只能在光亮投影的角落里苟延残喘,等待夜晚的重新到来。
  而整个京城,也在这光明来临之时,彻底热闹了起来。
  聚丰客栈,天字上房。
  黑色外袍划破虚空,接着,一双修长的手从外袍的袖子里伸出,因着外袍的黑,那手显得越加的白。
  长手束起黑发,一只朴实无华的墨玉发簪穿发而过,然而,下一瞬,一只白白糯糯的冰蚕就已然趁着发簪主人不注意爬到了黑色发簪上,圆润润的身体一卷,将自己圈到发簪上,成为发簪唯一的点缀。
  “下来!”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束胤炎手上动作不停的在自己清隽的脸上动着手角。
  “我才不要,你的袖子里好闷!还是这里舒服!”软糯的声音在束胤炎心中响起,束胤炎甚至能够感觉到自己头上那个小家伙越发的卷紧墨玉发簪了。
  无奈,束胤炎只能由着霜雪去了,这只小小冰蚕虽然叫他主人,可是他可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
  束胤炎也不管那只在他头上撒泼的冰蚕了,将鬼面覆在脸上,他已然成了那个让人见之就心惧的百里长风。
  抖了抖黑袍,束胤炎收起脸上所有的表情,伸手推开房门,门外,司凡一身白衣,倚靠在围栏上,神色悠闲。
  “怎么不进来?”束胤炎的声音染上了些微的惊讶,他没想到司凡竟在门口等着他。
  司凡不语,只是抬手将束胤炎头上墨玉发簪上的那点白色捏住,也不用用力,霜雪就僵着身体从束胤炎的发簪上脱落,老老实实的呆在司凡的手里。
  “啧啧。”束胤炎见此也是啧啧称奇,也就只是司凡能对付的了这只爱撒泼的小东西,“这两年你到底对霜雪做了什么?以至于它如此怕你?”
  司凡笑得睨了霜雪一眼,眼中别有深意,霜雪又是一僵,最后老老实实的蠕动进司凡的衣袖里。
  一进入到衣袖里,霜雪马上就扑倒墨玉身上,呜呜哭诉。墨玉无法,只能扭动软软的身体,把霜雪卷到自己的怀中来,算是安慰。天知道这样的情景在它回来的二十来天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束胤炎见司凡没有回答的意思,也不追问,“凡今日有何要事?不然就随我一起,去看看那朝廷武比?”
  “看我自会去看,只是身份不同罢了。”司凡回答完,倾身在束胤炎的唇上印上一吻,辗转缠绵。
  复楚舟可是这次朝廷武比的总监考官,他自会到场观看。
  ……
  武比时辰还未到,武比的广场已然围满了来观看武比的平民百姓以及这次来参加武比的各路好汉。
  或许这些平头百姓不知现在站在他们身旁的是什么人物,但是各路高手现下都在心里暗自警惕着,因为他们目之所及之处皆有着一两个在江湖上叫的出名号的人。
  “看,那个是何将军家的公子!”百姓中爆出一声惊呼,接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顶停下来的轿子吸引。
  何将军何正是丰朝正二品镇军大将军,其子何龙纬更是从小在兵营长大,年前一场对西南王的战争更是以少胜多,使得何龙纬的声名大噪,太宗皇帝欲封何龙纬为将军,却被何龙纬以“不曾参加过武比的将军,不是真正的将军”一句话拒绝!故而今日何龙纬出现在这里,却是在众人的意料之中的。
  那么这朝廷武比到底是什么?使得不管是江湖高手抑或是世家公子皆对比武比趋之若鹜?甚至放弃那接受皇帝封赏的大好机会呢?
 
 
第133章 何为武比
  朝庭武比,五年一度。是从楚朝延续下来的一种选官制度。
  文有科举,武有武比,这是丰朝上下流传最广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已有千年历史并逐步完善的科举选官制度和始创于楚朝的武比选官制度。
  科举制创立至今已然千年有余,所以这种选官制度已经深入人心。而武比制创立至今虽才两百年余,可是却备受历代统治者推崇。
  纵观历史,只要能叫上名的将领十之八九都是从武比中脱颖而出的。就连前朝被称为战神的千古名将束阑也是那一年武比的头筹。
  从武比中走出的名将更是多如繁星,所以才引得江湖好汉与世家子弟趋之若鹜。
  要知道,自命清高这个词从来都不独属于书生,这个词对江湖武林的某些人同样适用,这些人口口声声的说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还比不过在江湖上逍遥自在。但是一旦有了向上攀爬的机会,一个一个又会卯足了劲,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故而这个不问出身的朝廷武比每一届都会吸引无数江湖人前来参加,但是历年来,江湖人被朝廷录用,成为将军的却是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