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木等他娘捶够了,快速出门把东西拖进来,“娘,你放心吧,我不会去黑市的,这是东......朋友帮忙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把东子说出来,要是他娘以后说漏嘴就糟了。
“你真没去?”高母狐疑道。
“真的!你看这大米,黑市哪有这么好的品质。”说着抓出一把米让他娘看。
高母紧张地拉过他的手仔细检查,这才展眉,心里相信了,同时也松一口气。
“还有这么大一块肉,明天给您好好补补身子。”高一木看着躺在床上瘦弱的母亲心里发酸。
高母欣慰儿子的孝顺,也不拒绝,做好了她多夹给儿子就是,没必要争这几句话。
“这是什么?”高母因为是侧躺在床上,眼睛刚好看到袋子下方凸起,疑惑道。
“?”高一木顺着实现望过去,心里一惊,难不成东子还给他们准备了其他的东西?
以前高母害怕粮食被偷就把粮食放在屋里了,刚好把大米倒进米缸,露出了底下东西的真面目,“!!”竟然是这么大两根腊肉。
高母也是瞪大眼睛,看儿子的样子就是不知道这回事,然后流着泪说道:“儿子你记住,咱们得记得人家的情!”这么艰难的时候,这些东西可是帮了她家大忙了。
高一木认真地点头。
与此同时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几个人家里,几人把米倒进米缸都发现了藏的腊肉,又是一番感动。
陆卫东对此一概不知,送走七人就收拾一番进入梦乡,一睡到天亮,然后被两个表哥过来送车敲门吵醒。
晚上电影院放电影他准备带陆芳芳去,中午特地去国营饭店打包午饭,刘伟和刘强自然没办法回去吃,答应晚上补偿他们,“晚上你们下班去收购站找我,带着芳芳去看电影。”
刘伟和刘强眼睛噌的一下亮了,他们只看过村里的露天电影,一年也不过看一次,还是周围几个村子轮流放,心里一片火热恨不得现在太阳就落山。
“娘,我回来了。”陆卫东关上大门,拎着饭盒进屋,因为还不到饭点,刘秀英没做午饭,看到儿子手里的饭盒,去厨房煮了米饭,取来碗筷三人开始坐下吃饭。
今天他打了一份红烧肉和清炒时蔬,陆芳芳因为之前很少吃肉的缘故,格外馋肉,到现在也改不过来。
等到刘秀英吃了第一口饭,就迫不及待去夹红烧肉,吃得满嘴流油。
陆卫东也不停地给她夹肉,小孩还是胖一点好看,六岁的小孩一大碗红烧肉盖饭吃了个底朝天,刘秀英看着女儿抱着比她脸还大的碗,一副恨不得把自己埋进去的架势,无奈扶额,这以后谁家能养得起哦!
又瞥向笑眯眯看着陆芳芳的儿子,算了,总归她哥养得起,抿嘴一笑。
吃过饭陆卫东带陆芳芳出门玩,小孩不能老拘在家里,拿着两人的拖鞋,准备带她去附近的一条小溪。
到了地方把陆芳芳抱下车,没有后世工业废气的污染,小溪潺潺,山明水秀,惬意地深吸一口气,舒服!
“哥哥快来!”陆芳芳叽叽喳喳地唤道,她哥哥怕她滑倒不让她一个人下水,要是不听话哥哥就再也不带她出来玩了,着急喊他过来。
“先换鞋。”陆卫东伸手弹她脑门,真是急不可耐的小孩,牵着她坐在大石头上,从袋子里掏出拖鞋换上,又撩起裤腿,这才带她下水。
“哈哈......”陆芳芳被陆卫东的大手紧紧扶着,兴奋地跳着脚在水中踩,不断溅出水花。
玩了一会便腻了,牵着他非得编草帽,陆卫东把人抱出水,放下裤脚,伸手拽了几根杂草,搂着她坐在石头上编草帽。
陆芳芳疯玩一阵,一歇下来就开始发困,起初还能看着哥哥编草帽,后来小脑袋一点一点歪在陆卫东身上。
陆卫东难得放松一天,编草帽正编得愈发兴起,突然感觉怀里的人瘫在自己怀里,无奈地放下手里的杂草,小心抱起她放在车前杠上,也不敢骑车害怕把人晃悠下去,慢吞吞地推着车去收购站放在床上,然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出去。
正好有空,戴上手套继续扒拉宝贝,可惜运气不总是降临,什么都没找到还搞得身上一身灰,起身换了件衣服,迷迷瞪瞪趴在椅子上睡了过去。
再一睁眼天都暗了,揉着眼睛看了眼床,芳芳呢?!一下子清醒过来,夺步往外冲,看到小丫头在给菜苗浇水,这才松口气,走过去把人拎起来,吓得陆芳芳哇哇乱叫。
偷偷出了气,准备出发去看电影,因为刘伟和刘强还没下班,领着小丫头买了几个包子在大厅坐着等。害怕陆芳芳饿,就给她一个包子让她先吃,他准备等等两个表哥,不然两人要炸。
“走走走!”刘伟和刘强迫不及待催促表弟赶紧走。
这时候门口不敢卖东西,不过陆卫东自己准备的有,他带了一包瓜子,给陆芳芳准备了一些奶糖。
这时候都是样板戏,几个轮流放映,今天这场《智取威虎山》,买了四张票,随着人流进去找地方坐下。
几人看地如痴如醉,陆卫东原本以为看惯后世好莱坞大制作并不会有多深的感觉,但现实告诉他经典永不褪色,主旋律永不过时,主角从头到尾都在牵动着他们的情绪,直到电影散场他们还意犹未尽。
......
“东子,东子,出大事了!”方大圆气喘吁吁骑着车狂飙过来。
陆卫东放下手中的工作,问道:“慌慌张张的,怎么回事?”
“文,文彦和新知后天就要下乡了,咱们得给去送行。”方大圆呼哧呼哧说道。
“你怎么知道?”陆卫东疑惑道,没听说啊。
问了两次方大圆才缓过气来,说道:“嗨呀,这俩小子想偷偷瞒着咱们,哪能瞒的了我。”方大圆略微自豪。
陆卫东皱眉,知道不对劲,但那两人没说一定有原因,时间太短他这也不好准备东西,“咱们几个得赶快准备些东西好让他们带去。”
“嗯,你说得对,我这就去找告诉其他人,咱们一起送他们!”方大圆急急忙忙出门。
陆卫东站在院子里望着他离开。
他是乡下来的虽然没吃过苦但也知道下乡后会干些什么活,进屋里找了纸笔细细写下要准备的东西,手套,耐磨的鞋,下乡后他们粮食肯定不够吃,更别说暗地里还要补贴老人,粮食不容易携带,他打算晚上去黑市换些粮票布票。还要买些感冒药退烧药!差点忘了这些东西,老人上了年龄身体受不住,容易生病,不论这些要有没有用,备一些总是好的,不过这得去找胡老三才行......
花了一天时间匆匆准备了这些东西,粮票、布票、肉票、各种药还有其他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很贵重,对于他来说不值一提,他空间就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还有一年他们就可以参加高考回来了,陆卫东安慰自己别太舍不得兄弟......
第二天一大早六个人就站在火车站等人,这是出事后陆卫东第一次看见两人,越发单薄,六人上前紧紧拥抱两人,陆卫东拿出自己准备的包裹,分别递过去,叮嘱两人一定要保存好。
孙文彦和吴新知看到他十分严肃认真的样子不明所以,依旧很郑重地点头,接着其他人也纷纷上前给他们自己准备的东西。
火车发出“嘟嘟——”的轰鸣声,两人匆匆上车,扒着窗户拼命对车下的人挥手,六个人也追着火车跑,直到再也看不见人才停下来。
六人站在站台前,期待下次团聚......
第21章 知青
与此同时陆家村也迎来了一批新的知青。
“到大食堂开会,每家至少要来一个人......”村里大喇叭循环吆喝了三次。
“天天就搁那浪费时间!”胡四妹暗骂一句,冷着脸扔下手中的簸箕,进厨房把早饭端出来,扭头哼道:“都赶紧吃,吃完去看看又闹啥幺蛾子呢!一天天的......”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干点活,胡四妹最不耐烦开会,每次叨叨叨也商量不出啥结果,净在那浪费时间。
匆匆吃完饭胡四妹和陆大柱领着一家子去大食堂,大食堂自从解散后这地儿就废物利用,场地大能容纳村里的人,成了开会的首选地方。
村长看了看人差不多到齐了,清了清嗓子,“这是咱们村新来的知青,大家欢迎。”
大家相互看看,不情不愿地稀稀拉拉鼓掌。
“那知青一个个娇滴滴的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这不耽误事嘛!”胖嫂子撇嘴小声嘀咕。
“就是,你看看之前来的那几个小伙,连我儿媳妇都不如,啧,看,这次还有两个女的。”李嫂子摇头叹气,对他们来说知青就是帮倒忙的,细胳膊细腿能干啥?
不仅她们嘀咕,周围闹哄哄也在议论,上一批知青刚开始到这看见蟑螂都大惊小怪,干活现在也才勉强跟上进度。
台下人吵吵嚷嚷,觉得差不多了,村长继续道:“这次开会内容是新来的知青吃饭住宿问题,这次没提前通知,现在知青点没多余的地方,六个知青找六家,一家安排一个,住一个月的时间,之后在知青点加盖几间房,人再挪过去。谁家愿意?”
村长话音落下,底下安安静静,都不吱声,都是一大家子住着谁愿意安排个外人,谁知道脾气怎么样,碰上个脾气不好的不还得伺候着,找罪受,吃饱了撑的啊......
各有各的心思,没人吭声。
“胡四妹家不是有空房,就让知青住进去呗!”杨老太故意扬声说道。
杨老太和胡四妹自打嫁到陆家村就不对付,见面就掐,胡四妹说话从不留情,没次都把杨老太气得要岔过气。这次杨老太逮住机会,哼哼,那老太婆不想让人去,她偏要给她添堵!
胡四妹眼一眯危险地看过去,仰头张嘴就要骂过去,陆大柱不动声色按住自家老婆子,这要张嘴就不是骂人那么简单,这是不欢迎知青,。
陆大柱笑了笑说道:“大伙也知道我孙子孝顺,隔几天就回来看看我们老两口。”就是不正面说接不接收知青。
也是,村里人听了默默点头,可不是嘛,大儿子一家有出息,还是个孝顺的,儿子、孙子经常骑着自行车送东西回来,谁没看见过,总不能为了外人不让自家人回来。
村长拿着烟杆抽两口,扫视一圈,把台下小动作收入眼中,当了这么多年村长,自然了解他们,“村里商量了,住一个月补贴五块钱,知青自己带粮食去,都赶紧决定,马上就要出工了。”村长也知道他们的尿性,不想在这磨磨唧唧耽误功夫。
五块钱!还有粮食!
胖大嫂最先表态,很快剩余五个名额也被抢完了。
“那就这样安排,待会那六家派人来招呼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村长立刻拍定。
“哐当哐当——”“呜——”
火车上一批新的知青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孙文彦和吴新知没有加入,两人找了角落的位置默默整理自己的行礼,直到对面的人出去接水,这块只剩下他们,才依次打开那六个包裹。
想到刚才的场景,吴新知噗嗤一声笑出来:“就我们两个拎一串包裹,他们也不说规整规整。”六个人每人都准备了一个包裹,他们挎了满满一胳膊,手臂动都动不了,还好离火车近。
孙文彦推了推眼镜,眼里带着笑意,“趁着没人我们先把东西整一整。”他们经历那么大的事儿迅速成长,对周围人保持态度,暗暗警惕,自然不会大大咧咧地当着别人面把东西暴露出来。
“嗯!”吴新知默默加快手中动作。
除了陆卫东那五个人准备的都差不多,各种零碎的生活用品,还有特地做好的干粮。
“这可够我们吃好几天了。”吴新知抿着嘴笑,整理完的五个包裹有好多干粮,一看就知道是特地准备的,这些耐放不容易坏,做起来也不容易,他们自己家也准备了,加起来满满一兜,可不得吃几天。
“都是阿姨亲手做的,还有这个是高阿姨做的米饭团,咱们今天中午就吃这个。”孙文彦咬了一口,笑了,当初高一木带到学校,他们都吃过,熟悉的味道,在开往陌生地方的火车上,这个味道让他开始想念朋友,想念家人......
“嘶!”吴新知抱着肯定和前面一样东西的态度打开最后一个包裹,被里面各种票据吓了一跳,迅速重新合上。
孙文彦赶紧放下饭团擦了擦手解开最后包裹,也忍不住吸气。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孙文彦不惹人注意地起身环视一圈,正是中午,人都在水房排队接热水,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路上无聊聚在一起聊天,没人注意他们这个小角落。
放心地重新坐下,手放在包裹里偷偷地整理。
越看越是心惊,粮票布票肉票特别多,虽然自己也有准备但也没有这么多,家里发生这事,为了能查到两个老人在哪儿,几乎花光积蓄,他们着实已经捉襟见肘,还有这些药,上面写得有标记,功能和用量,一看就是花了心思,仔细翻了翻,几乎各种常见药都有!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治病问题,两个老人身体不好,要是没有药生病时他们只能干着急,没人会给看病。在那里他们明面上就是陌生人,不能暴露关系。只是医院开药查的严,他们没有门路,孙文彦紧紧抱着包裹。
“这些东西绝对要保护好,咱们两个以后不能同时离开,得有人看着东西。”孙文彦交代道。
吴新知严肃点头,他知道东西的重要性。
吴新知沉默一会,咬了咬唇说道:“咱们欠东子太多了......”不仅是东子,还有其他兄弟,对他们掏心掏肺,只是他们不能告知实情。
孙文彦明白他的意思,眼神望向车窗外,透过透明玻璃,路边长着高高的杂草,即使被列车快速行驶带起的劲风刮倒,依旧顽强地重新挺直躯干,深吸一口气。
他们一定会照顾好爷爷,照顾好自己,他们会回来的......
自从送两人离开,陆卫东总是静不下心。
一边走神一边拿起脚边的罐子,“叮!”之前总文物值累计达到百万后就解锁了提示功能,五万以上就会提示,不过之后一直没有发现文物,这个功能还是第一次使用。
罐子脏兮兮的看不出什么特别地方,拎到水井旁边,打一盆水,仔细洗去上面的污渍,一连换了四次水才清洗干净,朱红色的瓦罐,颜色很漂亮,上面没有图画,很质朴的罐子。反正也说不出三四点,直接放空间特地分出来的文物区。
13/53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