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末世植物乐园[基建]——月下啃大瓜

时间:2022-01-08 10:22:16  作者:月下啃大瓜
  他、或许、可以做做资本家,想办法压榨一下那两千个病号?
  这样农场不就又多出两千人手了?
  姜默叫来向北。
  向北和于叔是完全经由他的介入,和变异大球藻共生的人。
  前几天闲着没事,姜默试探了下融入变异大球藻,大概了解了他的演化规律。
  他想到一个抑制变异大球藻的特性,并把大球藻和寄主思维连接起来的方法,但必须在真人身上做实验。
  “叫你过来,是因为你的年纪小,身体各器官蓬勃旺盛,实验的成功率更高。”姜默解释。
  “我能保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功率,你放心,如果有失败迹象,我会立刻终止实验。”
  向北毫不犹豫的点头,“放心,我相信二老板。”
  和向北解释完注意事项后,姜默融入寄生在向北身上的变异大球藻中。
  大球藻的情绪疯狂而喧嚣,还好姜默已经做过多次演化引导,有了充足的经验。
  他娴熟地在情绪间遨游,首先掐灭它对污染的疯狂,接着把它对寄生的渴望进行扭曲,转化为对寄主在思维上的依赖性……
  这一次的改造时间很长,姜默必须要小心、再小心。
  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从变异大球藻中出来。
  向北紧张地看他,“成功了吗?”
  姜默擦了擦汗水,“你试试控制大球藻。”
  向北闭上眼,眉头微微蹙起来。
  突然,从他的肘部,一个黑色的,由密密麻麻丝线组成的小臂伸出来。小臂尽头,圆形的黑团逐渐变化,化为五根手指,其中一根手指轻轻颤动,紧接着,五根手指都自由活动起来。
  “卧槽!”向北感叹。
  经过演化后的海藻,不会再寄生变异植物,因为变异植物的思维达不到它们的要求。
  它们现在明显对具有清晰思维的高等动物更感兴趣。
  但因为它们对污染的渴望被无限弱化,这顺带让它们失去了寄生能力。没有姜默的刻意引导,变异大球藻也不会主动寄生人类。
  向北对这具新长出的义肢明显还运用的不够熟练,他歪着身子,用手扶住一旁的桌子。
  然后,姜默和向北两人,一同看见他的五根手指碰到桌沿,柔软地弯折了一百八十度。
  向北和姜默:……
  姜默:“忘了海藻的材料太软了,我再调整一下。”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这次调整完出来,向北终于可以用新长出的义肢抓起桌上的玻璃杯。
  但这次,他的小臂弯成了一个弧形。
  向北:“好像还是有点儿受不住力。”
  一直调整到半夜,向北终于背着两个乌黑的恶魔羽翼,满意而归。
  姜默则拿着从向北身上取下的变异大球藻A01样本,把它们送进培养缸。
  培养缸里流动着红黑色的物质,仿佛火山熔岩般闪着微光,是变异火晶椰子的产物,姜默存了十几大缸,专门用来生产变异大球藻。
  将样本投入缸里,嘱咐实验大棚的人照看好新植物,他回到家里给方楠打电话。
  医院的事要提前安排起来了。
  *
  农场兴建了新医院,用来解决因各种原因截肢和缺失器官的人。
  这涉及到二老板发明的一项新玄学,啊不,植物学技术。
  现在正在临床实验招募期,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当然,之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器官坏死,却没条件截肢的人,医院也会附赠截肢手术。
  姜默穿着白大褂,一脸兴奋地站在诊疗床边。
  如果说以前他还会因为自己能控制变异大球藻,心有芥蒂,不想给太多人做大球藻寄生手术,现在的姜默早已放下芥蒂。
  升级之后,所有由他演化出的植物,都将与他存在联系,他可以通过世界树轻松连接到每一株植物上,他就没必要再纠结有关变异大球藻寄生的伦理道德了。
  在经过护士科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病人们忐忑地被引导进病房,躺在特制的治疗浴缸里。
  方楠坐在医院门口,表情复杂地看着拄着拐杖进医院的病人们,满面笑容地走出来。
  “我这里还有一份协议要签,”方楠招收示意对方过来,“农场不鼓励做过改造的员工,在工作时展示出超出人体正常数目的四肢。”
  “为了不吓到别人?”病人好奇地问。
  方楠狠狠吸了口烟,“为了别卷到正常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19 21:36:30~2021-12-20 22:52: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猫不理黄瓜 3瓶;无可奈可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市场经济
  姜默这几天住在了医院,废寝忘食。甚至周老太太和徐衍找过他好几次,他都不肯回家。
  他突然理解了“植物乐园”里“乐园”的含义。
  当能力提升到可以支撑自己放飞自我,真的是挺快乐的,当然,责任也很大。
  医院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姜默的操作也变得越来越熟练,他现在一天能进行一百多次改造,在晚上医院关门后,还能富余出精神力,进一趟实验大棚。
  这样勤奋工作带来的结果就是,他终于有人手修路了!
  一方面是为了居民上下班方便——即使不能开车,自行车总可以骑的;一方面是为了夏天暴雨的时候,路面别太泥泞,保证工人正常的工作效率。
  当然,因为现在没有石油和沥青,所谓的修路还只是简单做一下硬化,然后用石子铺路。
  在农场仅有的两台压路机压过之后,工人们挑着从山上砸下来的石子,担去工头那里。
  每个修路小队都有一位工头,负责记录小队成员的工作量。
  小李和同伴快见到工头时,互相递了个眼色,两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站住。
  “快,帮我把挂在背上的篮子取下来,可磨死我了!”小李把扁担放下道。
  他和同伴都做过义肢改造,也都签过防卷协议。
  但协议上只说不让他们长出多余的肢体,可没说不让他们的身体上长出多余的钩子。
  小李后背长着一个黑色的钩子,胸前长着一个黑色的钩子,每个钩子上挂着一个布包,包里装得满满的石子。
  布包一被摘下来,小李顿时浑身轻松,他活动活动肌肉,忙去帮同伴的忙。
  两个人将钩子收回去,整理好衣服,然后把布包缠在手腕上,这才去找工头。
  工头正量称计件,看到小李两人,目光在工人名单上扫了两下。
  他把两个布包从称上拿下来,扫了眼显示屏幕,“80公斤。”
  “不是,”小李急了,“这两包石子也是我背过来的,也应该算在我的账上。”
  工头面无表情:“改造人的工作量超过80公斤,都不予计算。”
  “那我们总不能白忙吧!”同伴也不乐意了。
  工头在两人脸上扫了眼,一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表情。
  他把布包放到称上,瞟了眼计数,从身后的袋子里取出五朵小红花。
  “超过80公斤的,每多出10公斤,颁发一朵荣誉小红花。”
  说着,工头将小红花摁在小李掌心。
  荣、誉、小、红、花……
  这谁想出的招,这么损!
  似乎是为了安慰队员们,工头补充了一句,“攒够一百朵小红花,可以去萤光市集兑换一张九折的打折券。”
  小李:……
  小李看向同伴,同伴看向小李。两人用目光交流。
  以后还干吗?
  要不、先去问问打折券能不能卖出去?
  办公室里,方楠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感冒了?”徐衍问。
  方楠揉揉烫了一上午的耳朵,“可能有人在骂我吧。”
  *
  去桑林摘茧还可以录用普通妇女,只要带着特制手套,保证不伤了蚕茧就行。
  但煮茧、抽丝和织布,对女性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
  手上的皮肤必须保持最水润的状态,稍微有一点倒刺,都有可能伤了织品。
  所以目前在缫丝厂工作的人,基本都是从纺织厂调过来的。
  赵新月浸了手,抹上手油,专心分拣蚕丝。
  “听说你要辞职了?”旁边的妇女问,“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辞?”
  赵新月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笑眯眯的样子,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我想回家开个裁缝工作室,筹备起来顾不上工作,就只能先辞职了。”
  妇女有些不理解,“钱可不是这么霍霍的,你刚买了石屋,钱正在紧张的时候,这时候辞职,万一创业失败怎么办?”
  赵新月知道妇女是好心,怕她小姑娘一时热血上头才出言提醒。
  她小声道,“赵姨,二老板说,夏天要开放和别的岛屿的贸易呢。
  萤光岛富人少,可内陆很多据点,都是富人们坐飞机跑去避难的,咱们的蚕丝肤感清凉细腻,他们肯定会对新蚕丝衣服感兴趣的。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她还有一点儿没说,现在商业部长苏羽鼓励岛民创业,给工作室各种优惠政策,她觉得,这里面也有一点儿想要发展萤光岛特产的意思。
  她会织布,也会做衣服。借着东风把工作室建立起来,说不准以后就能成为农场的特产专供了呢。
  赵姨听完她的话,陷入沉思中。
  过了一会儿,她突然道,“我其它的不会,就觉得农场的大白菜又便宜又好吃,比末世前的白菜都好吃,你说我做白菜包子,能卖出去吗?”
  赵新月笑,“当然可以,您到时候可以在码头卖啊,以后码头来往的客商多了,总要吃东西的吧?您不是还会做蔬菜汤?正好配包子。”
  不止是赵新月在考虑建立工作室的事,其它一些有远见的,都开始进行事业的长期规划。
  苏羽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到一些企划,有想要兴建私人磨坊的,有想要开木匠坊的,甚至还有个人,原本的职业是做墓碑石碑,他现在想重操旧业……
  别说,这个还真用得着。
  除了做企划申请,想要农场扶持房子和资金的,近期萤光岛还多了许多小摊贩。
  他们大多是半大的孩子,超过上学年龄,家里人又舍不得他们出去做苦工,就让他们出门卖点儿小东西,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
  以前大家手里都没钱,小生意自然做不起来,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用再为了进罐头厂焦头烂额,他们不用在降温的寒冬排队等在信息大厅外面,就为了排上今天的短工名额。
  只要想,他们每个人都能找着工作。
  萤光岛的一切都在百废俱兴的状态,有太多太多的活儿需要他们干。
  有了这层保证,拿到手的钱,他们就敢花出去。
  小摊位上卖的粥并不贵,两毛钱一碗,连水带食物都能解决,还省得回家自己生火做饭,为什么不买?
  豆芽蒋家发的豆芽又水灵又好吃,两毛钱一小碟烫好的,回家加点儿盐拌一拌就能补充维生素,格外实惠。
  妇女们做的套袖,口罩五花八门,卖得也不贵,比自己买布做要省时间,磨损套袖总比磨损衣袖好,这是生活必需品,趁着便宜多囤一点儿,早晚能用上。
  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虽然没几个钱,但确实带动了大家对做生意的热情。
  再加上天儿一点点变长,天气一点点回温。
  傍晚下班时间过后,石屋区和廉租区中间的一条街,就变成了摆摊街,人来人往的格外热闹。
  就连周老太太都愿意走半个多小时,下山出农场,就为了和姐妹们去逛摊儿。
  要不是姜默拦着,周老太太甚至还想去摆摊卖豆浆。
  “你可别去扰乱市场秩序了。”姜默吐槽。
  周老太太不服,“凭啥我去就是扰乱市场秩序?”
  不过后来想想也是,要让她去卖,她肯定半卖半送,看见谁家带着小孩儿还能给他多添一勺。确实影响别人家生意。
  老太太陷入了沉思。
  *
  在连续两周的高强度改造后,去医院的人终于慢慢变少了,姜默开始隔日“出诊”,这样他就又有了空闲时间。
  这段空闲时间里,他集中精力研究可以替代交通工具的植物。
  他甚至都去看童话书找灵感了,演化出的植物却总不尽如人意。
  毕竟想让植物脱离根系,远距离运输,本身就是强植所难。
  这天姜默照常呆在实验大棚,身体融入在实验植物里,不停得在不同植物间跳跃。
  林写意突然匆忙跑进实验大棚,“地震了。”
  “什么时候?”姜默立刻从植物中化身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在植物体内的缘故,他什么都没感觉出来。
  林写意:“就三分钟前,震中在小孤山,震源深度很浅,所以这边基本没感觉,但刚才听那边的汇报,小孤山情况好像很严重。”
  林写意看出姜默的疑惑,继续,“咱们离小孤山那么近,正常地震不可能那边损失严重,这边半点儿没感觉。所以我怀疑是小孤山地底岩层的问题。”
  浅层岩层断裂,导致地震和房屋倒塌,这种情况震的不严重,但对地表房屋和生物的损害却是极其严重的。
  姜默匆匆走到电话机前,“知道了,我先安排救人。”
  卫景接收到消息,匆忙组织巡逻军集合。
  大部队还没集合完毕,他先派出几队先遣队,坐着快艇赶到灾区。
  农场的大船派去了海域东北,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这些巡逻军只能由打捞船送到小孤山。
  不一会儿,两艘打捞船全都加速驶回来,邹洋从海水中露出头,“上船。”
  “你也去?”卫景看了他一眼,有些不放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