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真相的姜七娘都跟着担心,还想去庙里给祁淮上香,又怕被人误会,祁知年一再地安抚她没事。
赵初瑾也托人给祁知年带消息,叫他别担心。
祁知年这才镇定许多,或许真的只是祁淮的一个局而已!
也是此时,朝中不时有人上书请派人前去营救英国公祁淮。
皇帝听说祁淮失踪一事,其实真的非常高兴,本来谈判就已谈得差不多,后头谁接手都成,祁淮若真没了,这能省他多少事?回头,祁知年娶了八公主,祁知年与长公主已经彻底没了依仗,岂非就只能依靠他了?
他越想越乐,当然在人面前还要保持哀伤,并怒斥游族首领的强盗行径,当庭就派人去往临牧,还带上圣旨,试图给对方施压。
至此,祁知年依旧镇定,长公主也依旧在装病,宫里每天都派人来看望长公主,祁知年近来索性就住在长公主府,就近“照顾”长公主,姜七娘也来看过几次,若不是身份实在尴尬,她也确实能力有限,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否则她也想留下来。
而京中关于祁淮的消息则是每天不绝,像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每天放消息一样。
皇帝也明知是有人故意与他作对,甚至他也知道这个人就是赵初瑾,偏偏他又抓不住明显的把柄,还真不能把赵初瑾怎们样。
皇帝心中放狠话,等祁淮死了的消息确定后,看他怎么收拾赵初瑾!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祁淮生死依旧不明,就连祁淮的亲卫也没有找到他,京中再次迎来自西北而来的快马侍卫,带来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
祁淮,他先前并非遭暗算!
而是他暗算了别人!
祁淮与亲卫程渠顺势混入游族的队伍,反手将人家游族的圣女给杀了!
游族一共十八支,各有各的首领,还有一名大首领,这名首领原是十八支轮流做,一百年前,被阿克汉的家族擅自改成世袭制。
在游族,大首领权利最高,但地位最高的,其实是圣女。
圣女只传女,也只能由上一任圣女亲自挑选,再习独门武功,圣女美貌而强大,被游族视为他们崇拜的某位女神仙的化身,是他们游族的最高崇拜。
圣女被祁淮杀了,反倒叫游族各部落彻底失去理智,赶在祁淮逃走之前,这次是真真正正地把祁淮捉了回去,据说如今已是百般折磨,游族以祁淮为人质,要求天|朝赔款黄金无数。
皇帝当然不愿,并当庭怒斥游族狼子野心。
他不愿,游族却是有恃无恐,自那天起,每天都有新消息自西北传来。
游族大首领阿克汉说要用祁淮一命换他们圣女之命。
要皇帝说,这样最好!!
谁让他吃饱了撑的没事地去杀人家的圣女!
长公主如何能答应?长公主“昏迷”中强撑身体,进宫面见皇帝,说要亲自去西北救她儿子,又哭先帝,再哭自己命好苦,丈夫儿子一心为朝廷,却都牺牲在西北,她也不想活了,她要去先帝灵前自尽。
皇帝承受不住,承诺会想尽一切办法拯救祁淮,忍痛打算用黄金赎人。
偏游族说了,先前要你们拿钱来换,如今已晚!
他们就要杀了祁淮!
斩首祁淮的当天,祁淮的亲卫们拼死一搏,将祁淮救了出来,却又遭游族追杀,游族士兵早已越过两国边界,最终再次将祁淮捉回去。
游族彻底震怒,再向天|朝下最终通牒,要么祁淮死,再割临牧城赠予他们,要么一个月后,他们将会直接铁骑南下!
便是听到这里,祁知年彻底傻了。
若是两国真要打仗,这还算是祁淮可控范围内的事吗?祁淮在西北还好吗?
西北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便是长公主,也有些不安。
这是他们俩完全没想到过的发展。
皇帝也没想到,开始,他甚至认为是游族在吓唬他们,泱泱天|朝,小小游族岂敢?
然而,游族真的敢!
没有等到一个月,半个月后,游族便已攻入两国的边界之内,兰渝大将军在临牧是不错,但他只有一万的兵!就是有再强的统兵能力,手下无兵可用,又是在游族的地盘,如何与铁骑抗衡?
而在新近传来的战报中,游族已经开始攻打临牧城的城门。
兴许就在送信来京的途中,城门说不定已是被人攻下。
朝中顿时人心惶惶,这已不再是简单的营救英国公祁淮一事。
也是此时,朝中开始有人上奏请求太子亲征,原因是陛下年岁已大,太子却是刚好,外族已攻打至我朝门下,难道还不应战?
在大昭,皇帝亲征历来有传统,近有一百年前的武帝,便是亲征,亲手将游族打出国门。
当然,也有人不提倡打仗,无非就是我国还需修生养息,不该正面碰撞等言论。
但近百年,本朝还从未这样屈辱过,先是官员被人扣下几个月回不来,英国公都去了,还杀了对方的圣女,明明是长脸的事,却因我方战力不够,又被捉回去侮辱,外族竟还直接打了过来,这又有谁能忍?
便是普通老百姓也被气出血性,纷纷喊着要和游族好好打上一场。
甚至京中已有不少富户开始主动出钱、出物,还有许多热血年轻人要求参兵,宫中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此时赵初瑾跳了出来,他直接说出他挖得一个金矿的事,他表示要将金矿产出的所有黄金都贡献给军中,他支持打仗,他更是表明,他愿意代陛下亲征,死在战场他也要将那帮外族狗打出我朝边界。
赵初瑾从来是个高调之人,这番话他就是站在京兆府衙门口说的,不一会儿,整个京都便传遍了,人人振奋,高呼要将外族狗打出我朝边界,就是许多普通人家哪怕是几百文钱,也都自愿拿出来,用以打仗。
到了这个份上,皇帝已是骑虎难下。
朝中已有七成官员奏请太子亲征,太子不想去,二皇子不愿放过这个机会,主动站出来,说愿意亲征,太子一看,那还得了?好不容易把二皇子踩下去,他若真去,功劳就变成了二皇子的了!
太子只好也站出来,他要去亲征。
后来就连长公主都进宫,表示她也要去!
这么一拖,又是七日过去,西北终于传来新消息,临牧城城门已破。
游族大首领直接在纸上画了条狗贴在城门上,那狗按了个人脑袋,那个人脑袋,是皇帝的……
皇帝气得,平生终于有了回血性。
他决定亲征。
皇帝决定带上太子一起走,就怕自己在外人没死,回来的时候,权已被太子所夺,这样的事儿史上多得是。
其他皇子虽说不成气候,就这样放在京中,他也不放心,他留下赵初瑾。
厌恶赵初瑾归厌恶,但此时留下赵初瑾也是与其他皇子保持一个平衡。
可以说是皇帝将方方面面都思虑透了,才磨磨蹭蹭地率兵直接往西北去。
皇帝刚走没几天,京中再传来消息。
多亏那大首领阿克汉被祁淮的亲卫所伤,临牧城如今尚未完全失守,兰渝大将军带领一万士兵也在拼死抵抗,如今整座临牧城,两方各占一半,因大首领阿克汉受伤,战事有所滞缓,双方都在观望。
祁淮还没有被救出来,但他的惨状如何,足以想象,据说如今每日都在被折磨。
祁知年听说这些,理智已经全无。
是,祁淮说过,听到任何骇人的消息都别当真,祁淮要他放心。
可是,祁淮终究只是个人啊。
从来没有人能够算无遗策,万一就出了意外呢?
况且皇帝如今也去了,带了那么多的兵力,那样复杂的情况下,要杀祁淮简直易如反掌。
即便不死,祁淮这一趟也是吃尽了苦头。
要他完全冷静,他根本做不到。
他去见赵初瑾:“我想去找祁淮,你一定有法子。”
赵初瑾看他片刻,说:“我想祁淮临走前,应当与你说过什么。”
祁知年点头:“我相信他,相信他的谋略,可我不相信意外,凡事都有意外。”
“你自出生起,从未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吧?况且临牧城如今那样混乱,路上更是危险重重,又是何必。”
“我不怕。”
赵初瑾都不免神色复杂:“你就这么喜欢祁淮?”
祁知年微微愣住,显然是不明白他为何会这样问。
赵初瑾又道:“你就喜欢他喜欢到这种,万一真出了意外,祁淮真的会死,你也会跟着一起死,你还是要去的地步?”
祁知年面上原本微滞的严肃与茫然渐渐不见,他露出个颇为羞涩却又清新的笑容,毕竟这是他头一回在旁人面前承认这样一件事。
他点点头,小声却又坚定地“嗯”了声。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16 23:47:49~2021-12-17 23:18: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3422779、我是一只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是一只猫 20瓶;(O?O)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事起
祁淮曾无数次叮嘱赵初瑾一定要保护好祁知年。
介于赵初瑾本就不是他面上表现出来那般嚣张蠢笨,他甚至非常细心,身边的亲卫也是当初先帝还在时给的,身手好又忠心,陪伴他多年,赵初瑾是祁知年的亲生父亲,为了他,都能够自愿与祁淮联手,这些都足以保障祁知年的安全。
再者,祁淮也留了不少暗卫下来,确定祁知年无碍,他才能无忧地离开,去完成早就谋划好的一切。
祁淮离开那天,见过祁知年,临走前,他与赵初瑾见了一面,还有些事情要交代。
说完该说的事儿,祁淮要上马时,忽然转身对他说:“若是他到时实在太担心,要去找我,拦不住,便让他来吧。”
赵初瑾不信,纳闷道:“有我守着,他能走?再说,你不是说了,你与他都说好了,叫他放心,不会出事儿?”
祁淮笑了笑,只说:“你不懂。”
赵初瑾当时还颇为嗤之以鼻,心中又骂了几句“祁狗”。
却没想到,祁知年还真有这想法!
赵初瑾这辈子没喜欢过谁,他认为自己目前为止的人生就是笑话,他看谁都觉得讨厌,说实在的,他完全无法理解祁知年与祁淮这样的关系,在他看来,喜欢不就图个高兴?祁淮去西北是吃苦去的,祁狗那么阴险,死是肯定不会死的。
但这一趟必不会轻松,祁知年何必为了祁淮去吃这苦?
他几乎就要立刻拒绝祁知年,在这儿等着,等祁狗回来不就成了?
祁知年又道:“如果您不愿意,我便自己去找他,我知道家里有许多他留下的暗卫,他们也一定能帮我找到祁淮。”
赵初瑾听了这话,心中很是憋闷,却又不舍得朝祁知年发火。
祁狗真的就这样好?
他到底是又问一句:“你这样喜欢祁淮,可你是否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祁知年从来不是蠢蛋。
祁淮都能相信赵初瑾,他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他直接道:“我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甚至知道得比你还多,我喜欢这样的他,我喜欢每个他,不论他做什么,他就是要杀人,我都会帮他递刀。”
赵初瑾一口老血差点没有喷出来,心中更是酸得很。
后来,赵初瑾还是答应派人带他去找祁淮。
具体为什么,他也不知道,大概是祁知年那祈求的眼神,与提到祁淮时满眼的爱意,他实在拒绝不了吧。
况且祁淮都能提前预知,可想而知他对祁知年的感情有多了解。
而祁知年也确实愿意去,什么也不怕。
这种感情,他不解,甚至是摒弃,但他又莫名有点感动。
祁淮既然早有这预感,想必路上也会有所准备。
他也没办法劝住祁知年,劝到最后恐怕还真要劝出仇来。
既是说定要去找祁淮,那还是越快出发越好,祁知年想赶在皇帝、太子到达前赶到。
祁知年原本就每日在家读书,甚少出门,若是悄悄出门一两个月根本不会引人怀疑,且京中有赵初瑾百般蹦跶,早已将所有注意力与火力都集中到他身上。
但祁知年出远门的事,肯定要告诉姜七娘与长公主。
姜七娘胆儿太小,祁知年不会跟她说实话,否则她恐怕能吓得立即晕过去。
祁知年先去找长公主,听闻祁知年要去找祁淮,长公主被惊得,瞪大眼睛盯着祁知年看,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
祁知年正要解释,长公主居然也问了句:“你就这样喜欢他?”
祁知年觉得有点好笑,长公主可是祁淮的母亲,竟也会问这样的问题。
问完,长公主接着又问:“那可是能要命的地方,你也敢去?”
“是要命的地方,殿下为何也允许他去了呢?”祁知年反问。
长公主再次认真打量祁知年,见他还是那样,仍保有几分孩子气,通身都是长久岁月养出来的金尊玉贵,谁也不会相信,这样的一个孩子,竟会为祁淮去那样的地方?
长公主与老英国公情深似海,长公主自问,若是她自己,她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奔向临牧,其实当年,她也确实去了,只是行到一半时,便与一伙敌军撞上,也是因此拖延,她甚至没能够见到老英国公的最后一面。
可她是长公主,她自小打猎、骑马样样精通,她手下都是精兵,她一声令下,无数人愿意追随,当初她去临牧时,便有许多人跟着同去,前前后后地保护她。
祁知年呢?
长公主心情非常复杂。
她其实早已同意祁淮与祁知年的事儿,却是因为这是祁淮三十多年来唯一动心的人,她做母亲的,不忍做那打鸳鸯的棒槌。
与祁知年本人,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
只要是祁淮喜欢的,她最终都会答应。
无非是祁知年是她看着长大,人品信得过,她省去观察这一关。
但祁知年这番举动,实在是令她震撼。
平心而论,祁知年无论是出身,还是性格,包括他拥有的一切,都远远不如她,可他还是愿意远赴西北去寻找祁淮,她当年已与老英国公成亲多年,情谊深厚,祁知年呢?
73/102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