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将军穿回真少爷爆红了(穿越重生)——剑鸣如歌

时间:2022-01-21 10:17:37  作者:剑鸣如歌
  “嗯。”
  卫渡正低着头看剧本,脑海中想的却是昔日的李宜年。他要以故友的面貌,演好这部剧里每一个动作,说好这部戏里的每一句台词。
  又等了半个小时,正式开拍。
  第一场戏,便是与顾修明的对手戏。说的是李宜年毛遂自荐,在衍哀帝尚未登基之前,投入他的麾下,并首次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来。
  雅致的书房,顾修明身着皇子服,背对着镜头与卫渡。
  卫渡缓缓走近,拱手道:“下官李沛,见过五皇子殿下。”
  顾修明听得问候,倏忽转身,冷淡的声音里有一种不怒自威:“你便是晋州司马李宜年?”
  卫渡有一瞬间的失神。
  无他,眼前的顾修明,不管是外形,还是神色,都与君上一模一样。
  他甚至有些难以分清。
  终究是见过无数风浪的人,卫渡并没有将内心的这种震撼显露分毫,他再次拱了拱手:“正是下官。”
  ……
  一场戏毕,卫渡走下台。
  先前,他因为顾修明的孟浪之色,毫不犹豫地否认了对方与顾鸿煊有任何关联的可能性。
  然而,仅仅一场戏下来,卫渡就对自己之前无比确信的事情产生了怀疑。
  相似到这种程度,真的只是演技好么?要知道,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君上有着严重的误解。
  甚至包括顾修明,对方之前曾经也出演过一次君上。
  看那部电视剧的片段,完全没有给自己带来这样的感觉。
  “不,不对。”
  卫渡很快又否认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顾修明真的是君上,他怎么可能愿意进入娱乐圈呢?
  在古代,戏子身份低下。
  自己能够继续当一名演员,一方面是因为想要还原大衍;另一方面,自己原本就是现代人,自然不会觉得难以接受。
  君上是真真正正的古人,当年又是天下之主,怎么可能愿意?
  除此以外,顾修明在娱乐圈一路走到国际影帝,最后功成身退,继承家业。
  从始至终,都没有做过任何与大衍有关的事情。
  如果他真的是君上,怎么可能会对哀帝之名无动于衷?
  “第二场准备开始,请相关演员尽快就位。”
  导演拿着喇叭喊道。
  卫渡于是暂时收起心思。
  电视剧剧名就叫做李宜年传,他的戏份占比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日子,卫渡从早到晚待在片场,连半天的休息时间也没有。
  而在这段时间里,先前由卫渡上交,后被考古研究所命名为东海墓的地下古墓,发掘工作终于进行到了尾声。
  S市,华国人文部。
  人文部部长戈勋端坐于办公桌前。他的对面,李玄明捧着一盏茶,神色中完全没有面见政府顶级高官的拘谨感。
  李玄明将探索东海墓的发现一一说明。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那些竹简,一个是那些藏品,最后一个便是衍哀帝与李宜年的竹简。
  “这座东海墓的价值还真是非同一般。”
  戈勋听完以后,问道:“你刚刚说的卫渡,是不是就是《发现大衍》节目上,那个与大衍战神同名同姓的年轻人?”
  “对对对,师兄,就是他!”
  李玄明道:“卫渡之前在研究所跟着我学习了接近一个月,也算是我的半个学生了。”
  “我对他的印象还蛮深。”
  戈勋说出原因:“一个熟读历史的人,却能将与公共认知截然相反的事情,说得理所当然,没有半点儿不自信。”
  李玄明补充道:“关键是看现在的情况,他所说的,至少关于李宜年的一切,反倒是正确的。”
  “至于衍哀帝,哀帝的定论,其实也不像之前那么不可动摇了。”
  戈勋沉默了片刻,问道:“他是个明星,还挺红的,对吧?”
  他之前在街头似乎看到过对方的照片。
  李玄明点点头:“是很红。卫渡最近正在拍摄一部与大衍历史有关的电视剧,好像是叫什么李宜年传。”
  戈勋道:“如你所说,一个当红明星,发现了一座价值不可估量的古墓,第一时间选择上报研究所。”
  “这种行为,必须要表彰!”
  “正好,这些粉丝很多的明星,更能给青少年们带来示范作用。那就不妨把他立为这方面的模范人物,让全国人民学习这种精神!”
  李玄明闻言愣了愣。
  他先是一喜,随后犹豫道:“这件事还是要先跟卫渡商量一下吧?要尊重他本人的意思。”
  戈勋奇怪道:“难道会有人不想要这种表彰?”
  尤其是明星,能够得到官方的认可,理论上绝对会有利于事业发展。
  李玄明则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确实,这种表彰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益无害。
  然而,现在网络上已经开始有一些人说,卫渡就是历史上的战神。
  一旦“演员卫渡发现大衍古墓”,这件事再公布出去,战神复生的说法会不会闹得更加沸沸扬扬?
  他不知道卫渡究竟是怎么打算的,又愿不愿意……
  念此,李玄明道:“师兄,反正现在离发掘东海墓结束还有几天,之后总结、公布,同样需要时间,还是等我先找个时机去问问卫渡本人吧。”
  他不是没想过把自己对卫渡身份的怀疑告诉师兄。
  但师兄无论做任何决定,都必定会从政府的全局角度来出发,这是身为华国九部部长之一的责任。
  很可能自己一告诉师兄,师兄就立刻去确认,然后将其他部长召集在一起,商讨这件事。
  再往后会发生什么,完全不好说。
  可他李玄明不需要。
  他仅仅是考古研究所的一名教授,考虑问题不需要站在那么高的角度。
  如果卫渡不是大衍战神,那就是一个自己很欣赏的年轻人,一个熟知历史并有着历史嗅觉的年轻人。
  如果卫渡是大衍战神,作为华国人,他更加不愿让这样的历史英雄陷入到麻烦当中,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本人意愿的事。
  戈勋略有不解地瞧了瞧自己的师弟,总觉得师弟有什么瞒着自己。
  师弟不肯说,他也不愿勉强,道:“那就依你的意思办吧。”
  离开人文部之后,李玄明打开了手机微博。
  这是前几天才下载的,他也学着年轻人时髦了一回。
  微博的“发现”那一栏,有好几条是关于《李宜年传》的。
  李玄明见状道:“我是不是有些多虑了呢?”
  同一时间,正在查看微博热搜的不止李玄明。
  卫氏集团大厦。
  卫盛盯着手机,自言自语:“你的日子过得还真是一帆风顺啊。一个没有背景的人,竟然众星捧月,出演大制作历史剧的男主角。”
  离新技术还有一些时间。
  没道理自己烦恼着他的事情,他却无忧无虑地在那里拍着戏。
  “那就先给你找点小事吧。”
  卫盛右手的手指不断地叩击着桌面。仅仅数十秒后,嘴角便勾了起来。
 
 
第54章 
  一场朝堂戏。
  讲述的是护国将军率军出城以后, 兰陵城中发生的事情。
  “君上,如今我衍国的军队虽强于中原各国,可若是当真率军灭了东海国, 只怕会引起余下七国的敌对。”
  “依臣之见, 可灭东海一城,令其割城以偿。”
  “卫将军率军出征, 一旦久征不归, 长此以往, 士兵只怕会只知将军, 不知有朝廷。”
  “以军功计爵位前所未有,此等背祖之行, 卫渡却在军中大肆施行, 实在是胆大妄为!后患无穷!”
  即使攻打东海国是既定之策, 军队已出了城,朝中的贵族势力仍旧没有放弃。
  由卫渡饰演的李宜年,站在左列的首位。
  卫渡在第一次看到这幕剧本的时候, 便忍不住想道。
  当年, 自己出城以后,朝堂上会是一副什么情景?君上与李宜年又是如何做的?
  剧本中的李宜年没有开口驳斥这些人的话,而是往群臣中间看了一眼。
  由李秋峰饰演的薛子安赫然上前一步,开口道:“君上, 臣不知攻打东海国是否有利。但如臣这等袭爵子弟, 本可安于家宅, 耽于风月。因护国将军之改制,令臣勤于朝堂, 敏于国事。故依臣之见, 以功勋计爵位, 乃是可行之变。”
  薛氏一门是贵族势力中的中流砥柱,薛子安则是薛氏的嫡子。他以自身为例,公开支持护国将军的改制。
  薛子安话音刚落,薛父便狠狠地瞪过来。
  薛父正要上前,又有另一人抢先出列道:“君上,前朝不循古而兴,不易礼而亡。故臣以为,并无祖制不可变的道理。”
  卫渡面色从容。
  在剧本中,两人的发言,都是由李宜年安排的。
  李宜年如何在不过分得罪贵族势力的前提下,支持大衍战神的军中改制与兴兵各国,史学界尚无定论。
  而这便是《李宜年传》编剧设计出来的手段。
  朝堂上的事情,卫渡知道得没有那么详细。但他非常清楚,当时的局势远比剧本中要复杂得多,但做法嘛……
  龙椅上,顾修明将目光投下。
  卫渡抬眸,两人在其余朝臣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交换了一个眼神。
  卫渡随即微微垂首。
  上方,顾修明道:“军中改制一事,本就是由孤私下准许。只是孤也没想过,卫将军竟改到了如此程度。”
  “裴卿的担忧不无道理。孤会下令于卫将军,命他谨慎施为。”
  “至于攻打东海国一事,早前便已定下,孤亦发了明旨。林卿之言,可是对孤的旨意有所不满?”
  先是替改制的事情做一个解释,表明护国将军此举并非是肆意之为。
  然后给贵族势力一个台阶,表示会规范护国将军的行为。
  最后则是展现帝王之威。
  此时此刻,镜头给了顾修明特写。
  卫渡因此可以抬起头来。
  他又一次在心中暗叹:实在是太像了。
  不单是长相、语气、神色,就连下意识的微动作,几乎都找不出任何区别来。
  “卡——”
  “这一幕大家都演得很不错,通过了!咱们开始下一场戏!”
  下一场是室外戏。
  众人开始变更场地。
  大雨倾盆,李秋峰跪在雨地里,身旁则站着一名中年演员,手中拿着木棍。
  “你可还记得自己姓薛?”
  “那卫渡靠着扶保君上,才从一个粗鄙的轻骑兵,爬到护国将军的位置。如今,他非但不知足,还妄想改天换地,颠覆门阀之根本,简直是白日做梦!”
  “再敢跟着胡言乱语,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由李秋峰饰演的薛子安,跪在雨地中挨打。
  镜头外的卫渡,隐忍再三,待这一幕拍完,终于还是忍不住走过去道:“导演,我认为这里的情节不是很合理。”
  当初在看剧本的时候,他觉得《李宜年传》总体上将好友诠释得不错,只在某些细节上有一点问题。
  而现在的情节,就是这样的细节之一。
  今天拍摄的这些剧情,李宜年没有与贵族直接敌对,却达成了目的,看起来似乎圆满成功。
  唯一受伤的,只有薛子安。
  薛子安受到父亲的责罚,受到同阶级的敌视。在台面上,他甚至没有盟友。
  为大局考虑,牺牲一个人的利益,任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身为大衍国相,要说对方是完美无瑕的,那才会是匪夷所思。
  但卫渡知道,李宜年不是这样的人。
  他虽为文士,却极有担当。绝不会让自己安于后方,而要跟随他的小辈去承担风雨。
  导演道:“卫渡啊,我知道你的意思。”
  他之前也看过《发现大衍》综艺,知道卫渡本身就对李宜年这个历史人物充满好感:“我之所以拍摄这部剧,就是因为我本人也非常认可大衍国相,没有一点想要抹黑他的意思。”
  “但是为了剧情推进,我们只能这么安排。”
  “其实,李宜年毕竟是一个政客,就算对薛子安这个人对不住,观众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如果这里要改动的话,那前面也得跟着改动。”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改动。因为没有人知道,李宜年当初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卫渡心道:这倒也算寻常。
  当年,李宜年之所以能时常走在火场,却从不引火上身。
  除了自己在前方吸引最大火力、君上明里暗里的偏向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宜年本人的三寸不烂之舌。
  他总是有办法讲一通道理,将别人说得晕头转向。
  口舌之争这一方面,只要对方是认真的,自己就从没赢过。
  不过自己也不是全无办法。俗话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一旦肩上挂着只鹰,李宜年就什么办法也想不出了。
  卫渡道:“我的意思是,不动前面,仅仅动一动这里。”
  导演拧眉道:“不动前面,光动一动这里?怎么个动法?”
  卫渡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导演陷入沉思。
  “我也觉得这样改不错。”
  李秋峰一直在旁边听着,插嘴道:“一个大衍国相,把弃暗投明的贵族小辈推出来,自己躲在后面,怎么都感觉说不过去。”
  导演看了李秋峰一眼。
  最吸粉的属性是什么,是美强惨。原本的剧情,只会让薛子安看起来更惨,自然就会有更大的加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