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啦,你不是说要弄两个木架子,我现在去牛木匠家里,让他给做两个货架子。”
莫石摆放完东西就蹲在院子里头挑选木头,上次修完房子还剩下好些,正好可以用来打木架子。
莫石在这个村里待久了,一些习惯也知道得一清二楚,比如你想要打个什么家具,都是要自己出木料的,没有你就自己买木料。
“等等,还没吃早饭,吃完饭再去吧。”
杨林说完也不等莫石回答,快手快脚进厨房,麻利的做出两碗面来。
莫石洗过手也不讲究是不是在院中,端着碗就猛吃,他的确也是饿了,昨晚张翠翠做的那碗牛肉面,说实话他没吃饱。
“好吃吧,时间来不及,不然我再给你煎两个鸡蛋,那滋味肯定更好。”
杨林看着莫石埋头猛吃的样子,心中止不住的高兴,看着心上人吃自己做的面条,还狂吃的样子,心里就觉得满足。
“师娘,我也饿。”
桑青青跟小翠两人洗漱回来,看到莫石在吃面,她们的肚子也咕噜噜的叫起来,舔舔嘴,一脸的讨好。
杨林有些尴尬,他只顾着莫石,倒是把她俩给忘了。
“给你,这一大碗够你们两人吃的。”
杨林想都没想把自己手中的面递给桑青青,他待会自己在做点吃食就行。
桑青青也没多想,跟小翠两人进厨房拿了个小碗,两人分着吃。
莫石吃了一半给杨林留了一半:“你吃吧,我吃饱了,我先去牛木匠家里,回来再来处理青草,要是没吃饱,你再做点。”
莫石交待一声抬着木头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杨林看着一还剩一大碗的面条,心中顿觉温馨。
吃一口乐一下的把碗里的面条吃完。
“师娘,那些青草你得想想办法,小翠昨天可是收了八两银子的青草,那就是八千捆,堆在牛场外面都垒起城墙啦。”
桑青青吃完后,也是一脸担忧地盯着杨林,不是她危言耸听,这可是事实,师父师娘昨天回来得完,可是没看见牛场那边的壮观。
杨林一听八千这个数字,心头也是一跳,但莫石决定的事,他又不好自作主张。
“行啦,我心中有数,你们去忙你们的吧。”
杨林最后只好把这件事给记在心里,等莫石回来的时候,再与他商量。
桑青青只好不再管,继续干她喂牛的工作去,人吃饱了可不能饿着牛。
牛场那边张翠翠的家人也已来齐,昨天他们都搭了半天的木头架子,一边墙已垒好,今天跟昨天的活一样。
人多力量大,差不多□□天就能完工。
山里人也知道村里人不欢迎他们,一路出山来,那些割草的连带个脸色给没给,只当他们如同空气一样。
因此干活的时候,这一家人尽量的不说话惹人闲,就连平时里最喜欢唠叨的两个嫂嫂也都被她爹娘三令五申不准说话。
这可是翠翠好不容易求来的活,现在冬日打猎的活不好干啦,又这样一份生计也能挣点粮食回去,粮食总比肉值钱吧。
老两口再一想到张翠翠送回家里的那两包盐,只觉得掏心窝热,总觉得这门亲家没有交错。
亲家母嘴巴说话的确不好听,但好在人还是挺不错的,也挺大方的,这时候要是让两个媳妇败坏他们的印象,肯定是不许的。
莫石回来的时候绕到牛场看了一眼,见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他也没有进去帮忙,回家带着铲子想在屋后的空地上挖两个地窖。
“挖地窖作甚,家里又没种菜。”
在杨林的记忆里,地窖都是用来放菜的,他们今年又没种菜,挖好地窖也没东西放。
“我挖来放青草,这些草堆在外面过个十天半夜的就会腐烂,听说用泥土盖着点能维持一冬。”莫石边挖边解释。
再过几天就要下雪,不拿土把草给盖起来,恐怕会冻上,那他的牛可怎么办,总不能大冬天的跑到深山里喂牛。
杨林也觉得有理,跟着莫石一起挖地窖,莫石在前面挖,他在后面捡泥土。
好在莫石的速度够快,一大半天功夫就挖好一个超大的地窖,再下面还用泥土做了个楼梯好方便人下去。
“我让小翠把青草送到这里来,外面的就留着牛这几天吃。”
弄好后杨林快布跑到山上对着小翠吩咐几句,小翠跟着点点头,表示她明白,让负责送草的换个地方,方便得很。
莫石把地窖又整理了几番,做好绝对不会踏,这才从地窖里出来。
刚出来就看见有几个妇人在自家门口张望,那模样怎么看都有些做贼的样子。
莫得眉头一皱,山与三夕冰冷地问:“你们干什么。”
几位妇人看见莫石也是吓得不轻,好几个都忍不住颤抖起来,但想到胡大说的话,心一狠说道:“杨…杨成家的说,你这儿卖东西?”
莫石脸色一松,原来是有客上门,早说嘛,整得很上门来偷东西的似的,打开门迎道:“进来看看吧。”
几人还是有点怕莫石,但看见满屋子的东西,脚步不知觉的就上前而去,一进屋那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这里看看哪里瞅瞅的,每一样东西都想要,一掂量手中的钱,最后还是不舍地把眼睛从那不实用的东西上挪开。
“哟,这是盐?”
有位妇人眼尖看到摆放在角落处的白盐,立马欣喜地跳脚,她家已经断盐一个月,原本打算去谁家借点,没成想能在莫石这里发现惊喜。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妈呀今天差点丢稿子了,给我吓得汗水直流
第67章
“你这儿的盐怎么卖的?”
有位比较年长一点的妇人惊叹过来向莫石问道,这一刻她已经把惧怕抛之脑后, 眼里心里只有盐。
“四十五文。”
莫石豪不带感情地道出, 市价上一斤盐四十文,现在缺盐价格还要贵, 但莫石的这一百斤盐是司音音送的,他也不准备跟村民们要价。
这这也是杨林的意思,杨林希望能拿一样东西出来快速出来打开市场, 而盐就是最好的东西。
几位妇人一听价格面面相觑都有些心动,这几日也有从外面带盐回来的村民,只是他们给的价格实在是太高,要足足八十文,现在一下子便宜这么多, 还真是让她们诧异。
“你这不会是假盐吧。”有位比较斤斤计较的妇人,当场就发出质疑。
主要是她才向村里打听过,最近都比较缺盐,别说山里, 山外也有好些吃不上盐的人家,莫石一下子降得这么厉害,由不得她怀疑啊。
莫石甩给这位一个刀眼:“你要是觉得我打开们做买卖不真诚, 大可以不买。”
说话的语气冰冷的如同冰雪降临,冰冻着一屋子的人。
屋里的气氛一下冷冻到零度,好几位妇人都忍不住打颤, 最后还是那位年长的出来打圆场:“说笑呢,说笑呢, 都别当真。”
“你们家怎么可能会买假盐,这盐一看色泽就知道是真盐,好着呢。”年长的妇人说着还与那位斤斤计较的妇人使眼色。
很快这位斤斤计较的妇人就像起莫石凶残地样子,打个寒颤,一咬舌尖,陪笑道:“对对对,我刚才说胡话呢,别当真,哎哟,瞧瞧我张嘴,就是管不住自己。”
妇人说着假意作势还往自己的嘴上轻轻拍打两下,如同哄孩童一般。
莫石在她身上扫视几眼没有再搭理:“想买趁早,山外如今可是缺盐得紧,我们这儿也只有三十斤盐是特价的,三十斤售完可就是要涨价的。”
“哎哟,如此说来还是我们几个占了便宜。”
几位妇人喜笑颜开,原本还想多攒会的钱,现如今也不再攒着,纷纷慷慨解囊,趁着便宜多买些盐回去攒着。
一个买了两斤,原本三十斤的盐最后只剩下十五斤。
“你这儿还真是方便,下次我们缺什么就还到你这儿来。”
几位妇人买到特价的盐,又买了些家里紧缺的东西,留给莫石好几百个铜板,满意地离开了。
莫石正准备把东西放进杨林准备的小钱匣子里,就听得门外又进来一个脚步声,还以为又是有客上门,支起身子来查看。
“有什么需要?”说话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
杨林刚进屋猛不丁地听到莫石这样一说,有些奇怪:“什么需要?”
莫石微微一怔,把要放进钱匣子的钱又给取出来,递给杨林:“刚才来了几位妇人,买些些东西,这是我收下的铜板,你收着。”
杨林惊喜不已,结过铜板一枚枚的数起来,那像个开心小仓鼠数钱的模样惹得莫石心中也是欢喜。
“一共有六百三十文呢,石头真棒。”
杨林数完笑眯眯地把钱装进钱匣子里,还由衷地夸赞莫石一句,本以为就凭莫石那冰冷对人的态度,不把顾客给吓跑就算好的,没成想,还真让他把生意给做成。
不得不说是个意外地惊喜。
“这只是个开始,往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顾客上门。”莫石看杨林笑得开心,自己也忍不住窃喜,只不过面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莫石给杨林搬过来一张椅子放下门口:“你就在这儿看着吧,我去牛场那边帮忙,要是遇上有小偷小摸的人,你的异能尽管往他们身上招呼。”
“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杨林起身,那肯让莫石一个人去牛场。
“你就在家,家里的生意要你照看着,我又不习惯跟他们打交道,还是你来。”
莫石把杨林死死给按在椅子上,语气中透出几分不容置疑。
杨林顿时不敢再吱声,乖乖坐好,莫石怕他再胡思乱想出来帮他,从身后的布匹里抽出两匹新布:“你要是觉得无聊,可以缝个被面,或者做两身衣服,正好我的衣服坏的快。”
“嗯,知晓啦。”
杨林重重点头,想到莫石身上穿的衣服的确坏得挺快的,屋里还堆着几身来不及缝补的,他也的确要好好抽出时间来做做家务。
“行,你去忙吧,家里的事情交给我就好。”杨林这样一想,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偷懒,心里舒透许多。
莫石点头放心,自己跑去牛场帮忙。
搭牛棚可是个体力活,他可舍不得杨林出来风催日晒的,外面的事情有他就好,家里的事情留给杨林。
搭牛棚的确是个体力活,不光要把木头插在地上插得稳,还要特别牢固才行,不可避免的就会使上很大的劲。
莫石看完一遍后就能一个人独自搞定好桩木,剩下的人只需要跟在他的身后,帮忙把其他的支架搭起来就好。
有莫石的帮忙原本七八天的功夫才能完工的牛棚只需了仅仅三天,不得不说效率的确很高。
“完工啦。”
胡大娘拿过来早就晒好的干草让莫石一一铺在牛棚上,再用竹蔑给固结实,保证风吹雨淋都不会散架就好。
“亲家,你们也辛苦哩。”
胡大娘难得一次对张翠翠的娘家有个好印象,所以这次也算是给他们一家几分薄面,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哪里,哪里。”张翠翠的爹娘不敢应承,女儿还要在他们家讨生活,况且以后一家人还要依照女儿的婆家过日子,自然是不敢得罪。
张大嫂与张二嫂见胡大娘难得有个好心情,心中的胆子就越发大起来:“不知亲家母,结与我们的报酬什么时候才可以拿。”
张翠翠的爹娘脸色一下子就煞白起来,翠翠娘赶忙把两位儿媳给拉开,这两位上不得台面的媳妇实在是有些太丢人。
胡大娘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摧毁地全无,脸上洋溢起的笑容变得面无表情起来,不再搭理张家一家人。
瞧瞧那话说得像是他们家会欠他们张家的不成,这些年她给他们张家的补贴还算少吗,就算作是作为人情上门来帮忙那也是应该不是。
从来不说主动上门来帮忙,刚完工就舔着一张脸上门来要报酬,真是令人心中倒胃口。
张翠翠的两个哥哥脸也憋得通红,双手无措,一边是自己的媳妇,一边是妹妹的婆家,两边都不好得罪,只能在一旁装哑巴。
“亲家母,这事是我两个媳妇不懂事,你可别往心里去,我给你赔罪。”
张母把两个媳妇拉到一旁去教训两句,又折返回来向胡大娘赔罪。
胡大娘没心思跟张家人打交道,以后还是只作普通亲戚就好,就冲他们家这眼力见,深交还不知道会弄出多大的笑话来。
张翠翠也在一旁打着圆场,心里把两位嫂嫂给恨个半死,这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啊。
有她在还怕那报酬拿不到?舔着脸上门要,把她苦心经营的一切都给毁了,本来婆婆都有所缓和,现在可道好,一朝又回到从前。
“我说你们两个急什么,亲家母一家还能不给报酬,这样上门去要,平白惹得人家不痛快。”张翠翠的两个哥哥等他娘走好,把两位媳妇拉到一旁好好地说教。
张家大嫂刚刚受了婆婆一肚子气,这会又听得自家男人来说,满肚子的火气喷向张大郎:“我们来这里村里好几天啦,他们杨家更是连报酬的话提都不提一句,你说我俩能不着急。”
张大嫂一点都不服气,明明她们来帮忙干活就是冲着那报酬去的,现如今别说报酬,连个影子都没有,叫她如何不急。
照她说早点拿到报酬回家去,才是正理,反正活也都干完,还留下来做甚。
“你这样做,你有没有考虑过妹妹,这毕竟是她的婆家,我们就算不要报酬,上门来帮忙也是应该的。”
张大郎显然颓废极了,怪不得娘常说娶妻娶贤,宁肯晚两年娶,也别娶个搅家精,以前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可算是明白得彻彻底底。
当年自己冲着媳妇家的要的聘礼少把人给娶回来。以为能安安生生过日子,那晓得,这完全就是个蠢妇,一点人情上的事情都不通,做事只考虑自己面前的利益。
“怎么啦,我有说错什么,他们请我们来不就是让我们来干活的,说好的要给报酬,就是要给的,至少也要提上一两句吧,我看他们村里人割青草的都是当场给钱的。”
张大嫂还没有弄清楚什么状况,正一本正经理直气壮地跟自家男人理论,在她的脑海中觉得她是没错的,干活就应该给报酬。
47/79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